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讲
咳论

内容提要

咳,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时也会迁延不愈。那么《内经》当中是如何认识咳的?本讲主要讲述了咳的病因病机,及其分证——五脏咳与六腑咳的主症特点、病机以及治疗的提示,举隅历代咳的论治法要。

我们知道咳嗽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咳嗽看起来是一个很小的病,可是有的时候也很讨厌,不太容易好。所以有这么一句话:咳嗽咳嗽,医家对头。很轻很轻的病,有的时候搞了很久也没有好。所以咳嗽这个问题,在《内经》里面讲得比较详细。

一、咳的成因

我们看看《素问·咳论》的这段原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第一部分主要讲咳嗽的成因。这句话讲到了咳的成因的第一点。《素问·咳论》里讲了三点咳的成因。第一点就是这句话,主要的内容是:咳嗽的成因主要是外感。肺主皮毛,皮毛受邪,首先犯肺。另外一方面,肺主鼻,由鼻而进去的,也是侵犯到肺。叶天士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犯肺以后可以引起咳嗽。风邪也常常和其他的邪夹杂在一起,比如风热、风寒和风燥。这些都可以引起咳嗽,这是此篇所讲的咳的成因的第一条:外邪。外邪主要是首先犯到肺,因而咳之。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第二条,就是外内合邪。外邪是寒气或者风气等。那么内邪是什么?主要指寒饮食入胃。饮食是寒的,伤了脾胃。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里有这么一句话“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形寒寒饮则伤肺”,形寒(形体受寒)就是外邪,寒饮(饮食生冷)则是内伤,伤了胃,所以伤肺。两个寒都感受了以后,内外皆伤,里边外边都伤了,故气逆而上行,所以咳嗽。这一条就是说,里边有邪,外边也有邪,两个邪合起来影响到肺而引起咳嗽。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伤了脾胃,会损伤人的阳气,伤了阳气以后,水液的代谢会受影响,很容易引起痰饮。伏饮往往是寒性的。里边有了伏饮的话,再受到外邪,就容易引动伏饮而咳嗽。所以有的人受了外邪后不一定咳嗽,但是在某些人身上,他一感受外邪马上就咳嗽。《内经》中这种情况叫外内合邪,喻嘉言又引申了。此处讲的内外合邪都是寒,形寒、寒饮都属于寒。如果外受暑温,夏天在外受了暑温,素蕴内热,而内部自然酝酿着内热。这样也是外内合邪,也可以引起咳嗽。一般引动伏邪主要指的是寒饮,还可以引申为外部受了暑热,里边也有伏热(内热),这些都可以影响到肺而引起咳嗽。这样引申以后,有些内热的人,受了外邪后也容易引起咳嗽。这是第二种情况。对于有些容易感受、容易受邪而咳嗽的人,可用这个理论来解释。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第三种情况是“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五脏各有自己所主的季节受病,五脏受了邪以后,也可以传到肺而引起咳嗽,这是脏病传肺。脏病传肺,指内脏有了病,可以影响到肺而引起咳嗽。当然,不影响到肺的话不会咳嗽。

这一段中“各传以与之”,这个“之”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很多人,比如说张景岳等,认为“之”指的是五脏。“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就是说:不在五脏当令的时候,由于肺受损以后传到五脏,开始的时候咳嗽,以后又出现其他脏器的一些证候,所以认为这是肺传到其他脏。这个解释也是有理由的,因为下面一段话讲:“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微则为咳”,就是说开始的时候是比较轻微的,仅是一个咳嗽,以后慢慢发展了,传到五脏六腑,所以出现泄和痛。所以他们认为“各传以与之”的“之”字指五脏六腑,肺受了邪气以后可以传到五脏六腑。

