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13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对于压力,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是什么?“有压力才有动力。”特别是对孩子,这样的话说起来更加自然和笃定:“我知道你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呀。”“学习肯定有压力,学习跟不上也肯定有压力,所以你更要努力啊。”更有甚者,直接以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压力,带着嘲讽和不屑的口气说:“你们学习的那点压力算什么?等你走入社会,才知道压力有多大,竞争有多残酷……”

无视、不接纳、一厢情愿地“美化”压力,是我们最常使用的方式。

这个孩子开始跟我说话时,满脸笑容,手舞足蹈,好像不是在讲话,更像是声情并茂地表演,完全看不出一点情绪问题。然而,她谈论的内容却与表情完全不相符,她带着笑谈论她的痛苦,让我有些毛骨悚然。

她跟我讲述:她小学一到三年级成绩都很好,上四年级之后,数学开始跟不上,新换的数学老师教学很严格,动不动就罚学生抄习题,会将做得不好的作业直接丢在地上,甚至撕碎扔进垃圾桶,她没办法,开始抄作业。成绩渐渐跟不上之后,她开始失眠,有时整晚睡不着,玩手机打发时间,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渐渐对学习有些放弃的态度,觉得自己反正学不好,还不如好好放松一下。我问她:“你失眠那么久,没想过跟你父母说吗?失眠是件很痛苦的事。”她绘声绘色地学着父母的口气,向我描述,父母一定会这么回应她:“谁让你总玩手机的?天天玩手机,能睡着才怪!”父母的概念里,小孩子是不可能失眠的,除非自己不愿意睡,浪费时间来玩手机。对于成绩不断地下降,父母也理所当然地将全部罪责都归结于手机:“你天天看手机,玩得那么兴奋,能睡着吗?”父母偶尔想到会不会是孩子压力太大了,就立刻鼓励孩子:“我们知道你压力大,压力大所以你更要努力呀!不要想那么多,想再多也没有用。”

她当时面临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我问她:“没想过跟你家人解释一下你当时的处境吗?”她摇摇头说:“不想让我妈妈担心。”于是,她讲起她家里的故事。在弟弟出生之前,因为妈妈生了两个女儿,妈妈不受待见,被爷爷奶奶要求出去住,她跟妈妈从家里被赶出来,爸爸没办法,只能跟着出来,一家人租住在一个小单间里。孩子对那段记忆没有过多的悲伤,只是一直替妈妈打抱不平,觉得妈妈不容易。妈妈虽然是家庭主妇,却是标准的女强人,凡事要做到最好,事事追求完美,家里总是一尘不染。当然,妈妈对孩子的要求也非常高,家里总是充斥着妈妈的抱怨声:“吃了的东西不能丢进垃圾桶吗?”“房间不能收拾一下吗?我又不是你们的佣人。”女孩成为最体谅妈妈的人。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女孩在家都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表情夸张,说话都是连说带演的,爸妈习惯了她的样子,坚信她是不可能心情不好的,更不可能有情绪问题。也就是说,她在家里是戴着“乐天派”的面具生活的。

她上四年级之后,学习任务增加,特别是数学,她上课开始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要知道,这个孩子在一到三年级成绩一直很好,作为一个出生在明显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成绩是证明自己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容易获得认可的动力方向。一到三年级的时候,学习的是较为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可以依靠记忆来应付,这对较多智力一般的学生来讲,是能够通过努力或者多花时间弥补,保持学习优势的阶段。随着基础教育难度逐年增加,从四年级开始,单靠勤奋积累的优势渐渐式微,特别是对于数学这种更注重理解的学科,困难逐渐凸显。这些学生上课听不懂,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属无法进行辅导,加之老师本身对学生的负面评价,让孩子在学校突然由好学生变成了差生。无法适应的心理落差,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方法无法提升的学习成绩,引发了他们巨大的无助和焦虑。

女孩的同学关系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三年级之前大家都是同样的单纯、懵懂,四年级的孩子们陆续进入青春期,同学喜欢的东西跟她有了较大的不同,成绩不好的同学渐渐接受了自己的现状,玩游戏、去酒吧、打架;成绩好的同学明确自己的目标,埋头学习。不幸的是,她恰好是属于成绩不好,但又有所追求,看不上那些“堕落”的同学的那一小部分人。在班级中,她突然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小学六年,她独来独往了三四年,不敢主动跟同学接触,担心对方不喜欢自己。这个表面大大咧咧的女孩,在学校是紧紧地收着自己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全班同学讨厌、针对,连独来独往的资格都丧失掉。多重压力之下,四年级时她开始失眠,整晚整晚睡不着。但她什么都没说,完全靠自己独立应对。

应对不了怎么办?逃。

手机就成了这个天然的逃避阵地,但也因此带来了新一轮的压力——家人的不理解和责骂。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孩子在这种时候会更吃亏,家长会误以为跟她说什么都可以,她承受能力超强,刚被骂完又嬉皮笑脸得像没事人一样。对手机这个吸引眼球、公认会上瘾、会让孩子无法自拔的东西,孩子光明正大地拿着不离手,还不是不认真学习是什么?不是自暴自弃是什么?当然要及时纠正,要趁早骂醒她!加上在家庭中不受待见的妈妈习惯性地抱怨,她在家里变成了众矢之的。由以前懂事、乖巧、会为大人分忧的孩子,变成了天天被骂,所有人都看不顺眼的孩子。她将自己关在房间,拒绝所有的人际互动。

