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躁郁症:我行走在诗意而蹩脚的人生之中

黄奕真,女,19岁,某211大学金融专业本科在读。

妈妈是国家公务员,爸爸是企业高管,收入是妈妈的许多倍。

妈妈有一个心结,就是觉得爸爸最爱的女人是他的初恋,为此,在婚后她一直在向丈夫索要一些她自己也不明就里的东西。爸爸是个事业心很重的人,在小真6岁以前,爸爸都在外地的企业分部上班;小真6岁以后,爸爸回到了重庆,但每天能够回家陪伴家人的时间特别有限。妈妈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曾经多次和爸爸说,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你的前途真的那么重要吗?应酬真的有那么多吗?我只是希望你可以多点时间在家里……

他曾经试图多花点时间待在家里,但是她是一个挑剔的女人,她看不惯他做的许多事情,她喜欢指责他。他也是一个脆弱的人,觉得妻子对自己怎么也不满意,所以,他索性还是忙于各种应酬。

某天晚上,小真和爸爸一起出去买iPad,花了4000多元,回家之后,又被妈妈责怪,说之前在网上查到是3000多元,你俩跑到实体店去又买贵了……父亲不愿意听妈妈的责骂,直接进了卧室,小真也只能躲到自己的卧室,留下妈妈一个人,孤独地继续待在客厅。

她想他待在自己身边,然而,她却如同一只刺猬,总是要把他“刺”走,而她并不知道是自己把他“刺”走的。她以为他在乎的是钱,那么,自己也可以去挣钱啊,于是,她做了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她瞒着家里所有的人去炒股,最开始只是拿自己的积蓄炒,亏完之后,她开始找小额贷款公司借钱来炒股。那时,老公已经知道这事了,和她不断吵架,希望她停止这样疯狂的行为。但她瞒着他,又向银行贷款,还借了高利贷,股票还是持续亏损。后来,贷款的数目已经还不起了,放高利贷的人都已经追到家里来要钱了,他不得已卖掉花费多年心血购买的多处房产替她还债。

之后爸爸和妈妈冷战热战不断,妈妈也试图去讨好爸爸,但爸爸怎么也不理睬妈妈。小真并不知道个中究竟,爸爸对妈妈的冷漠,小真看了心疼,感觉很不舒服。高二和高三期间,妈妈曾经和小真单独聊天,哭诉爸爸对自己多年来在婚姻生活中的冷落。小真感觉妈妈是个弱者,觉得爸爸不该这样对妈妈,然后有两年没有理睬爸爸。高考之后,小真从妈妈的亲人那里了解到,原来在高中期间,妈妈借钱炒股,把家里那么多套房子全部损失掉了,妈妈欺骗了自己,没有把真相告诉自己,而只是哭诉爸爸对她的冷漠,小真感到自己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

读高中的时候,妈妈常常说一些很伤害小真的话,小真只能躲进自己的屋子里去哭,后来妈妈说小真是一个心思比较重、敏感的孩子,然后也会回避和小真的交流。而在某些时候,小真其实是想和妈妈交流的。

妈妈是一个小真想靠近,但一旦靠近就容易受伤的人。每当向妈妈表达不同意见的时候,妈妈就会很生气地说,以后我不管你了,就把话题终止了,终止得很戛然,很出乎意料。然后,小真就会陷入无奈的感觉之中去。

小真还记得,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妈妈要上班了,让小真跟妈妈说“再见”,小真不说,妈妈给了小真几个耳光。

小真抵触妈妈时,除了被责骂之外,其他大多数时候,妈妈会不理睬小真,可以长达一两天。

外婆有时候会来和父母、小真一起生活,外婆和妈妈经常吵架,一吵架就提旧事,戳对方的痛处,什么话能伤对方就说什么。

妈妈每天下班回家时间不定,有时候下班就直接去打麻将了,所以外婆无法预估妈妈什么时候会回家。偶尔妈妈提前下班,看到外婆还没弄好晚饭,就会对外婆说:“你要饿死我啊,我不吃了。”说完,扭头就走了。

外婆年轻时是一个脾气很怪的人,有一次外公惹着外婆,外婆拿起刀,就要砍外公。妈妈小的时候,外婆经常不问缘由就暴打妈妈。妈妈只有一个妹妹,外婆待在小姨家的时候,也经常和小姨吵架,吵得很厉害,有时也会和表弟大吵。

