盛春早,男,34岁,大学本科毕业,图书管理员。
他大学的专业是图书管理学,毕业后就在这个图书馆工作,他曾经有过几次机会可以被提拔,但是因为他古怪的、不怎么和人交流的性格,使得他错过了那几次被提拔的机会,而一直从事着最基层的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他曾经有过几段短暂恋爱的经历,但是最终都因为他无法解读出女友的一些隐讳信息而遭到对方的疏远,所以,一直到34岁,他依然是孑然一身。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他时常觉得自己的内心非常孤独。
他在个人卫生上似乎也缺乏一定的打理,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如果有人靠近他,会闻到一股比较明显的味道。随着咨询的进行,他开始一段新的恋情之后,这个现象有所好转。
他来咨询的原因是因为他很想保住这一段恋爱关系,但是他发现自己在恋爱中依然很笨拙。他在面对她的时候常常说不出什么有趣的话语,他只能跟随对方的话题来回应,而且回应也显得无趣、呆板和机械。
他常常在离开她以后,去仔细地思索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会不会让她不再喜欢自己了。比如有一次,他们一起去打乒乓球回来,他表示觉得女友的这副乒乓球拍很不错,女友说:“你要是喜欢我的这副乒乓球拍的话,我就送给你好了。”那个时候,他们才开始恋爱不久,他觉得要她的东西很不好意思,就说:“算了,我回去自己买一副。”
就因为这句话,他竟然一个晚上失眠了。他陷入了沉重的自责之中,他觉得女友是好意,自己辜负了女友的好意,自己的自尊心很脆弱,怕要女友的东西会让她觉得自己爱贪小便宜,怕在女友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就没有看到女友的善意,拒绝了女友的好意;女友会不会认为自己虚情假意,明明的确是喜欢那副乒乓球拍的,但是却拒绝了她。
当然,上面的这段话是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和春早一起回顾之后的一个更准确的描述,而在这之前,他对这个事件的感知是模糊而大概的。随着咨询的进行,咨询师把他内心的感受进行了提炼,再反馈给他而得出了这些更为细腻的感受。下同。
他在失眠的那个晚上,对于他们的关系充满了担忧。在他的幻想世界里,女友可以清楚地洞悉和知晓他的念头,然后会讨厌他,抛弃他。他无可逃遁,只能被动地等待女友的宣判和惩罚。
当然,他在和女友的对话中,还是能够识别出女友的好意以及他自己在潜意识之中害怕接受对方的好意的一种担忧。那种好意里面似乎带着一种吞没,他回想起来,在面对类似的事情时自己都有一些这样过激的反应。
还有,他对自己的一句话,对女友好意的一个拒绝,这样很普通的事件上所体验到的巨大的内疚和自责,常常会使他怀疑在那个感受之下,会不会有更深沉的对对方潜隐了的攻击性。
第二天他给女友发微信消息,女友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复他,他那一天在图书馆里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心慌得一直在一张纸上胡乱涂写。下班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竟然涂写完了整整一个本子。
下班后他慢慢地走到女友的单位,他希望看到女友,但是又怕看到女友。突然,女友出现在单位的门口,他刚想扭头躲避,女友就叫他的名字,说:“我今天手机没电了,忘记带充电器,你有没有给我发信息啊……”
他们一起去吃晚饭,女友对待他的态度毫无改变。
女友其实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高消费、贪慕虚荣、不懂节约,身体还罹患了一种慢性疾病。但是,他认为这些都无所谓,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孤独,他只想有一个人来陪伴自己,自己在这段关系里能够“存活”下来就可以了。
但是,在关系中的忍耐,对他来说也是一门很不容易的功课,他默默地为女友的高消费买单,花光自己每个月的工资,还要跟父母要钱。好在父母知道他谈女朋友不容易,从他工作以来依然持续给他经济上的补贴。
他每次去跟父母要钱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一股很强烈的对女友的怨气,凭什么都该我为你付出,你自己的工资却拿去存起来?什么都要我帮你买……
但是,他在下一次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会自觉买单。
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国外旅游,其中某一天的行程是他安排的,然而临到出发的时候,他发现他预订好的交通工具不行,这个时候他急得抓耳挠腮。他撇下女友和她的两个朋友,走到旁边的走廊上快速地走过去走过来,那种不加掩饰的紧张和焦虑,让他的女友和朋友们都惊呆了。
在咨询中他说道:“那时我觉得自己仿佛犯下了弥天大错,不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
咨询师问他那么着急的原因是什么,他说是自己没有考虑周到;咨询师问他没有考虑周到的最坏结果是什么,他说他知道没有什么,这种交通工具不行了,换一种就可以了,或者直接返回旅馆,再重新设计线路。
后来讨论的结果是:那时使他的情绪濒临崩溃的最根本原因是怕丢脸。
后来女友和她的家人说了他们俩的恋爱关系,双方父母都见面吃饭了,这一段感情似乎算是得到了双方家长的同意。
但是,他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那个女孩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才和他交往的。因为女孩的父母意识到他工作很稳定,收入还可以,又是一个典型的“妻管严”式的男孩,女友的父母和他接触之后表示还蛮喜欢他的。
他有很多这个方面的幻想,而这些幻想统统指向他是一个不会被女友真正喜欢的类型的男孩的自体意象。
这种自体意象发展到一定时候,就衍生出了新的片段。
某次他们约好周末一起去凤凰湖玩,但是女友在周五晚上打电话来说第二天她要加班,他非常固执地认为女友其实是答应了他们单位里另外一个男同事的约会,因为他在前几天偶然间发现了那个男同事在微信上问女友周末怎么安排。当他看到那句话的时候,可以说是怒火中烧,虽然他知道那个男同事和女友是一个办公室的,而且两个人平时说话就很随意,但是,她和自己是恋人关系了,男同事再出现的话,他感觉自己随时处于危机之中。
在咨询里,他说:“我根本不相信女友会真正喜欢我,她和我接触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没有说出的那句话是:“我在她眼里,应该什么都不是,我怎么可能会吸引她呢?”
