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道地药材资源

一、道地药材概述

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一)道地药材的含义

道地药材作为专有名词见于《本草品汇精要》,每味药材项下专列“道地”条目。汤显祖《牡丹亭》曰:“好道地药材。”可见,道地药材的概念已经被吸收为文学语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往前追溯,“道”在唐代用于划分行政区域。在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首次采用当时的行政区划“道”来归纳药材产地,并强调“用药必依土地”的概念。而道地药材作为优质药材的思想则历史更为久远。《本草经集注》中已经明确强调一些药材以某产地“为良”“最佳”“最胜”等。道地药材有时也称为地道药材,都是对药材货真质优的褒奖和推崇,也是形成当今道地药材完整体系重要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在当代,道地药材与中药资源、中医药文化、地理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经济等紧密相关,不仅体现中国形象的地理标识,而且包含了中药的技术体系、知识体系和人文特点。

(二)道地药材的特点

1.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中药具有多基原、多品种、多产地、多规格、多成分、多剂型、多途径、多性能、多功效、多用途的特点,是一个复杂系统。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中药复杂系统是环境生态复杂系统、人体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决定中药复杂系统的关键因素是中药的“品、质、性、效、用”五个要素。品,包括不同来源的品种、加工后的炮制品和实际应用的产品;质,是指中药的质量,包括外在性状质量和内在品质,内在品质主要包含遗传物质和药效物质;性,是指中药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补泻、润燥、走守、猛缓、动静、刚柔等;效,是指中药的功效,包括中药的治疗作用、保健作用和毒副作用;用,是指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应用规律,包括辨证施治、配伍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其中,中药功效是五个要素的核心,是提高中医药疗效、保障人民健康的根本,也是判断道地药材的重要标志。

2.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道地药材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基于显著的临床疗效。如大黄属在中国西北至西南地区分布多达43种,能入药的主要有掌叶组和波叶组的数种植物的根和根状茎。掌叶组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为正品大黄,前两种习称“北大黄”,是甘肃、青海的道地药材;后一种习称“南大黄”,是四川等地的道地药材。但是,来源于波叶组的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的根和根茎,虽然也含有蒽醌衍生物成分,却不含双蒽酮苷、番泻苷类,故泻下作用很差,药材的横断面除藏边大黄外均无星点,所以都不是正品大黄,仅在部分地区或民间称山大黄或土大黄,一般作兽药用或作工业染料的原料。

3.具有明确的地域性 道地药材一般特指原产或栽培于某一地区的某种优质正品药材。这些地区有着特定的自然条件,该药材在该地区有一定的集中生产规模,在全国药材市场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因此,道地药材一般在药名前冠以地名,如宁夏枸杞、川贝母、关黄柏、怀地黄、密银花、宣木瓜、浙玄参、杭菊花、茅苍术、建泽泻、阳春砂仁等,以表示其道地产区。也有少数道地药材名前面的地名是指该药材传统的或主要的集散地或进口地,而不是指产地,如藏红花,并非西藏所产,而是最早由西藏进入中国;广木香,原产印度,因从广州进口故名广木香。这种因集散得名的道地药材,其实依然有确切的道地产区,如资丘木瓜,因在宜昌市资丘镇集散而得名,其实道地产区在榔坪镇;又如广木香,后因云南引种栽培成功,广木香之名渐被云木香取代。

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道地药材是其主产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以药为主,地以药为显,药以地为贵”,是道地药材经济的集中刻画。由于生产规模大,成本低,栽培加工技术娴熟,质量上乘,使道地药材在同一品种的不同产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加速了当地经济的良性循环。如河南产怀牛膝价格高出其他地区近30%。我国的道地药材还大量出口国外创汇。道地药材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业、工业、旅游、出口创汇等方面的经济发展。

二、道地药材形成原因

道地药材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系统的中医药临床实践、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成熟的生产加工技术。

