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中医四畔疗法的历史沿革

在中医学的历代文献中积累了有关四畔的许多丰富的资料,尤其是在中医外科疾病领域。诸多医家从病灶四畔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都论述颇丰。我国现存的最早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就记述了药物围敷病灶四畔的治疗方法。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了“四畔”一词。南北朝时期的《刘涓子鬼遗方》对疮疡的四畔描述了其临床表现,并且采用灸法和围药联合应用于四畔施治。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将四畔的表现作为有头疽和发背等疾病的诊断要点。明清时代学术流派纷呈,对病灶四畔的认识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四畔的辨证和治疗上也充分地反映了医家的学术观点。这些医籍的记述为后世总结四畔的诊治经验、形成四畔理论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一节 东周时期

一、《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学著作。该书所载治法多种多样,除了内服汤药之外,尤以外治法最为突出,有敷贴法、药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法、角法(火罐疗法)等。在多种多样的治法中,就包括四畔疗法。如治疗“胻久(灸)伤(疡)”以“术”等药水煎药浴法,以“骆阮”熏治“牝痔”法,煮“秋竹”蒸气熏治“火烂”的熏法以及蒸葱熨治冻疮的熨法等。此外《五十二病方》中的敷法,根据病情不同,敷贴的范围,方法各异。如治疗“颐痈”云“勿尽傅,圈一寸”。

《牝痔》:“牝痔之有数窍蛲白徒道出者方:先道以滑夏铤,令血出。穿地深尺半,袤尺,广三寸,燔炭其中,叚骆阮少半斗,布炭上,以布周盖,坐以熏下窍。”

《痂》:“治仆纍,以攻脂膳而傅。傅,炙之。三四傅。”

《痈》:“颐痈者,治半夏一,牛煎脂二,醯六……勿尽傅,圜一寸,干,复傅之。”

二、《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有关对病灶四畔治疗的思想散见于论述中。

《素问·五常政大论》:“不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素问·玉版论要》:“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素问·玉机真脏论》:“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

《素问·通平虚实论》:“霍乱,刺俞旁五,足阳明及上傍三。”

《素问·刺虐》:“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素问·长刺节论》:“阴刺,入一旁四处(按《甲乙经》,阳刺者,正内一,傍内四;阴刺者,左右卒刺之。此阴刺疑是阳刺也)。”

《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二曰豹文刺,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第二节 秦汉时期

一、《华佗神医秘传》

《华佗神医秘传》是由汉·华佗撰,唐·孙思邈编集。这部著作对研究祖国医学和指导中医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华佗治羊毛疔神方》:“初起时头痛发寒热,前心后背有红点,形类疹子。宜先针刺破,取出羊毛,再以明矾末三钱,用青布包紧,蘸热酒于前心疮上一二寸外,周遭擦之,渐见疮眼,其毛即奔至后背,仍根据前法擦于后背部,将羊毛拔置布上,即埋入土中。内用:紫花地丁一两,金银花三两,白矾、甘草各三钱,水煎服。”

《华佗治脑痈神方》:“脑痈发于泥丸宫,在头顶之上,倘色如葡萄之紫,疮口不一,或如碎粟,四围坚硬,疮顶色红赤不黑,是为阳痈,尚可医疗。”

《华佗治疔疮不破神方》:“蝉衣,僵虫,上等份为末,醋调敷四围,候根出,拔去,再涂即愈。”

《华佗治石疖神方》:“疡之小者曰疖,其根硬者曰之石疖。以白菊花叶捣汁,调白蜜敷之,更以渣敷四围,留头不敷。俟毒水流尽,即消。”

二、《史记》

《史记》是公元前104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扁鹊仓公列传》:“菑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

《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建病者,臣意见其色,太阳色乾,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肘后备急方》

晋·葛洪首先提出了“四畔”这一名词。

《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第三十六》:“姚氏,乳痈。大黄鼠粪湿者,黄连各一分,二物为末,鼠屎更捣,以黍米粥清和,敷乳四边,痛即止愈,无黍米,用粳米并得。”

《卷七·治卒蜈蚣蜘蛛所螫方第五十九》:“身中忽有处燥痛如芒刺,亦如刺虫所螫后,细疮作丛。如茱萸子状也,四畔赤,中央有白脓如黍粟。亦令人皮急,举身恶寒壮热,极者连起,竟腰胁胸也。治之法,初得磨犀角,涂之,止。”

《卷七·治卒中射工水弩毒方第六十五》:“其中人有四种,初觉则遍身体视之。其一种正黑如墨子,而绕四边者人或犯之如刺状。其一种作疮,疮久即穿陷。一种突起如石之有棱。其一种如火灼人肉,起作疮。此种最急,并皆杀人。若见身中有此四种疮处,便急疗之。急周绕遍,去此疮边一寸,辄灸一处百壮,疮亦百壮则瘥。”

二、《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在论述多种外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初期、成脓期、溃后期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时,都提到了“四畔”。

《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发背及痈疽皆在背上,不问大小,有疼无疼,或热不热,或冷不冷,但从小至大肿起,至一尺以上者,赤肿焮热,即用紧急收赤肿药围定,不令引开,中心即用抽脓聚毒散贴之,急令散毒外透,内又服排脓缩毒内托汤药。”

《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下焦发为留注虚损之候。前阴股两处起如鸡鸭子大,长横折内,初起肿核结块,后四畔浮肿,相并伏硬,色青黑。”

《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两曲䐐,膀肚下,内外两踝,前有臁刃,两边为里、外廉。此处近骨,结痈难差,宜收毒散外贴四畔,中心用治肉血药贴无害。”

《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痈疽疮肿,贴抽脓膏,四畔用收脓散围定方。天南星(二两)、赤小豆(三两)、白及(四两),上三味各为细末,和匀,冷水调,摊上四面肿处,用绢压之。”

《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治发背疮口内满难合,宜用胜金散。黄药(三两,去粗皮,炒)、白芷、白及、鸡内金(各五钱),上四味为末,用新水调,敷周围四畔。”

第四节 隋唐时期

一、《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是由巢元方等人编撰,为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病因病机和证候之专著,在论述多种外科疮疡性疾病的辨证要点时,均提到了四畔。

《卷之三十一·鱼脐疔疮候》:“此疮头,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疔疮。”

《卷之三十五·圆癣候》:“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其里亦生虫。”

《卷之三十五·乌啄疮候》:“乌啄疮,四畔起,中央空是也。此亦是风湿博于血气之所变生。以其如乌鸟所啄。因以名之也。”

二、《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652年,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三曰雄疔,其状疱头黑魇,四畔仰疮疱浆起,有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形高,忌房室。”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四曰雌疔,其状疮头稍黄,向里魇亦如灸疮,四畔疱浆起,心凹色赤,大如钱孔,忌房室。”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七曰三十六疔,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后日生三,乃至十,若满三十六,药所不能治,如未满三十六者可治,俗名黑疱。忌嗔怒蓄积愁恨。”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九曰盐肤疔,其状大如匙面,四畔皆赤,有黑粟粒起,忌食成物。”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齐州荣姥丸》:“用法以针刺疮中心深至疮根,并刺四畔令血出,以刀刮取药如大豆许纳疮上。”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玉山韩光方》:“治鱼脐疮,头白肿痛不可忍者方:先以针刺疮四畔,捣白苣汁,滴着疮孔内。”

《卷二十三痔漏方·灸法》:“九漏,灸肩井二百壮。漏,灸鸠尾骨下宛宛中七十壮。诸漏,灸瘘周围四畔,瘥。”

《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玉山韩光方》:“刺疮头及四畔令汁尽出,捣生栗黄敷上,以面围之,勿令黄出,从旦至午,根拔矣。”

三、《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是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约成书于682年。作者集晚年近30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在论述小儿疾病治疗中提到了“四畔”。

