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恋型:我和自己的女儿在竞争啥?

吴雨浓,女,47岁,软装设计师。

有一些东西,是我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也可能是我不愿意去看的,所以被压抑了。而在长程的精神分析中,一些被我忽视的细节开始被我关注到,它们开始如此鲜活地呈现出来。

前一段时间,女儿习惯性地要买鲜花回来插在花瓶中。以前,我们夫妻都喜欢这样做,女儿应该是觉察到了我们夫妻的这个习惯。所以,在她大学毕业,回到我们身边工作后,也开始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有一次,女儿买回来的桔梗花很快就凋谢了,我在心里说,“你看你,买之前也不仔细地看看,买回来两天就蔫了,浪费钱”。这些指责在她小时候,我会毫不掩饰地直接表达,而现在她大了,我说什么,她都要反过来怼我。所以,对她有什么不满,我都是隐藏着的。

过了几天,我也看到卖桔梗花的,很新鲜,就买了一束来插,我心里想,“我买的这个就比你买的好”。结果,因为天气原因,其实也没有维持两天,还是蔫了。但是,我发现我为了证明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挑选这束花以及购买这束花)是正确的,我会很仔细地在每天早上起来以后,去给这束花换水以及修根。

当我对我自己这个行为有所觉察以后,我突然发现,之前女儿每次买来的花,我都是放任自流,没有做到为女儿买的花精心修根以及每天换水。我仿佛在期待着女儿做错事情,然后可以逮着指责她的机会。

我为我自己的这个发现感到惊讶和羞愧,我明白我在和女儿竞争,竞争谁更正确,谁更优秀。

只是,能够把这样的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我得需要多么大的内省和勇气啊。

既然我会在女儿24岁的这一年和她竞争,那么,在过去的24年里,这样的竞争一定无处不在。只是,它被隐藏在我对她强烈的母爱之下,消隐不见了。

我一直以为我很爱她,我也为了她付出了许多许多。但是,在潜意识的世界里,在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里,其实我们是互相“杀戮”的。

过了一段时间,女儿又买了康乃馨回来。这一次,每天我都认真地给孩子买的这束花换水、修根,所以这束花挺精神,一直开放着,好像不会败的样子。女儿偶尔也会问我们夫妻,这花漂亮吗?我明白女儿也需要我们对她的行为的一个肯定,我当然很肯定地回答女儿,这花真漂亮。

女儿说,因为知道我喜欢橘红色,所以专门选了这个颜色的花。

有一天女儿不在家,我对她爸爸说:“这花好像是我们小时候用红绸子扎的假花哦,有一种不真实感。”

每当有朋友来我家的时候,我都喜欢把我养出了状态的多肉植物搬出来让他们欣赏,女儿回家看到就说:“妈妈,你又在展示你的多肉了啊。”

有一天,我把我养得很好的一盆刚出状态的玫瑰法师端到客厅的茶几上,让女儿来欣赏,女儿说:“我看你的眼球已经掉进这盆玫瑰法师里去了。”我说:“那是当然,这些多肉是我的最爱,其他花都已经吸引不了我的眼球了。”

说完我就反应过来,先前对女儿说的“这花(指康乃馨)真漂亮”那句话也只是一句敷衍的话。我内在很难认可我的孩子,那么她无论做什么都很难取悦我,最终的结果一定会是这样的。除非我真的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把我自己修通,我能够先认可我自己。

后来,慢慢地,女儿就不再买鲜花回来了。

女儿大学毕业以后,曾经去外省工作和生活了一年。在那一年里,她很有生机,每天上班非常忙碌,还自己买菜做饭,时常把她做的饭菜照片发给我们看。

女儿回到我们夫妻身边的这一段日子,日常生活都是我们在照顾着她,我心里其实是想她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去买菜做饭来给我们“享受”一下。

有一天,女儿精心地为我们做了一餐饭,我虽然是在表扬她,但是其实她做的那个口味,我还是吃不太习惯,所以实际上我吃得没有平时多。后来,女儿也就不再进厨房做菜了。

她在工作上的许多事情,我也要给出意见,有时候甚至越俎代庖,去帮她补充她专业上的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我们是一个专业的。

