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小小的柑皮,经过人工的雕琢,阳光的轻抚,时间的加持,褪去最初的青涩果味,镀上时光的陈香之后,才可谓之“陈皮”。陈皮的制作,需要采收、开皮、翻皮、干皮、陈化等数道工序。
三月柑花开,四月柑花渐落,胎果初露,七月到十二月,是柑果收成的季节。“破损的果不采,阴雨天不采”,按照先熟先采、分期采收的原则,新会人主要把柑皮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在不同阶段采收,并在冬至前完成柑果的“清围”工作。
这是世代相传的习俗,也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做法。
一方面,冬至之后,天气容易变化,影响柑皮晒制质量,导致后期容易变质;另一方面,冬至后柑树进入休养生息阶段,如果过迟摘果会推迟整个生长周期,影响来年的柑树生长。
△采收
新会柑开皮,一般采用“正三刀法”或“对称二刀法”。“正三刀法”是果蒂朝下,从果顶向果蒂纵划三刀,留果蒂部相连,正三瓣剥开。“对称二刀法”是果蒂朝上,从果肩两边对称反向弧划两刀,留果顶部相连,三瓣剥开。
△开皮
选择晴朗天气,将已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当阳处,使其自然失水萎蔫,质地变软后翻皮,使橘白向外。
△置于当阳处的鲜果皮自然失水萎蔫
△翻皮
新会柑传统干皮工艺是选择晴朗、干燥天气,将已翻好的果皮置于专用晒皮容器或晒场内自然晾晒干;现代干燥工艺一般是将翻好的果皮置于干皮专用容器,在低温烘房内(最高温度不超过45℃)烘干。
陈皮的干燥方式是影响多甲氧基黄酮、橙皮苷等陈皮有效成分的重要因素。多甲氧基黄酮是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过敏作用的一类活性物质。在陈皮干燥过程中,多甲氧基黄酮会发生羟基化,羟基化后的多甲氧基黄酮更具有生理活性。日晒干燥过程中,多甲氧基黄酮羟基化率最高。
△干皮
用透气性好,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在地势较高、自然通风、干燥的地方,离地、离墙、离顶存放;在保护范围内自然条件下陈放三年以上。
在所有工艺中,干皮和陈化是保证陈皮质量的关键。
△梅江陈皮陈化(从左到右依次为2020年、2015年、2010年、1999年陈皮)
陈皮陈放的目的主要是缓和燥性。中医学认为其“陈则烈气均消,无燥散之患”,陈皮陈放可降其挥发油的含量,缓和燥性。陈皮的主要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中国药典》(2020版)以橙皮苷含量为判定陈皮质量优劣的指标。
橙皮苷的含量在陈化期间较稳定,而挥发油、多甲氧基黄酮类和生物碱均有含量变化。
在陈皮陈化过程中,陈皮本身所带微生物促进了药效活性成分的积累。黄曲霉为不同批次陈皮的差异生长真菌,且为优势菌,可以同时产生多种葡萄糖酶、纤维素酶、脂肪酶、葡糖氧化酶等酶,这些酶可以促进陈皮中黄酮及其挥发油类物质变化。并且黑曲霉菌株具有较强的抑制黄曲霉生长的能力,同时对黄曲霉毒素具有降解的作用。
△陈皮陈化环境
陈皮在久贮陈化的过程中,受到仓库中的黑曲霉的侵染,其代谢活动不仅导致了陈皮中黄酮及挥发油类物质的积累,同时还抑制了黄曲霉真菌的生长,降解了黄曲霉毒素,达到了增效减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