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在梳理三江伤寒学术流派之初的2015年,我就注意到了流派的奠基者——三位学术巨擘陈鼎三、承淡安、陈逊斋及流派的缔造者江尔逊均有仲景研究的学术专著,而正是这些专著,才使本伤寒研究学派不仅深具特色,而且形成了传承体系。因此我当时就暗想,如若三江伤寒学术流派得到批准确定,作为流派第三代主要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我,一定也要写一本仲景研究专著。上以承流派师祖、师父之血脉,下以启来者之心智,并让流派之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播传八方。当2018年三江伤寒学术流派得到省上授牌时,我又曾有过提笔之躁动,而终因繁重的诊务和频繁的外出讲学所耽延,一搁再搁。

2018年11月,我在北京的弟子们发起、组织召开了一次名家论经方暨刘方柏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旗帜一亮出,全国和海外之嫡传弟子和私淑弟子们纷纷表示愿聚旗下,弘扬学术。会后一位弟子向我提出,既然明确打出了“三江伤寒学术流派”的旗帜,“三陈”和江老都有伤寒研究专著,您虽然有多本学术著作,但没有伤寒研究专著是不行的,我们期望能早日读到老师的新著。

学生的殷殷之词竟如一粒神奇的火花,点燃了我蕴蓄已久的创作火光。它看似偶然,而犹如干柴,从树的种植到成材、采伐、运放,也许要十年八载。而经历了这些历程后,点燃时原来只需那么一点火星!此时我正坐在北京去珠海的飞机上,窗外一轮明月紧追不舍,我屡次回望银盘,它总遥挂机窗,伴行千里,让人突生了一种沐明月清辉与玉兔赛跑的感觉。这种感觉化作了静而凝神、动而狂奔的动静碰撞,使我情不自禁地笔走龙蛇,在飞机尚未到达珠海时,竟完成了全书的目录框架。

这是一个胚胎始结于云端天际的产儿!

书名叫什么呢?从古到今,研究仲景之书仅据《中国医籍大辞典》所录的已达千余部,须力避雷同。而书名之不雷同必赖内容的新颖。我反复审视了目录后,感到全书研究的内容均是前人未论及或少论及的,要取个贴切之名似乎还真不容易。而就在我不断推敲之际,一首唐诗突然出现在脑际:“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啊!找到鞋子都踏破了时还未找到的书名,不就在仲景书的内部吗?于是一锤敲定了书名——《仲景学术幽微探》。显然探研仲景学术之“幽”,发掘仲景学术之“微”,是为本书之使命。宋人许洪说:“为医者,必须澄心用意,穷幽造微。”并强调“要妙之端,其在于此”。可见探幽发微自古以来皆为学术研究的最高要求。而仲景著述义奥理深,研究仲景之书更是浩如烟海。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面对科学界均极为罕见的时空越千年、研究著作超千部的仲景学说研究至深至全的今天,我所研究的问题是否能归“幽”属“微”,又是否是无人或少人探究的呢?

我在细审了目录后,欣慰地颔首了。

本书的上篇探究了如下问题。

首先开启了仲景思维研究。成就《伤寒杂病论》这部历千秋而不衰之奇书的人,必然是一个思维超常的人。那么,他是具有怎样的思维品格和思维能力,又是采用了哪些思维方法,以及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才完成了这部不朽著作的呢?这是一个古往今来仅停留于效法层面,而无人作为专题系统深入研究过的问题。本书在完成此问题理论研究的同时,特拟后世效法仲景思维之临床例论,以展示仲景思维对临床运用的指导作用,从而以一个全新的切入点,丰富了仲景学说的研究。

第二是探究仲景学术研究中极少人探究的问题。我将这些问题称为“暗角”,亦即书名之“幽”“微”。这些“暗角”是很多的。如全书总共才三百多首经方,且公认经方都是组方严谨、效专力宏的,而为什么竟有40多首方少人使用?又如伤寒“坏病”很多,而研究“坏病”的著述偏少。对一些单一症状,无论常出现的,如“发热”,还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出现的,如“唾涎沫”等,均鲜有深入研究的著述。再如仲景行文之简洁、措辞之允当、遣字之精准和融汇先贤之说的巧妙,均为洋洋医籍之绝无仅有。而这无一不是赖其丰厚的人文之学和多学科知识为底蕴的。它充分说明一切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沐浴着人文学科光辉的这一真理。抓住仲景学术的这些“幽”“微”,可以把研究引向深入,引向精透。

第三是研究仲景学术之人不计其数,而徒劳无功者多矣。这是因为很多人根本未找到门径,或徘徊于殿外,或浅涉到门厅。那么,面对这座金碧辉煌的巨大殿堂,如何才能进入,又怎样才能登堂而入室呢?

