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生的基本概念 养生,又称道生、摄生、保生,即采取各种方法以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2.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1)养生的原则: ①顺应自然。②形神兼养。③调养脾肾。④因人而异 。
(2)养生的方法: ①适应自然,避其邪气;②调摄精神,内养真气;③饮食有节,谨和五味;④劳逸结合,不可过劳;⑤和于术数,适当调补。
1.生命的寿夭规律 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内经》有两种说法:一是人体生命由父母媾精而产生。如《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是中医学的生命观。二是人类如同宇宙万物,由天地精气相合而生成。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生命观。
关于人体生命进程及其规律,《内经》有多篇作了描述。《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之数论述人体生长发育到衰老的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丈夫八岁,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灵枢·天年》以十岁为纪描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进程和发展变化规律:“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气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内经》对人体生命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论述,主要强调三点:一是脏腑精气的充盛及其生理功能的协调是生命进程的基础;二是形神合一是生命的保证;三是肾精、肾气是构成生命、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
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 ①脏腑功能协调者寿。②肾精肾气充盛者寿。③与天地融为一体,顺应自然规律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