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伤寒海底眼》

著者: 何渊(1372—1432),字彦澄,号澄斋,堂号皆春。江苏丹徒县(今江苏镇江)人,明永乐五年(1407)被征至京师,任太医院御医。

成书年代: 1644年。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对《伤寒论》经文旨意进行发挥的著作,分上下两卷,上卷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先单论各经致病、发病的机理,次论各经证治,下卷从六经传变的角度,论述了伤寒六经合病、并病、两感、越经、过经的相关理论,以及容易误治的伤寒类证、同证之间的辨析。此外,何渊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加减化裁经典名方,并仿照《伤寒论》方证治的体例,将各方统于伤寒六经辨证下,如“其脉浮紧有力,而无汗者为伤寒,乃伤寒于营,治宜发散寒邪,冬月麻黄汤,三时用羌活冲和汤、芎苏散以发表也。若脉浮缓无力,而自汗者为伤风,乃风伤于卫,治宜发散风邪,冬月桂枝汤,三时用加减冲和汤、神术汤,以实表也”。由于何渊正处于温病学派逐渐形成的时代,书中部分内容还涉及温热病的证治,如“至于冬时感寒,伏藏于肌肤,至仲春天气温暖,其伏寒与春温相并,则变而为温,曰温病;发于三月为晚发;至夏至以后,天逍炎热,其伏寒随炎热而发,曰热病,热病比温病更加热也。温热二病,初起不恶寒,身即发热,头痛烦渴引饮,是其候也”。其“手经唯肺经受病最多”的论断,与叶天士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有相似之处。 F8/RcdVb33gnqvZVy0WqFG9U0GcP2eTDczm9m1z79C3RYz5DtJSUoW+aL1doam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