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怎样学习《内经》

内容提要

本讲围绕如何学习、学好、利用好《内经》这部中医经典展开。主要内容包括《内经》理论的来源背景,文字文理、医学医理的学习阐释,以及对于《内经》中的难题、精华与糟粕的学习、处理。本课程目的是要求学习者不可忽视经典,亦不可盲从,从实践中锻炼出眼力,古为今用,学好《内经》。

按照学校计划,我们研究生要读一些古典著作。但是对这个问题,大家看法有些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要多读一些,理论基础要打得好一些,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也有些同志认为,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实验和临床,是否还需要再学一些古典著作?也有些同志认为,我们的专题范围很小,做什么学什么就可以了,是否还需要全面学习?也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已经学了《中医基础学》,是不是还需要学《内经》?对于这些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还需要统一一下。

怎么学习《内经》呢?起初,我们准备做一些专题报告。后来我和黄文东院长研究下来,认为研究生还是要学一些古典著作的。《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基础学》就是从《内经》和几本古典著作中提炼出来的。《中医基础学》对于我们学习祖国医学以及临床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研究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现在的《中医基础学》,为我们学习中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医基础学》无法替代几部古典著作,比如《内经》。因为《内经》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吸收,没有被挖掘。

一方面,我们说《内经》是原始的材料。对学习中医的本科生,学一些《中医基础学》就可以了。但是对于研究生,要求要高一些,因为他们要做一辈子中医研究的工作。那么也应该看一看原始材料,至少应该了解一下。打个比方,这个比喻可能不是很恰当。我们学矛盾论,是不是学了一百例对立统一规律,或者矛盾论浅说就可以了?当然不是。我们还是应该学一学矛盾论的原文。在这方面,《内经》是原始材料,可能里面有些东西,对我们将来的研究工作有启发。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历代各家学说往往是根据《内经》里的一两个论点或几个论点,结合他们自己的临床体会,在这上面发挥提高。此外,我们还能看到,历代对医案的评述,多是用《内经》的一两句论点来写的。如果我们一点都不了解《内经》原著的话,那么今后我们对古代医书的理解也要打些折扣。

所以《中医基础学》还不能够代替《内经》。另外,是不是可以学一点,做一点,用一点,再拿一点?这也不行。因为《内经》理论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往往是互相联系的。比如《内经》讲病机。它的病机是怎么来的?它是从实践而来的,往往与治疗密不可分。有些在治疗方面有效的方法,反过来有助于理解病机,同理,也可以从病机反过来帮助理解生理。中医理论的由来与西医学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以我们的研究课题为例,对于一些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是不是只学中医中与肺有关的理论就可以了?《内经》里面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不仅仅是一个肺的问题,其他的相关脏腑病了以后,也可以影响到肺,而引起咳嗽。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咳嗽,也不能孤立地来看肺。肿瘤更是如此,全身都可能出现。所以只学一部分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比较全面地学《内经》,至少要了解一下《内经》。

另外,许多外国人也学中医。我们的研究生很可能会出国,如果被外国人发现中国研究生连《内经》都没有读过,那好像讲不过去。时间很短,我们要花些精力,学好《内经》。如果我们仅做一个专题报告,学得浅些就算了。如果我们要上一些课的话,就一定要学好。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那才是浪费时间,希望大家要花些精力。如果随便听听,不用些苦功夫,那是学不到什么本领的。

到底怎样学?我给大家讲一讲如何学习《内经》。我们时间有限,充其量几天的时间。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方法,以后就可以自学,因此这里花点时间讲一讲怎么学《内经》是很必要的。关于如何学《内经》,我自己也没学好,心得谈不上,体会也很肤浅,只能说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怎样学《内经》?严格来讲,要批判地继承,对任何一部古典著作都应当如此。我们对《内经》也要批判地继承。《内经》这部书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中有好多是用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所以这里边有好的东西、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它是两千年以前的东西,它总结的是千年以前的经验,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有一些糟粕混杂在里面。所以,我们一定要批判地继承。但是怎样批判地继承?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内经》中许多精华与糟粕交织在一起,不是很清楚。这类去粗取精的研究整理工作是长期的工作,不是一天、两天、几十个小时就可以解决的。我们现在的学习至少要了解《内经》的大致情况。我们要研究它,就一定要先整理它;而整理它,就一定要熟悉它;要熟悉它,首先要了解它。下面,稍微介绍一下《内经》的情况。