我能够感觉到他极低的自尊心水平在影响着他的判断。果然,他去女友的单位,女友是真的在加班,他在她单位门口看到了女友的车,他才放心地离开了。
女友有一次住院,他知道了,但是那时女友的手机又突然没有电了,他无法联系上女友,就一家一家医院去找,依然没有找到女友。后来女友的同事把充电器给女友送来,女友打电话给他,他才见到女友。女友见到他却是责怪,怪他不该那样傻,在大热天那样到处跑,他只需要等一段时间,她自然会给他电话的。
他心里觉得很委屈:“我怎么知道要等多久,你的电话才能通?”但是,他不敢表达自己的委屈。
第二天,他在家里熬汤,熬了很久,熬好了,他给她提到医院去,女友却说:“我得的这个病,是不能喝这种汤的,之前跟你说过的嘛……”
他后来回想起女友是在一次电话里跟别人说到她的病不能喝有这个食物的汤,但是并没有跟他说过,只是当时女友打电话的时候他在场。因为女友是在跟别人说,他隐约听到,所以就没往心里去……
他想替自己辩解,但是话几次到嘴边,都咽了下去。但是这份不舒服伴随着他,使得他在随后对女友的照顾中充满了情绪,女友当然看出来了,就叫他离开,女友的脸上满是愠色,他很惶恐地离开了。
这还得了?在和女友交往的短短的3个月里,不管在什么方面,他都是无条件地接纳女友,似乎他在关系中无限地卑微,卑微到了尘埃里,卑微到了只要你愿意留在我身边就好,其他的我都可以。虽然有时候心中有不满,但是总是因为害怕女友的离开而没有表达出来。
他跟咨询师说过:“我一直觉得自己内在的感受是空的,只有我和我的女友待在一起的时候,这种空的感觉才会缓解许多,我不能失去她。但是我感觉如同我前面几段感情一样,我最终还是会失去她,我无法想象我如果失去她会怎么样……”
这次恋爱开始以后,如同前面几次恋爱一样,他一遇到对方的态度有所冷淡或者不明朗的时候,就会在家里哭泣,他在感情路上的坎坷和总是无疾而终,似乎在向他提示着一些什么,而这些东西使得他内在的那种空的感觉更强烈了。每当这种时候,他就会在家里哭上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直到把他的父母哭得心都揪了起来。
每次他哭的时候,妈妈都会去安慰他,安慰完了就会开导他,但发现无论说什么开导的话他都不会接受的时候,妈妈就会教训他。他在一开始,都会很享受,但是,到妈妈教训他的那个环节的时候,他就会很难受。
咨询师此时和他讨论在家里哭泣的原因,讨论的结果是:情绪的宣泄占50%,希望得到妈妈的关注和安慰占50%。
咨询师问:“你哭的时候妈妈会是一个什么感受,你知道吗?”他说不知道,然后马上又说,应该是不舒服的。但是他不想去考虑这个部分,说完,他又陷入巨大的内疚之中。
他说:“妈妈说我就如同一个小孩子一样,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哭闹。”咨询师说:“对啊,你哭泣的时候,你觉得你有多大?”他说:“大约四五岁吧。”然后他马上开始揪自己的头发,表情非常痛苦,又开始不断地说:“我完了,我完了。”陷入非常自责的状态,觉得自己无可救药了……
咨询师这个时候感受到了他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就是只要我有一点不好的地方,我就不算是一个人了,我就什么都不是。因为从他痛苦的表情里能够感受到他强烈的自我谴责和自我憎恨。
当咨询师把这个两极思维呈现给他的时候,他说:“是啊,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一点也无法考虑到别人感受的人,别人是不会喜欢我的啊!”然后开始大哭起来。
哭完,咨询师和他讨论,最后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想改变现在这种小孩子的人际互动模式,因为不想去动那么多脑筋,而且改变好痛苦。但是,不改变的话,别人又不会喜欢上他。而且,他很悲观的地方在于,他觉得自己根本无法改变。这就如同是他给自己设定的一个魔咒一样……他在这个魔咒面前,感到自己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1)
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一种脱离社交关系,在人际交往时情感表达受限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症状中的4项(或更多):
①既不渴望也不享受亲近的人际关系,包括成为家庭的一部分。
②几乎总是选择独自活动。
③对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兴趣很少或不感兴趣。
④很少或几乎没有活动能够令其感到有乐趣。
⑤除了一级亲属外,缺少亲密的朋友或知己。
⑥对他人的赞扬或批评都显得无所谓。
⑦表现为情绪冷淡、疏离或情感平淡。
在盛春早身上,我看到许多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影子,比如他们都疯狂努力以避免被抛弃,时常空虚,自我身份同样紊乱以及情绪上容易失控,异常容易暴怒,努力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等。
