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新会柑的繁衍:圈枝和驳枝

新会陈皮母种——茶枝柑,是从野生品种驯化而来的。茶枝柑是芸香科柑橘属柑橘的栽培品种,主产于我国广东(新会、四会)。茶枝柑喜温暖湿润气候,怕霜冻,适宜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和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过去的上百年间,茶枝柑的繁殖都是通过圈枝的技术来进行的。

圈枝是选母树上生长旺盛、挂果率高的枝条进行圈枝移植,即用小刀环树枝一圈切皮,包上泥巴、禾草等促根介质,让切过表皮的地方生根,当根须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再修枝,连根移植到地上。这种方式移植生长的树结出来的果就是圈枝柑。

△新会陈皮核心产区的土壤

因为是在母树上“圈枝”,故此也称作“原枝”。圈枝柑是最正宗的茶枝柑,是茶枝柑中“血统纯正”的品种,最能传承正宗新会茶枝柑的基因。圈枝柑果实偏小,果皮较薄,油包清晰密集,分布均匀,柑香浓郁,挥发油含量高,是制作陈皮和柑普茶的最好原材料。

△圈枝流程

驳枝又称嫁接,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茶枝柑嫁接亲和性良好,可以通过柠檬等其他苗木为砧木通过嫁接方法培育种苗。嫁接方式有多种,一般采用红柠檬作为砧木,在母树上剪取穗,然后将柑树的穗接到红柠檬砧木上完成接穗工作,通过这种方式繁殖茶枝柑种苗的方法简称驳枝。

△驳枝流程

驳枝柑树头有接驳的痕迹,如柠檬头接驳,轻刮显白色。

圈枝种植新会柑,相对于现在一般的驳枝柑,种植和管理难度都很大。如其的根部是“鸡爪根”,有些空心、比较弱,管理时要勤淋薄施,更要注意防洪防浸,因为一旦根部受浸,柑树就会坏掉。不仅如此,其产量也比驳枝柑要少很多。头两年圈枝柑一般不能长果,否则会影响果树生长,到了10年左右,果树就要被更新淘汰。

20世纪80年代,由于黄龙病的原因,传统“圈枝”的土地已经很少了,以“圈枝柑”制作的新会陈皮和柑普茶也非常少,收藏价值甚高。

△驳枝柑的接驳痕迹 aD8zJx6OtFy60rf3/25wsrlh0dUQ/RUkcL+/RU1ZeJvHFx7WJtRVNjEeZrr5fUr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