本章集笔者数十年苦读仲景书之心得,首先历陈经方学用之十四个难点及破解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溯任何一个医者能成为经方名家,是因为破解了三重迷碍。第一层是“勤与钻坚持的经典研读,是应用好经方的基础”;第二层是“恒与思结合的临床探求,是经方熟练应用的途径”;第三层是“承与创并重的跟师学习,是经方能力飞跃的条件”。此三点,既是对历代经方家成功的规律揭示,更是自己研习仲景的深切体会。因而,论中随文皆列举笔者临床的相关验案,使读者能在仲景学术探索前行的路上,每走一段便能摘得一些果子装入行囊。当行程(理论研究)致远时,行囊(临床应用)也同时充盈起来。最后用一个“坚”字对经方学用作总体概括。那就是坚定信念,坚持学习,坚实基础,坚守临床和坚信成功。

第四是明确提出了读仲景书须遵循的八步读书法。此八步可归于三类。第一类属基础读法,包括反复读和背诵读两步。第二类属应用读,包括联系临床读、参阅百家读和融入时代读三步。第三类属精研读,包括上溯《内》《难》读,字斟句酌读和合勘注家读三步。仲景书的读法,是先师江尔逊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我在昔年总结提炼他的这一学术思想的过程中撰写了多篇心得长文。如关于“酸甘焦苦法应用”的深入研究,关于“极寒伤经,极热伤络”的详尽解读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更增提了“融入时代读”,从而使关于仲景书读法这一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研究过的课题,获得了相对系统、完整和具时代感的呈现。

我一直以来将践行仲景学术、深挖仲景学术和创用仲景学术作为自己研习经方的行为准则和向医圣奉呈的应试答卷。倘若上篇的几个论题还算在理论“深挖”上做了一点工作的话,那么,下篇将要在临床践行和创用上交出答卷了。

经方的应用,既有明确的条文可遵,又有无穷的变化难知。准确的遵经应用尚非易事,何况创用。那么怎样才能用好经方,或者说怎样才能使经方在最佳状态下发挥作用呢?先贤们论说甚多,可谓异彩纷繁。而多是从自身得心应手的一点或习惯应用的一面加以推崇和强调。笔者认为,经方的具体应用,是仲景学说最终落到实处之点,是辨证论治最后一环,没有一个可资遵循的遣方模式是不行的。

为此,我在临床运用经方的过程中不断寻求,经过数十年的摸索总结,最后提炼创立了“五纲十三目经方运用法”。即临床选方时,用方证角度、特效角度、气化角度、病机角度和经时方角度等“五纲”加以总揽。每纲下又都有2~3个“目”,作为“纲”以下具体遣方时的思维切入点,从而准确地找到对应方。这样,临床遣方时根据病症,首先进入“大区域(纲)”,再据该区域延伸出的“线(目)”,一下就会聚焦到方。这可使三百多首经方有序排列在临床思维中候选,既避免了杂乱难寻,又避免了因视野限制而遗漏,从而使经方得到最佳状态的使用。

我用这一遣方模式在临床治疗各类病症,甚获成效。为做说明,每“目”下皆有数例实案举例,共录近40个医案,均系有一定代表性者。这里“五纲十三目”作为模式框架,而数十例医案则是框架内的填充物。它近乎全面地反映了我的行医理念,即用平生经验积累为您治病,将万卷医书熔化导我临床。相信通过这种源流紧依、理用一体的全方位展示,在带给大家执简驭繁的经方运用法的同时,还会带来治疗各类疑难病症的一些有效方法。这里在力避用某法遣用经方的简单应用模式的同时,摆脱了经方治疗某病之类验案报道模式的窠臼,从而在带给大家“渔”的同时,还带给一些立能果腹的“鱼”。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这是没有疑义的。而这里人们似乎仅将它置于“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这个地位加以供奉,停留在泛化、虚化和套化的认识层面,这显然是无助于仲景学说深入研究的。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三化”呢?首先必须力避朱熹斥为“谈经之大患”的四大通病。即“本卑也,而抗之使高;本浅也,而凿之使深;本近也,而推之使远;本明也,而必使至于晦”,而应坚持敬重、专崇、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因此,我认为当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以认识。首先,从人类有医学实践活动到东汉末年的两千年中,不仅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已有了大量的学术著作。无论尚存的和佚失了的著作,都同实践经验一起被仲景吸纳融汇后“隐化”在了《伤寒杂病论》中,体现了集两千年医学之大成者的学术地位。第二,它是临床著作的开创之作。将在此以前仅具原则性指导作用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推进到了临床具体应用的水平,从而使中医学成为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一门学科,具有不容争议的划时代地位。第三,它首创的六经框架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是指导临床的治法原则,也是学习中医的最佳途径。其创用的不计其数的概念,遍布各科临床论著,如一个个坚固的钉铆,牢固地保持住中医学的规范度和整体性,使中医学至今保持了他所创用时的样子。第四,他完整地表明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学术来源,也自信满满地宣布“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的学术去路。这种自信不仅来自临床治疗水平,更来自“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的为百病立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这正是仲景学说历千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我们将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和五苓散合用,组成清肺排毒汤作为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通用方,取得了解决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见效快,有效促进危重症患者肺部影像学改善、肺部病灶吸收的惊人疗效时,有谁不为近两千年前,仲景以其超人的智慧为我们指点的永无止境的学术道路而拍案叫绝!有谁不为这部载满腔之情、呈毕生之术、采先贤之典、融理法之奥于一体的千古宝典而称奇!

