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26
我不能就在家里学习吗?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上了大学、交了女朋友,孩子就一定能成长这样的道理,应对模式会伴随着每个人生阶段,除非我们刻意去调整。孩子在家里学习,即使学习成绩优秀,也不代表问题彻底解决了。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能够离开家的能力,才是他适应社会的必备。

“为什么我不能就在家里学习呢?应试教育问题那么多,学校简直就是扼杀个性和创造力的人间地狱,还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占用我的时间。在家里学习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把时间利用到最大化,还可以听网课,听名家来讲,不用听我们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蹩脚的普通话,效率不是更高吗?”

我们先不回答这些问题,先来看几个案例。

我曾见过一个14岁正在上初二的女孩子。她是在刚上初一时出现情绪问题的。小升初到新学校,新学校校规严格,要求女同学头发不能过肩。从小到大,她都留着长发,除了基础修剪,从来没剪短过。入学时她不愿意剪头发,被老师当众批评,并且对她进行了思想教育:“学生不能把心思都花在外貌上,那么长的头发,每天洗头得花多少时间?学校的校规校纪人人都遵守,就你特殊吗?”一番批判教育下,她只能妥协,哭着剪了短发。头发总会长长呀,每个月都要剪发,于是,她每个月都会为自己的头发哭泣一场。这件事成为导火线,她开始表现出对学校的诸多不满,认为老师不讲道理,认为同学自私,和同学几乎不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是独来独往。她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放学回家,一回到家,心情立马由阴转晴,在学校受的所有委屈都有了安放的地方。她只要见到父母,就反复提想转学的事情,不断跟父母,特别是妈妈抱怨自己在学校有多辛苦,这个学校有多差,同学有多差,老师有多差,其实她就读的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重点高中,却在她口中被批得一文不值。

父母无奈,在她升初二时帮她办理了转学,把她转到一所私立学校。但新学校要求住宿,她从未长时间离开过家,加上原本就有轻微洁癖,要让她跟好几个同学生活在一起,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她在宿舍里基本不跟人说话,在班级里也不愿与人交往,一直独来独往。从小到大,她都没试过主动交朋友,小学时因为她成绩很突出,有一两个女孩子很佩服她,主动跟她交好,她就这么还算平稳地度过了小学生涯。上初中之后,大家不在同一个班,慢慢也就疏远了。初中两个学校给她的第一印象都是挑战,都是要改变她原来习惯的生活方式,因此,她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自己就筑起了一道墙,写着“生人勿近”,加之她平时心情低落,大部分时间都是板着脸,同学便更不敢接近她。每天她的固定安排就是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给妈妈打电话,不断哭诉:“在学校好难受。”“我吃不下饭,什么都不想吃。”“我肚子好难受,经常莫名其妙地痛。”“我想回家,你们到底理不理解我,到底知不知道我有多痛苦,你们一点都不关心我!”……妈妈每天心惊胆战,生怕接到她的电话。每次妈妈都在电话里不停安慰孩子,有时候甚至跟着女儿一起哭。

见我的时候,她已经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让父母允许自己在家里学习,并且已经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了。父母拿她没办法,硬拉也拉不进学校,束手无策,异常焦虑。

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她很特别地带着课本来了,而且不是放在旁边,是直接摊开放在腿上,意思很明显:学习时间很宝贵,一分一秒我都要利用起来学习。她在交谈过程中不断看手表,满脸的焦急,在她10分钟内大概看了五六次手表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问她:“你有急事吗?很赶时间吗?”她还是一脸焦急地看着我,说:“我要抓紧时间学习,我觉得我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爸妈要求我来,我只能配合。”接着眨眨眼,望着我,等待着我的回应。不过,还没等我说话,她又急着表达了她的观点:“我可以在家里学习,到时候一样参加中考、高考,谁规定一定要在学校才能学习呢?”似乎确实也没有谁规定一定要去学校学习,虽然有《义务教育法》,但是如果孩子和父母协商一致,国家大概也不会过问这档子事。而且她经过各种斗争,已经争得了父母的同意,这件事看起来真的与旁人无关了。我只能换个角度问她:“那你在家里看得进去书吗?”她愣了一下,低下头,底气不足地答:“看得进呀。”我看看她腿上翻看的书,从折痕看起来,这一页明显已经暴露在光天化日下多时了。我没有马上面质她,只是问:“比在学校效率高吗?”她含糊回答:“也算不上效率更高。”说着,抬起头,马上切换了欢快的表情:“但是我在家里开心很多呀。”

然而,据我所知,她在家里既不开心,也无法好好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拿着手机,用刷视频、打游戏来打发时间,很多时候窝在沙发里一动不动,就过了一天。她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流眼泪,父母稍不顺其意就会大发脾气,摔东西出气。每天早上,她都准时把书摆在书桌上,告诉父母今天要完成的任务,到晚上父母下班回来,书还是翻着那一页,她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沙发上。除此之外,她明显在刻意节食,每顿饭吃的东西都要计算卡路里。在家里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已经瘦了十几斤,父母每天为了让她吃饭焦头烂额。一边是她坚决不吃,一边是父母威逼利诱让她一定要吃,家里每天都要展开“吃饭大战”。她不断重复自己不焦虑、不着急,在家里很好,比在学校好多了。但她从来不在白天出门,周末有同学约她也从来不出去,一听到学校要考试就症状加重,在家里大哭大闹。