《卷第十一·小儿·补肝丸》:“治赤眼不问久远方:䫼砂(三两),上一味,以酢浆垍器中漫,日中曝之,三日药着器,四畔干者取如粟米大。夜着两眦头不过三四度永瘥。并石盐石胆等尤佳。”

《卷第十一·小儿·鼻病第四》:“治鼻中息肉塞鼻,不得喘息方:取细辛,以口湿之,屈头纳鼻中,旁纳四畔多著,日十易之,满二十日外。”

四、《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唐代蔺道人撰于841—846年,全书由“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及“治损伤方论”两部分组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不须割肉,肉自烂碎了,可以入骨。骨入之后,用黑龙散贴疮之四围肿处,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所用刀最要快,剜刀、雕刀皆可。”

第五节 宋金元时期

一、《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由北宋王怀隐、王祐等奉敕编写。该书汇录两汉以来迄于宋初各代名方16834首,首叙脉法、处方用药,以下分述五脏病证、伤寒、时气、热病、内、外、骨伤、金创、妇、儿各科诸病病因证治,及神仙、丹药、药酒、食治、补益、针灸等内容,为我国现存10世纪以前最大的官修方书。

《卷第三十三·治眼被物撞打着诸方》:“夫眼忽被物撞打着,睛出眼带未断,当时纳入睑中,但勿惊触,可四畔摩膏,及以生地黄,细捣厚敷之,无令外风侵击。”

《卷第六十一·痈疽叙疗诸法》:“凡痈疽疖初生,皆只如粟黍粒许大,微似有痛痒,或触破之即焮展,初觉有之,即须速服犀角汤丸,及诸冷等药;取通利,疏畅腑脏,兼以汤水淋射之,涤其壅滞,疮头涂石药,四畔贴熁药,折其毒势。”

《卷第六十一·痈疽叙疗诸法》:“若是疽,则审按候其浅深,烧针烙之,于维上涂,止痛引脓,膏维之兼帛贴之,常令开润,勿令燥也,四畔贴熁药。”

《卷第六十一·辨痈疽宜针烙不宜针烙法》:“若痈疽广大,脓溃肌骨者,惧一时之痛,不肯四畔多下针烙,唯开三两处而已,欲望其早愈,不亦难乎,常见有开肿者,不原审其浅深,所针烙,或当时无脓,经宿方溃,或下针不出,别处生头。”

《卷第六十一·治痈肿贴熁诸方》:“凡疗暴热欲成痛肿者,所贴熁药,初时热猛盛,炎炽难当,肿处若似有头,即当上贴温热膏药,引出其热毒,此乃火就燥之义也,四畔赤焮处,捣生寒药贴熁之,折伏其热势,亦如驱逐邪恶,扑火之义。”

《卷第六十一·治痈肿贴熁诸方》:“治痈肿,热毒疼痛,攻蚀肌肉,赤色虚肿,手不可近,欲成脓,及已有脓者,四畔赤肿,宜用寒水石散方……用头醋旋调和,稀稠得所,涂故软布上,贴疮头四畔赤焮处,候干即易之,其疮头别研汲斯青黛,以少许水和,时时以鸟翎敷之,勿令干燥。”

《卷第六十一·治痈肿贴熁诸方》:“治痈疽及一切毒肿,坚硬疼痛,攻冲四畔焮肿,抽热毒,散肿气,清水膏方……用芸苔菜,捣取自然汁,以蜜少许相和,调药令稀稠得所,看四畔肿赤处大小,剪生绢上匀摊,可厚一钱,贴之,干即易。”

《卷第六十二·发背论》:“于发背者……其候多于背两髀间,初起如粟米大,或痛或痒。四畔作赤色,日渐增长,若不早疗,经数日遂至不救。”

《卷第六十二·发背贴熁诸方》:“治乳石气发背,疮赤黑色,宜贴柳木耳饼方……依疮大小贴之,恐药不住。以单帛勒之。病者觉痒及冷应心,则不得以手搔之。如人行三十里一换,须臾痒不可忍,四畔便皱,脓即已也,急去其药,以甘草温汤洗之,用膏药贴之,每日一换,皆须甘草汤洗之,以瘥为度。”

《卷第六十二·治发脑诸方》:“夫发脑者……初如黍米,四畔焮赤肿硬,连于耳项,寒热疼痛。若不早疗,毒气伤于血肉,血肉腐坏,化为脓水,从脑中而出,气血渴,必致危殆矣。”

《卷第六十二·治发背淋拓诸方》:“夫发背者……其肿起于背胛中,白如黍米,四畔相连,肿赤热而疼痛。或已溃,或未溃,毒气结聚。”

《卷第六十四·治鱼脐疔疮诸方》:“夫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丁疮也。”

《卷第六十六·治一切瘘诸方》:“治一切瘘,天灵盖膏方……用猪膏和令稀稠得所,可涂之四畔,不得侵着疮内。”

《卷第九十·治小儿疽诸方》:“治小儿疽毒肿坚硬,疼痛,攻冲四畔焮赤,宜用抽热毒,消肿气消水膏方……调药令稀稠得所,看四畔肿赤处大小,剪生绢,上匀摊,可厚一钱,贴之,干即换之。”

《卷第九十·治小儿毒肿诸方》:“治小儿身上毒肿,肉色赤热,宜用贴熁方……如有头,即以膏药当心贴之,四畔使散之。”

《卷第九十一·治小儿鱼脐疮诸方》:“夫小儿鱼脐疮者,此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疮也。”

《卷第九十一·治小儿鱼脐疮诸方》:“治小儿鱼脐疮:又方,上白莴苣捣绞取汁,先以针刺疮上及四畔,滴汁于疮中即瘥。”

《卷第九十一·治小儿王烂疮诸方》:“治小儿王烂疮,初患,一日肉色变,二日胞浆出,或四畔时赤,渐疱浆而一身,即不可疗,其状如汤火烧,宜速用黄连散方。”

《卷第九十九·具列一十二人形共列二百九十穴》:“百会一穴……针入二分得气,即泻。加灸数至一百五,即停,三五日讫。绕四畔,以三棱针,刺令出血,以井华水淋,淋令气宣通。”

二、《经史证类本草》

《经史证类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该书系将《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两书合一,予以扩充调整编成,共载药1748种,为宋代本草集大成之作。其资料之富、内容之广、体例之严,对后世本草发展影响深远。

《卷第三·滑石》:“杨氏产乳,疗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以车前汁和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冬月水和亦得。”

《卷第十·乌头》:“主瘘疮,疮根结核,瘰疬,毒肿及蛇咬。先取药涂肉四畔,渐渐近疮,习习逐病至骨。”

《卷第十七·犀角》:“四畔赤,中央有白脓如黍栗,亦令人皮急,举身恶寒壮热,极者连起竟腰、胁、胸也。治之法:初得磨犀角,涂之止。”

《卷第二十一·白僵蚕》:“肘后方,治背疮弥验。以针挑四畔,白僵蚕为散,水和敷之,即拔出根。”

《卷第二十二·蜘蛛》:“治背疮弥验方取户边蜘蛛,杵,以醋和。先挑四畔,令血出,根稍露,用药敷,干即易,旦至夜拔根出,大有神效。”

《卷第二十二·蜣螂》:“肘后方,若大赫疮已炙之,以蜣螂干者末之,和盐水敷疮四畔周回,如韭阔狭。”

《卷第二十三·安石榴》:“百一方,治疔肿,以针刺四畔,用榴末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以痛为度纳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

《卷第二十九·白苣》:“外台秘要,鱼脐疮,其头白似肿,痛不可忍方:先以针刺疮上及四畔作孔,以白苣汁滴孔中,瘥。”

三、《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是宋代太医院编,共200卷。分6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收集较多的医学全书,在记述痈疽、发背等疾病的治疗与辨证时均涉及四畔。

《卷第一百一十三·钩割针镰》:“凡目忽被物撞打睛出,但眼带未断者,当时内入睑中,勿令惊触,四畔摩辟风膏,及捣生地黄敷之,其窍内有恶血,以针引之。”