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小真失恋之后,就陷入抑郁情绪,无法坚持课业。爸爸把小真带回家,并且四处找医院给小真治疗,花掉了一大笔费用。

这时,妈妈居然对小真说:“你这样子生富贵病,是有钱人家的娃娃得的病,会把你爸爸拖垮的,你让我们很失望,整个家都会因为你而垮掉的。”

从小,小真就是一个不会和人争辩的孩子,她更不会和妈妈争辩。所以,她默默地听完了妈妈的指责,掉下眼泪之后,她回到自己的卧室并把门关上。

随后,小真就表现出一系列的癔症症状,突然说不出话,有时候可以说话,但只能说英语,不能说汉语;有时候会有控制不了四肢,下楼梯的时候僵住不能动,一只脚失灵等分离转换障碍,以及失眠、头昏、头痛、记性很差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小真因为抑郁症休学回家以后,妈妈对待小真的情绪障碍的态度是不理解和责怪。小真就不怎么愿意回家,经常跑到外地的小姨家,或者别的同学家里玩,有时候还去外省的同学家里玩上十天半月的。

某天晚上小真回家,因为先和爸爸进了里屋聊天,出来再和妈妈聊天,妈妈就非常生气,闹着要离家出走,于是就真的离家出走了。

第二天,爸爸带小真去某医院精神科,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

住院期间,医院的心理医生约妈妈来医院交流一下,妈妈始终不来,说单位不好请假。心理医生很奇怪,她有大把的时间去炒股和借高利贷,却没有时间来和女儿的心理医生谈话吗?

妈妈很少打扫卫生,所以家里经常都是乱糟糟的。和妈妈一起在家的时候,妈妈喜欢看手机上的小说,却不愿意陪伴生病的小真。

妈妈欠下巨额债务以后,外婆悲愤交加,不久以后就去世了。

小真是一个喜欢写诗的女孩,她时常创作一些类似诗歌的歌词。

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有时候会因为看了一部电视剧,就陷在里面的情绪之中,走不出来。看完电视剧《挪威的森林》之后,情绪就很抑郁,觉得人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之前看电影《蝴蝶效应》,感觉很震撼,开始质疑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

小真容易把梦和现实生活混淆,比如记不清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里被妈妈责怪。

小真经常在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家里空无一人。即便父母都已经回到了家,父亲永远在看凤凰卫视,妈妈永远在玩手机,这里没有家的味道,没有人和人互动的味道,有的只是一个屋檐下陌生的亲人,谁也读不懂谁,谁也不愿意靠近谁,靠近了都要受伤。

在小真看来,家应该是一个让人感觉很放松,可以得到休息,可以得到温暖,是很温情的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占据的比例会很大。

而现在这个家,只会让她感觉到压抑,一回到这个家,她就想往外跑。其实,家里经常是一个人都没有,爸妈永远在忙他们自己的事情或应酬,即便是周末,爸爸和妈妈也是各玩各的,他们有各自的朋友圈,就分别待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玩。小真放假回家的整整一个暑假,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吃饭的时间都很少。

在这个1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没有人愿意把这个家当成家,仿佛它只是一个旅馆,真正的家在外面一样。

在大学里,她是租了校外的房子一个人住的,在那里,每天她可以看书、学习、写作、唱歌、听音乐,什么都有心情去做。而回到爸妈这个家,她发现她“瘫痪”了,什么都不想做了,失去了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只能机械地做一些比如打游戏之类的事情。打游戏之外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昏睡。

爸爸卖掉许多套房子来替妈妈还债之后,妈妈为了挽回爸爸对她的感情,背着爸爸继续贷款来炒股,爸爸的心都被自己的妻子伤透了……

解析

平时,小真在爸妈那里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的时候,爸妈总是会觉得小真还小,天真幼稚,不成熟,所以经常否定她对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一再的否定之后,她也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具有抑郁气质的人,其实是很难形成自己是谁、自己要的是什么等认知的,他们常常被别人的意志左右,又常常很固执地坚持一些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坚持的东西。

