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孩子在外在的行动表现上看起来,完全没有努力的痕迹,与他们父母着急想办法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焦虑的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难免会抓狂的。孩子们的努力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心里努力有意义吗?我将孩子们的心理过程理解为:大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自己跟自己的斗争上,因此行动力差,这样的努力,其实是“越努力,越徒劳”。
如果给厌学的孩子画像,会是怎样的呢?无精打采,手机不离手,日夜颠倒,哈欠连天……怎一个“颓废”了得,看得人总想上去扇两巴掌,要把他们打得振作起来。
这样的孩子会跟努力沾边吗?他们如果努力会放纵自己变成这样自暴自弃、无可救药吗?
“废物”“没希望”“无可救药”,是厌学孩子听到最多的评价,谁会相信他们也在努力,相信他们并不愿意如此自我放弃呢?
然而,大多数厌学的孩子,都曾经非常努力地投入学习,现在也努力地挣扎在自我斗争的边缘上。
我见过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7岁小男孩。每到上学的时候他就会大哭大闹,有几次甚至剧烈呕吐,表情痛苦异常。然而只要待在家里,他就仿佛放飞的小鸟一般,吃东西,玩游戏,看电视,甚至玩一张纸都能玩一天,只要不提学习,他都是笑容满面的。
父母很疑惑:“他这样是想上学的样子吗?就是想在家里玩,哪里有半点在努力?”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见到了这个孩子。
这是一个非常白净秀气的男孩子,刚进咨询室的时候有些拘谨,低着头不说话,不过他很快开始创作沙盘。跟很多7岁左右的孩子不同,他的沙盘创作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结构有主题,他像一个小大人一般看起来胸有成竹。一开始他在沙盘中间堆起一个小岛,在岛上摆上精挑细选的建筑物。岛的四周环绕着一条河,他细细地用手挖出河来,但一直不满意河的形状,一会儿觉得窄了,一会儿又觉得形状不好,要重新调整,反反复复,用小手细细地挖。好不容易河修得满意了,他又对岛上的建筑物不满意,不断调换位置,不断换建筑物的样式,怎么摆都不满意。之后他又不断添加沙具,拿了各种各样的飞机摆在四周,拿了航空母舰摆在河里。突然,他把精心摆了大半个小时的岛拆了,把所有的沙具放了回去。他望着我说:“我要重新摆,这些都不要了。”
接着,他竭尽全力要将全部的沙子弄到一边,将另一边空出来,沙子很多,他力气不太够,只能一层一层地把沙子往另外一边拨,刚拨上去一层,就有一些滑下来,他再拨上去,又滑下来。如此反复,不厌其烦,后来他找到一把刷子,便更加精神起来,一点点把沙子往一边推,又细细地扫,刷子带下来一些沙子,他又把它们扫干净。最后,他发现扫不管用,便用手慢慢赶,直到把所有看得见的沙子都赶到另一边。没有沙子的那边露出天蓝色的沙框底座,对比鲜明。他指着沙框告诉我:“这边是陆地,这边是海。”紧接着他在陆地上整整齐齐地摆上各种飞机,按照颜色、款式整齐摆放,同样的摆在一排,摆了三四排。全部摆完之后,调整每架直升机螺旋桨的方向,保证它们都朝一个方向,一丝不苟。海里也是一样,航空母舰、潜艇、军舰都一一摆好。摆完之后还从各个角度蹲下来看,瞄一瞄,保证是在同一直线上。整整一个多小时,他一直站着,不停地调换,终于告诉我:“我摆好了。”但是他仍然没有坐下来,还是不停地瞄,细细地把“海里”的沙子再吹一吹,清理干净。
我询问他学校的情况,孩子满脸开心:“喜欢上学啊。”我吃了一惊,这同家长跟我说的情况完全相反啊,这种情况倒还是第一次遇见,一般都认为小孩子是不会撒谎的,而且他满脸认真地回答,令人信服。于是我继续求证:“那在学校开心吗?”“很开心啊。”我锲而不舍:“那作业是不是很多呢?我听其他小朋友说一年级作业好多呢,也好难。”他一脸轻松:“没有啊,我很快就做完了。”我表示赞叹:“这么厉害啊。”我不死心,继续打听:“那老师凶不凶呢?同学热情吗?好相处吗?”他统统给予了正面回答:“老师不凶,我们班主任也不凶。同学很好,我跟他们全都是好朋友。”我边听边点头,就差疑惑地问:“那你来我这里是不是你爸爸妈妈搞错了?找错地方了?”然而他确实在认真地回答着我的问题,完全看不出言不由衷的神情。
后来,我明白了,他是希望给我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表现自己什么都能做好,什么都很厉害。这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的小孩,做事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甚至到了有些强迫症的程度。
他希望父母看一下他的沙盘,因为这是他精心创作的,他等着父母能够给予肯定,甚至表扬一下他。爸爸看了他的沙盘之后不停地摇头:“这个摆得太整齐了,他做事都是这样的,这样太累了。”我补充了一点:“这还不是最初的版本,我很少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能够这么有耐心,站了一个多小时,完全没有喊累,总是不满意,不断调整。”爸爸这才谈起自己的教育方式,他是一个非常焦虑的爸爸,非常在意细节,平时只要发现孩子一点事情没做好,都会忍不住严厉地批评。孩子的作业都是他辅导,每到写作业的时间,家里就会变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只要到做作业的时间就紧张,拖延,不停上厕所。孩子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但爸爸似乎始终不太满意,认为孩子不够认真,不够努力,跟自己的勤奋上进完全没法比。
很多孩子是不愿意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的努力的,他们默默努力,期待某一天能被看见。
父母一般最害怕孩子什么时候厌学?那就是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刻——高三。
这个女孩正读高三,学习状态不佳,记忆力下降明显,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状态最差的时候,基本一整天都在睡觉。她上课时睡觉,回到家继续睡觉,尽管每天睡这么多,还是精神困倦。父母问什么都很少说话,一问到不开心的地方,她就丢下一句“你们不要逼我!”就立马翻脸回房间,关上门继续睡觉。
父母都小心翼翼地说话,只挑她喜欢的、听了开心的话聊。但父母心里着急得不得了:“都高三了,没有目标怎么行?要不要打算休学呢?你未来有什么打算呢?将来是想做个稳定的工作还是创业呢?总要有个方向啊,每天这么睡觉,别人都在努力学习,你一点都不急怎么行呢?”