《卷第一百二十八·痈疽门》:“痈疽攻疗诸法……即须速服犀角汤丸,及诸冷等药,取通利,疏畅脏腑,兼以汤水淋射,涤其壅滞,疮头用石药,四畔贴熁药,折其毒势,如此将理,觉不退,是热毒稍坚,即停用汤水淋射,精意辨之,定是痈疖,便当上灸之。”

《卷第一百二十八·痈疽门》:“若是疽则审按,候其浅深,烧针烙之,于纴上涂止痛引脓膏纴之,兼以膏涂帛贴之,常令开润,勿令燥也。四畔贴熁药,夫血脉喜温而恶寒,若著冷气过理迫之即滞,难瘥。”

《卷第一百三十一·发脑》:“论曰发脑者……此皆脏腑蕴积热毒,或乳石发动,毒气上攻于脑,发于皮肤,头如黍米,四畔焮赤肿硬,遍于耳项,寒热疼痛,若不急治,毒气伤于血肉,血肉腐坏化为脓水,从脑中出,血肉既竭,必致危殆。”

《卷第一百三十一·发背》:“治发背疮肿方:白面,上一味,取泥拌和,围肿四畔,令童子七人尿围中浸肿处即瘥。”

《卷第一百三十七·诸癣》:“治一切久癣,积年不瘥。四畔潜浸,复变成疮,疮色赤黑,痒不可忍,搔之血出。”

《卷第一百四十·箭镞金刃入肉》:“虎舌丸方……石脑油为丸,如黍米大,用两头尖角合子盛贮,每出箭头一枚,入箭疮内,即以好酒少许,摩疮四畔,次将红散子摩疮,须臾觉疮极热而痒,其箭头当日内自出,次以生肌金华散,掺疮内,以紫金膏封之。”

《卷第一百四十八·诸虫啮》:“治百虫啮,沙虱蛇蝎蛊毒,辰砂丸方……每服一丸,冷水下,良久身上毛旋起处,即是毒所伤,却用水调一丸,于毛旋起处,绕围四畔磨涂,其虱自爆出。”

《卷第一百九十四·治瘰疬痔漏灸刺法》:“诸瘘,灸瘘周四畔,瘥。”

四、《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为宋·郭思编,刊于1124年。该书系取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简、便、验方及针灸法汇编而成,共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在记述痈疽等疾病的治疗与辨证时均涉及四畔。

《卷之二·疮疽痈肿第八》:“鱼脐疔疮……先以针刺疮上,四畔作孔,捣白苣取汁,滴疮孔内。”

《卷十三·中风大风水气第十二》:“凡卒中风口㖞,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耳病亦灸之。”

《卷之五·头面手足瘰疬疮漏第十六》:“九漏,灸肩井二百壮……绕四畔灸瘥。”

五、《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是南宋刘昉等辑撰。该书汇集整理宋以前儿科学成就,全书按病分为547门,本书取材广博,立论严谨,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且文献均有明确出处,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卷第三·察形色治病第九》:“脾属土,其色黄。(中央之应。)王在四季,外应于合,故口四畔黄色如橘者,脾之有积热。”

《卷第三·察形色治病第九》:“凡色赤在左颧者,心热。在右颧者,肺热。在两目者,肝热(其色在于两目,眼周围也)。在口四畔者,脾热。在两耳前后者,肾热。凡白色在右颧者,肺气盛。左颧者,微邪干心:口四畔者,气不顺。”

《卷第三·察形色治病第九》:“口四畔黄如橘,脾积热。口四畔青色,兼有青筋,主惊。口四畔白色,荣卫气滞。”

《卷第五·初生着噤第十一》:“《张氏家传》治新生儿口噤方……婴儿口噤以乳母唾调,涂口唇四畔并牙关后,小儿以舌搅药即是安。”

《卷第三十六·疽第二》:“《圣惠》治小儿疽毒肿坚硬,疼痛攻冲,四畔焮赤,宜用抽热毒消肿气青膏方……用芸薹菜捣取自然汁,以蜜少许相和调药,令稀稠得所,看四畔肿赤处大小,剪生绢上匀推,可厚一钱,贴之,干即换之。”

《卷第三十七·鱼脐疮第十三》:“张涣,鸡清散方,治身体生疮出黄水,四畔熛浆起,狭长似鱼脐,上以蛇蜕皮一两,烧灰细研,每用少许,鸡子清调涂疮上。”

《卷第三十七·王灼疮第十四》:“治小儿王烂疮初患,一日内色变,二日疱浆出,或四畔时赤、渐长。若疱浆匝身,即不可疗。”

六、《卫济宝书》

《卫济宝书》是宋代东轩居士撰,成书于1170年以前,分为2卷。上卷论述痈疽证形,列五发(癌、瘭、疽、痼、痈)图说及用药原则和内外治法(包括试疮溃法、长肉、溃脓、针治、骑竹马灸、灸恶疮法等),并载述一些外科器械之使用和制造。下卷为证治,载方40余首,包括丸、散、膏、丹、汤、药饼、药捻等多种剂型。本书较好地体现了疡科辨证论治思想,对研究中医外科诊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卷上·五曰痈》:“大痛不止,先后失序,疗之难愈。假如只一个疮,看四面无头,其头在中,仍不许于中点之,大逆。只于四旁厚涂,依常法。”

七、《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南宋陈言撰著。原名《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书中首论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为据载列临床各科病证的方药治疗。全书论述精审,多有心得发明,所列方药乃由作者精选而成,故此书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卷之十五·疔肿证治》:“三曰雄疔,疱头黑魇,四畔仰,疮疱浆起,有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忌房事。”

《卷之十五·疔肿证治》:“四曰雌疔,疮头稍黄,向里魇亦似灸疮,四畔疱浆起,如钱孔,心凹,色赤,忌房事。”

《卷之十五·疔肿证治》:“七曰三十六疔,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三日生三,若满三十六,药所不治,俗名黑疱,忌嗔怒,蓄积愁恨。”

八、《是斋百一选方》

《是斋百一选方》是宋·王璆于1196年撰写的医方著作,全书共31门,重点介绍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包括男、妇、小儿各科病证的成方、单方。

《卷之十六·消毒散》:“治一切肿毒,及治肿而疼痛者。滁医魏全方。天南星、郁金、木鳖子(去壳)、草乌头、赤小豆、朴硝(令研细,旋入),上等分,并生用,为细末。如肿赤色,用冷水调敷,扫肿四畔;如不赤色,用温淡醋调敷之。”

九、《集验背疽方》

《集验背疽方》是南宋李迅撰,成书于1196年。后人评价本书“凡诊候之虚实,治疗之节度,无不斟酌轻重,辨析中的,使读者了然”。在记述痈疽等疾病的治疗与辨证时均涉及四畔。

《疽疮方》:“痈疽初作之时,便合用麦饭石膏四围涂傅,以护其根脚,不可使开,中心却要留痈口如钱大,使毒气出。”

《忍冬丸》:“无盐桃末、皂角末、白芷末、荆芥末、草乌头末,上等分,用米醋调贴四围,留中。蜜调亦得。”

《痈疽不可膏药贴合论》:“大痛不止,先后失序,疗之难愈。仅如只一个疮面而四面无头,其头在中,仍不许于中点之,大逆。只于四旁厚涂。”

十、《针灸资生经》

《针灸资生经》系宋·王执中(叔权)撰,刊于1220年。书中对宋以来文献有所论述,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予以补充阐发,增列部分有效单验方,对针灸临床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针灸资生经第七·瘰疬》:“以艾炷绕四畔周匝,七壮即止,诸恶漏中冷瘜肉出,灸足内踝上各三壮,二年者六壮。”

《针灸资生经第七·疔疮》:“疔疮灸法,千金以为神验。亦有先以针刺鱼脐疮上四畔作孔,捣白苣汁滴疮孔者。有刺疮头及四畔令汁出,捣生栗黄敷(以面围之。勿令黄出)。”

