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03
得不到认同,我为何还要上学?

对教育而言,发现每个人的价值,让每个人都有被认同、被看见、被肯定的机会,不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吗?当今的教育更多的是“选择性关注”,能被认同的也是少部分按照世俗的观念评价的“优秀孩子”,其他的孩子更像是陪衬者、旁观者。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同,这是大部分孩子努力学习、坚持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看见更多的孩子,找到更多孩子身上值得被认可的地方,或许是减少厌学的可行途径之一。

有个女孩是自己一个人找到我的。她因中考失利,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自信心受到较大打击,对现在的高中非常不满意,没有学习动力,大部分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长期失眠,焦虑异常。她找到我的时候,正上高一,基本无法正常上学和听课,在班上没有朋友,每天虽然勉强到校,但几乎什么也学不进去。她想尽各种办法请假,老师对她基本是放弃的态度。

女孩最亲密的人是母亲。母亲小学没毕业,有着所有朴实又强势的母亲的观念和要求。母亲认为自己没文化,吃了很多苦,拼命挣钱是为了女儿能考上好大学。她没有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理所当然地,她对孩子也有很多期待:希望孩子能听话、努力,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希望孩子体谅父母的辛苦,不要总是气父母和奶奶。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她从上小学开始就接受一对一的家教辅导,每一学期仅仅补习的学费就要好几万元,父母和奶奶眼都不眨一下,只要她愿意去,便立即掏钱。随之而来的是高期待。女孩稍不听话,母亲便会立刻发火,长时间骂她,一边骂一边哭,数落她的不是,数落她的不孝,数落她嫌弃自己的妈妈,好几次甚至哭晕过去。母亲深信女儿嫌弃自己,将来肯定不会赡养自己,现在就已经是“白眼狼”了。奶奶的性格跟妈妈很相似,无条件地对女孩好,自己舍不得花钱,都存起来给女孩买手机,买书,然而,一旦孩子不顺自己的意,就感觉仿佛天塌下来一般,崩溃大哭。与母亲和奶奶的争吵成了家常便饭,她有时也会变成一个泼妇一般跟妈妈对骂,自己会被愤怒充斥到全身发抖,愤而离家出走,但出走后又会孤独,最后又自己乖乖回家。

她在朋友面前大多数时候都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多是对方滔滔不绝地说,自己有时候想表现一下,对方便会说自己太张扬,想炫耀。她对我说:“只有你会认真听我说话。”她跟我讲述初中时认识了一个自己非常崇拜的女生,成绩好,家庭经济好,看的书多,说起话来也都是头头是道、富有哲理的。她称这个女孩为“信仰”,闪闪发光,高不可攀。相比之下,她就像丑小鸭一般,貌不惊人、成绩普通、家庭普通,看的书少得可怜。于是,从认识对方开始,她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在她的概念里,成绩好了,也就代表离对方更近,更有资格跟对方做朋友。初中时她的努力很有效,成绩不断进步,然而,随着中考的临近,她整个人变得焦虑异常,过度在意每次考试的分数,经常失眠,尽管如此,她还是将所有的理由都归结于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应该睡得更少一点。没日没夜地学习,换来的是中考的“滑铁卢”,她考得比所在的重点班最后一名的成绩还要差,只能去一个非常普通的高中。而她的“信仰”如愿考入了省重点,她再也不敢联系对方。

高一时,她将眼睛放在头顶上走进了新班级,看不惯班上的每个人:“他们都是差生,要不是我考试失利,怎么可能来这里?”她不主动跟班上任何人接触,别人来找她她也是爱答不理,渐渐地,她在班上进入自我孤立状态。同学们觉得她很怪,背后说她“自以为了不起”、高冷、目中无人。她表面毫不在意,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学习,心无旁骛一般,但实际上效率很低,很多时候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她选择性地忽略这部分事实,每天都跟在老师身后问问题,看起来无比积极,老师也器重她,对她寄予厚望。然而,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全班都大跌眼镜,她只拿到中等水平的名次,而她的目标,是拿全班第一,并且要超第二名一百分!成绩出来,将她表面武装的信心彻底摧垮了,她从此一蹶不振。高一一整年,逃课、请假、不交作业都是家常便饭,上课听不进去,作业不会做,最差的时候她几乎是全班倒数。她在班上没有朋友,没有人同情、支持她,她感觉待在学校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她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请假、逃学,借口编得越来越顺,母亲被请到学校的次数越来越多,对她的信任也逐渐下降。“你已经废了,就是个废人了,我们还指望以后靠你,你将来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她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到我的。

她对于心理治疗带给她的价值毫不隐藏,直白地表达:“我的身边没有人认可我。”虽然,我心里很清楚,对很多青少年而言,获得认同、被倾听、被看见是他们愿意做心理治疗最主要的动力所在,但几乎没有孩子会如此坦诚地表达出来,我倒觉得有些忐忑起来,我能做到不辜负她的期望吗?能做到一直发自内心地欣赏她吗?她很积极主动,每次都至少提前半小时到,默默地等,自己一个人坐在我办公室外的凳子上,不会提前打扰我。每次她都至少带着一本书,有时带着两三本,一本看,一本垫着坐,一本放旁边,经过的人能够明显地判断出这是一个热爱看书、很有内涵的女孩子。她带的都是深奥难懂的科学或者心理学书籍,比如,《时间简史》《乌合之众》等,直白一点讲,都是看上去很高大上,很有品位的书。每次谈话的开始,她都要首先跟我展示她最近看的书,细细地跟我分享书的内容,她的感想,她联想到自己的现状得出的结论。女孩的表达能力很好,谈起来滔滔不绝,好多她提到的书我都没读过,有时只能听着,随声附和。她每表达一个观点都会望着我,眼睛里都是等待和渴望,怯怯地问:“你说对吧?”我看着她,真诚地点头,谨慎地回应我能回应的部分,保证她能感受到我的认同,但又知道我不是“假大空”地在夸她。此时的她,像抓救命稻草一般抓着每一个对她有所认同的人,她太需要一些肯定的目光和微笑,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可以不惜代价。