但是也有好些人认为“之”字应该指肺,就是说五脏六腑各以时受病,但是有的时候五脏六腑不在当令的时候,也可以生病。“非其时”,就是说肺本来是主秋天的,其他的时间不会咳嗽,所以“非其时”的咳嗽是五脏六腑受了邪以后传到肺。这个“之”字应该是肺。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有先受,就一定有后受。那么后受是什么?当然是肺。所以有这样两个解释,都有理由。那么这两个理由,实际上都是存在的。肺的病可以传到五脏六腑,五脏的病也可以传到肺。那么我们在看到病的时候会发现,咳嗽的同时也可以兼见其他脏器的证候。

“肺为华盖”,肺脏是脏腑的华盖,呼则虚,吸则满,它本身只受得本脏的正气,受不得外来的客气(客气指邪气)。如果受了客气,就会咳嗽。另外,肺只受得脏腑的清气,受不得脏腑的病气。所以,如果病气犯了肺,也可以引起咳嗽。本脏的正气与外来的客气,这就是第一条外感,肺伤受邪,可以咳嗽。另外,它受得脏腑的清气,受不得脏腑的病气,就是其他脏腑影响到肺。

张景岳在这个问题上讲得更明白。他认为:“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他脏,此肺为本,而他脏为标也。”这样来看,张景岳把这一条分作外感之咳和内伤之咳。外感之咳是由肺发展后,影响到其他脏腑的;而内伤之咳主要是其他脏腑的病变影响到肺而引起的咳嗽。

从咳的成因来讲,这一段主要讲了这三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其中的确也是包括了所有咳嗽的情况。由肺影响到脏,可以确定,这是可以传变的,可以产生其他脏器的一些证候。那么由内脏影响到肺的话,内伤致咳,也的确常见。譬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肝火上炎,可以热火行经,阻碍肺的肃降,可以引起咳嗽。心火上炎,或者肝火上炎,可以煎熬津液,也可以导致肺燥而咳。这也是内脏影响到肺。脾虚生湿,积湿为痰,变成痰饮,痰饮上积于肺,也可以影响肺的气机,使它不能肃降,而引起咳嗽,这也是内伤之咳。还有肾的阳虚,阳虚水泛也可以上犯于肺,引起咳嗽,这是肾阳虚。当然肾阴虚也可以,肾阴虚以后,金水不能相生,造成水涸金燥,也可以引起咳嗽。所有这些,都属于内伤之咳。

所以不论是从肺影响到内脏,或者从内脏影响到肺,都可以引起除了咳以外的一些其他的症状。其他一些兼见的症状就可以作为我们辨证的依据。为什么这样讲?如果肺影响到内脏,这是要治肺的;如果是内脏咳嗽,其他脏腑影响到肺的话,那么光是治咳嗽效果往往不好。治病必求于本,所以一定要分清,哪个方面影响到肺引起咳嗽的,要治本。治本首先要辨证,辨证就要根据这些兼见的证候。

二、五脏咳

下面就把咳嗽分成五脏之咳、六腑之咳,也就是把肺的咳嗽分成多种类型,列出许多症状。根据这些症状我们可以诊断,如心咳、肺咳、肾咳、脾咳之类。在这里,我提出两点要大家注意。

第一,根据证候来分析病机所属,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我们说《内经》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从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精神。咳嗽虽然是肺的症状,可是不仅仅关系到肺。咳既不全归于肺,也不离肺。这是辨证论治的第一个精神,在这一篇里面告诉了我们。

第二,每一条里所列举的证候比较简单,可以说是代表性的证候。这些代表性的证候,有的时候与某一脏有关系,所以就以之为某一脏的咳。这些证候一般与某一脏是有关系的,但是更需要明确,它所讲的某脏咳不一定就是这个脏的病。这是要注意的。它列举的证候与这个脏的部位,或者这个脏的功能,或者这个脏的经脉有联系,因而就与这个脏的咳相联系了。所以,某脏咳未必就是这个脏的病,这一点要明确。但是它所讲的这几类咳,这些经典症状,都是我们常见的,经常可以碰到的。这对我们治疗的指导意义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我们治疗咳嗽,除了治疗肺以外,还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根据证候来辨证治疗。

