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事物的多样性

离开米兰后,爱迪生加入了他的“流浪者”伙伴,和他们一起去密歇根州的半岛露营。他仍旧满腹哀愁,并向费尔斯通25岁的儿子小哈维传授他的“记忆群集”理论,这种群集使人性得以延续。“显微镜根本找不到它们……当这些实体离开身体时,身体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空空如也,不再运动,而后死去。”

爱迪生自以为在谈论形而上学,他竭尽全力避免使用“上帝”这个词,但这反而让一个老人对确信死亡并非最终归宿的渴望欲盖弥彰。两年前的夏天,在马里兰州露营时,他问了威廉·安德森主教一个令人吃惊的问题:“请告诉我,在我们短暂的一生结束时,我们将何去何从?”

当然,这是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从科学和理性角度都无法回答。在并不短暂的一生中,爱迪生大部分时候都是托马斯·潘恩的信徒。关于他,爱迪生写道:

我一直对这个人很感兴趣。我父亲在家里的书架上放着一套托马斯·潘恩的书。我大概是在13岁的时候翻开这套书的。我还记得他的书中闪烁着启蒙的灵光。他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的观点与我们周围的许多人如此不同,能启迪智慧……

许多人无法理解卢梭和孟德斯鸠,却认为潘恩的书开卷有益。他的著作逻辑鲜明、条理清晰、语言精准,即使是一个小学生也能够理解……

他被称为无神论者,但其实不是。潘恩相信有一种至高的智慧,该智慧代表了一种理念,其他人则常常通过神的名字来传达此种理念。

爱迪生对这位伟大的理性主义者的认同体现在他称赞其为发明家上。“他构想并设计了铁桥和空心蜡烛,这正是现代中央通风燃烧炉的工作原理。潘恩展示出了普遍性的天赋,他对事物的多样性很感兴趣。”

如果上述事迹表明他们两人都持纯粹的机械泛神论,爱迪生此时则发现自己已跳出了人工制造的“东西”,更多地研究自然万物。在潘恩看来,多样性比任何东西都更令人敬畏。“自然之书从不说谎,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到几乎所有关于生命、死亡,或许还有不朽的哲理。” MyDtRKpeNTlrXACNoQArXAeUoiQYIA58Pb5F26GfTp0sAM4au8AysYfMv1e/7g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