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16
离不开妈妈,如何能上学?

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一辈子都离不开妈妈的“孩子”。在中国古代,以家族和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生活单元,让离家成为一种离经叛道的“不孝”。最典型的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从小只需在家塾中上学,同学朋友都是同宗族的亲戚,从未不经同意远离过家,“行动就有人知道”。包括娶妻、生子、工作,都可以由家庭提供“一条龙服务”,保证世世代代的家族传承。即使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子弟,也都想办法攀一攀自己的宗亲,好谋个差事,“父母在,不远游”,更是世代祖训。重视家族传统的中国人,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需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去探索外面的精彩世界,去接受洗礼和成长,需要父母,特别是妈妈做更多的准备,遗憾的是,在这方面很多家长并没有经验。

离不开妈妈的情况,在年龄小的孩子身上更常见,精神科对此有一个专门的诊断叫分离焦虑。然而,这却并不是低龄孩子的专利,我见过大一的“男子汉”,每天打电话回家,跟妈妈哭诉自己在学校有多么痛苦,每天过得有多煎熬,反复问妈妈:“我今天能不能回家?我在学校待不下去了。”

过去吃过苦,又因为计划生育只能有一个孩子的父母,从心底见不得孩子吃一点苦。不忍心,是妈妈们最大的死穴。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家里穷,现在就一个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又比较好,肯定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子女,毕竟只有这一个孩子。”这是前文提到的上大一还打电话回家哭诉的孩子的妈妈的原话。接着,她又解释道:“我有时候也想坚持原则,我也知道他这么大了,不能什么都迁就他,什么都帮他做,但是每次我不答应他的要求,他都痛哭流涕,说自己过得很痛苦,很想死,我实在看不下去,实在不忍心。”这个妈妈是位老师,从她的言谈中,我深知她完全知道应该怎么做,她谈到育儿道理就像讲课,头头是道,一边讲一边举自己孩子的例子,跟我讲述她的惨痛教训,反复告诉我:“这都是我这么多年吃亏总结出来的。”这实在是个理论脱离实践的经典案例,因为母亲的不忍心,从孩子上初中开始,父母就不断扮演着为孩子“擦屁股”的角色。

中考前,一向成绩优异的孩子因为紧张、焦虑,出现头痛、失眠,成绩明显下降,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决定铤而走险,在一次模拟考试中作弊,结果被当场发现,父母担心处分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就动用各种关系,最终这件事不了了之。孩子中考发挥不太理想,结果上了一所一般高中,他又哭又闹,一定要进高中的重点班,父母又三下五除二搞定了。去了重点班之后他顿觉学习压力太大,跟不上,初中曾经是佼佼者的他,在班上只能垫底,跟宿舍同学也无法相处,于是,父母帮他在校外租房住,把他换到普通班。换到普通班之后他仍然无法适应,在班上交不到朋友。在高二时,他打死也不愿去上学,不作任何解释,就丢给父母两个字“不去”。父母无奈,只得又去找借读的私立学校……听到这里,我有些惊讶了,便问:“你们有那么多办法吗?他想转到哪里都能满足他?”妈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们也不是什么有钱有势的人,但是他不愿意去呀,有什么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帮他找,私立学校就花钱解决。”如大家都猜想到的,他在私立学校读了一个多月,便无法坚持,认为学校束缚太多,要独立面对的事情太多,自己快要崩溃了。于是,从高二下学期开始,一直到上大学,他都一直休学在家,偶尔看看书。父母帮他报的一对一补习,他只去了两次便不肯再去。

万幸的是,他高考居然超常发挥,高出本科线一百多分,一家人欢欣鼓舞,期待着他进入大学之后,就能一切顺顺当当,从此不用家人再操心。这是妈妈传达给我的最真切的期待,也是她每次帮儿子“善后”之后最真诚的祈祷:“搞定了这件事,接下来应该就平平顺顺了,他自己就能上学了吧?”“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之后就能自己解决问题了吧?”当然,这样的愿望大多以失望告终。

上大学之后,他通宵失眠,住不了学生宿舍,于是就花钱租房,好不容易将租房的事情搞定了,课程的学习压力又接踵而至,他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要应付社团的事情,要应付人际关系。他动不动就给妈妈打电话:“太多事情要处理了,我头都要炸了,我好难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要回家……”妈妈崩溃了:“我以为上了大学,就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们不用改变自己的模式,事情就会自动好起来;我们不用跟孩子分离,孩子到了年龄就会自动懂事,自动去外面的世界闯荡,这是很多父母发自内心的真诚期待。或者,应该换一个词——幻想。

不做推动,孩子甚至可能到80岁还是孩子,还是只要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的“小朋友”。