下面讲五脏咳。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首先讲肺咳,它提出三个症状:一是咳嗽,二是喘息有音,三是甚至吐血。喘息是指气急有音,还有痰的声音。当然,咳嗽主要是肺,所以肺的咳嗽有腥感,可以引动伏邪。肺的咳嗽分寒热。《金匮要略》中“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为喉咙有声音,有痰,这主要是属于肺的,用射干麻黄汤止咳化痰。射干是比较凉的,这方偏凉些。

射干麻黄汤组成:射干9g,麻黄12g,生姜12g,细辛9g,紫菀9g,款冬花9g,五味子3g,大枣7枚,半夏9g。功用:宣肺散寒,化饮止咳。

对于寒性的咳嗽,可用《金匮要略》里的小青龙汤,有细辛、干姜、五味子。若为寒转化为热的,可以用小青龙汤加石膏。其他还有麻杏石甘汤。

小青龙汤组成:麻黄9g,芍药9g,细辛9g,甘草9g,干姜9g,桂枝9g,五味子9g,半夏9g。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麻杏石甘汤组成: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24g,甘草6g。功用:清泻里热,宣肺平喘。

对于肺寒的咳嗽,《金匮要略》里边还有甘草干姜汤,痰多的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等。

甘草干姜汤组成:甘草12g,干姜6g。功用:温中益气。

葶苈大枣泻肺汤组成:葶苈15g,大枣12枚。功用:泻肺去痰,利水平喘。

类似止咳的方子有很多,如紫苏散、桑菊饮(用于外感的咳嗽),如果咯血要润燥止血。

紫苏散组成:紫苏叶9g,桑白皮9g,青皮9g,五味子9g,杏仁9g,麻黄9g,甘草9g。功用: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桑菊饮组成:杏仁6g,连翘4.5g,薄荷2.4g,桑叶7.5g,菊花3g,桔梗6g,甘草2.4g,苇根6g。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对于咳嗽,朱丹溪提出了一个药,他主张用罂粟壳。这个药不错,用在干咳、无痰、刺激性的咳嗽,特别是咳嗽咯血时。罂粟壳可以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痛。但对一些有痰的咳嗽,罂粟壳最好不要用。朱丹溪认为罂粟壳是收涩药,治疗咳嗽单取敛肺镇咳之功,有痰的不好用。他也提出罂粟壳可以治疗痢疾,下痢也好用。当然,对于急性痢不可用,该药只是止泻的。如果里边没有什么邪,单是下痢的话可以用。

一般的普通咳嗽都属于肺咳,不详细讲了。

下面讲心咳。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心咳提出了几个症状:一个是心痛;一个是喉中梗阻,咽喉肿,或者是声音嘶哑。那么,为什么要讲心咳?主要是由于它“咳则心痛”,心窝部痛,所以认为这是心咳。另外,因为咽喉痛、咽喉肿。根据经脉的循行路线,手少阴心经有一条支路,它“上挟咽”,是心经经过的路线。所以说,咳嗽伴随这样的证候,就是心咳。此外,这个证候主要属于热、火。心主火,所以认为是心咳。实际上,这就属于我们刚才所讲的:“虽然名为心咳,并不是心的病”。根据它的症状描写,很像是外感风热的咳嗽。“喉中介介如梗状”,咽喉肿,是说也有喉痹、咽喉不利,或者声音嘶哑,有咽喉炎的证候。

“咳则心痛”,我们考虑是不是因为咳得厉害,心窝部比较痛。这也可能是气管发炎。患有气管炎,咳的时候胸骨后面有些痛,但绝不是心痛。我们认为,如果心咳属于外感风热的咳嗽,那么应该还有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口渴、痰黄稠、咳痰不爽,或者是干咳无痰。“咳则心痛”,要咳到心窝部痛,咳得一定比较厉害,可能痰咳出不爽。所以,像这种情况用药要祛风散寒、祛风清热,可用桑菊饮、紫苏散,再加些清热解毒的药。针对心咳“喉中介介”,甘桔汤很好。