但是,我还是倾向于这个个案是属于分裂样人格障碍。这只是一种感觉,我感到我曾经打交道的那些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在和我交流的时候,对许多感受性的东西的描述比他清晰许多,而且他对于自我在人际关系中被摧毁和被抛弃的预估和过激反应,是一种弥散性的持续存在的力量。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至少在某些时候还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被人爱着的,欣赏着的,而在春早的内心世界里,这样的时刻几乎没有,所以他比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情况要重一些。
春早非常容易陷入自责和内疚的情感之中,这点让我很意外。我猜想,他是否是因为对别人都有防范、猜忌、不安,或者喜欢去猜测别人的意图,所以一旦发现别人不是那样的,他就会因为自己观念中的敌意而感到内疚或者自责。
不管和谁交往,他在交往以后都会站在别人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言行,有没有让人不舒服和不喜欢。但是,这种能够从别人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言行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他“努力”的结果都是:别人会对他的言行表示不满和不喜欢。
也就是说,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自己无论说什么和做什么都是错的,都是不会讨人喜欢的。这导致他在面临人际困境的时候,无法解读出别人的真实信息,他已经生活在一个固定的“信息”之中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比过去好多了。以前我们的对话中,我说出一句话,或者问出一句话,他往往要沉默几分钟才能回复我,而且在沉默之前,他也不会说,“那你等我想一想”,他是突然间陷入沉默的,而且在沉默中,有时候会一直看着我,那个表情就是直勾勾地望着我,没有任何的转移。时间长了,我无法去回应他的眼神,只好把我的眼神移开或者低头。
现在我们的对话开始变得流畅起来,他可以很自如地和我对话,即便是他偶尔沉默,也不会显得很突兀。我也不知道这个转变背后,在他内心里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体验。
春早对人际交往中敏感信息的解读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比如,某天晚上女友在电话里问他要不要把他们的关系告诉自己的父母……这句问话其实显示了女友有进一步交往的意思,但是,春早却又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害怕女友的父母在发现了他的真相之后会劝女儿离开自己。
我问他,“你的真相是什么?”他说了几句话,那意思是他是一个缺乏自我控制管理,情绪随时可能失控,甚至动用暴力解决自己问题的“恐怖分子”,他害怕他内在的这个部分。所以他投射出去,认为对方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一个他呢?他现在的一切都更像是表演,努力地在女孩和她的家人面前呈现出自己正常的那个部分,但是,那种担心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就是如果有一天他们发现他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就完蛋了……
我默默地听着他的话,然后开始沉默。因为我并不打算现在去修正他的内在现实,那个内在现实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他无法看到事实的真相,他沉浸在他的内在现实里,而失去了辨别真相的能力。
这个内在事实就是:没有人会喜欢我,我是一个让人讨厌的人。从这样一个潜意识里的核心信念推导出去,其他的怀疑就顺理成章了。
(2)
很多分裂样人格障碍病人都是超凡脱俗的艺术家,他们把自己的分裂气质很好地运用到了创作上,创作出了非凡的作品。
其实,分裂这种心理运作机制,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的,比如我们会如何看待我们的本能与道德之间的冲突,我们内心的真实和这个世界的异化之间的冲突,我们在关系中是要做自己还是要做他人期待的那个样子之间的冲突……无数的冲突之后,我们的灵魂难免分裂,莫辨初衷。
所以,调适的第一步是接受自己的分裂,接受自己在面对复杂的情感状态时的一种无能为力,接受自己就是具有天真和纯真的人际交往模式和幻想。
第二步,在感觉到自己的不可爱和无价值的那个部分的时候,尽量避免让自己的思维掉到这个陷阱里去,虽然这是来自很原始的诅咒。但是,一旦自己可以拨开迷雾,看到自己身上还存在着人性的光辉,那么,安抚自己的力量就一定会出现。
比如,在春早身上,他对女友的超出一般人的关心和体贴,他去一家又一家的医院找那个女孩,为那个女孩送去自己做好的食物。还有因为那个女孩喜欢养多肉,所以他也去买了多肉来养,希望养好了送给她。
他并非他自己看到的那个一无是处的人,其实会有女孩喜欢上这样的男孩的。
第三步,把自己的心理疾病普同化。这一点在任何人格障碍病人身上都适用。他们因为自己的心理疾病,而觉得自己是一个怪物,甚至有想杀死自己的冲动。其实,他们就是我们人类中五颜六色的存在,分裂者要接受自己的行为虽然有让人费解的一部分,但是总体来说,他们更善良、更单纯、更本真,同样有吸引别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