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陈皮汤泡出来的创新茶

新会人生产的“陈皮普洱茶”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广为流传的柑普茶是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创立的。罗天池原名汝梅,字草绍,1805年生于新会棠下镇良溪村,道光六年(1826)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

罗天池在云南任职期间养成了饮当地普洱茶的习惯。因此,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罗天池辞官的时候带了不少普洱茶回乡,想着今后以茶过日子。

返乡的当年秋季,罗天池不小心患上伤寒,庆幸并不严重,就没有请大夫,而是独自在书房看书,休养生息。陈皮自古有理气化痰功效,故罗天池的夫人当时用陈皮煮水给他服用,但看书入神的罗天池并没有发现夫人端上来的是陈皮汤,以为夫人与往常一样,煮的只是普通沸水,供他泡茶。直到他把陈皮汤倒进茶具后才发现,但倒掉又觉可惜,就啜了一大口,顿感柑皮和普洱茶混合的香气直透鼻腔,两颊陈香。喝过几碗,便感觉喉咙舒适,咳嗽咳痰也少了。

△陈皮汤

第二天,罗天池特意吩咐夫人煮了一壶陈皮汤,供他冲泡普洱茶,一连两天,他明显感觉自己的伤寒得到了改善,咳痰少了许多,原本胸口那股阻塞仿佛被陈皮和普洱茶洗涤了下去。

自此之后,罗天池每喝普洱茶时,都喜欢加上一些陈皮泡着一起喝。

后来,当隔壁的族弟给罗天池送来自己种的新会柑时,他拿起橘子看了看,心想普洱茶放置的时间越长,冲泡饮用的味道就越醇厚滑腻好喝,新会柑皮也是放置的时间越长久,祛痰镇咳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存放,既方便冲泡饮用,也容易储存保留。

于是他把柑皮撕开三瓣,放置普洱茶中,然后再将其包起来。这个方法虽然容易装茶叶,但茶叶也容易散落。于是,罗天池便继续改良其做法,他取出一颗柑橘,用刀将柑橘底部割掉一块,把瓜瓤除掉,用普洱茶将空橘皮填充牢固,再盖上刚割下来的柑橘皮,把果实修复成原状,拿出去晒干。

为了能防水和不压破柑橘皮,他想到了在云南时,看到当地人喜欢用绳子把生鸡蛋绑起串起来卖的风俗习惯,就拿来稻秆,把柑橘茶一个一个绑成一串挂在小书房,还送一部分给乡人,并口传身授教乡人制作。这样,柑橘普洱茶的制作方法慢慢从良溪传出,新会陈皮和云南普洱茶的极致融合,浑然天成,越陈越香。

柑皮和普洱茶均为保健养生妙品,二者特性全是以越陈越香、越陈作用越佳、越陈越有使用价值而闻名于世,柑普茶不论是表面还是内在,均浑然一体,堪称一绝。

一个传统饮食、饮品的诞生,既需要偶然,也需要喜好钻研的食客与茶客那一瞬间的灵光乍现。

柑皮搭配普洱茶,虽然是历史的偶然,但是却迅速促进了一个新型的柑普茶产业的发展,并间接推动了陈皮产业和普洱茶产业的迅速发展。 JmEa2Dx4nwi1NxTXWEdszCSc2uWZfNEMLHA4UpnxsTlzV7vQvYozl70G+0gVFO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