(一)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前提

系统的中医药理论与长期的临床实践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前提。中药离开中医理论的指导则不是中药,更谈不上是道地药材。从古到今,中医名家均以货真质优的药材作为增强临床疗效、提高健康服务水平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我国古代大量的医书医案中无不浸润着对道地药材的精辟论述和推崇赞誉,我国历代医药学名家历经千辛万苦编著的本草著作,更是以道地药材为其特有精华,奠定了形成道地药材的坚实思想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谓:“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其收载的药物名称中,亦出现巴豆、蜀椒、秦椒、阿胶等带有道地色彩的一些药名,巴、蜀、秦、东阿等均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名或古地名。《伤寒论》在医方中也应用道地药材,112首方剂涉及80余种中药,其中道地药材阿胶、代赭石、巴豆等广泛用于临床。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则进一步论述:“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自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假令荆、益不通,则全用历阳当归、钱塘三建,岂得相似?所以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该书对40多种常用药材明确以何处所产为“第一”“最胜”“为佳”“为良”等记述,明确地记载了当时的道地药材,也是现今确定道地药材的最原始依据之一。唐代《新修本草》对药材的道地性概括为:“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宋代《本草图经》附图常以产地冠名,如“齐州半夏”“银州柴胡”等,共144处,约250种药材。宋代《本草衍义》有“凡诸草本昆虫,产之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少异”等论述。至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明确标注道地项,以突出道地药材。《本草纲目》中薄荷“今人药用,多以苏州为胜”,麦冬“浙中来者甚良”,均是对道地药材临床实践的概括。道地药材逐渐从专业的医药学家走向民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医药文化元素之一,为道地药材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

(二)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因素

道地药材的形成,首先取决于种质。药材种质不同,其质量差异很大。以菊花为例,以河南焦作、安徽亳州、安徽滁州、安徽歙县、浙江桐乡为道地,分别习称“怀菊”“亳菊”“滁菊”“贡菊”“杭菊”。中医临床认为其各有侧重,其中,亳菊疏风清热,解暑明目,主要供药用;滁菊偏于祛风润燥,药茶皆宜;贡菊和杭菊善于解暑除烦,清肝明目,主要供茶饮,也药用。之所以能形成各具特色的“菊花”道地药材,除了生态环境、采收加工外,还有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种质不同。

(三)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外在条件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和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形成道地药材极为重要的外在因素。其中,土壤和气候对道地药材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土壤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移动和转化的基本介质,更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天然基础。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通常需要特有的土壤类型。有的道地药材对土壤的选择性很强而使最佳的栽培地区更为集中,如怀牛膝的最佳栽培地在河南省武陟县,其中以西陶乡、大封乡最好,因该地受黄河、沁河多次泛滥和改道的影响,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强,使牛膝根可长达1.5m,且侧根、须根少,油性足,成色好,当地称为“怀参”,长期受到国内外药商的青睐。

气候对道地药材质量的形成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大多数道地药材对温度的需求有一定的范围,当温度达到或接近药材耐受的极限时,药材的生长、产量和质量即受到限制。如人参、西洋参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0~34℃,超过35℃时茎叶会灼伤以至枯死。益智在花期对温度敏感,适宜温度为24~26℃,22℃以下开花少,低于10℃时不开花。湿度也对道地药材的品质产生影响,如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泽泻生育期内的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泽泻有效成分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主导气候因子。

环境因素对形成道地药材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各种环境因素绝不是孤立地影响植物,而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构成的一种连续变化的综合环境条件中作为较强因素起作用。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也将会改变药材的道地性特征,甚至使其品质和药效降低。如青蒿(黄花蒿)由于产地不同,环境条件有异,青蒿素的含量差异很大,生长在南方如四川、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的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较生长于北方地区者高得多。

(四)成熟的生产加工技术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可靠保证

除少数道地药材是来自野生资源外,大多数均来源于栽培或驯养,其中栽培品所占比例较大,如人参、三七、地黄、川芎、当归等。这些道地药材的栽培历史悠久,有的已经形成优良的栽培品种,具有完备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形成了成熟的生产技术。

种子种苗的质量在药材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道地药材的栽培对种子种苗的采收、保存、处理都具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在道地产区采收当归种子时,要求当种子由红转为粉白色时分批采收,并以3年生当归的种子留种。实践证明,如过熟呈枯黄色的当归种子播种后容易提早抽薹,长期使用提早抽薹的植株所结的种子,育苗抽薹率就高。