十一、《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大全良方》为南宋陈自明所撰,共24卷,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及产后8门,每门分列若干病证,以病分论,分述病因、证论、方药,并附部分医案,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中医妇产科学的专著。

《卷之十五·〈古今录验〉方》:“疗妊娠卒不得小便……用车前草汁调滑石末,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

《卷之二十二·芎附散》:“治产后败血作梗,头痛,诸药不效者,大附子一枚,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尽,去皮脐;川芎一两,并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

十二、《严氏济生方》

《严氏济生方》,又名《济生方》,是南宋严用和撰。分类辑录内、外、妇科方论,持论较谨慎,不轻攻,亦不轻补。

《痈疽疔肿门》:“众丁之中,惟三十六丁可畏,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三日生三,乃至十,若满三十六,药所不治,未满三十六可治,俗名黑疱,忌嗔怒蓄积愁恨。”

十三、《外科精要》

《外科精要》是宋代陈自明著,为中医治疗痈疽之专论。卷中论痈疽之辨证及调护,其辨痈疽之表里阴阳、形证之善恶顺逆,条分缕析,如指诸掌,为后世所遵从。

《卷上·治痈疽用药大纲第十八》:“痈疽初作,便宜灼艾,及麦饭石膏涂四围,中留口出毒。如疮小,通敷之;既溃,用神异膏贴之。”

《卷下·洪丞相方用蜞针法第五十五》:“治痈痘疖,用生鹿角尖,于砂石器内同米醋磨浓,涂患处四围,涂一二日,内消。”

十四、《仁斋直指方论》

《仁斋直指方论》是宋·杨士瀛撰于1264年。该书将诸科病证分为72门,每门之下,均先列“方论”,述生理病理、证候表现及治疗概要,次列“证治”、条陈效方、各明其主治、药物组成及修制服用方法,条理清晰。

《卷之二十二·疔疮方论》:“疔曰五疔,类分数种……大抵疮头黑硬如钉,四畔带赤如火,盘根突起,随变焦黑,未几肿大而光,转为湿烂,深孔透肌,如大针穿之状。”

《卷之二十二·疔疮方论》:“又有一种疮头黑深,形如鱼脐,破之黄水渗出,四畔浮浆,是曰鱼脐疔疮。”

《卷之二十二·瘰疬证治》:“瘰疬四畔红肿多汁,为热证。”

十五、《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是南宋朱佐编撰。该书是一部方书,汇集了历代效验医方,以疾病分类,共分为15大门类,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临床各科的内容。每一疾病都先立论,后列方,间附效验之医案,内容丰富,颇具实用价值,对学习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均有很大的帮助。

《卷之十二痈疽门·药方次序》:“麦饭石膏、神异膏、血竭膏、牡蛎地黄膏,以上四方,治痈未破肿痛,破后涂角四畔,余肿临时详酌,更换用之。”

《卷之十二痈疽门·灸痈疽法》:“宣毒散,初发或灸后,用傅贴消肿,收赤晕围聚。”

《卷之十二痈疽门·治痈疽发背三法》:“如疮已聚脓血,则以药傅四畔,只留其头,使之血出,亦以血尽疮口合为度。其疮口或皮肤有破损处,千万不可傅药,痛不可忍。”

《卷之十四中毒门·治蛇啮方论》:“治蠼螋妖虫方……又方,用鸡子尖头,剜小窍,取白涂四畔,疮即愈。”

十六、《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是金·张从正编撰的中医著作,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全书各卷由诸篇论文汇编而成,每卷含数篇论述,有说、辨、记、解、诫、笺、诠、式、断、论、疏、述、衍、诀等体裁,对疮疡痈疽的记述中涉及四畔。

《卷十一·风门》:“凡背疮初发,便可用藏用丸、玉烛散,大作剂料,下脏腑一二十行;次用针于肿处,循红晕周匝内,密刺三层,出血尽,以温软帛拭去血,甚者,百会委中皆出;后用阳起散敷之。不可便服十味内托散,其中犯官桂,更用酒煎。”

《卷十五·疮疡痈肿第一》:“生蜜与隔年葱,一处研成膏。上先将疮周回,用竹针刺破,然后用疮药于疮上摊之,用绯绢盖覆,如人行二十里觉疔出,然后以热醋汤洗之。”

十七、《御药院方》

《御药院方》是著名的元代宫廷医家许国祯所著。该书以宋金元三朝御药院所制成方为基础,进行校勘,修改其错误,补充其遗漏,于至元四年(1267)刻板成书,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养生、美容等多方面内容,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宫廷用药的经验。

《金花散》:“消赤肿,止疼痛,散毒气。川大黄、黄柏、郁金、黄连、黄芩(各一两),甘草、朴硝、寒水石(各半两),白及、白蔹(各三钱),糯米粉(三合),上为细末,每用生蜜水调稀,涂鸡翎涂四畔焮赤肿处。”

《外用清毒药》:“治诸肿毒坚硬不消。黍粘子、葛根、升麻、地骨皮、黄花地丁、甘草、金银花(各等分),上件为粗末,每用五七钱,水一升,煎十沸,于肿四畔热用,冷则再暖。”

十八、《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是元代危亦林编撰,为危氏五世家传经验医方,内容包括中医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各科疾病231种。每门之下首论病源证候,继则分症列方,并附针灸之法。该书具有重要的考据与临床实用价值。

《卷第七·诸痔》:“治诸痔捷效……先用郁金、国丹末,以鹅翎刷于疮四畔围护,恐伤好肉。”

《卷第十二·疮毒》:“鱼脐疮方,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上用蛇蜕皮烧存性,细研,鸡子清调敷。”

《卷第十八·紫金皮散》:“治一切打仆损伤,金刃箭镞浮肿,用此效。紫金皮(醋炒)、天南星、半夏、黄柏(盐炒),草乌(炮),川芎(茶水炒),川当归(煨),杜当归、乌药、川白芷(盐水炒)、破故纸、刘寄奴、川牛膝、桑白皮(各等分)。上为末,生姜、薄荷汁兼水调,糊肿处或伤处。皮热甚,加黄柏皮、生地黄各五钱。有疮口者,勿封其口,四畔用此料糊之。”

《卷第十九·疮肿科》:“心痈者……若陷入里,亦不可恃。如不饮食,急须扶脾;能食,疮已破穿见肉膜,亦未为害,但要洗涤净洁,以生肉药掺四畔,自然而愈。”

《卷第十九·五发形图》:“疽发,此疾初发之时,毒气在皮,作热坚硬,百节疼痛,虚渇不已,昏沉不省人事。破后疽出血如蚕,多口出脓汁,七日之后,急用药,有鲜血难治,四畔生牛唇黑硬。”

《卷第十九·秘传十方》:“诸般疽发肿赤,痛不可忍,未成角散,已成角破,用至疮口合而止,是名四面楚歌……生地黄自然汁调敷四畔,或苦虀根汁,肿用商陆根研汁,未溃则满体涂上,或有尖起处,则留出疮口。”

《卷第十九·疮肿科》:“贴五发未破:南星、大黄、草乌、白蔹(各半两),蚌粉、大柏皮(各一两),小赤豆(一合),上为末,取芭蕉头研取油,调角四畔。加乳香、没药尤妙。”

《卷第十九·疮肿科》:“若丁肿,先用银篦或鹿角,针于疔疮中间及四畔针破,令恶血出,以追毒饼如小麦大,擦入孔中,却以此膏贴之。”

《卷第十九·疮肿科》:“草乌(七个),小赤豆(七粒),拒霜叶(一两,阴干),上为末,井花水调涂角四畔留顶,用前敷药亦妙。”

《卷第十九·疮肿科》:“治附骨疽久不瘥,脓汁败坏,或骨从疮孔出……凡贴,先以桑白皮、乌豆煎汤淋洗,拭干,煅龙骨为粉掺疮口四畔,令易收敛,却用贴之。”

