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22
上学,到底是为谁?

孩子焦虑吗?他们焦虑的是什么呢?焦虑的是自己的前途吗?焦虑的是其他同龄人都在努力学习,自己却在虚度时光吗?还是焦虑将来会养不活自己,只能啃老?在我接触的大部分厌学的孩子中,以上这些焦虑并非完全没有,但他们更像是平静水面偶尔投下的石子,稍稍提醒一下他们现实的存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大量翻滚着的惊涛骇浪是什么呢?焦虑的焦点到底指向何方呢?大部分是指向父母。他们焦虑的是没办法跟家长交代,焦虑的是家长会失望,会伤心,会不喜欢他们,严重地说,是会嫌弃他们,最终抛弃他们。

孩子不上学了,最焦虑的是谁?孩子,还是父母?他们焦虑点和方向一致吗?一个厌学的孩子,可以把整个家庭弄得乌烟瘴气,长时间低气压,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各怀心事,从不表达,却又心照不宣。

我试图揭开这层焦虑的面纱。

孩子焦虑吗?他们焦虑的是什么呢?焦虑的是自己的前途吗?焦虑的是其他同龄人都在努力学习,自己却在虚度时光吗?还是焦虑将来会养不活自己,只能啃老?在我接触的大部分厌学的孩子中,以上这些焦虑并非完全没有,但他们更像是平静水面偶尔投下的石子,稍稍提醒一下他们现实的存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大量翻滚着的惊涛骇浪是什么呢?焦虑的焦点到底指向何方呢?大部分是指向父母。他们焦虑的是没办法跟家长交代,焦虑的是家长会失望,会伤心,会不喜欢他们,严重地说,是会嫌弃他们,最终抛弃他们。

我很少听到厌学的孩子谈论未来的目标和生活规划,他们一边被自己的无助和自卑禁锢着,一边饱含着对父母的愧疚和忐忑,动弹不得。

而父母的焦虑会更有方向性,指向更长远的未来。不上学怎么办呢?没有学历,将来有什么出路?天天在家里待着,这么颓废,上不了大学,将来怎么找好工作?父母不可能养孩子一辈子,总有老的一天,到时候怎么办?

每到开学季,总会有无数这样的家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跟我报告他们孩子的一举一动:有没有去学校,今天是上学的第几天,孩子回来的脸色怎么样。说话都小心翼翼的,连大气都不敢出,接着就是一堆担忧:“他作息还是没有完全调整过来,我很担心他过几天又不去了。”“他回来脸色不太好,不知道是不是在学校过得不开心。”“他比班上的同学都大了一岁,不知道能不能融入,真是愁死人了。”

一个孩子跟我说:“我不想去上学,但是又担心父母太难受。你能不能让我爸妈不要那么难受?”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问他:“他们难不难受,跟你上学有什么关系呢?”他笑笑很自然地回答,我相信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想法:“他们不难受,我就可以安心地不去学校啦。”我恍然大悟,原来对于上学,他最在意的不是学习本身,也不是不上学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而仅仅是父母是否接受,会不会因为他不上学而心情不好。换句话说,他上学与不上学都不是为他自己,都是为了父母,而这个孩子,是一个原本应该上高一的大孩子,在心理上却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自我意识,去思考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我于是问他:“上不上学对你而言一点影响都没有吗?”我知道,这个孩子原本可以直接读高一的,但是因为没有上到理想的高中,才选择复读重考,他是冲着当地的市重点高中去的。然而他现在的说法却是180°大转弯:“我觉得读不读重点高中都没关系,之前是觉得上了好的学校就脸上有光,但现在我想通了,反正最后都是过普通的一生,上什么学校都无所谓。”他顿了顿,又说:“我爸妈为了让我进现在的学校花了很多心血,我不去对他们很愧疚。”我询问他:“你为何那么坚定地认为自己去不了?”他低了头,满脸愁容:“我很多时候大脑都一片空白,只能不断地刷手机来打发时间,我什么都不想想。”很显然,他是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只是表面无所谓。“想到上学那么多人,我整个人就很烦,我觉得自己很丑、很差,没办法跟同学相处。”毫无征兆地,他又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中,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最后,他说出了他的解决方案:“不上学,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他为自己找到了出路:为了应对焦虑,他宁愿放弃全部的渴望和期待。一步步往后退,不断自我放弃,他并未觉得有什么惋惜和遗憾,于他而言,不惜一切代价地从焦虑的泥沼中爬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用逃避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焦虑,对于父母的焦虑和失望,他却无能为力。找学校、报补习班,帮他补习上课,给他制订学习计划,全是父母一手包办,他全权信任父母的选择,依赖父母去为他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如果不上学,他最在意的也是父母会伤心难受,这个16岁的孩子,还没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与父母紧紧相连,揣测着他们的脸色和心情行事。他会不断问妈妈:“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他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出对爸爸的愧疚:“为了我能上这所学校,爸爸跑了很多天,到处帮我找机会,我不去上学,心里很愧疚。我该怎么办?”妈妈被他问得焦虑无比,也六神无主起来。她努力开导孩子,又转身做丈夫的工作,让丈夫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要给孩子脸色。这些事情妈妈做起来得心应手,从孩子出生后,十几年来,她一直帮孩子做着所有能做的事。曾经有一段时间孩子跟爸爸关系很僵,只要一说话就会吵起来,妈妈不断在两人之间做着协调的工作。这就像一种不需要言语传达的默契,孩子皱一皱眉,她便不忍心,赶紧飞奔过去,帮助孩子。这种不忍心,也造就了天然为孩子承担大部分责任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几乎不用自己思考和做选择。他一直像几岁的孩子一样,习惯看父母的眼神和表情去做选择,而不是依从自己内心方向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上学?对他而言一直想不到答案,因此,他自己很清楚:“我觉得考什么学校都无所谓,所以遇到困难我就没有动力坚持下去。”

