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10
孩子厌学,为何不向父母求助?

现在的父母都知道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他们凡事都自己动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去依赖他人。但与此同时,很多父母都忽视了告诉孩子一个重要的道理——“当你觉得你无法完成一件事,记得去求助”。

为何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为什么他有事从来不跟我说?他在学校遇到困难为什么不跟我说呢?

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是,自己明明每天陪着孩子,每天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总是告诉孩子:“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父母。”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说呢?为什么他们宁愿去跟老师说,跟同学说呢?

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孩子,第一次看心理医生是同学或者老师陪着来的,被问到父母知情吗?大部分都是摇头:“不想让他们知道。”老师很多时候是最先发现孩子问题的人,家长在接到老师的通知之前对孩子的印象是:一切都很正常啊。

为何孩子不愿向家长求助呢?上不了学,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跟父母说呢?

有一类是家庭成员间从来不说心里话,表达内心感受在家庭中会显得很别扭,就像下面这个案例。

她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妈妈相处,双方情感交流较少,大部分都是聊生活琐事。跟她的沉默内向相反,妈妈却是一个习惯通过说话来缓解自身焦虑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不过她从不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重复。孩子休学以来,她总是不停地重复:“你这样不行,天天待在家里,这样下去,人会废的。你不上学,高中都没毕业,将来能做什么呢?妈妈也不能养你一辈子,你这样继续下去可不行,你要振作一点,多出去走走,人也精神一些……”翻来覆去,大概就是类似的意思。孩子每次想开口说话,刚说了一句,就被妈妈接过话头“长篇大论”地展开,孩子也就放弃,不再继续说了。

妈妈很困扰:“她什么都不跟我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她,我心里急得不得了。”但孩子依然是问什么都嘻嘻哈哈地糊弄过去,不跟她说心里话。

老师在她状态不好的时候曾经多次找她谈话,每次都问她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心里是什么感受,让她说出来,大家好帮她。她总是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去说自己的感受,只能简单地回答:“好”“是”。老师只能阐述一番自己的观点,讲一番道理后作罢。有一次老师着急了,便说:“你要别人帮你,拉你一把,你也要首先伸出手来才行啊。”她跟我说的时候,把双手抱在胸前,笑着说:“可我是残疾人,没有手,你拉我的头发不行吗?”她当然不是残疾人,我一时没有理解她的意思,便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拉头发不痛吗?”她声音沉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求助。”

她不知道怎么表达对方才能理解她内心的感受,让对方的支持给予她安慰,在她跟妈妈的互动中,这个过程总是徒劳的。她总是喜欢在妈妈开车的时候跟她说话,因为妈妈似乎只有在开车的时候才是安静的,其他时候总是不停地说话。开车的人都知道,除非技术无比娴熟,不然有人跟自己说话,一直分心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妈妈每次的回应都是:“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要开车,你不要烦我。”她于是只能收回想说的话。

她在学校连吃不吃饭这样的小事都要纠结很久。饭堂人很多,要排很久的队,她很怕碰到熟人,因为不知道怎么跟对方打招呼。同学们大部分都是三三两两一起吃饭,自己不知道该坐在哪里,一个人吃饭又很奇怪。有时候她就挑一个其他人也是一个人吃饭的区域,隔一定距离坐在旁边,看着对方也是一个人吃饭,心里就踏实一些。有时候对方对面突然坐下来一个人,她瞬间就很气馁。在学校,连上厕所都要手拉手去的环境中,一个人吃饭会被看作很奇怪的举动,引人侧目。

她说她很小就习惯遇到问题自己处理,处理不了的就想办法逃避。所以,当她在学校待不下去,便想办法逃回家里。起初,并不是因为家里有妈妈陪伴,只是在家里没有在学校的压力,她觉得在家里能够轻松一些。

很多家庭都是如此,看似热热闹闹,永远有说不完的话,然而说的都是日常琐事,都是张家长李家短,不习惯说自己的事情,更不习惯表达自身感受。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下,孩子也没办法开口说自己的感受,“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特别是面对父母的时候。很多孩子跟父母坐在家庭治疗室里都显得无比紧张,如果不问他们,他们基本不会说话,或者装作若无其事地玩手机,或者抠着沙发,浑身都写着“不自在”三个字。

还有一类是习惯了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从小就被培养成了“万事靠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父母都知道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他们凡事都自己动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去依赖他人。但与此同时,很多父母都忽视了告诉孩子一个重要的道理——“当你觉得你无法完成一件事,记得去求助”。

独立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在独立之前,总是需要很多次的帮助,才能慢慢习得一个技能。不是父母凭空树立一个观念孩子就能做到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羞于求助他人,那么有一天,他们需要面对一个根本无法凭一己之力完成的任务,就会格外艰难。