父母坚持有压力更要应对,怕人更要与人接触,不断督促她,骂她自甘堕落,特别是见到她手上拿着手机的时候,更是怒火中烧。她被数落得无地自容简直成了家常便饭。

最后,她终于彻底抑郁了,不断自责,无法上学。

“有压力更要努力,有困难就要面对。这不是最简单的道理吗?为什么你做不到?”有一句话形容这样的论调特别贴切,叫作“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真的了解压力吗?真的了解孩子的压力来源吗?真的想帮孩子一起去克服吗?或许并没有。

首先,压力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成动力的,当然更不是越大越好。著名的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很早就关注到这些现象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他们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来阐释心理压力、工作难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在完成简单任务时,心理压力越大越认真,工作效率最优。例如,像抄课文这种简单的任务,越认真效率越高,越不容易写错别字。而完成中等难度的任务时,心理压力适中比较好。这样你既不会因为太紧张而慌张,也保持着一定的专注。至于什么是中等难度,或者难度大小区分,因人而异,还是看你对自己能力的把握。

在完成困难任务时,其实应该越放松越好。任务太难时已无法把握细节了,只能凭着第一感直接去做。学习算是困难的任务吗?对很多孩子而言,的确如此,比如记忆、思考、练习,都需要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强行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别说转化成动力超常发挥,大部分时候根本就学不进去,无法思考。

其次,最容易让家长误会的是孩子“故作轻松”。“他哪里像有压力、有烦恼的样子,整天吊儿郎当的,一放学就拿着手机看,颓废、不思进取,他要是有压力,我才要烧高香!”这是最容易被误会和冤枉的一群孩子,他们看起来疯疯傻傻、没心没肺,回到家就是跟家长开玩笑,像个开心果。一到考试就变本加厉表现自己的无所谓:“反正就那样了,复不复习都无所谓。”“大不了就不读书,反正我无所谓。”加上他们一有空就手机不离手,在父母看来是典型的“无可救药”。这些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后,父母最大的反应不是担心和自责,而是惊讶:“他?怎么可能?你们搞错了吧?”

我们总是以为,孩子都是表里如一的,不可能戴着“面具”示人。然而,很多孩子的“面具”戴得比我们以为的更熟练、更早、更牢固。他们表现得吊儿郎当,对什么都无所谓,是为了掩饰内心真实的焦虑,以及面对压力时的无能为力。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们无法去展示自己的脆弱和压力,当然,由此也会遭受更多的指责和谩骂。

按照心理学界目前流行的说法,压力也分“冷”“热”,切勿以为只有孩子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才是有压力,孩子过度的故作轻松,也有压力过大的可能。

最后,孩子告诉父母自己的压力和痛苦,并不是要父母马上帮他们解决,他们更需要的是支持和理解。很多家长习惯性地否定孩子的压力和痛苦,是在潜意识中有这样的顾虑:“我也无能为力,我能怎么办呢?”否认,往往是我们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最常用的方式,假装自己看不见,假装问题不存在。“一个小学生有什么压力?”“天天就是学习那点事,有什么问题?”我们害怕孩子有压力,更害怕孩子有情绪问题,在目前的科普状态下,儿童青少年的压力、抑郁、情绪问题,对很多家长都是全新的领域,而对家长们不了解的,听起来又不太像是好东西的事情,最容易的反应就是将它妖魔化,隔离、拒绝,安慰自己:“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

每当有家长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从来没想过我的孩子会有心理问题,怎么可能会发生在他身上呢?我真的想不通。”我总是有些哭笑不得:怎么就不能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呢?你的孩子是有神仙庇佑吗?回过神来想想,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里,确实更期望于自己的孩子有神灵庇佑,“平平安安、一切顺利”,这是文化使然,我们害怕意外发生时应对不了,所以干脆期望坏事永远不会发生。

然而,孩子的成长真的一帆风顺才是奇迹,又或者是,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回到前面讨论的话题,当孩子告诉你他有压力的时候,他到底期待的是什么?是你去帮他解决问题,帮他学习,帮他让老师对他不要那么严格吗?这是大多数家长听到孩子“诉苦”的第一反应。然而,这其实低估了孩子自己的心智水平,大部分能表达压力的孩子,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家长的事。“我当然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靠自己去面对。”那问题来了,既然是这样,那么告诉家长是为了什么呢?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无论孩子多么叛逆,多么故作不在意,家人都是他们潜意识中觉得最可靠,或者希望最可靠的人。家长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成员之间除了事实上的支持和帮助,其实还包括情感上的支持。这就像丈夫明明知道妻子不可能帮自己解决工作上的压力,还是要回家跟妻子抱怨自己的上司,抱怨自己工作的辛苦是一样的,只是想寻找情感上的安慰。有了来自亲人和爱人的支持,他们就能够重拾信心,去应对生活的难题。

面对孩子的时候,奇怪的是,这个最简单的理论会自动被家长屏蔽掉,家长会自动将其识别成:“他在期望我帮他解决问题。”不排除有怀着这样的期待的孩子,但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是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家长很快又有新的担忧了:“我认同了他的压力,他以此为理由,更加不思进取怎么办?”果然是家长难当,总有数不尽的担忧。认同,代表接受,代表纵容;否认,代表不存在,代表可以糊弄过去。

其实孩子想听到的是:“我知道你的压力,我理解,我知道很困难,爸妈也没有经验,但是我们想跟你一起面对,我们一家人一起面对。” nwZlOQz/OH08Ccj6/HekIU/V/gl7P23EGWMAB6ESGfzbcNde8GDJecaGlR764eq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