《卷第十九·疮肿科》:“蝉蜕散:治疔疮最有功效,用蝉蜕、僵蚕为末,酸醋调涂四畔,留疮口,俟根出稍长,然后拔去,再用药涂疮。”

十九、《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系元·王国瑞所著,书中载一百二十穴玉龙歌等针灸歌诀多首和其他针灸治法,书中所述王氏家传的针灸经验,颇有独到之处。

《针灸歌》:“五痔只好灸长强,肠风痔疾尤为良,肠痛围脐四畔灸,相去寸半当酌量。”

二十、《西方子明堂灸经》

《西方子明堂灸经》是一部灸法著作,共8卷,由元代西方子(姓名不详)撰写,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

《卷一·正人头面三十六穴·百会》:“灸百五壮即停,三五日讫,绕四畔以三棱针刺,令出血,以井华水淋之,令气宣通。频灸拔气上令眼暗。”

第六节 明清时期

一、《医经小学》

《医经小学》为明·刘纯(字宗厚)所著,分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法和运气六门,以韵语为文,是学习中医的启蒙书。

《卷之四·病机第四》:“诸恶毒肿生疮,大而浅者为痈,小而根深者为疽也,有发脑者,生头上,初如黍米,四畔焮赤肿硬,遍耳项,或发成痈也。”

二、《普济方》

《普济方》是明代朱橚、滕硕、刘醇等编于1390年。该书博引历代各家方书,兼采笔记杂说及道藏佛书等,汇辑古今医方,包括方脉、药性、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儿科、针灸及本草等多方面内容。

《卷二百七十二·诸疮》:“治大赫疮此患急宜防毒气入心脏(出《肘后方》),饮枸杞汁瘥,一方灸之,以蜣螂干者末之,和盐水敷疮四畔,周围如韭叶阔狭者。”

《卷二百七十三·诸疔疮》:“三曰雄疗,其状疱黑、头靥、四畔仰,疮疱浆起,有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形高,忌房事。”

《卷二百七十三·诸疔疮》:“四曰雌疔,其状疮头稍黄,向里压,亦似灸疮,四畔疱浆起,心凹色赤,大如钱孔,忌房事。”

《卷二百七十三·诸疔疮》:“七日三十六疔,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二,后日三,乃至十。若满三十六,药所不能治,如未满三十六者可治,俗名黑疱,忌嗔怒,蓄积愁恨。”

《卷二百七十三·诸疔疮》:“九曰盐肤疗,其大如匙面,四畔皆赤,有黑粟粒起,忌食咸物。”

《卷二百七十四·诸疔疮》:“又方(出《肘后方》),取户边蜘蛛捣,以醋和,先挑四畔,令血出根稍露。用药涂,干即易,从旦至午后,拔根出,大有神效,一方用斑蜘蛛,冷无毒。”

《卷二百七十六·鉧疮》:“黄连膏(出圣济总录),治湿鉧积年不瘥,疮汁浸四畔,好肉复变成疮,疮色赤黑,痒不可耐,搔之血汁出者。”

《卷二百七十六·下注疮》:“臁疮头黑四畔紫者有虫,疮头白者无虫,有虫者用覆盆子为末,撒在饼上,然后搭在疮上,取出虫为验。”

《卷二百七十八·诸肿》:“金花散(出御药院方)消赤肿、止疼痛、散毒气……每用生蜜水调稀,鸡翎涂扫四畔焮赤肿处。”

《卷二百七十八·诸肿》:“广圣散治一切肿毒……脑疽发背,以井花水调涂四畔,外用温酒调服。”

《卷三百六·猘犬啮》:“立效散,治疯狗所伤。蒜、杏仁,上各等分,一处捣烂,次用些少消风、急风散一捻在蒜内,连疮口四畔敷讫。将艾炷灸之,次服消风、急风二散,忌鳝鳗发风等物。”

《卷三百六·诸虫伤》:“辰砂丸……即是毒所伤,却用水调一丸,于毛旋起处绕围四畔,其虱自爆出。”

《卷三百七·蛇伤》:“治蛇伤毒气入腹,闷绝不知人事者,用北细辛为末,或急用细嚼亦可,酒调下,以渣敷疮上,寻四畔有红线路,用滓捍毒气出,须臾,便见疮上如火焰起,乃是毒气出也。”

《卷三百十·清心药方》:“紫金皮散(出鲍氏方),治一切打仆损伤……生姜、薄荷汁兼水调糊肿处,皮热甚加黄柏皮、生地黄五钱,有疮口者,勿封其口,四畔用此糊之。”

《卷三百十三·膏药门总论》:“玄武膏……若疔肿先用银錍或鹿角针,于疔疮中间及四畔针破,令恶血出,以追毒饼如小麦大,入孔中,却以此膏贴之。”

《卷三百十三·膏药门》:“凡疔疮其患四畔俱赤,中间或青或白或黑或凸或陷者是也,痛如入心彻骨不可忍,身如火热,头如斧劈,昏闷不省不爽。其病三日不疗。病丧身命。”

《卷三百十三·膏药门》:“如虚弱人多服内补十宣散数日,疗疮自然坠地,暑月尤速,若脓水不干,用麝香散掺之,四畔长肉膏,但肉满平复如初是也。”

《卷三百二十五·乳痈》:“治乳痈初发。(出危氏方),草乌(七个),赤小豆(七粒),拒霜叶(一两阴干),上为末,井花水调涂角四畔空顶,用前敷药亦妙。”

《针灸卷六·头部中行十穴》:“百会一穴……疗头风头疼。目眩多睡,无心力,吃食无味,头重,饮酒面赤,如灸数至百五即停,三五日讫。绕四畔,以三棱针刺令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不得令向火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忌酒面猪鱼荞麦蒜齑等。”

三、《明医指掌》

《明医指掌》是一部综合性的医书,是明·皇甫中撰注。本书仿效吴恕《伤寒活人指掌图》之体例,歌赋与论述相结合。每证先列歌诀,次载阐论,再记脉法,并附成方,颇多可取之处。

《卷八·痈疽证六》:“两边发际发,在颈后两边发际,如核发起,急宜取去病根。如脑心发,看热气上攻于脑四畔边,焮赤肿硬,连于耳项,寒热疼痛,不急治,毒入于血肉,多腐为脓水,不治。”

《卷八·疔毒证七》:“众疔之中,惟三十六疔可畏,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赤色,初生一个,日增一个,若满至三十六个,则药所不治,急疗之得生。”

四、《针灸大全》

《针灸大全》,又名《徐氏针灸大全》,由明代徐凤编于1439年,是一部以介绍针灸资料为主的著述。

《卷之五·梓岐风谷飞经撮要金针赋》:“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后针自摇,复进其元,上下左右,四围飞旋。”

五、《奇效良方》

《奇效良方》,由明·董宿原撰,方贤编定。刊于1470年。该书将临床各科方剂按不同的病证分为64门。门下再分小类,每类均先论后方,共载七千余方,尤以宋代至明初的医方收罗最多。

《卷之五十四·回疮锭子》:“如有恶疮,透丁不痛无血者,用针深刺至痛处,有血出,以此锭子纴之,上用膏药贴之,疔疮四畔纴之,其疔三二日自然拔出。”

《卷之五十四·清水膏》:“治痈疽,及一切毒肿,坚硬肿痛,攻冲四畔,焮肿……用芸薹菜取自然汁,入蜜少许相和,调药令稀稠得所,即看四畔肿赤处大小,剪生绢上匀推,可厚一钱贴之,干即宜。”

《卷之五十四·外用溃毒药》:“治诸肿毒,坚硬不消。升麻、葛根、黍粘子、地骨皮、金银花、黄花地丁、甘草(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用五七钱,水一升,煎十沸,于肿处四畔热用,冷则再暖。”