桑菊饮组成:杏仁6g,连翘4.5g,薄荷2.4g,桑叶7.5g,菊花3g,苦梗6g,甘草2.4g,韦根6g。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紫苏散组成:紫苏叶9g,桑白皮9g,青皮9g,五味子9g,杏仁9g,麻黄9g,甘草9g。功用: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甘桔汤组成:桔梗9g,甘草9g。功用:清利咽喉。

下面讲肝咳,肝咳之状要跟脾咳连起来一起看。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肝咳是两胁下面疼痛,不太能活动,若动或转侧,下面胀满疼痛。脾咳中,“阴阴”和“隐隐”一样,痛隐隐地引肩背,甚至不可以动,动了以后咳得更厉害。

这两条的共同点是胁下痛,脾咳则右胁下痛,主要是古代人认为右胁下面是脾的位置。这是错误的,肝在于左,脾在于右,实际上我们现在不去管它。总之,肝咳、脾咳,它都是胁下痛,可以是右胁下痛,也可以是左胁下痛。不过一般来讲,咳嗽胁痛的话,往往右胁比较多一些。

若看到有胁下痛兼见咳嗽的话,可以从肝来治疗。有关治疗,朱丹溪讲:“咳引胁痛,宜疏肝气。”如果咳嗽而胁下痛的话,应该要疏肝气。一方面疏肝气,可用青皮、香附之类的药。一方面加化痰的药,如白芥子、二陈汤之类。

二陈汤组成:半夏9g,橘红9g,白茯苓15g,甘草(炙)9g。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判断为肝咳,单凭一个胁痛还是不够的,应该兼见其他一些肝的症状,比如脉比较弦,或者与情绪有关,气郁不升。若兼见这些症状,可以认定是肝咳。

肝咳在历代都有讲述,比如李东垣。他认为肝咳要用小柴胡汤治疗,他对小柴胡汤治疗肝咳深有体会。他认为治疗咳嗽用药要轻,不能用药很重。他用清轻之药稍稍散之,少量少量地散它,效果反而比较好。李东垣认为:用柴胡、黄芩、半夏各1钱(3g),陈皮5分(1.5g),再加人参5分(1.5g)、茯苓2钱(6g),更为奇妙。

他的理论是什么?因为气足了以后,邪容易出来,汗也容易发,所以他认为加5分人参非常有道理。但是一般人看了都怕,不敢用人参。这样许多咳嗽长久不能好,他是这样讲的。

小柴胡汤组成: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枣(擘)12枚。功用:和解少阳。

对于小柴胡汤止咳,我也用过人参,的确是肝咳,两胁下痛,脉弦,用了人参,其他的药跟李东垣差不多,也是用的量很少,用下去效果的确非常好。有一个人咳了2个月,嘴发苦,脉弦,两胁下痛,咳痰黄,这样的情况,开了3剂,没有吃完3剂,他就不咳了。所以,用小柴胡汤治肝咳,分量要轻,的确有这么个情况。

另外,肝咳还要再分,有的是肝火旺、木火刑金而引起咳嗽的话,那么要清肝,用黛蛤散——青黛和蛤壳。

黛蛤散组成:煅蛤壳180g,青黛18g,上为末,每服9~15g,布包,水煎服。功用: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该方治疗老慢支(偏热的)效果比较好,如果有咳嗽的话,那就更恰当了。当然,胁痛不一定都是肝咳,要看情况,也有些属于痰饮的。我们说的胁痛、咳嗽,包括胸膜炎。干性胸膜炎更容易咳,引起疼痛。有的时候的确也会不可转侧,转侧以后更痛,或者咳了以后更痛。

黑龙江的某医院治疗2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他们用什么?他们不用抗痨药,也不用放水。这些病例大多是单侧右胁症状比较严重,咳则气短。他们用加减小柴胡汤,用柴胡、半夏、葶苈子,还有金银花、连翘、杏仁、茯苓、通草、茉莉。用这个方以后,小便增加,7~10天渗出液就吸收了。