爸妈在关系很糟糕的时候,小真去问爸妈,妈妈回答她说,我们最近比以前要好一些,小真一脸懵懂的样子看着妈妈;妈妈亏损掉非常巨大的一笔钱的事情,家里所有人都瞒着她,高考以后,外婆才说了出来;爸妈的感情最后破裂了,也是瞒着她,所有人都觉得,这样做可以让小真不用接受那么残酷的事实。

所有人都把她当成一个承受不了真相的孩子,结果,她当真成了那个脆弱的孩子……

然而,他们忽略了,孩子其实什么都知道。家庭里面的一些秘密,孩子最终会用症状来书写,来呈现……

读大学的这两三年里,她大部分时候情绪是抑郁的,偶尔会有躁狂。抑郁的时候,心情非常低落,语速变得缓慢,思维变得缓慢,记忆力下降,看书很困难,所以她特别不喜欢自己抑郁的状态。还好抑郁一段时期后又会进入躁狂状态,躁狂的时候,头脑特别清晰,反应快,心情也比较愉悦。

抑郁状态时什么东西都隔着一层,没有感觉;清醒状态时,会有感觉,但大多数是无助、无奈、痛苦的感觉……

每天晚上都是打游戏到2点或者3点,甚至凌晨4点才能入睡,白天则昏睡不起。

时常会有癔症发作,比如某天下午起床时会出现弯腰驼背,行走困难,直起身子都很费力,犹如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有时候,在学校里走100米的路,需要半个小时,因为全身都是无力的……

我问小真,那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的意象你喜欢吗?小真对于问题的回答竟然有迟疑,她知道自己在家庭里面的无力状态。

不能听见任何人在自己面前吵架,一旦听见,会非常紧张,然后就出现癔症症状。

和小真在一起,我的反移情是喜欢她,感觉她温婉、温和、随和,很好相处的性格。但是,她出问题的地方恰好在于她较真的性格,她一定要追究出爸爸和妈妈的关系中,谁是伤害谁的始作俑者,然后,让那个有错的人对对方做出安抚。

高中时期,小真看到了爸爸对妈妈的冷暴力,听到妈妈的哭诉,看到妈妈的脆弱,所以她认定是爸爸对不起妈妈,于是她有两年没有理睬爸爸。后来,她又开始怀疑是自己的错,是因为自己成天打游戏,没有关注到妈妈,所以才导致妈妈铤而走险,做出那么疯狂的事情来。最后,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她慢慢明白了,是爸妈自身的人格缺陷,决定了他们在夫妻生活中的不良互动模式,把他们的婚姻推向危机,然后导致妈妈做出危险的事情来,这些都是爸妈的问题,和她自己无关。

而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小真来咨询的前期,根本不能谈她的爸妈,只要一提到,她的眼泪就会抑制不住地一直流。每次聊到和她爸妈相关的话题,她就会说,我们不谈这个,好吗?

咨询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直到许多次以后,她可以谈她的爸妈了,才慢慢地说起那些伤心事。

小真在自己言说的过程中,渐渐地理解了她的爸爸,对妈妈的感情变得特别复杂。后来,妈妈打电话过来的时候,她一般都在玩游戏,她不接妈妈的电话,过后也不回。妈妈在微信上的留言,她也不回。妈妈在她发的朋友圈下点赞,她看到妈妈的头像,心里的滋味都很难受,她巴不得妈妈不要和她有任何的联系,她无法抑制自己在和妈妈联系的时候那种非常复杂的情感……

小真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打网游,有时候甚至是连续地打上好几天,爸爸妈妈对此也很无奈,只得对小真说,你要打游戏我们也管不了,但你要把学习搞上去。小真觉得这是爸爸妈妈允许自己自由地玩网游的唯一条件,那么,把学习搞上去,也是应该的。所以,小真就在玩网游的时间之外学习,并且成绩还总是很好。

在小真罹患躁郁症之后,陪伴她的大部分也是网游。我心里在想,这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因为没有人能够陪伴她。爸爸曾经尝试走进她心里,但是,因为妈妈在她面前诉说爸爸的不是,她心里是把爸爸推开了的。至于妈妈,也是一个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人,所以,哪里可以看到她的存在呢?