《卷之五十四·如冰散》:“治一切赤肿,但痈毒结未成者,并可消。上用黄蜀葵花子不拘多少,研细,滴水令稀稠得所,将绢帕子裹定,旋挹所余汁,扑肿所四畔,数扑之。”

《卷之五十四·黄连膏》:“治一切久癣,积年不瘥,四畔潜侵,复变成疮,疮疱赤黑,痒不可忍,搔之出血。”

《卷之五十五·行针法》:“灸后火燥冲双目,四畔刺血令宣通。”

六、《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品汇精要》是明代唯一的官修大型综合性本草,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

《卷之十三·乌头》:“先取药涂四畔,渐渐近疮,习习逐病至骨,疮有熟脓及黄水出涂之,若无脓水有生血及新伤肉破,即不可,涂立杀人,亦如杀走兽敷箭镞,射之十步即倒。”

《卷之三十·白僵蚕》:“《别录》云:白僵蚕为末,水调服五分,治瘰疬及治背疮,以针挑四畔水调敷之,即拔出根;又炒黄为末敷一切金疮。”

《卷之三十一·蜘蛛》:“户边蜘蛛杵以醋调,疗背疮,先挑四畔令血出根稍露,用药敷干,即易旦至夜拔根出有效。”

《卷之四十·白苣》:“《别录》云:治鱼脐疮,其头白似肿痛不可忍,先用针刺疮上及四畔作孔,以白苣汁滴孔子瘥;治沙虱毒,以莴苣菜汁敷之瘥。”

七、《外科理例》

《外科理例》为明代著名医家汪机所著,成书于1531年。其辑录宋元明医家关于外科的论述,结合作者的临证心得,系统阐述外科病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方药;特别提出“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主张脓未成以消散为主、脓成则宜尽早切开。该书持论公允,见解独特,随证变通,学验皆备,对后世外科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卷一·论恶肉四十二》:“四围仍有肿焮处,用毫针烧赤刺之,约一米深,红肿则缩。”

《卷一·论金银花酒五十三》:“金银花生取藤叶一把,磁器内烂研入白酒少许,调和稀稠得宜,涂敷四围,中心留口以泄毒气。”

八、《校注妇人良方》

《校注妇人良方》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薛己以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蓝本校注编著的。《校注妇人大全良方》使《妇人大全良方》有了完整的标准版本,使《妇人大全良方》更加贴近临床,辨证论治观点更加鲜明,指导妇产科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卷二十四·附治验》:“一妇人患前症,四畔微赤,作痛重坠,脓水淋漓,胸膈不利,饮食少思,内热口苦,夜间少寐。此部结伤脾血也,用归脾汤,解郁结生脾血,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补脾气除湿热,寻愈。”

九、《急救良方》

《急救良方》系明·张时彻根据佚名氏《急救方》中的单验方加以增删订正而成,内容以急救为主。

《卷之二·痈疽疔毒第三十五》:“治附骨疽久不瘥,脓汁败坏,或骨从疮孔出,用大蛤蟆一个,切碎;乱头发一握,如鸡子大;猪油四两,以猪油煎前药,滤去渣,如膏,先以桑根皮、乌豆煎汤洗,拭干,煅龙骨末糁疮四畔,令易收敛,却用膏贴之。”

《卷之二·痈疽疔毒第三十五》:“用蝉蜕、僵蚕为末,酸醋调涂四畔,留疮口,根出稍长,然后拔去,再用药涂疮上。”

《卷之二·痈疽疔毒第三十五》:“治鱼脐疮头黑皮破,黄水出四畔浮浆,用蛇蜕烧存性,细研,鸡子清调敷。”

十、《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系明代徐春甫撰。该书包括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科以及老年病400余种,每病载有病机、脉候、治法、方药、易简诸方、灸法、导引法等项。

《卷之八十·疮疡针法总论》:“若治咽喉,当用三棱针,若丹瘤及痈疽,四畔赤焮,疼痛如灼,宜砭石砭之去血,以泄其毒,重者减,轻者消。”

《卷之八十八·论色脉》:“凡小儿,唇口四畔黄如橘,主口臭,乃脾之积热也。”

《卷之八十八·面部杂病证》:“《宝鉴》云,口四畔黄如橘,脾之积热。

《卷之九十·鱼脐疮》: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淳浆,用蛇蜕皮烧存性,细研,鸡子渍调敷。”

《卷之九十五·本草虫鱼部》:“蜘蛛……发背疮,杵以醋和,先挑四畔,令血出张露,敷之,干即易。”

十一、《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由明·楼英编,刊于1565年。前代医书编写多以病为纲,只作一次划分,至楼氏始以五脏六腑为纲,各脏腑所属疾病为目,一二级类目依次排列,条理井然。这种分纲列目编排病证的方法实为楼氏首创,对后世医学著作的编辑体例有很大影响。

《卷之十五·产后头痛》:“芎附散治产后败血作梗,头痛,诸药不效。上大附子一枚,酽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尽,去皮脐,加川芎一两,并为细末,每服一钱,茶清下。”

《卷之十八·溃疡》:“凡疮肿,以手指从疮旁按至四畔上赤黑者,按之色不变,脓已结成。”

《卷之十八·溃疡》:“治发背痈疽,脓尽生肉平满,宜用紧疮口生肌青散子……相和新汲水调摊纸上贴四畔,中心疮口不用贴。”

《卷之十九·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下焦发为流注虚损候,前阴股两处起如鸡卵大,长横折内,初起肿核结块,后四畔浮肿,相并伏硬,色青黑。”

《卷之十九·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两曲挂膀肚下,内外两踝前有廉刃,两边为里外廉,上结痈肿。此处近骨,难瘥。宜用收毒散外贴四畔,中心即用活血肉药贴,无害。”

《卷之十九·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治疔肿。以针刺四畔,用石榴皮末着疮上,调面围四畔,灸痛为度,调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

《卷之十九·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三曰雄疗,其状疱头黑魇,四畔仰,疱浆起有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形。忌房事。”

《卷之十九·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七曰三十六疔,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二,后日三,乃至,若满三十六,药所不能治,俗名黑疱,忌嗔怒蓄积愁恨。”

《卷之十九·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九曰盐肤疔,其状大如匙面,四畔皆赤,有黑粟粒起。大忌食咸物。”

《卷之二十八·脊痛脊强》:“脊膂并腰疼……忌灸,又于四畔紫脉上去血如藤块者不可出血,出血,血不止,令人夭,三里(泻),五枢。”

十二、《古今医鉴》

《古今医鉴》是明·龚信撰的一部综合性医书,作者经20年搜辑,上自《黄帝内经》《难经》,下迄明初诸医学文献,首列脉诀、病机、药性、运气四项总论,作为临证的理论基础。

《卷之十五·疔疮》:“惟三十六疔最为可畏,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后日生三,乃至十数,犹为可治。若满三十六,则不可治矣。”

十三、《赤水玄珠》

《赤水玄珠》全称《赤水玄珠全集》,又名《孙氏医书三种》,是明·孙一奎撰的医书。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每门再条分缕析,分述因、证、治方、附诸家治验,该书汇集明代以前诸家之粹,是一部有参考价值的综合性医书。

《第三卷·头风》:“芎附散产后败血作梗头痛,诸药不效。大附子一枚,酽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尽,去皮脐,加川芎一两,并为细末,每服一钱,茶清调下。”

《第二十八卷·异痘须知》:“四围痘若疮起发,根窠四畔,又旋出小痘,攒簇本疮,或发似粟米,不待养浆,即加瘙痒而死。”

《第二十八卷·妇女痘》:“铁箍散,治痘后痈毒。凤凰蜕烧灰,醋调围四畔,留头出毒气其佳。”

《第二十九卷·疔疮》:“上用膏贴,疔疮四畔纴之,其疔二三日自然拔出。”

十四、《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李时珍撰于1552年至1578年的本草著作,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于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

《石部第九卷·滑石》:“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以车前汁和,涂脐之四畔,方四寸,干即易之,冬月水和。(杨氏《产乳》)”

