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是针对病证虚实而实施的针刺手法,是决定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常用的单式补泻手法包括:
根据捻转力度的强弱、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并结合捻转用力的方向,区分捻转补泻手法。
操作要点:①进针,行针得气。②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③反复捻转。④操作时间短。
操作要点:①进针,行针得气。②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③反复捻转。④操作时间长。
根据提插力度的强弱、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区分提插补泻手法。
操作要点:①进针,行针得气。②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③反复提插。④操作时间短。
操作要点:①进针,行针得气。②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③反复操作。④操作时间长。
根据进针、出针、行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操作要点:①进针时徐徐刺入。②留针期间少捻转。③疾速出针。
操作要点:①进针时疾速刺入。②留针期间多捻转。③徐徐出针。
根据针刺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是否一致区分补泻的手法。
操作要点: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操作要点: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将针刺手法与患者呼吸相结合区分补泻的手法。
操作要点: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操作要点: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指以出针时是否按压针孔以区分补泻的手法。
操作要点: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操作要点: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闭。
指进针得气后施以均匀的提插、捻转的手法。
操作要点:①进针,行针得气。②施以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每次提插的幅度、捻转的角度要基本一致,频率适中,节律和缓,针感强弱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