所以,肝咳和脾咳也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胁痛。我们认为胁痛一种是气比较多,另外一种是痰饮比较多。如果痰饮多的话,要考虑脾,考虑从脾论治。《内经》这里的脾咳也有胁痛。脾虚生痰,有痰饮也可以引起胁痛。对此,现在用香砂六君子汤,温化痰饮。香砂六君子组成:人参3g,白术6g,茯苓6g,甘草2g,陈皮2.5g,半夏3g,砂仁2.5g,木香2g。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所以肝咳和脾咳两者相似。我们可以这样来分:如果偏热,痰不多,有气上面的证候,有气郁的证候,这个从肝论治;如果属于虚性的,痰多的,气虚比较多的,这个从脾论治。以上属于肝咳和脾咳,下面讲肾咳。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此处对肾咳的描述,主要用的是“腰背相引而痛”。腰者肾之府,肾的经脉“贯脊,属肾,络膀胱”。由于膀胱经行于背,所以认为腰背痛的咳属肾咳。“甚则咳涎”,我们可以看出肾咳咳的时间往往比较久,又有痰饮。关于肾咳,张景岳认为这主要是劳损咳嗽。劳损咳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阴虚,一种是阳虚。他认为阴虚为多。他说:“内伤之嗽,必因阴虚……水亏于下,火炎于上。”肺经的虚是由于肾水之涸,即肾水的干枯。所以,这种劳损的咳嗽,如果是由于阴虚的话,要用壮水滋阴来治疗,就是要补肾。他主张用左归饮、左归丸,还有一阴煎、四阴煎。他主张用这些药,这是治疗肾阴亏而引起咳嗽的方法。

左归饮组成:熟地黄9~30g,山药6g,枸杞子6g,炙甘草3g,茯苓4.5g,山茱萸3~6g。畏酸者少用之。功用:补益肾阴。

一阴煎组成:生地黄6g,白芍6g,丹参6g,麦门冬6g,熟地黄9g,牛膝5g,甘草3g。功用: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止血。

四阴煎组成:生地黄6~9g,麦冬6g,白芍6g,百合6g,沙参6g,生甘草3g,茯苓4.5g。功用:滋阴生津,保肺清金。

对于阳虚,张景岳认为是元阳下亏,生气不布(布敷),脾困于中,肺困于上,为痰涎呕恶,这种要补阳,可用八味丸、理中汤之类。

八味丸组成:巴戟天45g,高良姜30g,茯苓30g,川楝子60g,吴茱萸45g,山药45g,胡芦巴30g,五味子45g。功用:平补气血,坚固牙齿,活血,化痰止咳。

理中汤组成:人参9g,干姜9g,甘草9g,白术9g。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另外有一张方,叫金水六君煎。这个大家知道的,这张方是很好的,它可以治疗阴血不足,肺肾两虚,水泛为痰。对于很黏稠的、味道为咸的痰(咸味入肾),金水六君效果很好。

金水六君煎组成:当归6g,熟地黄9~15g,陈皮4.5g,半夏6g,炙甘草3g,茯苓6g。功用:养阴化痰。

关于金水六君煎,我们看到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中,裘沛然老师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讲到程门雪院长治疗的一个病例。一个患者咳嗽很久了,一直不好,咳出来的痰是咸味的,程院长就给他用了金水六君煎这张方子,吃下去几剂以后,痰也消了,咳也止了。若药用得恰当,效果是很好的。

一般而言,金水六君煎的药物中,半夏、陈皮化痰,而其他的药物本不止咳,可是效果很好。张景岳没有提到腰背痛(肾咳腰背痛),而是抓住“痰咸”这一特质。所以,《内经》所述的症状只是代表性的。痰咸,这也属于肾,抓住这方面就可以认为是肾咳,所以程门雪院长用金水六君煎治疗。可见,《内经》要学得活,不一定仅抓住腰背痛这个情况。