《草部第十七卷·乌头》:“瘘疮疮根,结核疬、毒肿及蛇咬。先取涂肉四畔,渐渐近疮,习习逐病至骨。疮有热脓及黄水,涂之;若无脓水,有生血,及新伤破,即不可涂,立杀人。”

《菜部第二十七卷·白苣》:“鱼脐疮,其头白似肿,痛不可忍:先以针刺破头及四畔,以白苣取汁滴孔中,良。(《外台秘要》)”

《果部第三十卷·安石榴》:“疔肿恶毒:以针刺四畔,用榴皮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之,以痛为度。仍纳榴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也。(《肘后百一方》)”

《果部第三十卷·银杏》:“水疔暗疔:水疔色黄,麻木不痛;暗疔疮凸色红,使人昏狂。并先刺四畔,后用银杏去壳,漫油中年久者,捣敷之。(《普济方》)”

《虫部第四十卷·蜘蛛》:“疔肿拔根:取户边蜘蛛,杵烂,醋和,先挑四畔血出,根稍露,敷之,干即易。一日夜根拔出,大有神效。(《千金方》)”

《鳞部第四十三卷·蛇蜕》:“治鱼脐疮出水,四畔浮浆。用蛇蜕烧存性研,鸡子清和敷。”

十五、《证治准绳》

《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或《六科准绳》。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全书以阐述临床各科证治为主。

《卷之五·产后门·头痛》:“芎附散治产后败血作梗,头痛诸药不效者。附子一枚,酽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尽,去皮脐,加川芎一两,并为末,每服一钱(又作二钱),茶清调下。”

《疡医·卷之四·胫部(十七)·臁疮》:“《鬼遗》云:两曲,膀肚下内外两踝前,有廉刃两边,为里外廉。上结痈肿,此处近骨难瘥。宜用收毒散外贴四畔,中心即用活血肉药贴,无害。”

《疡医·卷之五·诸肿》:“治一切赤肿,但痈毒结未成者,并可消。上用黄蜀葵花子不拘多少研细。滴水令稀稠得所,将绢帕子裹定,旋挹所余汁,扑肿所四畔数扑之。”

《疡医·卷之四·背部(十二)·发背》:“发背疽漫肿,中央色黯,四畔微赤微痛,脉举之浮大,按之微细,左寸短而右寸若无,十余日,肿未全起。”

《疡医·卷之三·头部(一)·癞头疮》:“头上生疮,状如葡萄痛甚,久而无脓,何如?曰:名鬈毛疮,治法上同。必须详验其疮,若中陷而四畔高起,色如黄蜡者,广疮也。”

《疡医·卷之二·溃疡·生肌》:“疮口浅平,则以散末干上,直至脓净肉满,方用生肌散。四畔轻轻揤之,蹙令渐小,以至于合,则无他患矣。”

十六、《外科启玄》

《外科启玄》是明·申斗垣撰写,刊于1604年。卷一至卷三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四至卷九分论外科约200种疾病的证治,并绘有图形;卷十附入《痘科珍宝》一卷。卷十一至卷十二为治疗方剂。

《卷之二·明疔疮治法论》:“大抵疔疮四围有赤焮肿,名曰有护场,如四围不赤肿,即不是护场,亦不可治也。”

《卷之四·右鬓发》:“初起如疖子大,次后渐大,四围黄赤,坚如石,有脓肿,上似猪皮鬃眼。”

《卷之十一·痈疽发背》:“如发热者,米醋调涂四围及开处厚些即不走开,或姜汁同醋调尤妙。如发热者,蜜同醋调,或茶卤调涂,枯之立愈……治阴发背满疮面黑烂,四围好肉上用洪宝丹把住,中间以此膏敷之。”

十七、《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是明代陈实功著,成书于1617年。该书首论病因病理,次叙临床表现,继之详论治法,并附以典型病例,是一部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外科学著作。

《卷之一·痈疽治法总论第二》:“如七日之后,疮不大肿高,四边又不焮痛,疮头亦无脓意相粘,此为阴阳相等之症,宜用化腐紫霞膏涂疮顶上……又如疮之四边根脚余肿,其功又在敷药收束根本,庶不开大。初起时,宜用金黄散敷于四边,乃拔毒、消肿、止痛。”

《卷之二·脑疽论第十六》:“内服万灵丹或蟾酥丸发其大汗,解散内蕴之毒,次日患上或肿或不肿,或痛或不痛,仍插仍贴,直至患顶肿高,根脚突起四围列缝有脓方住插药。”

《卷之二·瘰疬主治方》:“毒气发于脾经者,生为黄鼓疔。其发初生黄泡,光亮明润,四边红色缠绕,其患初生口角、腮颧、眼胞上下及太阳正面之处,发之便作麻痒,绷急硬强;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等出于脾经之病也。”

《卷之三·乳痈乳岩看法》:“已溃脓黄而稠,肿消疼痛渐止,四边作痒,生肌者顺。溃后脓水自止,肿痛自消,新肉易生,脓口易合者顺。”

《卷之三·痔疮主治方》:“如漏之四边有硬肉突起者,加蚕茧二十个,炒末和入药中,此及遍身诸漏皆效。”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臀痈论第三十五》:“初起毒从五脏蕴积者,患必有头红热,坠重如石,内必口干发热,宜内清沃雪汤通利积热,外以膏贴疮顶四边以如意金黄散敷之,拔出瘀脓紫血,内兼托药自愈。”

《卷之四·阴疽论第三十九》:“阴中突出如菌子、如鸡冠,四边肿痛者,乃肝郁脾虚所致。”

十八、《神农本草经疏》

《神农本草经疏》,又名《本草经疏》,是明·缪希雍所著,刊于1625年。该书三十卷,卷一、二为《续序例》上、下,论述药物的性味主治等内容,载有医论30余篇,将药物与辨证结合论述,分列诸病应忌药七门(即阴阳表里虚实、五脏六腑虚实、六淫、杂证、妇人、小儿、外科)。

《卷三·滑石》:“杨氏《产乳》,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车前汁和涂脐之四畔,方四寸,干即易之,冬月水和。”

《神农本草经疏·卷二十二·蛇蜕》:“《直指方》,鱼脐疮出水,四畔浮浆。用蛇蜕烧存性,鸡子清和傅。”

十九、《简明医彀》

《简明医彀》是明代孙志宏撰于1629年的一部综合性医书。该书所列诸方,多系参酌古今文献、结合个人经验、心得之自订方,虽无方名,但立方缜密,遣药灵活,颇具特色。

《卷之六·痈毒肿结》:“围方(涂一切肿毒),南星、草乌、赤小豆、黄柏(等分),上为末,如红肿以醋调,白肿以姜汁调,围患处四畔。”

《卷之六·诸疮》:“鱼脐疮(头黑,深黄,水四畔流出),蛇蜕烧存性为末,鸡子清调搽。”

《卷之八·桑枝灸法》:“若已腐溃,新肉生迟,宜四畔灸之。瘰疬、流注、臁疮、恶疮久不愈者,亦宜此法。”

二十、《卫生易简方》

《卫生易简方》是由明·胡濙编写,书中分为诸风、诸寒、诸暑、诸湿等145类病证,共396方,多数方剂药仅一二味,且多为易得之品。

《卷之八·手足》:“治甲疽或因割甲伤肌,或因甲长侵肉成疮肿痛,复缘靴窄研损,四畔黄水浸淫,五指俱烂,渐引上脚,如火烧疮,用绿矾五两,置铁板上火煅,矾沸如金汁者良,沸定汁尽去火,待冷按为末,色似黄丹。先以汤洗疮,拭干敷之。”

《卷之八·疔肿》:“又方:用针刺四畔,以石榴皮末着疮上,调面围四畔,灸痛为度。调末敷上急裏,经宿连根自出。”

《卷之九·疖肿》:“治鱼脐疮肿痛不可忍者,先以针刺疮上及四畔作孔,用白莴苣取汁滴入孔中,痛即止。人不可多食,令人昏目。”