女儿有时候非常反感我的做法,但是有时候,她又依赖着我去帮她解决她的事情。我发现她很矛盾,我也很纠结。

女儿这段时间说她状态不好,没有精神。我感觉也是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又会去想,和我有关系吗?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就跟我老公竞争,我说什么做什么都要让他知道:我是正确的,他是错的;我是行的,他是不行的。以致我们夫妻关系反复闹僵,我也不断在吸取教训。近几年,我的确不怎么和我老公竞争了,因为我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感,而老公的事业基本已经停滞,我慢慢在学会让着我老公。

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仍然在和人竞争,而这个人是我的女儿。

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我妈妈也喜欢和我竞争。但凡我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她觉得满意的,她总是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来。每次她那样对待我的时候,我都会感觉到很挫败,我会觉得我什么也不是,我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达到她心目中那个女儿的标准。

难道现在,我女儿在我面前的感受,和我当年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有时候,我也能够感觉到女儿在和我竞争。我是提前绝经的,我对这件事情很在意,我认为这会让我的女性魅力大打折扣,我不知道我这种在意有没有传递给她,每次她来例假,都会有过度渲染的嫌疑。我不知道我内心有没有对她拥有这样的女性“专利”的一种嫉妒,也许我会把这个情绪压抑下去,但是,如果我对我的分析师说出这个话题,那么,我想我的压抑还是失败了。

她每次渲染她的例假的时候,都是有她爸爸在场的。她从13岁第一次来例假,就不会避讳这个东西,记得当时她是当着她爷爷奶奶以及无数的叔叔姑姑一大家人的面宣布她来例假了。

女儿和她爸爸的感情一直很深,女儿很爱她爸爸,女儿更知道的是,她爸爸对我的感情,无论怎么都在她之上,这是一个怎么竞争也竞争不过的事实,所以女儿选择了向我认同。她本来不是学我这个专业的,最后也选择了我这个专业,并且通过了相关的各种考试。但是,在每一次考试之前,她都会无比的焦虑。

我对我老公对我的感情的确认,也是最近这几年才那么确凿无疑的。以前,我会有确凿无疑的时候,也会有非常怀疑的时候。而到最近这几年,我才开始确信他对我的爱,不会因为我们某些时候闹矛盾而消失。

而女儿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她爸爸本来就是一个很内向的男人,再加上很多时候对她也比较严肃,所以女儿想确认她爸爸的爱是否确凿无疑,应该是有困难的。

女儿最喜欢我们一家人出去旅游的时候,让爸爸为她拍照。说真的,女儿身上的女性气质比我浓厚很多,明显很多。女儿也比我漂亮,身材也比我好很多,看着女儿在爸爸的镜头下尽情地展现她的婀娜多姿、妩媚可爱,我想,我有一些情绪和感受一定是被我屏蔽了的。

如果,如果,如果我真的对我自己的人格魅力充满信心,我想,我和女儿的竞争应该是会消失的吧……

以前,我妈妈贬低我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不服气,但是我有信心超过她,因为我妈妈终归是旧时代的女性,受到很多东西的束缚,导致她整个人生状态显得非常弱势。而我却不一样,我生活在女性可以出头的年代,又刚好是人到中年,事业也正处于黄金阶段,我女儿要想超过我,在心理上,她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我明白,要让孩子有发展,我必须给孩子一个超过我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孩子在这个超越上遭遇了巨大的困难,或者我的无意识依然还会因为我自身对于被爱的安全感存在疑虑,而打压我女儿试图超越我的这个部分,她可能就会感觉到面对命运时候的一种无力的状态吧。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解读与调适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症状中的5项(或更多):

①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②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③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④要求过度的赞美。

⑤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⑥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⑦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⑧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⑨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下,其实是拓宽了对自恋人格障碍的诊断体系,很多对于自体意象有不确定感的人,都可能被归纳于这个障碍之下。

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做什么?什么东西是我真正喜欢的,愿意为之奋斗的?