在小真躁郁症发作期间,有几次,妈妈虽然陪伴在她身边,也是在看手机的。那种时刻,她好想妈妈可以放下手机,陪她聊聊,但是,妈妈的心如同失散了的亲人,遍寻不着。

孩子的症状,常常是孩子对父母的表达和呐喊,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惜,孩子的症状常常来自有症状的父母,父母受困于自己不成熟的心智所带来的生活困境,没有能力顾及孩子的情感需求。

妈妈是一个心智还停留在两三岁的孩子阶段的妈妈,天真,幼稚,冲动,喜欢责怪人,内在有一个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好好对待的低自尊的自我意象。所以,她在婚姻中不可能收获丈夫的爱,失去了丈夫的爱的她,生活如同失去了重心一样,她最后铤而走险,把家搞得支离破碎,一潭死水。

女儿只不过是这段悲剧爱情故事的一个牺牲品。如果她和丈夫的关系里还有叫作“爱情”的这种东西的话。

妈妈很少收拾家,把家弄得像一个旅馆,这反映出她的内心没有着陆。在被丈夫冷落的女人的心里,家其实是一个牢笼。

所以他们夫妻俩都拼命地往外跑,女儿成为这个家里唯一的守护者。但是,女儿的心也守护不了这偌大的、空无的、没有温情的家。

一个从来没有被自己的妈妈看到的孩子,是看不到她自己的,她妈妈是这样,小真也是这样。一个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最终难免遁入虚无之中。她虚无的时候,就是抑郁的时候。但是,小真还曾经得到过一些爱,这些爱的力量可以在她陷入抑郁的时候把她往回拉,拉过来的状态,就变成躁狂。

为什么那些爱的力量把她往回拉的时候,不是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是进入躁狂的状态呢?我估计这和那些爱的品质和属性相关。

小真最开始是以抑郁症的形式登上心理疾病的舞台的。其实,不狂妄的人,一个内心真正平和的人,是不会罹患抑郁症的。小真罹患抑郁症的初始,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应该要为家庭的破碎、爸妈的感情失和负责,而自己又负不了这个责,所以,她抑郁了。这里面有小真对于自己的能力的夸大以及夸大之后没有相应的东西在支撑这种夸大,最后发现自己对爸妈关系的维系起不到任何作用,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力、无价值、无意义,当然只有抑郁了。

她之前一直认为,爸妈是因为她的存在,所以才不离婚,才停留在长期的非婚状态的,因此她抑郁;妈妈出事以后,她又认为,是自己沉迷于玩游戏,没有关注妈妈,所以妈妈才会以那样的方式“报复”爸爸,把爸爸奋斗一生的心血亏掉了……

在这些自大的幻想破灭之后,小真抑郁了。然而,抑郁的结果如果不是走向自我毁灭,那么,躁狂或许是拯救自己的唯一方式。

短暂的躁狂的感觉总是很好,然而,长久的抑郁始终会再次到来。直到她终于明白,她不是她爸妈的什么,爸妈也不是她的什么,每个人终将只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各归其位。之后,情感的波澜终将褪去,情绪的平复才能到来。

小真抑郁的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和她妈妈喜欢责怪她有关,她生病以后,妈妈有一段堪称“经典”的骂段:“你这样子生富贵病,是有钱人家的娃娃得的病,会把你爸爸拖垮的,你让我们很失望,整个家都会因为你而垮掉的。”

妈妈骂小真的这段话,恰恰是她把自己无法接受的把丈夫“拖垮”的事实投射给了小真,也就是说,妈妈在这里的骂段有一个移置,把自己曾经做过的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家庭的事实“转移”给了小真,因为要自己去面对太难受,太痛苦了。但是,让小真看到,是小真让这个家庭遭受灾难的,她自己就可以好受一些了。

面对喜欢责怪孩子的家长,孩子容易不假思索地认同自己是一个罪恶的人,有罪的人,或者自己是过错方,这样就导致抑郁的起源。然后性格也容易变得较真,什么事情都喜欢去找出始作俑者。当然,妈妈这样说的时候,也投射给孩子自大的感觉,原本应该是由爸妈承担的东西,妈妈却要孩子去承担,孩子接受了这样的投射,所以以躁狂来应对这样的自大。

在这里,抑郁和躁狂的原型都比较容易找到。

我们这个世间不乏这样“背着”孩子的心智的“成年人”。这些成年人一旦成为父母,就容易制造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