一、《内经》理论的来源

《内经》里有很多关于病的问题。《内经》中谈到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预后、诊断,其理论是有来源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虽然有些话很简单,可是它的指导意义非常大,它是从许许多多病例中总结而来的。这一类的内容,《内经》中有很多,这是主要的方面,是《内经》里面的主流。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比如,《内经》论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内经》还讲到,同时生病的人,如果多热则容易好,多寒则难好。这都是经验的总结。同样受病,机体的反应不同,预后也不同。比如,妊娠脉大,出血而脉实,皆难治。也就是,怀孕反而脉大,大出血反而脉实,都是比较难治的。诸如此类,材料很多,在这里我只是举了一些例子。在《内经》里,这些是主要的,也是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

第二,对个别病例的记载,也是来自实践,但是它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只能供我们参考。这种情况在《内经》里面也不少,我们要了解。比如“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又快又急、中间不整齐的脉,《内经》认为是病在阳的脉,可出现腹泻,或者便脓血。对于这样的记载,可能当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脉是促脉,快而不整齐,可以是在阳之脉,可以在有些心内膜炎、心肌炎中看到这些症状。它的确是在阳之脉,是阳性症状,但是一定会泄、便脓血吗?不一定。有可能当时看到的病历有这样的情况。“数动一代者”,是不是一定就是在阳之脉?也不一定。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一类,也可以数动一代,可是它并不是在阳之脉,并没有阳性症状。这种情况,在《内经》里面也是不少的。再比如这一段:“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脉细气又少,这类情况可见腰脊痛、身如痹。但是这样的脉也可见于许多其他疾病。这种个别病例,或者少数病例的记载,来自实践,但是没有普遍指导意义。这是第二种情况,这种情况也不少。

第三,是一种主观的推测,这些意义不大,甚至是错误的。也可以举一个例子,“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我们看看这一段,它是自相矛盾的。我们暂且不去管它讲得对不对。岐伯把阴阳有余加起来,把滑、涩也加起来。滑与涩是不是可以同时见于一个人的脉象?那是不可能的。要滑就不涩,要涩就不滑。可以看出,这是他主观的推测,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材料在《内经》里面也有,不过是少数,这种是明显错误的。

第四,也是源于实践,《内经》里记载了一些规律,是有指导意义的,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水平限制,因而用比喻的方法,或者用阴阳五行之类的道理来解释。这样有的时候就解释得不对了。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对于“人右耳目不如左明”,我们现在还没有体会。我们到眼镜店里去问,也没有得到答案。“人左手足不如右强”,这是存在的。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的进化论来解释:这是长期的劳动锻炼,造成大脑出现优势半球,使右手足比左手足强。一般来讲是如此,这是一代又一代,长期进化才能够形成的。《内经》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是有这样的情况和规律。但是它解释的时候,没有办法说清楚。之所以用“西北不足”,是因为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向西边运行,因而认为“天不足西北”。水是从高往低流,往东流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的,所以“地不满东南”。用这个现象来解释眼睛和手足的差异,从这里看出,它解释的道理是不对的。但是它提示的内容有一定道理,它是通过长期的观察而得来的。像这种材料,我们特别要注意,因为很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干扰,而后就将好的东西也丢掉了。当然,这个内容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好的内容,仅仅是告诉我们有这个现象。古人的说理受当时客观条件限制,但是不等于说他们观察到的东西没有科学性。

