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为父母读书。”据我所知,很多孩子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他已经下了决定,他是在迷茫,需要帮助,需要信任的人的引导。而父母站在对立面,便会生生切断彼此间的信任,让孩子草率做决定的概率大大增加,或者就此自我放弃,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为了父母、为了考好大学、为了挣钱、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这其实是我们大多数孩子一开始读书的理由,无关对错。孩子们或者一辈子相信这样的观点,不纠结,踏踏实实地沿着脚下的路前进,这是一种人生;或是在某一天,因为某些原因,突然走到十字路口,开始迷茫和困惑,想要重新想清楚内心真正想走的方向。
孩子们迷茫和困惑的时候,其实是处在“危机”中,何去何从,都需要小心对待。走出来便迎来新的机遇和空间,走不出来,便可能消沉、自我怀疑。
这个高一的孩子找到我的时候,便是处于这样的阶段。
他很清楚自己的状况:因为身高优势,最喜欢的是打篮球,但离专业水平又差了不止一点;学习成绩尚可,但从来没有真正拔尖过。他告诉我:“我就是为了父母去上学,从小到大都是。”在学校尚算一个欢乐的地方,还有朋友聊天开解的时候,他并不觉得去学校是一种压力,是一件痛苦的事。上高中之后,他在成绩和人际关系上都接连受打击,学校成了一个他很难勉强自己待下去的地方。他说:“我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读书,还要不要读书。我不想再为了父母读书,这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观点让家里一下炸了锅。
我顿觉有些不可思议,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家长不是应该开心,或者至少是庆幸吧?证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主见,要主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不是一件好事吗?我后来才明白,父母面对我这样的想法,多半会回敬我这几个字:“站着说话不腰疼。”
爸爸说:“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真的,你相信我。”孩子立马毫不留情地回应:“你只是口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觉得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还是不停地想要说服我。”
妈妈一脸的不解和委屈:“明明是错的,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呢?”孩子立马跳起来反驳:“我做的决定就是错的,你就是不相信我!”
爸爸反复强调:“我们没有什么文化,都是外地来大城市打工的,没有背景,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无条件地支持你,如果你放弃了读书这条路,我们很怕未来什么都帮不了你。”我突然比较理解了,对于普通家庭,孩子又是家中唯一后代的父母而言,在这样的时候是多么的纠结和矛盾:既想做开明的父母,支持孩子的决定,支持孩子去做更多的尝试,去体验更丰富的人生,但作为岌岌可危的社会底层,自己对于人生选择是没有把握的,是如履薄冰的,无尽的焦虑和面对现实的无能为力,让自己不得不拐弯抹角地好心规劝。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天然地会感染到对现实的焦虑,对未来的胆怯,然而他没有切切实实地体会过现实的辛苦,希望走出父母的保护去体会自由呼吸的感觉,他也同样的纠结和矛盾。
孩子终于站出来说:“我从来没有说过不上学,我只是想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去上学,如果你们一定要逼我,我可以去上学,继续为了你们去上学。”在过去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里,他都是这样做的,迫于父母的压力,为了父母不再总是念叨,他勉强自己去上学。每周可能去一两天,便待不下去,以此证明给父母看:“不是我不去,是我真的待不下去了,真的去不了。”孩子反反复复,父母不断在期待和失望之间冰火两重天,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就是缺乏内在动力的典型表现:我就试试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这就好比一个对女孩子并不是那么感兴趣,没有结婚愿望和动力的男青年,迫于年龄和父母的压力,觉得对方也还不算讨厌,于是就答应结婚。一旦婚姻中遇到任何的困难和挫折,他很难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去解决。他要么指责,要么逃离,消极应对,最后证明给父母看:我都试过了,还是不行,你们不能怪我不听你们的了。
不过,我们往往都只看到故事的开头,看不到结尾,或者以为只要是“正确的决定”,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却不知道,永远都只有相对好而已,更多地需要靠个人的努力和坚持,没有一劳永逸。
孩子的思考也是一个折磨父母的过程,“你要想到什么时候才能下定决心呢?课程越落越多,到时你越来越不愿意回学校了怎么办?”
