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乘坐地铁五号线,正读着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那段时间,我也如作者一样,在思考我们国家基层医生这个群体的“路”。
基层医生来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朴素的老百姓,不一样的是,他们天天都在帮助人。他们来自群众,又服务着群众。
2015年,我已经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三年。那时的我,逐渐褪去了年少时的轻狂高调,没有了刚刚走出校园的稚嫩懵懂。我同龄的一些同学、朋友已经规划好了往后的前途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或换工作,或换行业,或重新回到校园深造。而身在北京漂泊的我,还在考虑:我的工作有什么意义?要不要离开北京?要不要直接回老家?
这些内心的疑惑与迷惘,在我开始做基层医生这份工作后,逐步被缓解、回答。答案不是来自我,而是来自我与基层医生打交道的这段经历。2015年后,我在密集筹办会议、讲课、梳理资料的节奏里,不知不觉地开始感觉到踏实、稳定。那一年,我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群体。差不多也就在那个年底,我几乎淡忘掉之前内心的疑惑。
接下来,我想给你说很多人的故事,他们可能没有那么特别、那么起眼,但是,我还是想静静地给你说说他们的事情。希望这些文字,可以穿越时间的雾霭和空间的隔阂,让更多的人知道基层医生这个群体,了解他们当下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明天的何去何从。而我,就兀自云卷云舒、时近时远,当一个静静的“旁观者”和记录者就好。
2017夏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西校区大白楼6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