然而,这样建立起来的信心和价值感是无比脆弱的。高二换到新班级,她期待能一切从头开始,她希望给同学留下的印象是喜欢看书,好学,上进,这样同学们会更愿意跟她相处。她的座位上堆满了书,而且都是课外书,她将课本都放在书桌里,以此来展示和表达内心的渴望。恰好临近坐的一个男孩子也非常喜欢看书,特别是历史书,而且是从小积累,对很多历史人物都如数家珍,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比老师知道得还要多,而且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双方有相见恨晚之感,很快攀谈起来,很快,女孩就受挫了。她是看过很多书,知道很多观点,但没有一个领域是精通的,男孩谈到的很多内容她都一无所知,她接不上话所以大部分时间只能听。听的时间长了,男孩也会问她的想法,也想跟她谈谈心理学,她如临大敌,战战兢兢,很快败下阵来。

她说:“我觉得自己好假,那个男同学才是真的知识渊博,我就是个冒牌的。”我答:“你不是假,你太希望快速得到认同了,来自外部的认同。”要有外界的认同,她才能在这个班级待下去,才不会时时恐惧,担心再一次被同学看不起、被疏远和被排挤。每当恐惧的时候,她就会威逼利诱母亲帮她请假,她想逃回家里,哪怕逃半天,逃一个晚自习都好。

状况稳定之后,她不再需要每周找我。后面每次约我,都跟成绩考得差有关,只要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她便会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中,彻底否定自己。一开始,她还是将目标定在全班第一,希望在班级中能够一鸣惊人,几次考试下来,她渐渐接受现实,数学成绩一直在几十分徘徊,让她十分沮丧。她慢慢调整自己的目标,希望每个月的努力都能在月考中有所体现。然而,失望的时候占大多数。每次,听她一刻不停歇地说完自己的缺点之后,我会习惯性地问她一句:“你真的这么差吗?”她才能稍稍从完全的自我否定中抽离出来,看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但仍无比气馁:“我就是不甘心,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在成绩上一点体现都没有!”冷静下来的时候,她也知道并非完全没有体现,她的数学成绩从原来的二三十分提高到七八十分,文科综合在班上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只是她太需要来自成绩的价值肯定,恨不得一夜之间成为全年级第一,因此,很难看到自己的进步。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孩子的反思能力很强,她发自内心地想改变自己现状,想摆脱一切依靠他人肯定的信心魔咒。在新班级里,她一直留意着、思考着自己跟人相处的方式,尽量做到“不卑不亢”,尝试不再那么“讨好”。比如,有人坐在她的位置上,看到她回来还是纹丝不动,她竭力掩饰自己的紧张,一边用尽量淡定的口吻说:“不好意思,我不喜欢别人坐我的位置。”她心里生怕得罪了对方,没想到对方从此对她毕恭毕敬,再也不敢如以前一般对她呼来喝去。她努力在改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底气。有时候她跟同学打招呼,同学的反应比较冷淡,她仍然会第一时间胡思乱想:她是不是不喜欢我,我是不是得罪她了。冷静下来,又自己分析给自己听:我跟她也没什么接触,我不可能得罪她,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熟,对方不太习惯我这么热情吧。后来事实证明,对方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同样会施以援手,只是因为并不熟悉,平时交流比较冷淡。她把这些经历都认真地记在心里,每当自己再次慌乱、恐惧的时候,便提取这些记忆安慰自己。

目前,这个孩子已经上高三了,需要来见我的次数越来越少,我想,她肯定是找到了很多自我认同的方式,不再那么迫切地需要来自外界的肯定和认同,我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

然而,大部分的孩子做不到这样的反思,也基本不具备自我认同能力,在一个长期被忽略,几乎得不到任何肯定的大环境中,最容易的选择就是渐渐放弃自己,自暴自弃。

曾经在一次面对家长的讲座中,我询问家长们,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自信一些,大部分家长的回答都是“发现孩子的优点”,我于是问:“有没有孩子在世俗眼光中真的没有优点?”家长们先是一愣,接着陷入沉默,其实我们都清楚,在现今的评价体系之下,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永远不会被表扬,甚至几乎不会被看到的孩子,这些孩子要靠什么在学校里有尊严地待下去,是被我们习惯性忽略的问题。

然而,对教育而言,发现每个人的价值,让每个人都有被认同、被看见、被肯定的机会,不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吗?当今的教育更多的是“选择性关注”,能被认同的也是少部分按照世俗的观念评价的“优秀孩子”,其他的孩子更像是陪衬者、旁观者。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同,这是大部分孩子努力学习、坚持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看见更多的孩子,找到更多孩子身上值得被认可的地方,或许是减少厌学的可行途径之一。 v3w1DkGnvImfS6acPY4wq0+XypjrAFmUr2OInBY8jiLg3TIuxeaywX2UDqiVfws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