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常表现出非凡的观察能力,注意到人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似乎还会将眼前的事物和过去的记忆进行比较。儿童惊人的判断力表明,他们内心有一块试金石,这是成人所没有的。他们将外在事物与内心幻想进行比较,并做出极其准确的判断。
有一次,在巴塞罗那的“儿童之家”,工人们搬着一块玻璃走进教室,打算把它装在窗户上。一个5岁的儿童大声说:“那块玻璃不能用,太小了。”工人们试着把玻璃装进窗框时,才注意到它的确小了大约1/4英寸。
在柏林的一所“儿童之家”里,一个5岁的儿童和一个6岁的儿童在聊天,一个儿童问:“你觉得天花板是10英尺高吗?”另一个儿童回答说:“不是,大约10.9英尺高。”测量后,他们发现实际高度果然超过了10英尺。
还有一次,一个5岁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女士走进房间,就对她说:“你衣服的颜色和那边的花一样。”女士走进隔壁的房间,发现那里有一盆花,刚才走进房间时没有注意到。她对比了花朵和衣服的颜色,发现两者惊人地相似。
儿童的内心有一块试金石,让儿童与我们处于不同的认知层面,使他们能够完成许多引人注目的事情。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似乎是,生命的某些时期比其他时期更适合开展某些心理活动。儿童能够记住和模仿词语的发音,可以很好地证明上述观点。大自然赋予儿童一种非凡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发音和口音,而一个人的语言正是在童年时期固定下来的。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儿童在敏感期获得的东西,是一生中永久性的习得,也是其他阶段永远学不会的。因此,童年时期是获得感官印象和固定习惯的敏感期,如果错过了这一阶段,就永远无法弥补。
一旦认识到这一事实,我们就会注意到儿童活动中的细微变化。3岁儿童能够连续重复40次固体插件的练习,6岁儿童不会重复超过五六次。然而,6岁儿童能做的事情,要比3岁儿童能做的事情,甚至比他能意识到的事情,要高级得多。
这一有趣的事实也存在于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早期是建立服从感的敏感期,其外在表现与模仿类似。但是,我们在研究这一现象时发现,当周围的环境对儿童发展有利时,儿童就会有一种天然的倾向,以一种惊人的方式适应周围的人。在这一趋势下,我们应该努力为全人类的爱和团结建立基础。除此之外,我们再也找不到类似的服从,而只会看到一种理性的依附或一种被迫的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