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应该就是成年“啃老族”的前身了,不过,他们并不喜欢这个称呼,这些孩子会反复跟我解释:“只是去学校太难受了,我实在受不了,所以才想待在家里,这有什么不对吗?”“我不是要啃老,我现在都还没成年,父母原本就有养我的义务。”
他们,应该就是成年“啃老族”的前身了,不过,他们并不喜欢这个称呼,这些孩子会反复跟我解释:“只是去学校太难受了,我实在受不了,所以才想待在家里,这有什么不对吗?”“我不是要啃老,我现在都还没成年,父母原本就有养我的义务。”
他们说得头头是道,理直气壮。
父母一旦有不同意见,他们便会使出撒手锏:“你们根本就不理解我,根本不知道我有多痛苦,你们一点都不在意我。”父母稍有不慎,便会认同他们的想法,手足无措中,遂了他们的心愿。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妥协,青春期是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此时父母允许他们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选择回家,回到父母温暖的怀抱,期待他们长大之后会改变,这样的想法最终可能会变成肥皂泡般虚幻而不现实。
这个小来访者是找了好几个心理治疗师,最后才来到我这里的。特别地,并不是她自己不愿再去,而是对方治疗师跟她一轮交手之后,焦虑渐渐升级,触发内心的不安和挫败,进而直接表达无法帮助她。她便这样,几经转手之后来到了我这里。
她正上初三,看到我腼腆地笑笑,挺直着腰背坐在椅子上,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讲什么?讲她的各种症状。显然她对于这些已经讲过无数次,讲起来语言流畅,逻辑清晰,一个症状接着一个症状,生怕时间不够没有将自己的症状全部说完。不需要信任关系建立过程,她百分之百地坦诚,热热闹闹地说,她只怕对方不够了解她的症状,完全不担心对自己的形象是否会造成影响。治疗时间是一个小时,如果不打断,她可以不停歇地说一个小时,细听下来,内容是在不断重复的,她会用不同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每一次,她的结束语都是:“医生,你说我该怎么办?”次次如此,我于是明白了她的期待:我负责把症状告诉你,你负责帮我解决。所以,她每次来之前都将自己的问题“打包”好,并且反复检查是否有错漏,保证无误之后,便仔仔细细地带过来,一个一个地拿起来,展示给我看,介绍给我听,一边不时停下来确认:“你明白了吗?”“听懂了吗?”“完全理解我的痛苦了吗?”在她看来,这是她的全部任务。无疑,她出色地完成了这些任务。她满意地回顾自己表述的整个过程,扬起天真的脸,期待地望着我:问题你都清楚了,赶快帮我解决吧。
如果几次之后她觉得问题还没有被解决,就会带着失望和愤怒开始攻击:“我觉得心理治疗什么用都没有。”“我很认真地配合了,但没有效果。”“我觉得心理治疗很贵,但是没什么用,我平时都很节省的,很少乱花钱。”几番攻击下来,治疗师招架不住,承认是自己能力不够,将她转介给其他人。如此兜兜转转一年多,她的症状几乎没有丝毫改善。
当然,症状没好,她也就名正言顺地无法上学。一年多时间,她不断接受各种治疗,父母焦虑异常,她也渐渐沉迷于自己症状严重的自我认识中,表现得越来越痛苦。
讲了这么多,她究竟是什么严重问题,能弄得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呢?仔仔细细地听了一圈下来,她的主要问题其实是社交恐惧,特别是对异性。这也算是青春期孩子常见的状况,只是猛然听下来,会以为她全身都是问题,她被所有的问题困扰,寸步难行,什么都做不了。她把问题拆开来讲述,罗列各种证据,比如,她在人群中怕什么?怕有人觉得她臭、脚臭、出汗臭、放屁臭;害怕异性,怕什么?怕跟对方说话,怕跟对方眼神接触,怕对方看出自己很紧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既然面对人如此痛苦,那该怎么办?不出门,不上学。只要不出门,不上学,她的情绪便异常稳定,天天都很开心:看着电视,吃着零食,吹着空调,优哉游哉地度过每一天。不过,这样的好时光在妈妈下班回来的时候就会结束。每一天妈妈上班前,会给她安排要完成的任务,也尝试给她报各种培训班,让她自己去上课,试图充实她每一天的生活。然而,每天她都带着忐忑和痛苦,跟妈妈交代说什么都没做。妈妈一般会发一顿脾气,骂她一顿,带着失望和沮丧,除此之外,也无他法。