当然,母子(女)分离,有一个好的队友尤为重要。父母双方一方过度保护,一方过度严厉,或者同一个人时而严厉,时而毫无底线地妥协,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分离焦虑原因。

女孩7岁,上二年级了,一个多月后,突然无法正常上学。她每天早上不愿起床,妈妈帮忙梳洗好也不愿出门,好不容易出门了,来到学校门口不愿进去,妈妈陪读也无济于事。

这样的变化有一个明显的触发事件,在厌学问题出现的一周前,爸爸组饭局叫妈妈作陪,原本下午五点半开饭结果客人迟到,妈妈没有赶得及去接上完晚托的女儿,而是拜托邻居去接。她当天晚上没有大哭大闹,但明显情绪不好,第二天早上上学就哭着说:“妈妈没有去接我,我不愿意上学,我要妈妈陪着上学。”妈妈断然拒绝。第二天早上她反应更厉害,到学校门口不愿下车,一直在车里哭闹,爸爸跟她沟通好久之后,终于忍不住打骂了她,她才哭着进了校门。后来她渐渐无法上学,每天上学时都哭闹得厉害,来到学校门口不愿意下车,把穿好的衣服鞋袜都脱掉,情绪几乎失控。在家休息一周之后,妈妈无奈陪读,虽然她基本能正常上学,但仍然情绪低落。

她反复控诉妈妈:“妈妈没有按时去接我,妈妈说话不算话。”后来又说道:“有同学说我坏话、骂我,有同学不跟我玩,老师对我很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女孩在上一年级时也是妈妈陪读一个多月之后才慢慢能正常上学。

我见到他们一家人时,才发现这是典型的“严父慈母”组合,妈妈是家庭主妇,温柔而脆弱,爸爸要强、独立,所有压力和情绪都自己扛,说话大声,有轻微洁癖,见不得家里有一点不整齐,耐心较差,很容易发脾气。妈妈和女儿一样,都怕爸爸。有一段时间,到了爸爸下班回来前的一两个小时,妈妈整个人都焦虑起来,紧张地检查家里的每个角落,确认每一件东西是否都摆放整齐,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才能松口气。大多数家庭的妻子见到丈夫回家都是开心而期待的,这个妈妈不一样,她总是小心翼翼,一直到丈夫从进门到吃饭都没有任何发作,这才稍微安下心来。

遗憾的是,这样的时候并不多。

爸爸负责辅导孩子写作业。当然,这又是一个火药味浓烈的“战场”。爸爸总是搞不懂:“为什么你不会做不问我,要自己随意做?我不是让你不会的问我吗?”女孩不吭声,爸爸更生气,劈头盖脸痛骂一通,女孩只是哭,仍然不说话。妈妈看不过,想上前劝一劝,往往会被牵连:“慈母多败儿,什么都惯着她,以后事事都那么娇气还得了!”爸爸属于情绪快速宣泄型,每次骂完人,自觉神清气爽,于是邀约家人:“一起去走走吧,放松一下。”母女俩当然不领情,委屈的眼泪依然憋了一肚子,两人便在家互相安慰,女儿对妈妈有着深切的同情和依赖。

爸爸十几岁时,爷爷便去世,爸爸一个人在外求学,后又独自在外闯荡,他的生存之道就是尽可能快速地处理情绪,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去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把没放好的东西放好,把没做对的题做对。几十年来这样的方式帮助他在社会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帮助他获得安全感,抵御生存焦虑带来的不适感。他总是奇怪:“我也不是要骂她们,就是要让她们改正,就是说话大声一点,不知道她们为什么都那么害怕,结果好像我做错了事情一样。”因此,即使在家庭治疗里,看到孩子或者妻子掉眼泪,他总是很不自在,不自觉地会对妻子说:“你下去走走吧。”又对女儿说:“你去找姑姑吧。”爸爸回避一切的负面情绪,他希望家人都以最快的速度振作起来,解决问题。

于是,小女孩的负面情绪变得无处安放,父亲像坚硬而且带刺的仙人掌,无法接近,母亲虽然温和,但太脆弱,似乎处理自己的情绪都力不从心,更无从安慰孩子。两相权衡之下,她只能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妈妈。这也就能理解为何妈妈的一次失约,对她而言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

孩子都是从信任家庭成员开始信任外面的世界的,在不安全的关系中长大的孩子,无法轻松自如地去探索世界。而上学,就是探索外部世界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一步。

无法跟母亲分离的孩子,总是试探着向前,稍有风吹草动便惊慌失措,瑟瑟发抖地寻求着单薄的温暖和安慰。

所以,上学如何不难? jhyuJf3KCp/+80D/5Xaecur+dMWz1ktyJTvaAR1O2LqD01Vo7NmN3OYuFqcxp/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