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国学养生丛书》面世一纪之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决定为其再次推出精华版,实为意想之外的喜事。抚摸新排出来的书章,不禁想起宋代文人欧阳修“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的佳句来,难免有点息息相通的感慨。

数十载的积累,十二年的磨炼。丛书问世以来,得到的医药卫生及社会各界朋友们的热切关注和支持,令人没齿难忘:钱超尘、张中义、许敬生、张其成等著名教授曾挥笔为之作序作评,称“这是一组非常出色的小品文,医学知识的信息是非常之大的,又有浓厚的文学气息,科学知识与古诗、民俗交织在一起,叙述得娓娓动听,使人既学到了医学知识,又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在全国都是难得的好作品”(张中义《河南儿童文学大系》前言)。《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报》《家庭医生报》等业内报刊,曾连续刊登其中的作品;《大众医学》《大众健康》《家庭中医药》《养生月刊》等科普期刊,曾先后开辟专栏;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家电视台、广播电台,以高频率、快速度的访谈形式轮番播放;各种讲座把它带进大学的教室、中小学的课桌、乡间的土地、部队的军营、社区的讲堂,范围几乎涉及所有省份的诸多地域;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络转发的文章更为普遍,快速把它推向更广阔的领域。丛书的出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激发了业内一些专家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医的兴趣,成为不少学者引用、模仿、拓展的模板和对象;甚至被一些投机取巧的文抄公们利用,出现令人唾弃的剽取抄袭现象,也从多个层面反映出他们对这些作品的认可和偏爱。

必须说明的是,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党和政府及多个部门的关怀和重视,扩大了它的影响,助推了它的传播:著作出版的当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专题科研项目、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它优秀科普著作奖;2011年,丛书又亮相“书香中国”上海书展,引起了轰动效应;2012年,赢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同举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向公众推荐的优秀科普图书”的荣誉;2013年,上榜《中国中医药报》评选的年度“中医药十大新闻”;2014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为“亲情中华”访问团礼品,馈赠给俄罗斯、英国、土耳其等国家的政要、国际友人和我驻外使领馆、华侨……这些支持和荣誉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了这套书本身的价值,为它的传播和推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多年来,《国学养生丛书》在不少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联系购书、网上评书者时有人在;多家媒体也不时把社会的需求提到前台,延续着不会消失的文化魅力。丛书的策划编辑张立军女士,今年提出对这套丛书出版精华本的建议,得到了出版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就有了摆在朋友们面前的这本老书新作的著作。

《国学养生丛书》精华本立足于原著的基调、保持着原著的风格,在继承中融入与时俱进的创新。除了以版式的出新,给读者一幅崭新的面孔外,书中的内容也有部分更新:譬如从动物保护法令出发,去掉了民谣谚语中的《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汁流》;从语境变化的源流出发,在俗言俚语中增加了“流传示例”内容等。

《国学养生丛书》精华本,着眼于“精”,是对《民俗风情话养生》《民谣谚语话养生》《俗言俚语话养生》《民歌诗词话养生》《成语典故话养生》5本书的浓缩。一书在手,即可目睹国学对这些领域的影响和具有中医特质的相关知识。

民俗风情与健康养生。民俗风情,是一定社会和生产力条件下的产物,在历史的沿革和前进过程中,始终传播着正义、友爱、自重、勤俭、诚实、团结的主题,起着维系民族传统、规范社会行为、教育子孙后代、保持社会安定、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民俗中所表现出的所有内容,差不多都能找到与健康问题联系的纵横脉络。对民俗风情与健康养生关系的探讨,是增加人们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

民谣谚语与健康养生。“欲探风雅之奥者,不妨先向谣谚之途。”(清·杜文澜《古谣谚》序)民谣谚语,多数是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和斗争经验中总结出的“现成话”,是用简单、通俗的话来表达深刻道理的工具。其中医学谣谚中的大部分内容,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至今仍不失为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实践证明了它所特有的人民性、实用性、科学性、延续性和生命力。

俗言俚语与健康养生。俗言俚语,不仅是具有通俗的、大众的、约定俗成的俚俗之语,而且含有丰厚的民俗学意义。有关医药卫生的俗语,内容广、范围大、数量多,几乎囊括了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药物、治则、治法、宜忌等方方面面和预防、治疗、康复的整个链带体系。长期、反复的传播、创新、完善、发展,使之成为广大民众直接掌握的战胜疾病、增进健康的法宝之一,成为医学与社会、民众与健康关系交融的重要纽带。

民歌诗词与健康养生。民歌诗词,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真实记录和缩影。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审美情趣等丰厚内涵,是劳动人民求生存过程中所从事活动在艺术领域里的反映,是艺术的主要源泉。民歌诗词中包含着诸多与健康养生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内容,成为丰富医学科学内容和医学行为的延伸。

成语典故与健康养生。成语典故,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精华。成语是长期沿用、约定成俗,具有固定结构形式、组成成分和特定含义、特定功能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典故是从前人记录或创造的历史故事及诗词名句中凝练出的具有相对固定意义的成语。作为与人类生命、生存、生活休戚相关的医学,自然是成语典故产生的重要源头,医学与社会、社会与医学的相互渗透、交叉,在成语典故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笔者的这套书,基调还是属于俗文化研究范畴的。这是因为,这项研究是笔者一生的追求,也可能与本人是穷苦出身的俗人有直接关系。从青少年时代开始的对俗语的收集,到后来医学科普创作的开始和坚持,基本都是围绕着“俗”的这条线展开的。传统的继承和回归,离不开俗文化这条根,雅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俗文化这潭水。俗文化与雅文化,是同一条藤上的果,无法也不能绝对割裂开来。正像不少雅文化中始终保留着大量的俗文化元素一样,不少俗文化也逐渐演化为韵味十足的雅文化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需要的是雅俗共赏:用雅来表现它固守学术本质的一面,用俗来表达它接续地气的特点。这是需要人们以终身的努力下大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去实践、去探索、去承担的历史使命。

《国学养生丛书》精华本推出的兴奋之余,写上这些话,与出版社的编辑们、业界的同仁们和社会各界的读者朋友们共勉。

img
2022年12月9日 北京 2PxfP3uRZrPmpXby6sP5WhRsq6JuRktISS0lzuafSWvkRwyXmLRuOb0eOBxdOV2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