上面所讲的五脏咳的症状只是举个例子,我们从这些症状里可以看出来,从中可以领会《内经》的精神。辨证施治要抓住症状的特点,看它们与哪个脏有关系,以此来治疗。

我记得程院长曾经和我们说过:“我们治病没有什么多大的诀窍,治病好像用钥匙一样,你只有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如果钥匙多了,若锁不对,就可以多换几把钥匙,方法就多了。”咳嗽也是如此。看着是一个很简单的病,但是有的时候就是搞不好。若分析方法多了,思路就广了。

的确,这就是辨证施治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医的特点。这是五脏咳,下面我们看六腑咳。

三、六腑咳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这个地方讲了六腑咳。

前面提道:“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五脏咳的证候,都围绕“痛”,或者咽喉痛,或者两胁痛,或者腰背痛。《内经》论咳,把痛作为代表性的证候,围绕着“痛”,提出主要症状。

这里的六腑咳,就是围绕一个“泄”。我们看看症状是不是这样的:“咳而呕”,呕虫是从上面出来了;“咳呕胆汁”也是从上面出来;“咳而遗矢”,咳的时候大便出来了;“咳而失气”,咳的时候屁出来了;“咳而遗溺”,咳的时候小便出来了。以上症状都围绕一个“泄”。所以,《素问·咳论》把“泄”作为六腑的共同点提出。这些症状有什么特点?它主要说明哪些问题?

六腑和五脏有表里关系,我们不一定要拘泥于这个理论。这里所讲的六腑咳,主要有这几个情况:第一,病得久,咳得久,由五脏咳导致六腑咳。第二,咳剧,咳得厉害,咳到呕吐、呕胆汁,咳到遗矢、遗溺。总之,咳得厉害。第三,出现虚象,所有症状都是虚证的表现。这里讲的六腑咳,都有这些共同的特点。

我们以胃咳为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这的确是从实践中来的,有的咳嗽与虫有关。我们现在知道蛔虫的生活史,蛔幼会到肺的微血管里去,的确可以引起一些咳嗽的症状,甚至引起咯血。像这种情况,光止咳是没用的。你一定要先把虫打掉,然后咳会好。所以,这个情况的确是从实践中来的。无论是干咳,或者是喘,或者痰里有血丝。

有这么个医案:有一位姓方的患者咳嗽3年,时间久,饿的时候胸也痛,上嘴唇有白点。这可能是虫斑。一般诊断虫斑看下唇,患者是上唇有白点。给他用什么药?用百部膏,百部一味煎膏,加槟榔和乌梅。百部可以润肺止咳,灭虱杀虫。槟榔和乌梅并不是治咳嗽的药。吃药以后不到10天,打下四十几条虫,胸也不痛了,咳嗽也停止了,从此以后患者也不咳嗽了,不治咳而咳自愈。这就是《内经》中的胃咳之症,咳甚有虫。

六腑咳主要是这样,咳呕胆汁等症,都是咳得比较厉害。又如,小孩百日咳,咳到后来会呕吐,说明咳得比较厉害,咳得比较久。怎样治疗咳嗽?还是要根据前面所讲的辨证施治。

下面讲三焦咳。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前面所讲的,无论哪种咳,久咳不已都会影响到三焦。上、中、下三焦的气机受影响后可以出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即脾胃功能不好。“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说明与肺、胃有关。其症状还可以有“多涕唾”,即痰涎比较多;“面浮肿、气喘”,说明咳得久了,气机不利以后,就会出现痰饮水肿等情况。我们前面讲过,三焦主要是肺、脾、肾,其本在肾,其标在肺。脏逆而咳,标是在肺,本在肾,根本在脾和肾。如《景岳全书·肿胀》所言:“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为什么讲“聚于胃,关于肺”?这也可以看作是互文。“聚”和“关”这两个字,未必一个是“聚”,一个是“关”。肺和胃的关系非常密切,肺与咳嗽有关,无须多言,这是肯定的。为什么要特别提出胃?因为胃是五脏六腑之主,五脏六腑都以胃为根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病因考虑。我们开始讲的形寒饮寒则伤肺,意思是形体受寒,或者饮食生冷,均可损伤肺脏。因为肺为娇脏,当风寒之邪侵犯肌体,皮毛先受之。“皮毛者,肺之合也”,故肺先受病。若再饮食生冷,脾胃受寒,母病及子,更伤于肺,内外皆伤(肺、胃都受伤),故引起咳嗽。