不善于求助的孩子,也会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而逞强,可是面对难题他们又无法想到解决的方法,很可能导致情绪问题,更有甚者,会酿成悲剧。个人的能力永远是有限的,承认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优势,也认清自己的不足,这样孩子才能一方面正确认清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虚心学习,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求助,其实是善于协调和利用资源的表现。然而,就像看心理医生被看作心理有病一样,很多人在骨子里会看不起向他人求助的人,认为那代表懦弱无能。有困难自己解决,自己扛不住也要扛,这样的“傻瓜”精神好像才是大家更认可的独立自强。然而,在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全部的任务,也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不会遇到面对不了的困难。不会求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把自己逼上绝路。

而厌学的孩子中,其实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处于心理崩溃的边缘,在这时,能够去求助,特别是向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求助,同时换来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对于他们走出当下的困境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还有一类,是家庭关系不是彼此信任的关系,甚至是表面看起来相互敌对的关系,全家人都忙着战斗,根本无暇去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我见过一个因为被诊断患糖尿病而完全变成了一个“斗士”,辗转多所学校都无法继续学习的孩子,他厌学的状况里,透着深深的绝望。

我与这个孩子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印象非常深刻,听介绍的时候以为是一个非常凶恶强壮的孩子,但没想到见到的是一个瘦瘦的,很配合,甚至有点无助的孩子。这个孩子从小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爸爸生活,后来爸爸再婚,继母无法生育,因此,对他也还算好。爸爸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打骂他,从来没有肯定过他,总是说他这不好那不好。生母对他比较好,但生母再婚后只能在假期接他去住一段时间,平时也指望不上。刚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以为只是比较容易低血糖,后来身体症状越来越明显,发作时他连水杯都拿不起来,因此备受打击。他说得很清楚:“这种无助、无能的感觉让我无法接受,我恨死这个病了。”要知道,他以前是篮球健将,虽然成绩不好,篮球却一直是他的精神寄托,他长得不高,但体力不错,技术也好,经常在篮球场上收获掌声和喝彩。他不甘心,还是想方设法继续去打球,但是经常跑几圈就精疲力竭,同学们知道他的情况后,也基本不再主动找他打球。

有时候同学只是无心的一句话,他就能火冒三丈,跟对方直接打起来。每所学校都待不长,几乎都是这样的原因。

治疗的巨大花费也让他心有不安,爸爸天天念叨因为这个病花了这么多钱,以后都要一直用钱,他还不争气,还到处惹事。他的糖尿病是比较严重的,无法靠吃药抑制症状,需要每天打胰岛素。后来爸爸咬咬牙花了6万元买了一个可以随身带着的机器,不用每天打针,但要带着留置针头。他带着这个针头去上学,同学都小心翼翼地,生怕碰到他的针头。打球的时候更加明显,老远见他过来,同学就让开,生怕撞到他,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很想拔下针头,干脆放弃治疗。

他有一天跟爸爸吵架,一气之下就将那个6万元的仪器砸了。爸爸气得脸都绿了,直接跟他说:“你不想治疗就算了,自己想死不要怪其他人!”他说,当时是因为跟爸爸吵起来,爸爸动手打他,他想还手的时候低血糖,没有力气,瞬间觉得非常绝望。等状态稍微好一点,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他就站起来砸了机器:“还不了手,只能选择砸掉机器来报复爸爸了。”他的理由似乎也挺充分的。不知情的人,绝对想象不到这是父子之间的互动和对话。

他很反感爸爸总是将自己的糗事告诉其他人,他在学校打架,他生病也告诉其他人,他只要稍微做得有一点不好,爸爸就会说得很夸张,跟别人说他不吃饭,不吃药,等等,他很讨厌爸爸这样。他每次在学校闯了祸爸爸就给他换学校,不问他的想法,也不了解他在学校打架的原因,直接动用各种关系帮他找新学校,并且直接通知他原学校的领导。他说:“我其实挺喜欢学校的同学,不想频繁地换学校。”只是爸爸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想法。

在重重的打击之下,这个极度无助的孩子,以完全相反的暴力攻击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无助。遗憾的是,爸爸并没有看到这些,只看到了孩子攻击的一面,并且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导致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

做厌学孩子的工作,我会常常采用家庭治疗的方式。建立家庭面对困难的同盟,是优先于说服孩子回校上学的。厌学不是一个品德问题、意识问题,而是一个坎,一个难关,一个需要家庭共同面对的难题。孩子能当着父母的面说出自己的压力和困难,只有家庭关系朝着互信的方向前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还是那句话,厌学,看似只跟上学有关,实则是很多问题的集中反映。不是孩子能回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不是这所学校读不下去,转到另一所学校就一劳永逸。让孩子告诉你他背后的恐惧和无助,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 9c7JsNHcVnGT1haE5YJi4cejGbT4x1lIjYHTaweg07G4rVMlY10mMN54Z47Cya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