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23
上学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也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上学需要知道意义吗?你这么小不上学能去干吗?”“每个人都上学,就你不上学,像话吗?”“现在不上学,你以后能干什么?扫大街吗?”

对于“上学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父母的回答通常有以上几种。从现实的角度,父母大概很难想通为何这会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吃饱了撑的”,大概能很准确地解释他们对此类问题的嗤之以鼻。

不过,确实有一部分孩子是因为找不到上学的意义而厌学的,甚至深层次讲,他们也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有个12岁的男孩,在省重点初中上学,他小学是在老家上的,后因父母工作调动,便跟随父母来到广州上初中。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省重点初中,而且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二十。于他而言,学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总能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让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列。什么是努力学习,什么是勤奋努力换来成绩进步的成就感,他统统没有体验过。他的家境优渥,父母都是大医院的主任级领导,在物质条件上,他想要什么都能得到。

然而,他却在初一刚上了一半之后,开始拒绝上学,每天去学校都要跟父母经历一番斗智斗勇,请假也成了家常便饭。

他第一次见我就很直接地说:“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是为什么不想上学,我觉得自己并不讨厌上学,与同学关系方面也没有明显的问题,我很少跟同学有矛盾,我成绩也不错……”仿佛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找不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厌学理由。接着他又滔滔不绝地谈起上学的重要性:“我不是那种活得浑浑噩噩的人,我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和目标。我不想平庸地过一辈子,我将来从事的职业一定要是光鲜的、人人羡慕的,这就一定需要文凭,所以我知道一定要上学,我很清楚上学的重要性。”我深信他理解他所说的全部理论,他也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理论。

而实际的情况是怎样呢?

他在初一下学期开始,可能因沉迷玩手机、打游戏及看小说渐渐开始赖床,不愿上学,有时因上学的问题烦躁不安,要求父母允许他每天玩两个小时的手机,父母妥协后他才能勉强坚持正常上学。他的情绪慢慢变得不稳定,经常因小事跟父母发生口角争执,严重时会乱摔家里的东西。初一放寒假后他沉迷打手机游戏,几乎每天打六小时以上,经常日夜颠倒,被家人劝说时则大发脾气。新学期开始他便完全拒绝上学,终日在家打游戏。因为发脾气自己摔了手机,他命令父母马上拿去修或者买新的,父母怕他继续沉迷手机,没有立刻行动。后来他干脆绝食,威胁父母不买手机他就不吃东西。

种种迹象,都让家人认定他是因为游戏上瘾才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都是游戏惹的祸。

他对家庭情况的表述很坦诚,说父母都很忙,自己从小就习惯一个人在家,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接着,又强调:“我在学校与同学的相处都很好,整个年级六分之五的人都认识我。”我于是问他:“那你是有很多朋友吗?”他摇摇头:“我没有朋友。”想了想,又说:“或者说看你对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在我的定义里,我没有朋友。”我尝试询问:“你对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呢?”他在那一刻突然收起拒人千里之外的“优秀”气质,露出低落的表情:“可以聊天的。”我于是知道他跟同学的相处方式,真的仅限于认识。每位同学看到他都打招呼,他在学校总是满脸笑容,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跟同学嬉笑打闹,一旦放学回家,或者在周末,他不会跟他们有任何联系。他不知道找什么理由去联系同学。

他跟人谈话总有一种距离感,他只表达自己好的方面,对于任何涉及自己需要帮助的内容,他都异常谨慎,飞快地转移话题。反复跟我说他很好,他也可以上学,只是想暂时放松一段时间而已,是父母太紧张,才让自己过来看心理医生。

他有一次摆沙盘,摆放自己和游戏中认识的三个朋友一起在海边野餐的画面,告诉我他能认识这几个朋友觉得很开心,大家相处也很真诚,与自己在学校的朋友很不同。在初中,他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同学间的“明争暗斗”,他跟同学都是戴着“面具”相处,对每个人都是笑脸盈盈的,从不发脾气,也从不跟任何人发生矛盾。这是一种有距离感的礼貌和客气。“他们心里都盼着我成绩掉下来。”他面无表情地说。我相信他所在的学校竞争激烈,但同学都是天天盼着他成绩下降,好让自己的排名上升吗?我不禁打个寒战: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认定周围的同学对自己都没有基本的善意,处境该是多么焦虑和无助?