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保证了道地药材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优良的品质,大多数道地药材的种植都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如伊贝母栽培中,采用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增施氮和磷肥料,以及降低光照强度等技术措施,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鳞茎中生物碱含量。实践证明,种植川贝母之前先种一季大蒜,可以有效地降低虫害。

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总结,确定了道地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并掌握了最适宜的加工方法,保证了道地药材的品质与产量。如杭菊花的主产地浙江桐乡一带于11月份分三批采收菊花,采摘花色洁白、花瓣平直、花心散开60%~70%者,并注意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或下午进行,不采露水花,以免腐烂;采用蒸法加工时,锅水分次少加,以免水沸影响质量,蒸花时间4~4.5分钟,过快易致生花变质;晒干时强调未干不翻动,晚收不叠压,晒3天翻身1次,6~7天后贮藏数天再晒1~2天,至花心变硬即可。如此采收加工,有效地保证了杭菊花朵大瓣阔、色白芯黄、清香甘醇的道地性状。

三、道地药材发展变迁

(一)发展变迁的概况

道地药材是指特定产区的优质药材,但是道地药材的产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道地药材的产地都存在着或者存在过道地产区的变迁。古代就有人参道地产区变迁的情况(下述),现在也有一些药材产地正在发生变化,很多新的优质产区逐渐被人们发现,同时现代的GAP规范化药材种植也在寻找一些适合发展规范化种植的新地区。如在贵州赤水新建设了金钗石斛的GAP生产基地,并于2006年经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注册了道地药材地理标志“赤水金钗石斛”。类似的道地药材产地还有“商洛丹参”“平利绞股蓝”等;而上海的西红花GAP基地,也使西红花成为上海的道地药材。由此可见,因为不同的原因,药材的道地产地一直存在着变迁,有的道地产区逐渐消失,而新的道地产区渐渐发展,有时还会出现一个药材多个道地产区的多道地性。总体而言,道地产地的形成,最终还是取决于药材的品质与数量。

(二)发展变迁的方式

道地药材涉及两个重要元素,一是种质,二是产区。道地药材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沿革与变迁。有的道地药材种质与产区一直代代相传,未发生变迁,如宣木瓜,自《本草图经》记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此后历代本草均以安徽宣城所产为道地。但是,一些道地药材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常受政治、地理、文化、交通、科学技术、临床应用及植物分类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种质与产区常常发生变迁,有的道地药材种质不变,产区发生变迁,有的则是产区不变而种质发生变迁,有的则是种质与产区均发生变迁,正与李时珍说:“古今药物兴废不同。”

1.种质不变,产区发生变迁

(1)原道地产区资源濒危,其他地区演变为新的道地产区。如在早期的记载中,山西上党与辽东均为人参道地产区。在《名医别录》中就有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之说。但从清代开始,山西上党人参逐渐消失,尤其是乾隆皇帝曾在为人参所写颂诗的自注中说:“昔陶弘景称人参上党者佳,今惟辽阳、吉林、宁古塔诸山中所产者神效,上党之参直同凡卉矣。”可以认为,人参的主要产区在清代由上党、辽东并立,而后变迁为东北直至今日。究其原因,森林被大量砍伐,导致人参生长环境的极大破坏,这可能也是人参在上党等地绝迹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原有的道地产区不复存在。

(2)经引种栽培,产生新的道地产区。三七原为野生,以广西百色地区为道地。20世纪30年代,云南文山大规模种植并逐渐形成规模。三七现主产于云南文山、红河、玉溪、曲靖等地,质量优良。砂仁,原名缩砂蜜,唐代主要依靠进口,宋代广东开始引种,历代以阳春为道地。云南西双版纳又从广东阳春引种,成为主产区之一。

2.产区不变,种质发生变迁 道地药材的种质常随产区变迁而变迁,只有少数种类产区不变而种质发生变迁。如古代将银柴胡列入柴胡项下,据考证宋代记载银州柴胡为柴胡属植物,明代石竹科银柴胡开始出现,至《神农本草经疏》记载银柴胡功效是专治劳热骨蒸,与伞形科柴胡以解表发散之功有别。清代《本经逢原》则将柴胡与银柴胡分条并列。现今银柴胡与古代的银州柴胡,虽然产区相同,但是已经由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演变为石竹科银柴胡了。