如果在一个人的内心,关于这些问题都很模糊的话,他大抵可以被归入自恋人格障碍的范畴。而这个范畴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诊断体系就不太吻合了。

在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那里,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只需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出现自恋型移情即可。

什么是自恋型移情呢?有3种表现:

第一种是不断地寻找理想化的人。比如希望老公是优秀的、完美无缺的;比如希望父母是精明能干的,完美无缺的,不会被骗子骗的;比如希望自己找的心理咨询师是完美无缺的。

第二种是不断地寻找如同一面完美的镜子的人。这面镜子可以完美地镜映出自己存在的价值。

第三种是不断地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彼此有共同的兴趣,有人可以陪伴着自己做共同喜欢做的事。

吴雨浓,一个长相清秀,很有气质,事业有成的知名设计师。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却认为自己并不好看。同样地,硕士毕业的她也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真的本事,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无论多么成功的事情,她都觉得那是运气好的结果。

在人际关系中,她非常敏感,自己说过的话,她要反复地去想,自己有没有说得不好,有没有给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她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从来不敢得罪人,经常违心地附和别人的观点,但在内心又很冲突。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她都努力做好事情,很害怕别人对她有负面的评价。

婚后,丈夫发现,妻子并不是恋爱时候的那个性格,妻子经常因为他无意之中说过的一句话抓住不放,然后去质问他有没有那样的意思。妻子在外面是很平和的人,但是在亲密关系里面,却把自己的本性暴露无遗。他到后来也懒得和妻子交流了。

望着自己在镜子中疲惫的面容,吴雨浓经常会想:我是谁?我怎么对自己这么陌生?我为什么只能依靠别人对我的看法和评价,才能确认自己是谁,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吴雨浓的爸爸妈妈都是重男轻女的人,所以,他们很少关注到她的存在,只是在需要她帮助照顾弟弟妹妹们的时候,才会对她说上一些话,而且,父母经常因为她在照顾弟弟妹妹们的时候犯的一些错误而责骂她、贬低她。父母在贬低她的时候所说的话都是极具煽动和夸张色彩的。年幼时候的她听到那些贬低自己的话的时候,感到非常羞愧,感到被父母描述出来的那个自己怎么会是那么糟糕,她很想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去听,也很想逃离被父母骂的地方。

成长起来的吴雨浓,除了拼命读书,不知道自己可以用什么方式去获得父母对自己的积极评价。终于,到她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天,她看到父母改变了对她的态度,爸爸拍着她的肩膀,说了一句“还是你争气”。爸爸那么喜欢的两个弟弟,最后都辍学了。

但是,一切都太迟了,自卑的性格早已经形成,成为她骨子里对自己的所有评价的起点,无论她多么优异,她都觉得自己不行。为了对抗认为自己不行的糟糕感觉,她又继续拼命地努力学习。她的长相其实还可以,但在她心目中,自己就是一只躲在墙角浑身发抖,等待挨骂和责罚的楚楚可怜的丑小鸭。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终生都在寻求别人的认可与赞美,这是他的第一需要。在他童年的时候,父母通常很吝啬对他的表扬与欣赏,而是代之以批评和指责,以为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为了不让孩子骄傲,父母习惯性地打压孩子,直到孩子出现了自卑心态,父母也是毫无察觉的。

在亲密关系里,吴雨浓最开始是寻求老公对自己的认同,她的方式是和老公竞争,打败老公,让老公佩服自己,认同自己。这种方式失败以后,她又在女儿那里寻找女儿对自己的认同。但是,因为女儿也没有接她的招,所以,她通过不认可女儿的方式来挫败女儿。

人和人之间,在涉及自我价值感的争斗上,是没有任何的母女情分或者夫妻情分的。我们可以在物质上或者家务上为对方无私地付出,但是,一旦涉及自我价值感,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为什么不可以双赢呢?为什么非得要你死我活呢?