他从小对父母的印象都是“很忙”,永远都在忙,没有能真正跟他放松交流的时间。父母唯一关注的就是他的学习成绩,平时跟他谈论的话题也主要局限于:要努力学习,成绩很重要。“还有其他互动吗?”我问。他想了想:“其他的大概就是我想要什么都给我买吧。”眼神里都是落寞。

他从小就是公认的聪明孩子,什么事情都能轻松搞定,他不知道什么叫努力之后的成就感,他不会交朋友,不知道怎么跟周围的同学真诚地相处。家庭里没有温暖,他不愿回家,宁愿在外面到处游荡。

他说:“我在游戏里找到归属感。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做其他事情有什么意义。”其他事情,当然也包括上学。

我还接待过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她告诉妈妈她情绪很不好,有轻生的念头,并且反复提了很多次。妈妈大多数时候的反应都是:“每个人都有烦恼,生活就是这样,你要自己调整。”后来这位妈妈看着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带她来看医生。妈妈找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最担心的就是她觉得自己生病了,就可以不好好学习了,就自己放松了。医生你知道,现在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只能靠自己奋斗。”接着补充说:“我从小的家庭教育跟她比,不知道压力要大多少倍,我都能撑过来,为什么她不能?以前她的外婆对我,那才叫严格,她现在不知道多幸福。”

妈妈不接受女孩的情绪,也不相信她真的会有轻生的念头。妈妈最担心的是孩子以此为借口,放松学习,慢慢厌学。在妈妈的概念里,人活着就要努力奋斗,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用孩子的话说:“要做到完美,要第一,不然就没有任何意义。”她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按照这样的观念,一旦放松,人会有惰性,就没有动力奋斗。

女孩小升初发挥良好,加上电脑派位初中的好运气,她即将到省重点初中上学,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我问她:“你开心吗?”她说:“本来以为会很开心,但是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稍稍有点开心,后来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她干笑一下,情绪复杂地说:“我妈很开心,还发了朋友圈。”说完,又莫名地笑笑。

她说:“我有时候很自大,有时候又很自卑。”她跟身边的同学格格不入,觉得他们都很幼稚,喜欢游戏,喜欢追星。她喜欢看书,看很多她的同龄人不会看的小说,比如《红楼梦》,虽然有些她也看不懂。她写的东西总是被老师评价为“太成熟”“没有童真”。妈妈总是夸奖她的东西写得好,她说:“那是我妈为数不多的发自内心地夸奖我。”妈妈于是联系自己出版社的朋友,希望帮她出版她的文章,结果得到的反馈是:“文字太成熟了,不像小学生的文字,要童真一点才合适。”她很无奈,在得知她的年龄之前,大家都说她的文章写得好,一旦知道她的年龄,就觉得很奇怪,无法再欣赏。她写的都是悲伤的短篇小说,全都是悲剧故事。

她的成绩大部分时候是比不上其他人的,无论她怎么努力,妈妈积极地为她报各种补习班,努力把她打造成优秀的小孩,但最终都是徒劳。

她白天有事情做的时候还好,一到晚上,她就无意识地开始想人生意义的问题,觉得莫名的空虚,怎么想都想不到活着有什么意义,绝望便慢慢包围着她。有时候她会用刀割自己的手臂,看着血流出来,心里能稍微轻松一点。

她渴望爱情,她所写的故事大部分都是爱情故事,但都是悲剧结局。她说希望能遇到一个男孩子能让她明白人生的意义,但马上否定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只能靠自己。”她不相信有人会真正喜欢自己,这方面她很自卑。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外婆带她,外婆年纪大了,但是脾气仍然很大,说话也很直接,会因为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骂她,会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感叹:“你怎么长得这么黑,怎么这么黑呢?”邻居家有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她口吻里都是不服气,说:“每次她跟我说话,都是昂着头,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又低落地说:“但是她真的很漂亮,就像公主一样,而我……”

上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过稳定的生活?光宗耀祖,完成父母的心愿?

“我们以前就是没有机会读书,学历不高,现在工作这么辛苦。挣钱那么不容易,你好好学习,以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就不用这么辛苦了。”这是很多家长发自内心的期待。

有个高考状元说,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所以他才会想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还有一位同学告诉我:“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不够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尽头。”

这里涉及一个很早就被提出来的概念,叫“空心病”。什么叫空心病?

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人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医院精神科,一定会被诊断为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

这些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也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空心病的概念是指经常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直白地说,就是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无法理解生存下去的理由。但很多家长对此完全无法理解,不屑地表示:“纯粹闲的。”

那些得空心病的孩子,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

因为他们的父母和老师都只让他们疯狂地追求分数,追求成功,“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这样的唱调甚至出现在很多应该注重师德的老师身上。

他们只教会了孩子如何“干掉”敌人,却从未教孩子怎样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在网上,看到一个家长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孩子作息时间表”,孩子除了周一到周五学校正常的课程之外,还有古文、钢琴、游泳、英语、拉丁舞等九种课外学习。孩子的妈妈说:“我的每个安排都是有目的的,跆拳道为了锻炼身体,增加男子气概;弹钢琴是为了培养艺术天赋;英语是为了出国方便;练毛笔字是磨炼他的性子……”每句话,都离不开“有用”“目的”,可你选择的“有用”教育,真的是孩子喜欢的、有意义的吗?

使劲鼓捣着报各种培训班,头破血流买学区房,这不叫教育。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中写道:“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

让孩子哭丧着脸去追求父母设置的目标,接受被安排的教育,在灿烂的少年时代却过着沙漠化的人生,真的好吗? 1sak8RQ+Max2so/AnMXqLIWdVc8Wd3d7CQhaT2otAKLUAFFMjxrLix2UGMCdmUx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