3.种质与产区均发生变迁

(1)种质出现分化、产区与种质相应变迁,有些道地药材最初仅有一种名称,而后伴随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品种的分化。如贝母,在明代以前仅言贝母而无川、浙之分,仅有少量产地和临床疗效的不全面记载,《本经逢原》即有“贝母川产味甘,最佳;西产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之说。至《滇南本草》苦马菜条附案中首次出现川贝母名。当人们逐渐认识到川、浙所产贝母在功效上的明显区别后,贝母即被分化为川、浙两大类。目前,贝母品种又进一步分化,《中国药典》将主产于四川的川贝母、主产于浙江的浙贝母、主产于新疆的伊贝母、主产于东北的平贝母分条记述,这是由于功效不同所致品种分化。

(2)道地药材因野生资源濒危,种质与产区被迫变迁。如黄连,古代长期以“宣黄连”为道地,宣黄连特指分布于与安徽宣城相邻的部分皖南山区和毗邻的浙江西北山区的短萼黄连 Coptis chinensis var. brevisepala W.T.Wang et Hsiao。该地区的短萼黄连品质优异,作为道地药材上可追溯到约536年的《本草经集注》,下可至1803年的《本草纲目拾遗》。如唐代《新修本草》记载:“江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善。”《本草图经》记载:“今江、湖、荆、夔州郡亦有,而以宣城者为胜。”但是一直依靠对野生资源的采挖,导致黄连资源渐渐枯竭。致使黄连道地药材在明清时期开始以四川为作为道地,种质也由短萼黄连改为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3)道地药材因产区变迁,种质相应改变。如延胡索,始载唐代《本草拾遗》。据本草考证,唐宋时期延胡索以东北野生品为道地药材,经考证应为齿瓣延胡索。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在道地项下以江苏镇江为佳。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江苏茅山有延胡索栽培,根据其附图和文字描述,应为延胡索。《本草原始》认为茅山延胡索为道地药材。《本草乘雅半偈》记载浙江杭州也产延胡索。近代以来,延胡索道地产区进一步南移,以浙江为道地产区。自唐以来,延胡索从东北迁为江苏,再南移至浙江;种质也由齿瓣延胡索变为延胡索,并由野生品改为栽培品。

(4)发现了更优质的种质,道地药材种质及产区均相应改变。如紫草,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所记载的原植物均为紫草科植物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old et Zucc.,习称为“硬紫草”,《名医别录》记载:“生砀山山谷及楚地。”《博物志》记载:“平氏阳山紫草特好。”现今紫草商品为“软紫草”,为历代本草均未记载的同科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软紫草是20世纪中期以后被开发利用的大宗药材,其根条肥大,松软易碎,气味特殊,色素含量为硬紫草的3.5倍,其抑菌种类和强度也大于硬紫草,被认为品质最佳。紫草因种质变化,产区也转移到新疆、内蒙古等地。

四、道地药材品种概述

(一)东北、华北地区道地药材

1.人参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名医别录》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本草纲目》记载:“上党,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皆是辽参。”由此可见,唐宋以前山西所产人参为佳,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此后以东北产者为主。野生人参分布于北纬40°~48°、东经117°~137°具有海洋性气候的部分山区,主产于俄罗斯、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栽培人参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吉林长白山所产质量最佳。

2.五味子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记载:“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本草纲目》记载:“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东北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为其最适宜区。现主产于东北,河北、山东一带也是五味子的产区;以辽宁产者油性大、紫红色、肉厚、气味浓、质量最佳,有“辽五味”之称。

3.鹿茸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图经本草》云:“今有山林处处皆有之。”《增订伪药条辨》云:“东三省及青海、新疆产均佳。”《药物出产辨》云:“产中国边境,长白山为最佳,关东亦佳。”现今“花鹿茸”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以家养为主;“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以野生为主。

4.党参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Nannf.、素花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L.T.Shen或川党参 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始载于《本草从新》,记载:“参须上党者佳……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土人种植为利,气极浊。”由此可见,山西为党参的主要产区。现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其中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Nannf.为商品党参的主要品种,以山西“潞党”为道地。