当然,经典著作绝不是完美无缺、不可补充、不能再完善、不能再发展的。恰恰相反,正是欠完美才要发展和研究。而厉害的是,后来补充、完善和发展的任何内容,或以“种子”的形式埋藏于原著之中,或早现端倪于原著的某处,或引而未发,或简而未详。以《伤寒论》而言,后世据其“存津液”思想而产生滋阴派,据其建中治疗而产生补土派,依其承气理论而产生攻下派。它们都是在仲景相应条文启示下,从一个侧面或某局部对仲景学说的专题研究,并把这些研究与时代医疗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医学理论研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即使是循其白虎之意创立寒凉派,复由寒凉派最后发展而成的温病学派,虽然已成为可与伤寒相提并论的大学派,而也是借鉴伤寒和羽翼伤寒的。所有这些无不说明了此点。

至于仲景手中未能完成的中医百科大全构架,更是到了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集九代之精华”而成之“千秋巨制”,才告完成。而孙思邈是极崇拜张仲景的。其著作推崇仲景,将仲景理论框架极大地充实和扩展,从而把中医学发展成为一门博大精深、能全面应对各科疾病的实用之学。显然,不论是深入的专题研究,还是对中医学术产生了构架性深远影响的成果,虽无不本源于仲景书中,而都非仲景之书中详备。有谁能否认它们补充、完善和发展的巨大功绩呢,我们只有明确地认识到经典著作并非完美无缺,才会知道研究者们在做些什么,在用怎样的方法去解决经典的不够完美。

此外,几乎所有的经典(包括其他学科的)都很难避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谬误。它们虽属白璧微瑕,但终究存在。而《伤寒杂病论》一书则不同,它力避虚论玄说,远离鬼神巫类,杜绝夸大浮言。全书以白璧无瑕呈现,所存不够完美均是留人发掘、发挥和发展之类,而绝无令人憾然提笔勾删之言或显属谬说之论。这又当是此之欠完美与彼之不完美的原则性区别。进而,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伤寒论》所居的经典中之经典的地位。

正是认识了《伤寒论》这种伟大的同时,复又见到了后世医家在用怎样的方法研究,在从哪些方面来解决其欠完美,从而使我有了效法的榜样和发声的勇气。虽然如此,我仍未敢“跳出伤寒论伤寒”,而是寻找了一些后人在研究仲景其人其书时极少触及的“暗角”进行研究。让这些“暗角”明亮起来,虽不是理论的突破或构架的重组,而总可让《伤寒论》这座富藏之“矿山”得到一个新的角落的开发。

隐而不显谓之“幽”,细而不著谓之“微”,试图发现谓之“探”。本书既致力于此,于是有了《仲景学术幽微探》这个书名。倘若它能为仲景学术总体研究增加一抹亮色,那便是我数十年焚膏继晷研习仲景、效法仲景、醉心仲景和追摩先贤心血之所致了。

最后,本书肩负着“三江伤寒学术流派特色展”的使命,在向阅者呈献学术特色的同时,也需要呈献一下形体风貌。作为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我为流派立有一个“乐山三江伤寒学术流派门人守则”,似可作为这种风貌的勾勒:

德须永受众赞,志誓献身岐黄,

医能决疑救危,识求广涉博览,

行戒沽名钓誉,同门相促相搀。

并为流派传人立有执业理念数条:

1.治学理念:读书与临证结合,理解与背诵并重;非穷尽方书而不能言医;文是基础医是楼。

2.行医理念:倾心为患者,德技求双馨。

3.传承理念:传承经验,以济临床;研究学术,务行传播。

著书以证献身岐黄之志,著书以授救危决疑之方。此书之成,虽不能对守则精神和执业理念全面体现,而又未尝不是从一个侧面对这一守则和理念的践行。 cZBKbPmNLYlFoHDgFWPUPLnA9KIOzXzSCwULHRZoWPCzrZbrBM4S9htaZxASqP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