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人民发掘利用中药资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现了许多能够消除或减轻疾病痛苦的药物,逐步形成了对药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据考证,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开始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有意识地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并逐步积累保护和利用资源的经验和教训。中医药有正式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中药资源利用的萌芽时期。在数千年的漫长发展中,中药资源的发现、发掘、利用和保护,虽然进展较为缓慢,但从未停止。早在3000年前的《诗经》和《尔雅》中,不仅记述了枸杞、白芷、甘草、蒿、芩、葛、芍药等50余种药用植物及其生长环境、采集季节、产地等,同时也记述了既可果用,又可入药的枣、桃、梅等栽培情况。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药物著作(本草)主要有《神农本草经》(公元1世纪到2世纪),收载药物365种,该书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药经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为后人用药及编写本草著作奠定了基础。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92种。该书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认、采、种、制、用药的经验,首先记载了近200种栽培的中药植物(包括药用果蔬),并且较为系统地观察记载了一些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种植和采收加工方法,其中川芎、附子、麦冬、牡丹等许多中药植物的种植方法至今仍被沿用,为世界各国研究中药植物栽培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科学资料,至今仍不失参考价值。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收载药物921种,补充记载了716种《本草纲目》中未曾记载的中药植物。清代吴其濬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收载植物2552种。综上所述,我国悠久的中医药历史文化,为中药资源与栽培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中药资源的调查研究 中药资源调查不仅是摸清“家底”,也有利于中药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于1960年、1969年、1983年、2011年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全国性中药资源调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资源调查方法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将“3S”、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现代仪器分析、群落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融合到中药资源调查中,极大地丰富了调查内容,使中药资源调查更加科学化、准确化。
2.中药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中药资源区划以全国中药资源与药材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影响中药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入手,突出区划的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三大特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划分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抚育与生产区域。将生态背景系统、气象系统、数值分类、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等新兴理论与定量科学广泛应用于中药资源区划领域。利用群落分类、卫星遥感、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开展野生重点中药资源及生产区域化的调查与研究;应用建立在聚类分析、模糊数学基础上的数值区划方法和“3S”技术、生物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等,为中药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生产基地建设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工作。
3.中药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研究 野生抚育是一种新兴的中药资源生态产业模式,目前主要进行抚育基地选址、优良品种选育、种群密度优化、数据模型产量预测及采收期确定等方面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以资源储量、可采收量、产品质量与种质及环境的关系、资源合理采收期及可持续采集方法等为研究内容的资源学研究;对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史、繁殖特性、种群更新机制、收获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等进行生物学研究。
4.中药新资源的开发研究 一是从现有中药资源中,特别是中药生物资源或未被开发的生物资源中,寻找具有新的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开发新药用资源;二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培育具有药用价值的新物质,替代现有中药资源,满足社会需求。
5.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中药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辐射其他多种产品的开发,如保健品、植物农药、兽药、化妆品、调味品、色素、甜味剂、香精香料等。为解决中药资源需求日益增加与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通过多方位、深层次的综合利用,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调查和资源监控,依据国际上通用标准,结合我国中药资源濒危程度,编制中药资源保护名录;考察评价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区,加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重点系统地调查濒危中药资源现状、濒危原因与发展趋势,编制濒危中药名录;出台相关的文件和法规,用于保护药用生物资源和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药用植物栽培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开展野生转家种或引种栽培的药用植物有2000余种,其中家种成功的药用植物有1000余种,大面积栽培生产的有250余种。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栽培满足需要的药材有人参、三七、附子、黄连、浙贝母、当归、麦冬、太子参、白芍、党参、川芎、元胡、砂仁、山楂、牡丹皮、红花、郁金、姜黄、莪术、天麻、菊花、玄参、泽泻、黄芪、白芷、巴戟天、云木香、广藿香、紫苏叶、枸杞子、瓜蒌、地黄、怀牛膝、百合、板蓝根、小茴香、丝瓜、佛手、薏苡仁、薄荷、金银花、玫瑰花等。部分来源于人工栽培的药材有大黄、甘草、细辛、五味子、桔梗、丹参、半夏、天南星、远志、徐长卿、何首乌、石斛、黄柏、诃子、王不留行、灵芝等。从国外引种成功并种植的药用植物有西洋参、金鸡纳、古柯、丁香、白豆蔻、颠茄、洋地黄、水飞蓟、蛔蒿、狭叶番泻、胖大海、澳洲茄、小蔓长春花、印度萝芙木,其中有不少种类已经开展大面积生产、逐步实现自给。另外,我国还对新发现、可治疗严重疾病的药用植物进行了野生转家种的驯化工作,如具有抗癌作用的喜树、美登木、长春花等,对心血管类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的月见草、黄草、毒毛旋花等,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小蔓长春花、牛皮消、红景天等,对肺脓疡有特殊疗效的金荞麦等。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发展十分迅速,中药材生产正在从零星种植向规模化种植、从粗放管理向规范化管理、从原始人工向机械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必将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药大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可以分为现有资源的保护、野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资源的人工定向培育三个方面。要实现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做好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保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野生抚育技术是野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研究内容。开展野生中药资源变家种(家养)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是中药资源人工定向培育的主要研究方向。
2.中药资源的评价技术和方法研究 中药资源的评价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是中药资源研究的难点问题。中药资源评价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评价两类,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质量、资源的生态价值等。多指标化学成分评价、生物学评价等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正在研究和探索之中。开展中药资源评价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将是中药资源研究的一项重要和长期任务。
3.中药资源学的信息化研究 利用现代信息等技术,建立中药资源的调查、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随时掌握中药资源数量的动态变化,对实现中药资源的宏观、动态、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中药资源调查和资源动态监测的研究工作,必将会给中药资源科学管理和决策带来质的飞越。
4.民族医药资源的开发研究 据初步统计,我国有47个少数民族拥有具民族特色的药物资源,民族药资源约有5000余种,但民族医药资源学研究基础较薄弱,给民族医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民族药物资源的研究工作多数处于对药物资源和种类的初步调查、归纳和总结阶段,民族医药资源的质量标准的制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民族药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不仅关系到民族医药学的发展,而且对于丰富中药资源宝库,提高中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有重要意义。
5.天然药物的开发研究 植物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据统计,目前临床使用的化学药物5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表明天然产物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传统医药学中大量的信息和经验,为利用中药资源进行天然药物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有药用植物1000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种类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化学和药理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药资源与栽培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又是生物、化学、地理、生态、数学、农学、信息、医药及管理等多种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相联系。与中药资源栽培联系较紧密的学科主要有以下几类。
1.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 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形成、分布和生长发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药材的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体内活性成分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直接受其生理活动的制约。因此,调控其生理活动对中药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2.植物学和动物学 植物学和动物学是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中药资源种类的鉴别和动植物群落的研究,都需要运用动植物分类学及生物群落的调查研究方法。
3.中药化学及其他化学学科 中药材质量优劣的评定,虽有多种方法、多个途径,但药用活性成分及其含量的分析测定是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手段,需要多种化学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此外,人工麝香和人工牛黄等资源的化学合成,均需中药化学及其他相关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4.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为中药资源质量评价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中药材真、伪、优、劣的鉴定,都离不开中药鉴定学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中药学、植物地理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等,与中药资源栽培的关系也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