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针刺的角度、深度

(一)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一般分直刺、斜刺、平刺3种。

1.直刺

直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大部分腧穴。

2.斜刺

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

平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等。

(二)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的深浅度。决定针刺深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且取得针感。每一腧穴的针刺深度必须与病情、病位、腧穴所在部位、经络阴阳属性、体质、年龄、时令、得气与补泻的要求等相结合而灵活应用。对于眼部、颈项部、胸背部等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一定要准确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与深度。

1.年龄

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

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

阳证、新病、热证、虚证宜浅刺;阴证、久病、寒证、实证宜深刺。

4.病位

在表、在肌肤宜浅刺;在里、在筋骨、在脏腑宜深刺。

5.腧穴所在部位

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臂、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可深刺。

6.季节

一般原则是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相互关联,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 PBuDP7iSDUKA2b07sZBE3NCZ+/vhP699Onm28aJ9S9+YrES4WH1KFTdY/CZLSh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