5.地黄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曰:“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记载:“今怀庆者为胜。”《本草纲目》记载:“江浙壤地黄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机时力微;怀庆府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本草从新》谓:“以怀庆肥大而短,糯体细皮,菊花心者佳。”由此可见,地黄原出咸阳,后发展成为河南怀庆府的道地品种,习称“怀地黄”,为四大怀药之一,量大质优。现地黄多栽培,除河南外,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亦产。

(二)西北地区道地药材

1.黄芪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var. mong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原名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本草图经》云“今河东(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统称)、陕西州郡多有之。”《汤业本草》中记载“绵上即山西沁州(今山西沁源),黄芪味甘,柔软如绵,能令人肥”。清代《本草求真》谓“出山西黎城”。由此可见山西为中国黄芪的道地产区,目前主要分布在山西浑源、繁峙,甘肃岷县,内蒙古武川、武东及黑龙江等地。

2.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 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素有“十方九草,无草不成方”之说。《千金翼方·药出州土》出甘草者有岐州、并州、瓜州,位置在今陕西、山西、甘肃。《本草图经》云:“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药物出产辨》云:“产内蒙古,俗称王爷地。”今以内蒙古伊盟的杭旗一带、巴盟的橙口、甘肃及宁夏的阿拉普旗一带所产品质最佳,新疆产量最大,产于杭旗的“梁外草”被誉为优质道地药材。

3.枸杞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古者枸杞、地骨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皆可用。后世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弘治宁夏新志》(1501年纂修)物产部分有枸杞作为贡品的记载,清代《中卫县志》有“枸杞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者也”,又据《朔方道志》记载:“枸杞宁安堡产者佳。”“宁安”,即今宁夏中宁县境。可见,枸杞是宁夏著名道地药材。枸杞现主产于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尤以宁夏中宁枸杞最为著名。

4.肉苁蓉 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或管花肉苁蓉 Cistanche tubulosa (Schenk)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记载:“肉苁蓉生河西(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甘肃、陕西及内蒙古西部)山谷及代郡、雁门。”《本草经集注》记载:“河南(今甘肃西南部黄河以南地区)间至多。今第一出陇西(今甘肃临洮县南),形扁广,柔润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国者(陕西、山西一带),形短而少花。巴东建平亦有,而不如也。”《本草图经》记载:“今陕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羌界(今甘肃西部、青海东部)中来者,肉厚而力紧。”可见,本草所载肉苁蓉主产于甘肃、陕西、内蒙古西部、山西、河北及青海东部,多生于荒漠、沙漠地区,现主产于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部及新疆等地。

5.当归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名医别录》云:“当归生陇西(今甘肃临洮)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除前述之文州当归外,又提到川产者:“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者为胜。”《本草纲目》云:“今陕、蜀、秦州(今甘肃)、汶川诸州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紫色,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可见,甘肃自古为当归的道地产区。现当归主产于甘肃岷县、渭源、漳县、武都、文县一带及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其中以岷县所产“岷归”产量大、质量最佳。

6.大黄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以色得名,《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其有“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之功,又名“将军”。早期大黄产地即有南北两种,《吴普本草》云:“或生蜀郡北部,或陇西。”现北大黄(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以甘肃、青海为道地,南大黄(药用大黄)以四川为道地产区。大黄主产于甘肃卓尼、礼县,陕西的勉县、西乡、镇巴、留坝,四川马尔康,以及西藏、青海、宁夏、湖北、湖南、山西、云南、贵州等地,其中甘肃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左右。

7.冬虫夏草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始载于《本草从新》,曰:“四川嘉定府所产者最佳。云南、贵州所出者次之。”《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出四川江油县化林坪,夏为草,冬为虫。”《闻见瓣香录》云:“冬虫夏草,出四川嘉州、打箭炉(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市)等处。”由此可见,四川历来就是冬虫夏草的道地产区,现主产于四川西北部、青海、西藏东南部、甘肃东南部、贵州、云南等地,其中以西藏质量最优,四川产量最大,质量亦优。

(三)华东、华中地区道地药材

1.浙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明确将浙贝母与川贝母分开,引《百花镜》谓:“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皮糙微苦,独颗无瓣,顶圆心斜。入药选圆白而小者佳。”又引叶斋云:“宁波象山新出贝母,亦分二瓣,味苦而不甜,其顶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贝之象荷花蕊也。”《药物出产辨》云:“浙贝母,产浙江宁波府。”为浙江著名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主产于浙江鄞州、磐安、象山,江苏大丰、海门和安徽广德、宁国等地。