父母不断叹气:是不是当时不应该让她回家?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还有另一个在高一的时候休学一年后复学的孩子。当时他是因为人际关系,无法跟同学顺利相处,情绪低落,去医院诊断了抑郁症,名正言顺地休学。一年之后尚算顺利回到学校,一两个月之后,他又遇到新的问题:学习跟不上,上课很多时候听不懂。他每天找班主任诉苦,是的,每天准时找班主任,表达自己真的很想学,但真的学不进去,自己也很痛苦。班主任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鼓励他慢慢来,一步步适应。他又说,吃了抗抑郁的药很困,上课有时候真的撑不住想睡觉。班主任也表示理解,对他的课堂纪律基本不做要求。渐渐地,他每天基本是从上课睡到放学,除了准时出现在教室里,基本什么都没学,只在晚自习的时候自学一下,稍微学习一点内容。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个来月之后,他觉得不行,不能继续这样下去,这样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他要好好调整,要找回学习的动力。

冥思苦想之后,他决定:请假一周,回家好好调整。一周后调整好了再回学校。

来见我的时候,他刚好在家里已经调整完一周。我问他:“这一周都怎么过的呢?”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跟以为的不太一样。”我看着他,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他接着说:“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打游戏,一打起游戏来就控制不了时间,我甚至想过让自己玩游戏玩到厌为止,想着玩厌了就能专心学习了。然而,游戏好像总是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心里想,这似乎是个意料之中的状况。接着,他又说:“我想本来是要回家调整的,现在在家里都学不好,那我在学校更不可能学好了,我觉得我要考虑再休学一年,用更多的时间来调整。”我提醒他:“你之前已经休学一年调整了。”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说不定我在家里再待一段时间,哪天突然就想通了,就可以动力十足地回学校上学了。”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笑,不知道是因为觉得荒唐还是因为那样的未来实在让人欣喜。

他来见我的目的也很明确,他做了这样的打算,希望获得我的支持。我没办法给予他这样的支持,能够真正在家里正常学习的孩子太少了。

我见过一个从高一就开始断断续续上学,高二、高三几乎都在家里度过,见我的时候正在一个还不错的本科院校上学的孩子。他这样形容考上大学的幸运:“就高考前勉强学了一两个月,都是靠初中和高一的底子考上的,加上真的运气好,基本上我掌握的东西都考到了,这才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学校。”选专业的时候,他听从父母的建议,选了当时热门的计算机专业,结果开学两个月之后他就觉得读不下去。一方面是太长时间没有以正常的作息上学了,计算机的课程大部分跟数学相关,特别费脑,他学得非常吃力,天天都在担心考试不及格会被退学。另一方面,长这么大,这是他第一次离家住宿,完全不知道怎么跟舍友相处,舍友觉得好笑的话题他一点都不感兴趣,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玩游戏。加之,家里自由散漫的生活和学校各种各样的规矩形成鲜明对比,他适应不了,只要待在学校就觉得胸闷,无比压抑。于是,这个快20岁的大学生,每天的必修课也是不断跟妈妈打电话,不停地诉苦,表达自己的担忧,表达待在学校的痛苦,要求请假回家,要求转专业。

妈妈哭着跟我说:“原本以为他考上大学了,也交到女朋友了,一切都能步入正轨了,他能跟其他孩子一样回归社会了,没想到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上了大学、交了女朋友,孩子就一定能成长这样的道理,应对模式会伴随着每个人生阶段,除非我们刻意去调整。孩子在家里学习,即使学习成绩优秀,也不代表问题彻底解决了。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能够离开家的能力,才是他适应社会的必备。

翻开小学、初中、高中的时间安排表,学校恨不得连上厕所的时间也给孩子安排好,让孩子好在规定的时间里统一上厕所。不能给孩子空闲的时间,不然他们就会捣乱,不然他们就不认真学习。军事化管理是很多学校的口号,也越来越受家长们青睐。家庭教育更是如此,独生子女政策下,家里三四个大人盯着一个小孩,洗澡、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有人提醒,反复催促。孩子不需要自我规划,父母会帮他们安排好一切。

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渴望自由,渴望能够自我规划和掌控,学校的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令他们深恶痛绝。家庭相比于学校是更宽松、更容易突破界限和规则的地方,他们认为撒撒娇,闹闹脾气,还是有成功的可能。

一旦回到家,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随意支配,一开始他们信心满满,做各种计划,却完全禁不住诱惑,玩手机、吃东西、看电视……毫无成就感的一天便这样过去了。退一万步而言,即使勉强依靠补习和运气侥幸上了大学,一个长时间不与社会接触的孩子,真的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吗? dhGIuTfiy1TdDvF7y3g+NRNoLwzXHdy2t+kTIJdGLYwfhVPjlWKWCdaZfnA+dH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