他还没有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读书?当然是为父母而读。又一年开学,他在焦虑纠结了近一个月之后,硬着头皮去了一天,便不肯再去。他见到我的时候有说不完的抱怨:“老师第一天也没有让我介绍自己,就若无其事地让我到座位上坐下来,一点也没有重视我。”“同学也很冷漠,不像之前班级的同学,也没人跟我打招呼。”“学习压力好大,数学老师讲一道题,我才刚做了一半,他就已经讲下一道了,我跟都跟不上。”“还要天天跑步,我跑了两圈就累得不行了,到现在腿还是酸的。”……“我坚持完一天,就下定决心再也不去学校了。”我听着他像一个小学生抱怨上学辛苦一般地说着学校的一切,想不到合适的回应。诚然,上学跟在家随心所欲相比,肯定是辛苦很多的,他因为辛苦选择不上学,就像一个小孩子,不满意的东西就不要一般,没有任何的思考和权衡。

但他已经16岁了。

“无论你长多大,在父母眼中你都永远都还是个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一句充满爱意,对亲子情感最温暖的表达。然而,我却发现,现今的亲子教育,像是对这句话忠实的践行,又似乎哪里不对。永远是孩子,代表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不能让家长放心,永远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空前繁盛的物质条件下,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唯一的宝贝孩子,加之无法从实践中积累教育经验的尴尬,让许多家长习惯一如既往地过度保护孩子。何谓一如既往,就是孩子成年之后,还当他是孩子,还无比负责任地去帮他善后,帮他铺路,总是对他不放心:“他还是个孩子啊。”心中无比坚持这样的观点,数十年不变。因此,孩子读书为父母,这样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若是你问他:“你不想为自己而活吗?”他会立马焦虑迷茫起来。拥有自由,也意味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对从未离开过父母保护的孩子而言,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

很多这类厌学的孩子,当他们选择休学或者冒出想要休学的念头的瞬间,头脑中浮现的都是父母失望、担忧的脸,连连摇头的表情。我认识一个初二的女孩,费尽心思好不容易让父母答应她休学,却在父母办完休学手续的第二天跟妈妈提出:“要不我还是再回去上学试试?”把妈妈气得说不出话来。我也很好奇,这种情况是比较少出现的,大部分孩子在办完休学手续的那一刻,就仿佛进入假期一般,迎来解脱的畅快,立刻把学习的事情放在一边,兴奋地玩乐起来。刚休学就反悔的,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她面带忧伤:“我就是不想听我爸不停在那里说我不上学,废了,将来没希望了,在家里我不管做什么他们都看我不顺眼。”我问:“那你现在回学校能适应吗?”她沉默,没有回答。这样的选择更像是从一种焦虑逃避到另一种焦虑,来来回回寻找适合自己的地方,但总是徒劳。

还有一个女孩子在复学遇到困难,在学校里过得很煎熬的时候,不止一次地跟我说:“好想再休学啊,但是这个话我不能对我妈说。”我被她这话吊起兴致:“什么原因呢?”她叹一口气:“跟我妈说了她肯定会崩溃的,我良心过意不去。”“你怎么那么确定妈妈会崩溃?”她很肯定地说:“肯定的,我平时一提想请假,一在学校表现不好,她就好像天塌下来一样,整个人慌乱得不行,再提我要休学,她非疯不可!”妈妈会不会真的疯我不知道,但在孩子心中,对妈妈会崩溃的恐惧绝对是真实存在的。为了应对这样的恐惧,她可以继续撑下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上学成了为老师上,为家长上,考试是为学校考,为家长争光,这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并不会让人觉得有任何不妥。至于上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成了天然被忽略的领域,甚至很多人在潜意识中认同:学习就是痛苦的,就是需要煎熬、需要硬撑下去,为了美好的未来,一定要上学。学习变成了为了遥远而缥缈的未来要忍受的一件事,享受学习,快乐学习,根本不可能。不可否认,学习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但缺少自我意义感和价值感的学习过程,会使其变得面目可憎,人为地增加学习的恐怖程度。当附加的压力和关注不断黏合在学习上,孩子便越来越无法了解学习的本来面目,更加步履维艰。

家长可能会很奇怪:“我每天都跟孩子说读书是为自己读,不是为父母读,考差了对父母又没有影响。”老师们也奇怪,表示自己一直在强调:“你们学习又不是为我学,你们考不好,我又不会少领一分钱奖金。”话虽如此,但众所周知,大部分学校里,学生的成绩都是跟老师的绩效挂钩的,这就必然会引导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另眼相看。而能做到“不以成绩喜,不以成绩悲”的家长,古往今来都难以找到。道理和方法我们都懂,却太容易受外界的价值观和大趋势的影响。这些,孩子都看在眼里,心知肚明。

我想起我跟一个家长之间的对话,家长表达她的开明:“我不在乎我小孩考多少分,她只要努力了就行了。”我于是问:“那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努力呢?”妈妈很自然地说:“那当然是看他的成绩呀。”我忍住笑,这位妈妈丝毫没有发现自己言语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仍坚持自己开明、平等。只在意结果的家长,很难培养出在意过程、享受学习本身的孩子。成绩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代表学习过程,如何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发掘出自身学习的原动力,才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ZMZ0+s3reXRD4w6LO9df7E/CbxWctlfMVErbnCWEMGrrTvw4CKa0yaaTJXECKs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