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同长寿术密切相关。如何进入“起居有常”的佳境?上海沈氏女科总结为5个环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一定的周期或节律而展开,每个周期又分旺盛和衰退两个阶段,称之为“生物钟”。作息规律,定时劳作,定时寝息,能使大脑皮层在人体内的调节活动形成有规律的条件反射,使“生物钟”顺序运转,适应力不断提高,是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
在安排作息时,尤其要注意“劳”和“逸”与“动”和“静”的结合。适当劳作运动有利于活动筋骨,通畅气血,益智防衰。贪逸不劳,则诸疾丛生。《素问》早有告诫:“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如何调度劳逸,应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取两种方式:一是静动兼修。体力劳动时要轻重搭配,量力而行。脑力劳动时应适时穿插体育锻炼,或操持家务,以利调节脑力。二是寓静于动。逸的方式并非静式睡眠一种,更佳的方式是采用动式休息,转移脑力,消除疲劳,如赋诗作画、琴棋聊天、观景赏鱼等,既可娱乐身心,又能休息大脑,一举而两得。
人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以说睡眠与生存同等重要,故历代都十分重视睡眠养生。睡眠养生需注重于时间、姿势与环境。
睡眠时间老人不宜少于6小时,年轻人不宜少于8小时,而且应有睡意就枕,不必强打精神。古人主张“子午觉”,子时即深夜0点至4点,午时即中午12点至下午1点。此时人体器官的功率最低,交感神经最疲劳,宜应入睡,老人更应睡子午觉以颐养天年。
天时四季有生长收藏的规律,故睡眠时间还需随季节而调整。一般春夏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睡眠姿势与健康也有关系。古今中外的养生学家都提醒勿取头北足南而卧,这种卧向的人,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发病率都会明显增高。最佳卧向为“头宜向东”。睡姿而言,不宜仰卧、俯卧和左侧卧。以右侧卧、“卧如弓”最好。此种卧位,心脏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其负担,增加心输出量;肝脏处于最低位,藏血量多,可加强食物的消化和物质的代谢;胃及十二指肠的出口均处于下方,利于肠胃的排空。当然人卧一夜不可能卧姿不变,这里仅指入睡时的卧姿和尽可能注意取右侧卧姿。
睡眠环境应取怡淡宁静、空气新鲜处,必须关灯,室温以20℃、湿度40%为宜。睡前不能饱食或饥饿,不宜大量饮水、浓茶和咖啡,更不宜烟酒过量或七情偏激。睡前读书思虑、睡后恋床不起都是不良习惯,对健康无益。
睡床不宜高也不宜硬,以下床伸脚着鞋为度,用软床铺硬板的方式达到软硬适中的要求。枕高以稍低于肩到同侧颈部距离为宜,宽不过20cm,长枕为优,枕芯选用菊花、茶叶、决明子则更佳。
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两便排泄,而衰老的原因之一就是机体的自身慢性中毒,所以两便的通利也是防病延年的重要条件。
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睡前或晨起最佳。排便要顺其自然,“有便不能忍,大便不强挣”。忍便不解使粪便毒素被肠黏膜吸收,危害机体。强挣努责会增高腹压、升高血压乃至诱发脑中风和心肌梗死,而且易酿成痔瘘。易患便秘者,可多食香蕉、芝麻,或以菊花、决明子泡茶,或做腹部按摩法。
苏东坡在《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保证小便的清利,重在调摄饮食,做到少食勿饱,素食清淡,食久后饮,饮必待渴。此处介绍3种按摩引尿法。
壮肾提肛:睡前或晨起,卧位,舌抵上腭,目视头顶调匀呼吸,吸气时提肛,呼气时放松,漱津咽下,连做30次。
端坐摩腰:端坐位,两手置腰部,上下推搓,由腰至尾骶推搓90次左右,以腰背部发热为佳。
仰卧摩腹:仰卧位,调匀呼吸,两掌搓热置于下腹部,由两侧推向中央,做30次。
服装顺时适体在保健中常常被忽视,其实着装与祛病强身也直接相关。一般春秋季节气候温和,选择透气性和吸湿性适中的衣料为宜,如化纤纺织品。夏季炎热,要选吸湿、散湿、透气性强的浅色衣料,如真丝和麻织品。冬季寒冷要选透气性小、保温性好的衣料,如毛绒织品。应强调“量体裁衣”,着装不能过于肥大或襟袖过长而使行动不便,更不能过瘦紧身,影响气血流畅,以柔软宽松为宜。
还要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及时更换衣着。俗语讲“春捂秋冻”,春季宁可稍暖,特别宜减衣不减裤,以助阳气的升发。秋季则可稍凉。夏季最忌赤膊,要以背心护胸防风。冬季着衣应“以渐加厚”,不可一加便多。切忌过暖过寒,“要慎于脱着”。汗出之时既忌骤然脱衣,又不宜湿衣久穿。骤脱易致半身不遂,久穿湿衣易患风湿痹证。总之,着衣以舒适为要。
沐指洗头,浴指浴身。沐浴是利用水、阳光、空气、泥沙等天然物理因素作用于体表,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古人认为沐浴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振奋精神、调和阴阳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证实,沐浴可促进人体的体温调节,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加速新陈代谢,利于强身健体,益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