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例)摘要1】
金某,女,21岁。2019年5月7日就诊。
患者2天前进食较杂,夜卧不安,凌晨突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继而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至就诊时3小时已大便4次,泻而不爽,大便粪质稀溏,粪色黄褐,气味臭秽,伴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遂来就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2.中医类证鉴别:请与痢疾鉴别。
【病案(例)摘要2】
高某,男,38岁。2019年12月2日初诊。
患者饮食稍有不节即皮肤瘙痒,反复发作2个月,抓后糜烂渗出,伴纳少,腹胀便溏。查体:皮损潮红,丘疹对称分布,可见鳞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2.中医类证鉴别:请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时间:50分钟。
【答案解析1】
中医疾病诊断: 泄泻。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伤中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由于进食不当诱发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中医辨病为泄泻。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伤中证。
病因病机分析: 饮食不节,宿食内停,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病位在肠,病性属里属实。
中医类证鉴别: 需与痢疾鉴别。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中医治法: 清热利湿,分利止泻。
方剂: 葛根芩连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葛根9g,黄芩9g,黄连6g,砂仁3g(后下),芦根3g,麦芽6g,甘草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答案解析2】
中医疾病诊断: 湿疮。
中医证候诊断: 脾虚湿蕴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饮食稍有不节即皮肤瘙痒,反复发作2个月,抓后糜烂渗出为主症,中医辨病为湿疮。纳少,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辨证为脾虚湿蕴证。
病因病机分析: 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脾虚湿恋所致。
中医类证鉴别: 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接触性皮炎常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常限于接触部位,皮疹较单一,有水肿、水疱,境界清楚,去除病因后较快痊愈,不再接触即不复发。
中医治法: 健脾利湿止痒。
方剂: 除湿胃苓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苍术6g,厚朴6g,陈皮9g,滑石12g(包煎),炒白术12g,猪苓12g,炒黄柏12g,炒枳壳9g,泽泻9g,赤苓12g,炙甘草9g。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