心中的焦虑无法表达,父母快要憋出“病”来了。每次见到我,父母的问题就像开闸的洪水奔涌而来:“你说,我们现在让她做一些计划和打算有错吗?时间不等人啊。”我无法做这样的对错判断,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却是另一番样子,父母没办法自己去问,便通过各种方式,想让我去问孩子的意见。某一次治疗中,我尝试着问了问孩子:“你爸妈想了解一下你有没有休学的打算。”让我惊讶的是,此言一出,眼泪就立马顺着她的脸颊流了下来,她一直哭,无法说话。我满心困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任何攻击和责备的意味,只是单纯想了解一下她的想法,如此的悲伤从何而来呢?稍微平静一些之后,她抽泣着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要不要休学,现在让我做任何决定,我都觉得非常焦虑。我只知道我学习的时候,还能觉得自己有一点价值,不会那么一无是处。”听完她的表达,我愣了一会儿,原来这个父母担心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将学习看得如此之重,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一点价值,不会那么厌恶自己。这个表面看起来无比颓废的孩子,内心有激烈的争斗,进退不得。她需要有一点空间,让她能够安静思考,积聚能量。
有些孩子甚至会每天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这样下去自己就废了。”只是内心缺少力量的他们行动不起来,只能任由焦虑和挫败感裹挟着自己,束手无策。
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孩子在外在的行动表现上看起来,完全没有努力的痕迹,与他们父母着急想办法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焦虑的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难免会抓狂的。孩子们的努力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心里努力有意义吗?我将孩子们的心理过程理解为:大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自己跟自己的斗争上,因此行动力差,这样的努力,其实是“越努力,越徒劳”。
我见过一个13岁,来找我的时候已经在家里待了大半年的孩子。起初他过着日夜颠倒,游戏为伴的生活,后来渐渐觉得游戏也没什么意思了。他很少跟家人交流,也基本不独自外出。他有时候发呆,有时候睡觉,脸上没有特别悲伤的情绪,也基本不发火,除了偶尔提一点要求,基本不跟家人说话。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醒来玩喜欢的游戏,困了继续睡。他也从来不提上学的事情,不看书,不外出锻炼,不找朋友,连走路都是慢吞吞的,鞋子在地上拖着的,仿佛行尸走肉一般。每天过得浑浑噩噩。父母急得要命,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无济于事,拿他没办法。
跟他互动,你会不自觉地被他的消极和颓废感染,仿佛一个小时的谈话进行下来,自己的能量也在不知不觉间莫名其妙地消耗殆尽了。他在不停地内耗,一个人待着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只要没睡着,他的脑子都是在高速运转,不停地想:“该怎么办?我上不了学,我害怕上学,我真是没用。”只是,他的这一面从不展示给任何人,他认同所有人对他的负面评价:“颓废、懒、不孝、废人”,他从不反驳,也不解释。换句话说,他其实是将自己封闭起来,自己跟自己打架,打一场只输不赢的架,越是不跟身边的人表达,这场架就越是持久,这就是俗称的“把自己绕进死胡同里”。他们在激烈的内耗之后,只剩下无助和无力。
这不是指性格的内向和外向,而是个体对外界的信任程度,只有对外界足够信任,才能够从外界获得能量,能够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去厘清内心情绪和想法,而不是在无尽的内耗中做无畏的“努力”。
家长需要理解这种“无谓的努力”,不能轻易指责孩子是“懒、颓废”,过多的指责,会进一步封锁孩子敞开心扉的动力,继续原地踏步,自我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