第五,《内经》不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它是有一段时间经历的,是在公元200到300年中,由许多医家来写的,所以不可避免有些地方前后有矛盾。这类情况有时讲不清道理,会自相矛盾。如果我们一时不能辨别,则需要暂时搁置。比如《内经》讲到春天的脉怎么样,夏天、秋天、冬天的脉怎么样。这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对此,我们也没有什么体会,需要暂时放下。有的地方也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这个地方讲了某一部分,那个地方讲了另一部分,那么可以互相补充。这方面,也可以举个例子,是关于妇女怀孕以后脉象的问题。《素问·阴阳别论》里提道:“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素问·平人气象论》里面是怎么讲的?它说:“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这是从不同角度来讲。比如“阴搏阳别”,是尺部的脉与寸部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尺部的脉是比较沉的,有别于寸部。但怀孕的人尺部的脉跳动明显,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实际上,手少阴脉指尺动脉(手少阴循行经过尺动脉)。一般人尺动脉是不太明显的,怀孕的人尺动脉比一般人跳得明显一点,即“手少阴脉动甚者”。这也可以帮助我们诊断。还有《素问·腹中论》云“身有病而无邪脉也”,结合月经不来,又有呕吐,好像症状很明显,但是她的脉跳动得很好,又滑又有力。这几个条件加起来,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理解妊娠脉。

上述五种,是《内经》里的一些情况,我们需要了解一下。

二、透过文字文理读《内经》

下面,我们从文字文理角度来看一看《内经》。

第一,《内经》这本书距现在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年代久远,中间经过了许多战乱,医书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古代以前的那些书,是竹简。从一些古墓挖出来的材料可看到,有的竹简是一厘米宽、七十几厘米长,一条一条的。可以想象,是不是容易断?很容易断。同时竹制品很容易被虫蛀。每条竹简都要用线串起来,这叫编。这样,线容易断。在一串竹简散开的时候,难免有脱线的情况。所以里面有些章节是倒置的,文字前后颠倒是很常见的。错简、漏简、脱简,这类情况也不少。此外,经过这么长的年代流传下来,其间经历多次文字改革。比如以前用过篆文,有大篆、小篆,有时在这些文字改革过程中,这个字变成另一个字,所以很容易搞错。比如《素问·举痛论》里讲的“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很难理解。但“稽”字变“上”,“上”字变“稽”,两者互换,就容易理解了。这种情况我们也要知道。原文意为,寒气来了以后,卫气马上到那个地方去与它搏斗。所以“炅气从上”当为“炅气从稽”。若不知道缘由,只是看历代医书上的注解(有的仅根据原文来解释)会造成误读。由于《内经》年代久远,里面有断简、错简。有时候一篇中突然插入一段上下不相连的内容,那就是错简;有时候讲到某处,断了,那是漏简。要了解原文的这类情况。

第二,历代注解者把《内经》作为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不可以动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经典著作一个字也不能动。有些不能解释的,这些注解者也要解释,已误加传误,以经解经,就是知道错了以后他们也不敢改,所以互相抄袭。这种情况我们也要了解,不要认为他们的注解都是对的。对注解怎么个看法?有的时候后面的人抄前面的,看来看去看了几本书,都差不多,还是不解决问题。有的时候以误解误,以曲解曲,这种情况也不少。所以对待注解,我们要独立思考,不要完全相信它。当然有的地方还是要做参考的。

第三,就是《内经》的文理。《内经》的有些文理是特殊的,是古代文理的情况。比如一种是韵文,它是押韵的。有的时候根据韵文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知道文章的特性。比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有:“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其中“实”与“失”同韵,这是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韵文理解。第二种情况是一种互文,为了文章好看,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成两个病句。所以我们理解的时候还是要把它合起来理解,才是完整的。也举个例子。《灵枢·营卫生会》曰:“黄帝问岐伯: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这里探讨的问题是“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营是怎样生的?卫是怎样会的?实际上,黄帝问的问题是“营卫是怎样生会的”。我们要将原意合起来看,我们要连起来一起理解。《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对于“大筋软短,小筋弛长”,王冰如此解释:大筋受热而缩,则缩而短;小筋受湿而长。这就是没有理解《内经》中的互文。实际上应该怎么理解?当为:大筋小筋软短弛长。意思是,筋可以出现软短,也可以出现弛长。一种是拘挛,一种是痿证。如果按互文规律来讲,就可以理解这两种情况。如果仅按照文字解释,不知道文理的话,那大筋只会软短,小筋只会弛长,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