四、咳的治疗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这里提的治法指的是针刺。《内经》里药剂比较少,大多提供治疗原则。“治脏者,治其俞。”此处的“俞”一般有两种解释。其一,认为“俞”是背俞,即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和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背上的腧穴有肺俞、大杼、风门、膏肓等,主要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其二,根据《灵枢》,这个“俞”指五输穴,如手上、脚上的这些穴位。“治脏者治其俞”的五输,在手上有太渊、大陵、神门这三个穴位,脚上有太白、太冲、太溪这三个穴位。

对“治腑者治其合”这句话,大家没有不同意见。合穴包括曲池、足三里这些穴位。“浮肿者治其经”,可取相关脏腑的经穴分别治之。这些治则对我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般治咳,的确有两类:一种是用背上的腧穴,如肺俞、脾俞、肾俞、风门等背上的腧穴;另外一种是用膝肘关节以下的五输穴。

举个例子。治咳嗽,肺俞是常用的。如果夹有外感发热,可加合谷、曲池、尺泽、风门等穴位。这是外感方面的。如果夹有气虚,可选脾俞、足三里等为主穴。如果痰多,可选用风门、肺俞为主穴,以风门穴化痰。阴虚,则用肾俞、太溪,它们属于足少阴肾经。阳虚,则用灸法,灸足三里、命门、肾俞、脾俞等。这里所讲到的背部俞穴、五输穴,常用于治疗咳嗽。

另外一方面,我举些历代治疗五脏咳、六腑咳的方法,可以记一记。治疗五脏咳,肺咳用麻黄汤。心咳用桔梗汤。甘草、桔梗这两样药,桔梗用得多一些。肝咳用小柴胡汤,前面讲的。脾咳用升麻汤,用升麻、芍药、甘草、葛根,使阳气上升,使肺的浊气下降(升清降浊)。胃咳用乌梅丸。胃咳会疼,有疼的咳嗽用乌梅丸。胆咳用黄芩半夏干姜汤。大肠咳用赤石脂、薏苡仁。小肠咳用芍药甘草汤。肾咳用附子细辛汤。膀胱咳用茯苓甘草汤。三焦咳,这种咳嗽类似于老慢支,可用二陈汤或者香砂六君子等。

对于内伤咳嗽,喻嘉言提出了一些治疗原则。内伤咳嗽由于病因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治疗原则为:“火盛壮水,金虚崇土,郁甚舒肝,气逆理肺,食积和中,房劳补下,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内已先伤,药不宜峻。”他认为,火盛则壮水,金虚则崇土。郁甚舒肝,即郁得厉害要用舒肝的办法。气逆理肺,气机上逆需调理肺。食积和中,吃东西太多积食需和中。房劳补下,房劳伤肾应补肾虚。喻嘉言治疗的面更广,办法更多,更灵活。比如,同样是肝咳,症状不同,也可以治其他脏,比如刚才讲的“金虚崇土”,肺咳不一定治肺,也可以治肝、治脾。“火盛壮水”,肝火上炎,心火上炎可以滋肾。这样办法就更多了。

《素问·咳论》这篇很简单。岐伯先提出一些咳的成因,然后,对咳辨证施治。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精神。《素问·咳论》中这些症状,都是临床常见的。以《素问·咳论》为指导,是可以取得疗效的,我们也举了些例子。学《内经》要活学,学得活,学以致用。 yp1/9+CSNY9Dc9T7le/3jdkHdg13Na1mSdflPgEpz1bkuxDnv96IMfLmCgNSqp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