在此过程中父母多次尝试让她重新回到学校,每次她都答应得好好的,到该上学的时候便反悔了,想尽一切办法“耍赖”。有一次去了学校半天,为了让学校相信自己真的上不了学,她找到班主任,找到年级主任,最后找到校长,跟他们每个人表达自己在学校有多难受,自己真的无法上学,自己是被父母逼来上学的,在学校的每一分钟都很煎熬……声泪俱下,老师们都被她说服了,找到父母来谈,表达学校希望学生是自己愿意来学习的,如果是被逼无奈,学习效果肯定不好,还可能会造成心理伤害。父母无奈,只能将她接回家。还有一次,她答应好去上学,到了那一天,她自己跑出去,在小区里找了一个角落,躲了一整天,父母急得差点报警,结果到了放学时间,她自己背着书包回家了。
她不断哭喊:“我那么难受,你们还要我上学,为什么我不能待在家里?你们对我这么狠心。”“你们就是不理解我,完全不知道我的痛苦,只会不停地逼我。”有时候,妈妈也会跟她一起哭。全家都笼罩在悲伤、失望的氛围中。
于她而言,真正理解她就是帮她解决所有的问题,就是让她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不要让她去面对任何的痛苦。这是她对父母的期待,也是她对我的期待。
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太无聊,没人陪自己玩怎么办?她从一两年前便反复要求父母给她生一个弟弟或妹妹,母亲年龄大了,且身体不允许,一次宫外孕之后,医生便建议不再怀孕。但她不死心,不断提起这件事情,一说起来就哭,不断重复说哪个朋友都有弟弟妹妹,为什么自己不能有,他们都有弟弟妹妹陪,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哭得梨花带雨,可怜异常,父母面露难色,满脸愧疚。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她不断把“问题包袱”丢过来,我坚持还给她,如此无数个回合之后,父母终于看清楚她的模式,坚定地相信继续依从她的模式只会害了她,会让她继续上不了学,之后可能会一辈子待在家里。父母开始尝试转换方式,不再什么问题都帮她解决,不再认为等她全部症状都没有了才能去上学,并且在生活中尽可能让她积极尝试,肯定她做得好的地方,增强她的信心。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每当我们肯定她的进步,她便毫不客气地说:“哪里好?我做得一点都不好,我什么都做不好。”这充分体现了一个道理:你坚持真诚地夸奖一个人,他慢慢一定会多少接受一些的。这个女孩便是如此,慢慢地,她虽不能欣然接受,但至少不再反驳。
几个月之后,她终于重新回到了学校,父母异常欣慰,不时跟我反馈她进步很大,交到了朋友,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有意思的是,她还是会每隔一段时间便要求来见我一次。每次见到我就一脸苦相:“医生,我在学校还是好辛苦啊,还是好紧张,好难受。”接着又如数家珍地罗列我早已耳熟能详的症状:害怕自己身上有臭味,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害怕跟异性打交道。我耐心地听完,接着问她:“那你想怎么办呢?”她敏捷地回答:“我想回家,待在家里就轻松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我接着问:“待在家里做什么呢?”她也坦诚地回答,如孩子般天真,完全不介意我的看法:“看电视,吃零食。”于是,我知道,一种行为模式的改变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会时时想着要走回头路,走自己熟悉、舒适的那条路,会抱着侥幸心理:万一成功了呢?
不过,在我问出这些问题,她回答之后,她自己大概也意识到了什么。立刻陷入自我否定中:“可是我做不到,我什么都做不到。”我看着她,坚定地告诉她:“不,你做得到,只要你愿意尝试,我相信你的能力。”她并没有因为听到这样的话而振奋精神,干劲十足,只是稍有些羞涩地笑笑。我已经习惯了她这样的反应,并未觉得失望。
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如上面这个案例中的父母,他们都是具有极大牺牲精神的父母,宁愿自己吃苦,也要让孩子过优越的生活,孩子一说自己“难受”,父母,特别是妈妈就“跟着掉眼泪”。父母有软肋,孩子当然会想尽办法紧紧抓住。
要放手,要把孩子推向社会,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各种各样的阻力和考验。穿过重重“不忍”和“不知所措”,我们聪明的父母们,是否坚定地知道孩子应该长大,应该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还是你希望一直做他的羽翼,为他遮风挡雨,害怕他受哪怕一点委屈呢?
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有助于解决一部分孩子厌学背后的独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