再看一看《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两句话也是互文。如果分开来讲,生长壮老已是动物的生长发展规律;生长化收藏是植物的生长发展规律。如果分开来讲,那么出入只是动物有的,升降只是植物有的。那就与后面一句话“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相矛盾,意义也就不全了。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当理解为:如果不出入升降,则无以生长壮老已,无以生长化收藏。这样,动物、植物都在里边了。所有的生物都是要升降出入,所以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是这样的意思。《内经》中有很多这类互文。

再看《素问·举痛论》中的两句。“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这两句话也是互文,如果分开的话,那么意义就零碎了。客于脉外只有血少;客于脉中只有气不通。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客于脉外是血少,气也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血也不通。这样理解,意义就全了。这里只是举些例子,说明《内经》的文章有这样的特点。注意到互文,理解就更深一些。

此外,还有复句。有的时候,《内经》为了句子优美,写了一句,再补充一句,使其更加好看。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天地之间,就是六合之内。“六合”是指上下东南西北,就是天地之间。所以这两句话是复句,也可以说是重句。这类内容,《内经》中也是有的。

第四,介绍一些错误的断句。有的时候句子断得不正确,意义就不对了。因为古代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举个例子,《素问·评热病论》有:“帝曰:劳风为病何如?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对于这一段文字,一般有两种解释。根据书上的断句是这样的:“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这个讲的是什么问题?讲的是劳风,看起来肺里有痰要出来,可能是肺炎或者肺痈疡这一类的病。“以救俯仰”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头颈强(前面有“强”“上”这两个字)这类的疾病;另一种认为“俯仰”指呼吸不顺畅,所以前后仰和喘。下面的“巨阳引精者三日”,有人这样断句:“巨阳引精者,三日。”这样断句的注解意思是:巨阳指太阳,太阳与少阴相为表里,少阴是肾,肾藏精,是精之府,精是属阴的,不能够自引,一定要太阳来引,才能够呼吸,少壮之人能够激活,三日就好。这样的解释,费力兜了很大的圈子。我们如果用另一种方法断句,断为:“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怎么理解?首先是治俯仰。因前面黄帝问“治之奈何”。“俯仰”,一种解释是头项强;另一种解释是呼吸困难,这两种解释我们不置可否。“巨阳引”是什么?就是太阳经里的“引”,引指什么?指针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也属于针刺。所以“引”属于针刺。如斜项甚,可刺背的三节五椎之旁(第三脊椎和第五椎的旁边),拿手去按,觉得很舒服,然后刺它。背的三节五椎之旁是什么?是太阳经的穴位,就是背部的俞穴,像肾俞、膏肓这一类穴位,可以治疗肺病,也可以治疗头项强。因此,“巨阳引”就是用针刺的方法治疗这些疾病。“精者三日”与“不精者”是相对而言的。“精者”泛指青少年,病三天就可以好;中年要五天;“不精者”是年龄比较大,身体比较差的患者,要七日才能好。那么,怎么才算好?一定要咳出青黄涕。这样就比较清楚了。所以如果断句不当,往往花了很大的力气,还没有把《内经》的原意解释清楚。这又是一种情况,断句也很重要。

第五,就是一字多义,一个字有多种意思。古代文字词汇比较少,往往同一字用在这个地方是这种意义,用在那个地方是另外一个意义。对此,我举些例子。《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大家知道肾藏精。精指的是什么?精指一些宝贵的物质,或者指生殖方面的一些物质。这是指先天之精,或者水谷之精。《内经》里指的是一类物质,精是一个名词,但用在其他地方,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也是个互文,“精”和“柔”这两个字是相对的,他们都是形容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在《素问·生气通天论》里,“精”就是清静的意思。在《素问·生气通天论》里有:“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骨气以精”,此处的“精”字也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正”,是指骨正筋柔。“骨气以精”,是骨气正常的意思。还有前面讲的“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这个“精者”指青少年,“不精者”指老年,精的意义又不相同了。《素问·脉要精微论》有言:“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这个“精”字指眼睛。“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原文中“五色精微象见矣”的“精”,当解释为精细。

一个字的含义不同,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不能认为某个字一定是哪个意义。一个字,有的是动词、有的是形容词、有的是名词。