这是由自我价值感的特性所导致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在社会比较中产生的心理,没有比较,就没有输赢。所以,我们在自我价值感的潜意识的战场上,是六亲不认的。

有很多事业有成的父母,养出一些“啃老”的孩子来。大家都去指责那些“啃老”的孩子,没有人去指责那些为“啃老族”提供金钱和服务的父母,觉得他们很冤,既为孩子付出了许多,还往往换来孩子对他们的不孝。

父母在为孩子付出金钱乃至家务劳动的事情上,自己是可以获得自我价值感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还有另外的人需要自己才能存活下去,更让人觉得自己有力量的事情了。父母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爽”。只有在孩子没有如同自己期待的那样回报自己的时候,才会来指责孩子。

这个时候,父母是在利用孩子来达成自己的自我价值感。这些父母不管他们取得多少现实层面的成就,内心依然是自卑的。

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际态度,具体来说,假如一个妈妈是这样来和她的孩子互动的:

①我行,你也行。(健康的)

②我行,你不行。(你得依赖我)

③你行,我不行。(我得依赖你)

④你不行,我也不行。(完蛋了)

很明显,这四种心理模式,只有第一种是健康的,而第二种和第三种导致的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第二种模式里,孩子将失去被真实和美好地镜映的机会。第三种模式里,孩子无法理想化自己的父母。在第四种模式里,孩子会看不到任何希望。

吴雨浓对待女儿的方式,传递的信息就是:我行,你不行,你什么都做不好,只有我才做得好。妈妈的自恋是病理性的,通过对孩子的贬斥、挑刺来满足自己的自恋或自我价值感,孩子成为镜映妈妈“行”的工具,孩子的人格就垂直分裂,成为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表扬孩子是因为要去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养育的孩子是多么的优秀,通过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孩子成为一个镜映妈妈或爸爸的“行”的工具,孩子同样也会成为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关系中是很难深入地理解对方的,因为他自己的心灵也有个巨大的创口等待填补。自恋型人格的人,心智多半还停留在3到5岁的年龄阶段,所以,即便是有了孩子,他也会继续和孩子竞争。

如何调适?

父母和孩子相处,一定要在心底给孩子“预留”一个精神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父母觉得孩子是行的,是有优点的,是值得被爱的。这样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就不容易伴随一种无处不在的基本焦虑,觉得自己如同被驱使着要去完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然后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而这个目标又不是自身诞生出来的。

当然,可以肯定孩子的父母,在心理上是成熟的、强大的。如果父母不是这样的人,就很难为孩子预留下这样一个精神上的位置。

父母在自恋上受到了创伤,往往会把同样的创伤带给孩子。父母对这些创伤的觉察与缝合,有时候就变得尤其重要。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的是一个完美的婴儿和儿童。当孩子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时,父母会给予这个孩子许多精神上的打击。

在孩子大了以后,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父母。他们要求父母是完美的,他们对于父母的言行往往更容易去挑剔和反驳,或者是贬低。他们对外人可能更宽容,然而对自己的父母,就觉得父母不该那么说、那么做。对父母的理想化需求的放弃,也是自恋型人格的人要去面对的一个课题。

最终我们都会明白,父母就是那样的父母,他们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爱我们,或者,他们在能够给我们爱的方面,其实是比他们自己的父母做得更好,只是比我们期待的那种境界差了许多。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许多创伤,也有他们的许多缺点,他们也是不完美的,接纳这样不完美的真实的父母,是自恋型的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萨提亚的一个冥想中,内容是这样的:你要想象一下你父母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的样子,他们在年幼的时候,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期待,也希望活出自己期望的样子……接下来,你再想象一下你父母的父母刚出生时候的样子……

听到这个冥想内容的时候,我会流泪,我会变得慈悲。原来,父母也曾经走过我们走过的路,他们并不比我们更伟大、更先知,他们也是肉身铸成,他们也是凡人……

原谅父母,或许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条路。经过这条路,我们可以有希望长大、成熟。 h8/dAVcyvCf0kezF6U40lHDTn65UJNq3GIrvGda/nldiKriEjNmoZuE2P3FvhU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