二十一、《医灯续焰》

《医灯续焰》由明·王绍隆编撰的一部脉学著作。全书联系各科病证,阐述脉理、治法,内容比较详备。

《卷十三·痈疽脉证第七十四》:“若疮肿初生即高起,四畔焮赤,宜捣生寒药贴之,折伏其热势,驱逐其邪恶,扑火之义。”

二十二、《医宗说约》

《医宗说约》为清·蒋示吉撰于1663年,系清初一部较通俗之综合性医书。各科皆按疾病分类予以阐述,有论有方,流传颇广。

《卷之五·外科赋》:“溃疡外治,更有奇方。脓不尽而腐不脱,红升丹之妙无穷;腐已尽而新不生,八宝丹之功尤大。疮口紫黑而坚硬,桑枝灸甚佳(用葱艾汤洗后,将桑枝燃火吹息,稍近肉取火气灸患片时,日三五次,新肉生迟,宜灸四畔)。”

二十三、《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是清代祁坤撰于1665年的外科著作。该书辨证详明,治法丰富,是中医外科重要参考书。

《卷之二·脑疽治验》:“先隔蒜灸之,次以蟾酥饼贴灸上。四边以吸毒散敷之。收其根。截血膏敷伤处四围,能化血破瘀,止痛消肿。”

《卷之四·跌仆损伤》:“如金疮着水,则疮口如番花者,用韭菜汁调敷疮口四围,次以微火灸之。”

《卷之四·夹伤》:“再用一二人以笔管于患者脚面上轻轻解之,助通血脉,候伤处凹者突起,四围肿大为度即服琼液散,随饮至醉为度。”

二十四、《本草详节》

《本草详节》是清·闵钺编著、卢煌校正的一部本草类中医著作,载药699种,每药首录性味阴阳、有毒无毒、产地、生药形态、归经、相使、相恶、禁忌、炮制等内容;次述功效、主治;末为按语,阐述治病机理、配伍应用及用药宜忌。

《卷之四·草部·草乌头》:“附:射罔,味苦,大毒。主恶毒蛇咬,先取涂四畔,渐渐近疮。有新血及新伤破,涂之立杀人。”

二十五、《本草备要》

《本草备要》为清·汪昂所著。书中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所八经络、功用、主治,并根据药物所属之“十剂”,分记于该药之首。

《木部·芙蓉花》:“治一切痈疽肿毒有殊功(用芙蓉花,或叶,或皮,或根,生捣或干研末,蜜调涂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

二十六、《本经逢原》

《本经逢原》为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成书于1695年。全书分四卷,记述700余种药物,以临床实用为主。

《卷二·草乌头》:“乌喙、射罔至毒之药。虽有治尸疰症坚瘘疮毒肿及蛇咬,先取涂肉四畔,渐渐近疮,习习逐病至骨,疮有热脓及黄水肿者,方可涂之。若无脓水有生血及新伤破,即不可涂,立能杀人。”

二十七、《包氏喉证家宝》

《包氏喉证家宝》是清代包三述所著。

《咽喉七十二证考》:“川大黄(穿心者更佳,用纸浸湿重包,炉火煨,厕中浸一宿,取出洗净晒干,研末听用,一两),五倍子(醋炒黑,三钱),白芷(五钱),露蜂房(蜜炙,三钱),芙蓉叶(晒干,二两),羌活(五钱)共研细末,瓷瓶装,每用蜜水调敷肿处周遭,中留一孔出毒瓦斯。岩按:外证红肿亦能治。”

二十八、《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是清·张璐撰,刊于1695年。该书系一部以杂病为主的综合性医著,以病集方,方有方解,辨析配伍。

《卷十一·产后》:“若血虚,四物加参、术。有产后败血上冲头痛,非琥珀黑龙丹不效。又方,治产后败血作梗头痛,诸药不效。用大附子一枚,酽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尽,去皮脐,加川芎等分,并为末。每服钱半。或二钱。茶清调下。”

《卷十二·异痘》:“疮虽起发,四畔又出小痘,攒簇如粟米,不待长养灌浆,必加搔痒而死。”

二十九、《幼幼集成》

《幼幼集成》是清·陈复正所撰的一本儿科著作。该书总结了前人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对儿科常见病的证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卷五·痘疹西江月》:“既识五般死证,其间吉病如何?疮头饱满作脓窠,任是推磨不破。四畔根盘红活,安眠静卧平和。光壮收靥不蹉跎,管取疥疾勿药。”

《卷五·起发证治歌》:“凡痘有中心微起含水色,四畔干枯者,此毒火熏蒸,津液枯竭,急以疔痘之法治之,否则尽枯。又复烦躁叫哭喘渴者不治。”

《卷五·起发证治歌》:“凡疸起发,颗粒分明,尖圆磊落者吉,若彼此牵连成一片者凶。如上分气血虚实,用解毒快斑治之。或本痘起发,或于根窠,四畔又旋出小者,攒簇本疮,成丛似粟者,不待养浆,即加瘙痒而死矣。”

三十、《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是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著,除补《本草纲目》之遗以外,又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处给予订正。

《卷七·消毒散》:“治痈疽疖毒及初生多骨疽。《良方汇选》:大黄一两,芙蓉叶晒干为末、五倍子各一两,麝香、冰片各三分,藤黄三钱,生矾三钱,共为末,米醋调成如浓糊,涂于多骨疽之四周,中留一头如豆大,以醋用鹅翎不时埽之,若不埽,任围则无益,一日夜即内消。其余痈疖,亦以此敷之,神效。”

《卷七·箍毒活人方》:“五倍子略焙一两,藤黄四两,铜青少许,小粉炒八两,作锭,用时醋磨涂。一切无名肿毒,藤黄五钱,五倍子二两,白蜜、葱头各一两,用米醋调围患处,留顶勿敷。”

《卷十·虫部》:“卿子妙方,蟑螂虫其黄紫色甚臭者,取数个,用患者自吐唾沫几口,研烂敷疮四围,顶上露孔,使毒瓦斯从孔出,一日愈矣。”

《卷十·虫部》:“邵仲达方,治疔疮,取蟑螂大者七个,去头足壳,将砂糖少许同捣烂,敷疔四围,露出头,昼夜即愈。”

三十一、《针灸集成》

《勉学堂针灸集成》又名《针灸集成》,由清·廖润鸿编,刊于1874年。作者以求实的态度,引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甲乙经》《千金方》《资生经》等古代医著中关于针灸论述的精华,并在《铜人经》的基础上,对穴位做了审慎的考证,其中“别穴”“讹穴”二节,解决了不少存疑问题。

《卷二·头面部》:“头面风瘅发作,一二日赤肿,形如火烂,突起如棒子,或如润,太因渐广大,气息奄奄,急以三棱针乱刺,当处及四畔赤晕不计其数,多出恶血,片时即苏,色变如常,翌日更观未尽处及新量针刺随肿,随针则神效宜临机应变。”

《卷二·诸药灸痈疽法》:“白癞先针周匝,当处四畔,无间后即用熟艾按作长条,继作环圆数重于炉灰上,次用信石作末,播其环艾之上,放火于艾端,又以穿孔大瓢覆其上,则烟出瓢孔,即以白癞照熏于其烟,而初不愈,如初针后,又照熏如初,神效。”

《卷三·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凡一百二十六穴》:“又于四畔紫脉上出血,如藤块者不可出血,血不止令人天(《纲目》)。宜针入一寸半(一云五分),留七呼禁不可灸(《纲目》)。”

《卷四·督脉》:“百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一曰百病皆治,宜针此二分,得气即泻,若灸至百壮,停三五日,后绕四畔,用三棱针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否则恐火气上壅令人目暗。” fiLmeO1ijgg9g5b2aq3NqNtSZpRmKxtWDvBiOvs6hfb+TFzdhzOC3Z/efexQqis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