第六,名词概念不同。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有时会导致误读。以阴阳为例,阴阳在《内经》里面有很多不同的概念,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它并不指某些具体的东西,而是一个方向的概念。比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就是抽象的概念。第二种情况,就是具体的、相对的一种事物。它是指具体的东西,是相对的。有的时候指经络,有的时候指的是脏腑,或者内外,或者上下,或者升降,或者出入,或者阳性反应,或者阴性反应。所以,阴阳有的时候是一个作用,有的时候是一个性质,有的时候是一个方向,有的时候是个时间,也有的时候是一个位置。要看具体用在哪里,它的概念是不同的。这是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是直接指阴精和阳气。知道这样一些概念以后,学习《内经》时就不会混淆。

三、释读《内经》疑难原文的对策

怎样来对待《内经》中难以解释的东西?我们学《内经》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每个人学《内经》都会碰到这些。有些人喜欢以古解古、以经解经,一定要把它解释通。上述的这些情况,有些本来就是错误的,如果硬要解释通,肯定要花费很多时间,结果一无所获。所以我认为首先要领会它的精神实质。比如这一段,我不太理解,那么不要生硬地把每一句都搞清楚,而是要理解这一段到底要讲什么问题,它的主要论点是什么,有没有指导意义。这样就可以了。如果这一点也不能做到的话,那么暂时放下,不要勉强解释,不解比曲解要好。

四、《内经》精华与糟粕的应对

我们要怎样对待精华与糟粕,这是研究《内经》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我记得我们的程院长(编者按:上海中医学院首届院长程门雪先生)曾经讲过要怎样来对待精华与糟粕?他具体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我转述一下大概。他认为:当从取其精华方面着手,扬精华弃糟粕;而不要从弃糟粕方面来留精华。用他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沙里淘金”。他说:我们要像地质工作者那样去探宝,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内经》,不要像纺织女工织布那样挑刺。我是这么理解的:要以地质工作者去探宝的心情去读《内经》,不要像纺织女工用挑刺的眼光去找刺。如果你用挑刺的眼光去看,那么《内经》里面往往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好像没有什么好学的。因为它毕竟是两千年以前的东西,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现代的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古人,不能这样。如果用这样的眼光去挑剔,来看哪些是糟粕,哪些是不对的,那么我们将会一无所获。我体会程院长的第一点意思就是:我们以取精华为主,有多少我们取多少,糟粕则暂时放下,对于明显错误的,我们要批判。

第二,根据程院长的意思,我领会到这样的意思:对于有些还搞不清楚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举个例子来看,对于五运六气这个问题,历代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非常重视,认为“不识五运六气,读遍方书何济”。也有的,像马莳,认为五运六气是医中之至宝,最好的宝贝。他们都持肯定态度,而且很重视。但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里则提出,五运六气是后人所撰的,无益于治疗,有误于后学。对治疗没什么用处,是误人子弟的。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论五运六气之谬》曰:“原夫五运六气之说,其起于汉魏之后乎,何者?张仲景,汉末人也,其书不载也。华元化,三国人也,其书亦不载也。前之则越人无其文,后之则叔和鲜其说。予是以知其为后世所撰,无益于治疗,而有误乎来学,学者宜深辨之。”缪希雍是这样看待的。这是两个极端。那么就现在来讲,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到底五运六气是一个糟粕,还是一个精华?大家意见不一。一般来讲,否定的多。那么我们要区别,它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或者里边有一些精华,也有一些糟粕?这要根据客观实际。此外,它到底研究些什么东西?这个也是要注意的。

五运六气研究什么?它主要研究了自然界气候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它认为,自然界存在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周期性的变化。自然气候影响到生物,许多生物在这样的变化环境中,也有周期。所以流行病也有周期性的变化。发现自然界有这样的规律,要研究它,是为了掌握这些规律以后来推算、预防疾病的发生。总的精神是这样的。那么它怎么来推算和解释呢?它是用当时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天干地支来推算。实际上这些东西并不神秘,它是一种计算的符号。与现代的1、2、3、4或A、B、C、D是一样的,古代历法就是这样,它拿这些东西来推算。它推算出的规律是不是完全符合客观规律?这个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们要看一看它讲的东西客观上到底有没有?问题在这个地方。根据现代的研究,有些规律性的现象是有周期性的。五运六气讲的是10年、12年(天干为十、地支为十二)有一个周期(小的五运六气为5~6年有一个周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周期与人的流行病的一个周期。那么现代科学,它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太阳黑子的活动,这些我不懂。我看到其中讲到,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有周期性的,这个周期性影响到地球上气象周期性的变化,非常明显,也影响到人的疾病。这个周期性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大概是十一年左右一个周期,中间五六年也有一个小周期。这与五运六气部分内容相符。所以《内经》里面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运气学说,到底有没有道理?以后还要研究。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认为里面还是有些道理的。所以不要轻易地否定,尽管它表面看起来是天干地支,不太好看,不太易懂。

