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单元
病因

细目一 六淫

1.六淫的概念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又称为“六邪”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①外感性;②季节性;③地域性;④相兼性。

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③寒性收引。

(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③暑多夹湿。

(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易阻气机;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

易混考点解析

暑邪和火热之邪的比较

寒邪和湿邪的比较

细目二 疠气

1.疠气的概念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病邪的统称,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 等。

疠气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犯人体而致病,也可随饮食污染、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性接触、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而发病。

疠气种类繁多,其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疫疠,又称疫病、瘟病,或瘟疫病。

2.疠气的致病特点 ①发病急骤,病情危笃;②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易混考点解析

六淫与疠气的比较

细目三 七情内伤

1.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脏腑生理和精神活动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一般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

七情内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引发和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过于突然、强烈或持久不解的七情反应,超越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导致脏腑精气损伤,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低下,引发或诱发疾病时,七情则成为病因。因病从内发,故而称之为“七情内伤”。

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情志活动与脏腑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①损伤相应之脏: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度思虑则伤脾,悲忧过度则伤肺,过恐则伤 肾;②首先影响心神;③数情交织,易伤心肝脾;④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多发为情志病

(4)影响病情变化

细目四 饮食失宜

细目五 劳逸失度

细目六 痰饮

1.痰饮的概念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2.痰饮的形成 多因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3.痰饮的致病特点 ①阻滞气血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易于蒙蔽心神;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细目七 瘀血

1.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指体内因血行滞缓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称“恶血”“衃血”“蓄血”“败血”“污血”等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瘀血是指具有致病性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2.瘀血的形成 凡是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

(1)血出致瘀: ①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②脾不统血、肝不藏血、热灼脉络;③妇女经行不畅、流产。

(2)血行不畅致瘀: ①气滞致瘀;②因虚致瘀 (气虚而推动无力、阳虚而脉道失于温通、阴虚而脉道失于柔润、津液亏虚而无以充养血脉); ③血寒致瘀;④血热致瘀。

3.瘀血的致病特点 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①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②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固定;③出血:因瘀血阻滞,损伤血络,血溢脉外而见出血色紫黯,或夹有瘀血块;④色紫黯:一是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等;⑤可出现肌肤甲错,脉涩或脉结代等。 NCpx48TO/7moxxYR9mdGRrpUENRPEzHqJsi3eQ4tlFeWMksE48BDWuHmOMddp1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