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17
妈妈,我不想上学,可以吗?

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是有事找妈妈?特别是在学校遇到困难,想退缩,想回家的时候,我接触的案例中有九成的孩子都是找妈妈。有的孩子可以一天打十几个电话给妈妈,不断哭诉,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在学校多么难受,全身哪里哪里多么不舒服,任是多么无情之人,也都不忍心,更何况是母子(女)连心。为什么不找爸爸?我听得最多的回答是“爸爸肯定不会答应我回家”。看吧,什么事该找什么人,找谁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谁比较心软,更容易答应自己的要求,他们都了如指掌。

妈妈,我不想上学,可以吗?

为什么只问妈妈,不问爸爸呢?或者一起问爸爸妈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读完这一整篇文章吧。

见过了无数各种原因引起厌学的孩子之后,我由衷地敬佩孩子们的聪明,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是有事找妈妈?

妈妈是更有可能被攻克的难关,找妈妈下手,成功概率更大。这是性别特征使然,也跟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有莫大的关系。

我见过一个12岁,刚上初一便因为厌学来我这里问诊的孩子。

他厌学的起因比较特别,是在小学六年级上课时不慎被同学用书本砸到头部,他当时觉得头晕,爸妈带他到当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然而,他还是不放心,渐渐开始担心自己的头被砸到后无法学习,担心自己的脑袋有问题。他变得做事没有耐心,晚上不能好好做功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慢慢有所下降。他被父母带去看了精神科之后情绪更加不稳定了,有时会大发脾气;有时会要求跟父母谈心,否则就发脾气,甚至曾经冲出家门跑到公路上;有时会独自在房间哭泣,跟父母说感觉心里很闷。

在这样的状况下,他还是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初中。

初中学校要求学生寄宿,但开学后他经常会要求妈妈早晚接送他回家,早上到了学校门口也不愿意进校园,上课集中不了注意力。在学校的时候,会频繁跟母亲打电话哭诉,说:“在学校学习很压抑,过得不开心。”有时是哭诉身体症状:“胸闷,感觉喘不上气,头痛。”多的时候他一天要打五六个电话,要是妈妈不接就一直打,以至于妈妈几乎没办法正常工作。

我单独见他时,他稍微有点紧张,但表现得很健谈,愿意谈内心的困扰和遇到的困难。他说:“小学的时候我成绩很好,考上了市里的重点初中,初中后很难适应学习,竞争很激烈。”又说:“作业太多,加上数学和地理跟不上,学校每天管理非常严格,动不动就扣分,扣分太多就会被开除。”对于扣分这件事他特别害怕:“我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做不好被扣分,久而久之被学校开除。但是住校有太多规矩,我觉得好难受,跟舍友相处也很麻烦。”总结起来就是:上初中真不容易啊。

在家庭治疗时,他像变了一个人,完全沉默,偶尔以点头摇头表达自己的观点。父母怎么鼓励他也不肯开口说话,因此,大部分问话,都是由妈妈代替他来回答。于是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属于超生,爸爸因此辞掉了铁饭碗的教师工作,改做生意,从小对他特别宠爱和保护。他在上小学之前主要由妈妈带,跟妈妈关系特别亲密,与爸爸相对疏远。亲密到什么程度呢?我了解到一个惊人的信息:这个已经上初中的男孩子,至今还没有跟妈妈分床睡。妈妈说得很轻松:“因为他一个人会害怕啊,而且爸爸做生意经常要出差,所以爸爸不在家他还是会跟我一起睡。”我尝试问孩子:“你的同学还跟妈妈一起睡觉吗?”他只是腼腆地笑笑,不说话。

这个妈妈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处理方法,就是每当孩子因要求不被满足而大喊大哭的时候,妈妈看着不忍心,怕孩子哭坏身体,都会忍不住去抱着孩子,心疼地安慰,接着给孩子讲一番道理,希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孩子下次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问题。紧接着,就是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想要什么她给买什么,原本她说不让看电视也同意孩子看了,原本坚决不允许玩的手机也顺手递给了孩子……总之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看着孩子脸上重新绽放的笑脸,她心里甚是安慰。她在跟我讲述整个过程的时候,特意强调:“我每次满足他的要求之前都会跟他讲道理,让他下次不可以再这样了。”我看着她,严肃地问:“那你觉得孩子记住的是你满足了他的要求,还是你讲的道理呢?”妈妈愣了一下,良久才小声说:“应该是我满足了他的要求吧。”