专栏 为什么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多和艺术结缘?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贾米森曾对47位杰出的英国艺术家和作家做了一次调查(作家必须是文学大奖的得主,画家和雕塑家必须是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发现其中18人或因精神失常住过院,或者曾经用过锂碳酸盐或电痉挛治疗过。尽管调查的规模不大,但38%的人有情绪失常现象,在历史上已非个别。

贾米森有一张躁郁性精神病患者的名单,其中有作曲家亨德尔、柏辽兹,诗人兼画家罗塞蒂,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作家巴尔扎克、弗吉尼亚·沃尔夫、罗斯金、海明威、菲茨杰拉尔德和兰姆。诗人在这方面的比例更是高得惊人,拜伦、雪莱、柯勒里奇、坡库柏、托马斯·查特顿都是,当代美国诗人中则有哈特·克兰、西奥多·罗特克、德尔默·施瓦茨、约翰·贝里曼、罗伯特·奥威尔、安·塞克斯顿和西尔维娅·普拉思。

一些罹患情感疾患的艺术家拒绝治疗,理由是随着症状的消失,他们的创造力也会减弱。许多人在发病高峰时特别敏锐、冲动、热情和富有创造力。例如:亨德尔在躁狂症发作最厉害的24天内完成了著名的《弥塞亚》。著名作曲家舒曼,精神恍惚时在墙上涂鸦,有好事者将其抄下来,这就是著名的乐曲《梦幻女神》。

说真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人都是一些智商特别高的人,而且,在好多艺术家中,这个病特别“流行”。所以有人说,天才等于躁郁症,躁郁症等于天才。

一般的精神疾病患者,其实都存在着一个“假性自我”,由于童年期创伤,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真我用于应付糟糕的环境,而发展出假性自我来。但是,长期伴随着这样的假性自我,一个人就会感觉到特别无力,有一种自我丧失之虞,为了对抗这样的自我丧失,发展创作上的天赋,或许是灵魂救赎回归之路。

他们在现实的生命里迷失了自我,但是,通过创作,他们找回了自我的某个部分,那个部分可以短暂地填补内在的空虚。但是,人格中根本性的空虚还是无法填补的,所以,大部分罹患情感疾患的艺术家,在创作完成之后依然选择了自杀。

许多有创造力的人,背后都掩藏着一个根本的匮乏,创作是对付匮乏最好的武器。可惜,子弹发射完之后,再次的虚弱无力依然袭击了这些人。

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和其他心理疾病患者一样,同样存在着自我价值感低下的存在性困境。学会减少自我评判,也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他们内隐的思维里,有可能时刻都在评判自己,或者在想象中感知到别人在评判自己,而且这些评判几乎都是负面的评判。

所以,学会全盘接受的方法,会对这个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全盘接受呢?全盘接受的意思是,你要学会不要随时评价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比如,今天你在网上买了一个沙发,运回家的时候发现尺寸没有量对,家里的那个地方放不下。这个时候,你头脑里马上开始进行残酷的自我批评,我怎么那么粗心呢,连这点小小的事情都做不好,又买了一个废物,我就是一个废物,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接下来,情况有可能严重到觉得自己该死。真的,心理咨询中的某些来访者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他们对待自己比对待敌人还“凶残”,自己犯上一点点小错误,都会觉得自己不配活在世间,所以,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自杀率也是相当高的。

全盘接受的方法就是:

我总是会犯错误的,一个沙发的尺寸没有量好,不代表我就是失败透顶的。这只是我整个性格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除了这个部分,我还有许多其他的长处。

我总是会犯错误的,我甚至有点喜欢这个会犯错误的自己。如果一个人不会犯错误,那么,他得要多累啊!

我总是会犯错误的,因为会犯错误,所以,周围的人会更喜欢我,因为这个性格特点很接地气啊!如果我是一个不会犯错误的人,那会是多么的无趣啊!

我总是会犯错误的,会犯错误的人,是多么的可爱啊!

当一个人学会全盘接受的时候,最终,他不只是接受他自己,他也会连带接受他生命里所有的人和事情。

当一个人学会接纳的时候,他的情绪其实是完全可以自然恢复,不会走极端的。 BwBsLhN+p0PEolUIEQt4CsLJU+h6MtUDF3TjsmEibpoFd0oUuVeh/sKY55LcvA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