还有一个问题,也举个例子。《内经》中常常强调一天昼夜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一年四季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二十四个节气对人体的影响。中医非常重视这些。《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可见一天四种情况(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变化过程中,人的气与外界是相适应的。

在讲到经络时,所谓经络的子午流注,是指十二经络和各个脏腑在十二时辰里各有专属的流注时间。过去认为这些问题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我最近看了一本书,讲到生物钟的问题,好像与子午流注有很大的联系。生物内有“钟”,具有与白天、黑夜周期交替相适应的时钟结构。生物界里有,植物里有,动物界里也有。研究者将有些早晨开、晚上闭的花放到黑暗的房间里,不让它看到太阳,不让它知道什么时候太阳出来,但是,这花照常开、照常关,不但花如此,叶子也是如此。这反映出生物里面确实有周期规律。人也有这种情况。现代研究发现,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都有昼夜的变化规律,还有尿中的成分、胆汁的分泌、血液的成分、凝血的时间、直肠的温度、骨髓的新陈代谢、儿童的心电图、眼内压和瞳孔的光反射,都有昼夜的周期性变化。这个问题说明,像这样的一些内容,其中有科学的内涵,我们是不能就这样把它否定掉的。这种情况提示我们,对待古代的东西不能够草率行事。有些东西,我们的祖先是花了很长的时间,仔细地观察实际生活而得出的一些规律性的现象。我们不能用西医学的水平来衡量。

另一方面,西医学并不是到了顶峰,它有许多问题还不能解释。不要认为西医学中讲得通的中医内容就是精华,西医学中讲不通的就是糟粕,这是不妥的。如果这样做,充其量只能说明现代的一些东西,我们2000年前就已经有了,我们的祖先了不起,到此为止。这对于现代科学没有什么帮助。所以我认为,越是西医学还不能解释的问题,古籍中越可能有好东西。只要它是客观存在,只要它是行之有效,只要它不是明显有错误的,我们就要研究它,也可能,越是不能理解的东西,越是精华所在,越是宝藏所在。

第三,谈一谈怎么学习。读书,不要盲目服从。这与上面的“不要轻易否定”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过于相信古代的书,认为古书完全是对的,一点都不会错,那么它只会束缚我们的想象力,束缚我们的创造力。我们一定要钻得进去,还要跳得出来。所谓“钻进去”,一定要多读书;所谓“跳出来”,一定要多思考。这是辩证统一的。关键在什么地方?不要轻易地否定,不要盲目地服从。对于糟粕,我们要否定;对于真理,我们要服从。这是第三点。

第四,是实践出眼力。我们拿什么标准来衡量?拿实践。我们中有些人从事中医已久,有的来自临床。我们有实践经验,实践锻炼了我们的眼力,锻炼了我们分析事物,从中抓住本质的能力。我们要用自身这些有利的条件来辨别。当然,有些东西我们还没有经过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去考验。我们要用实践来衡量,独立思考。只要有基础,实践出眼力。

第五,就是古为今用。我们学《内经》也是这样,并不是为了学《内经》而学《内经》,而是要古为今用。我们是为了今后的研究,从这里为我们打基础,为我们提线索,给我们启发。世界是在发展的,我们的认识也没有止境。所以我们要创建新医学派,首先要把我们的基础打好,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运用我们现在的有利条件来建设创造我们的新医学。

对于怎样学《内经》,就讲这些,供大家参考。 K5x6eMUVgZ9B5zd/BPWA1wnKusnPfbZprGKeG9YIpGHHbZjnLDjQoc7iDxlBlNW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