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我们总是习惯高估“讲道理”的巨大作用,信奉金玉良言胜却万条教育方法的作用,无论面对多大的孩子,都将讲道理视为唯一可行的教育良方。我们坚信无论行动如何,只要讲了道理,孩子就能记住,就会照做。遗憾的是,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大部分孩子懂得的道理比家长都要多,孩子懂得,却不会照做,或者坚信自己:“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加之,对孩子来说,比起抽象空洞的道理,眼前的快感和满足感才是最直接、最刺激神经的深刻记忆。为此,以讲道理作为唯一教育方式的家长,总是不断经历打击,陷入家庭教育失败的无助境地中。或者就是天天抱怨:“我都跟他说了,他就是不听,我也没办法。”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忍不住要提醒他们注意一下自己的行动。

所以,我继续问孩子:“你怎么只跟你妈妈打电话哭诉,让她来接你回家。怎么不打给你爸爸呢?爸爸开车应该来得更快呀。”孩子想都不想便很坚定地回答:“我知道爸爸肯定不会来接我的。”我更有了兴致,问:“为什么那么肯定呢?”孩子怯怯地抬起头看了看爸爸,鼓足勇气说:“爸爸对我很凶,对我说话也很大声。”妈妈这时候插话说:“是的,他这个人很粗鲁的,又没有耐心,只要说什么孩子不听就大声骂。”我问:“那骂了孩子会听吗?”妈妈摇摇头,看一眼老公:“他那样的态度,谁会听?”我继续问:“会怎么样呢?”妈妈仿佛爸爸已经骂了孩子似的,不满地说:“孩子就哭呀,大声哭,有时候哭得都抽搐了,他还是继续骂,我实在看不过去。”于是,妈妈就会如天降神一般地出现,指责爸爸:“这么凶干吗,有话好好说!”一边安慰孩子,哄他开心。不过,这个孩子可不容易哄,不满足他的要求他是不会停止哭的,妈妈无奈,就只能用上文中提到的方法。

爸爸坐不住了,跳出来说:“我每次管他都是他太过分了,说也不听,不管不行,我老婆就护着他。”妈妈不依不饶:“你那个态度谁受得了?谁会听啊?!”爸爸也不是省油的灯:“那就由他无法无天吗?他现在这个样子还不是你惯的!”“他什么样子?我不舒服了他还知道关心我,问我难不难受,给我倒水,你呢?大老粗一个,什么都不懂。一天到晚就只知道上班挣钱!”

果然是“母子连心”,妈妈的难受委屈只有孩子知道,当然“礼尚往来”,妈妈看到孩子难受也会挺身而出,“舍身护子”。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家里有一个绝对站在他这边的成人,以他是否开心来评判是非而不是以教育必要性来评估对错,问题可能就会变得十分复杂。

“妈妈,我不去上学可以吗?”为什么不去上学呢?因为上学压力大,因为上学难受,孩子能找到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孩子可能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其他难受的事情都可以不做,只要我一不开心你就会帮助我,上学就不能帮我呢?我上学一样难受呀。”他或许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你们怎么说话不算话?你们耍我吗?怎么上学就不能不去呢?”

家长总是会低估孩子钻空子的能力,以为孩子会认真听父母说的话,按照“道理”去做,按照父母引导的方向去走。恰恰相反,孩子最是以“快乐”为主要原则的人群,是在逐步学习社会规则,接受“有些我不想做的事情,也必须要做”的阶段。他一旦发现有办法可以想要什么都要得到,想不做的事情“哭一哭,闹一闹”就可以不做,怎么会不“欣喜若狂”“欣然习得”呢?毕竟,那原本就是人的本能。

为何要强调父母意见一致,相互协作的重要性?这就涉及一个关键的问题:“谁来定义对错?谁来定义什么事应该做?”爸爸说必须做,妈妈说:“宝贝,如果你觉得难受就不做了吧?”这就好比上课用的教材,一本说:“1+1=2”,一本说:“1+1=3”,孩子如何取舍?当然是哪个对他有利他就选哪个答案。别人借了我钱,先借了一块,第二天又借一块,第三天我肯定拿着写着“1+1=3”那本书去找他,让他还三块钱。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原本没有错,只是要想让孩子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就需要让他知道,其他人并不是傻子,不可能都宠着他、迁就他,遇事都保证他的利益最大化。因为,社会的规则是“1+1只能等于2”。

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这个规则,并且让他遵守这个规则。

他打电话说:“爸爸,我不想上学。”爸爸回答:“休想,学是必须上的。”妈妈回答:“是的,你爸爸说得对,无论如何你这个年龄都必须上学。”这才是真正具有威慑力的态度。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再了解他遇到的困难,跟他一起去面对,鼓励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才可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不然,孩子会想,既然可以不去学校,我为什么要面对困难? 9bWcWzzoxTC1rrLF7s60gDpcIaJ9MBWIPcNemdGotgJGwzMMNrTe0jpxtacKt8R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