每一个选择都有风险,为了不出现风险,我们宁愿连机会也一并放弃。
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焦虑的时代吗?是快速发展的时代带来人的不安定吗?回到以前那个年代,时间慢,人也没有那么焦虑会更好吗?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焦虑,可能是源于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是去尝试之前的恐惧和犹豫。不必往远了说,就在三四十年前国家还包分配的年代,个人的出路和未来都是国家规定好的,创业?做生意?发展个性?统统不可能,既然不可能,也就不再多想,当然也就不纠结。现代社会中,存在着数不清的职业和机会,充满未知和可探索性。只是,越多的选择意味着越多的不确定性,要探索,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已成形的前路可以照搬,巨大的未知引发巨大的焦虑,也成为必然。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最迫切的愿望便变成了:“怎么才能让孩子不那么焦虑,让他能快点想通,让他下个决定呢?”悬而未决,不确定的状态总是让人不安的,父母在这样的时刻充分吸收了孩子的不安。手中多多少少握着一些资源,再加上过来人资历的父母,在焦虑不安的煎熬下,会坐不住,拼命告诫自己要等待,要等孩子想清楚,然而嘴巴和腿总是不听使唤:嘴巴忍不住开口劝解,腿忍不住忙碌起来,到处奔走,帮助孩子找后路,打听消息,托关系。做点什么总是比什么都不做,看起来更让人心安,实际有没有在前进不重要,只要感觉在前进,父母就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
我们不习惯处理情绪,更习惯处理事情。
家长们明明焦虑得整夜失眠,却仍觉得没关系,孩子的情绪平稳是最重要的,为孩子做心理辅导掏钱是爽快的。家长们明知道自己内心也充满着煎熬,却宁愿花钱去旅游,去“买买买”,去做更多不理智的决定,也很难接受要为安抚情绪去花时间。
在我长时间的家庭治疗经历中,常见的父母应对情绪的方式不外乎两种:硬撑和转移注意力。硬撑是不管发生多大的事,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了,外表还是如平静的湖面,拼命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因为社会分工的差异,这样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在男性中更为多见。转移注意力便是诸如运动、找人聊天、找人喝酒等可以获得短暂放松的方式。凭借着强大的忍耐力和韧性,中国的父母们不断应对着各种各样超负荷的压力,不管是硬撑还是转移注意力,情绪仍然在,晚上仍然会失眠,工作仍然可能出错。
让解决问题的速度超过情绪的速度,相信这样就能相安无事,这在心理学上叫作“行动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腿永远跑在心的前面,我们感觉不到难受,因为问题解决了,因为做好决定了。这样的家长不会让悬在半空的不确定状态持续太久,那样会让他们时时感觉快要崩溃。因为那时,负面情绪就有机会冒出来,而对于情绪,很多家长向来是束手无策的,无论是自己的情绪还是孩子的情绪。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在文章中呼吁家长们要关注自身情绪。相比于其他问题,厌学是一个足以引爆整个家庭的重大事件,孩子身边的每个同龄人似乎都在此时轻松地超过了自家孩子,由此引发的父母的焦虑,是超过任何其他情绪心理问题的。孩子能上学,好像日子还能过,学龄的孩子突然天天在家无所事事,从早到晚都在家里颓废地抱着手机,无聊而空虚,这种时时存在于眼前的“情绪源”,让父母们想不焦虑都难。若是孩子明明好好的,再突然来一句:“我要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而读书”,父母第一反应很可能是想一巴掌甩过去:“读书还要想吗?读书不是应该做的事情吗?想什么想,整天没事找事!”当然,并不是没有家长这么做过,甚至更激烈的行为都有过。把孩子的想法打回去,也是解决方法之一,至少可以暂时都相安无事。当然,也可能就此打断了孩子尝试寻找自我,尝试独立的路,多少有些遗憾。
或者,在我们做出是非对错的判断之前,是否也可以先觉察一下自身的情绪,评估一下自己目前做出的判断是不是在一个理性客观的前提下,是否确实有认真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们说出的话,是不是真的那么大逆不道?
“我不想为父母读书。”据我所知,很多孩子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他已经下了决定,他是在迷茫,需要帮助,需要信任的人的引导。而父母站在对立面,便会生生切断彼此间的信任,让孩子草率做决定的概率大大增加,或者就此自我放弃,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或许,现实并没有那么糟,“我要想清楚到底为什么读书”,也没有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