2.牡丹皮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栽培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四声本草》记载:“和州(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地)、宣州者并良。”《日华子诸家本草》曰:“巴、蜀、渝、合州者上、海盐者次之。”《本草品汇精要》称:“道地巴蜀、剑南、合州、宣州(今安徽皖南一带)并良。”据《铜陵县志》记载,铜陵引种栽培牡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可见,本草记载牡丹皮的产地有安徽、四川等地。现牡丹皮主产于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等省,以安徽铜陵的凤凰山为道地产区,习称“凤牡丹皮”。经研究发现,“凤丹”来源于 P.ostii T.Hong et J.X.Zhang,从源头上澄清“凤丹”的种质,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地道药材。

3.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 s(Schw.)Wolf的干燥菌核。《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古代药用茯苓以野生资源为主,人工栽培历史可追溯至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至明代中期才在湖北、安徽、河南交界的大别山区形成较大规模,成为中国最早的茯苓栽培产地和传统道地产区。现茯苓主产于湖北罗田、英山、麻城,安徽金寨、霍山,云南丽江、玉龙,河南商城、新县,四川米易、德昌、会理等地,其中栽培者以安徽产量较大,称为“安苓”,野生者以云南质量为佳,称为“云苓”。

(四)华南地区道地药材

1.砂仁 为姜科植物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海南砂 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绿壳砂 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药性论》,原名缩砂蜜。《本草蒙筌》曰:“缩砂蜜产波斯国中,及岭南山泽。”《增订伪药条辨》云:“缩砂即阳春砂,产广东肇庆府阳春县者名阳春砂,为最道地。广西出者名西砂。”可见,其传统道地产区为今广东、广西。砂仁阳春砂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福建,以广东阳春、阳江产者为道地药材;海南砂仁主产于海南澄迈、屯昌及广西博白、陆川等地;绿壳砂仁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及广东广宁等地。

2.蛤蚧 为壁虎科动物蛤蚧 Gekko gecko Linnaeus的干燥体。西汉末《適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记载:“桂林之中,守宫能鸣者,俗谓之蛤蚧。”《开宝本草》记载:“生岭南山谷。”《岭表录异》记载:“广西横州甚多蛤蚧。”可见,广西自古就是蛤蚧的传统道地产区。现蛤蚧主产于广西的南宁、百色、宜山,广东的怀集、云浮、从化,云南的西双版纳、红河、文山苗族自治州等地,其中广西所产的蛤蚧占全国产量的90%。进口蛤蚧主产地为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蛤蚧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国产蛤蚧),或砖红色斑点(进口蛤蚧)。

3.沉香 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 (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沉香因“木之心节置水则沉”而得名,《名医别录》列为上品,《本草衍义》记载:“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州尤多。”《证类本草》有崖州沉香和广州沉香之分,并引杨文公《谈苑》云:“岭南雷州及海外琼崖山中多香树,山中夷民斫采卖与人,其一树出香三等,曰沉香、栈香、黄熟香。”历代本草记载的沉香出自中国广东、海南琼崖及东南亚各国,现沉香分布与本草记载相同,在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等地。以台湾、海南所产沉香质量最佳,是“十大广药”之一。

(五)西南地区道地药材

1.川芎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川芎之享盛名,始于宋代,《本草图经》记载:“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川芎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产量大、品质优,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其生长适宜区集中于四川盆地中央丘陵区的成都平原,尤其是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雨量充沛的西北边缘。目前,其栽培地集中分布于四川的都江堰、崇州、彭州、郫县、新都等地。

2.川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 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瓦布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 var. wabuensis (S.Y.Tang et S.C.Yue)Z.D.Liu,S.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栽培品”。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明朝末期,首次明确提到川贝母。《本草从新》记载:“川产最佳,圆正底平,开瓣味甘。”《本草崇原》记载贝母出自“西川”。“西川”,即指四川西北部广大地区。清代《四川通志》载贝母主产“松潘、雅州府理塘、龙安府青川。”由此可见,四川历来为川贝母的道地产区。现主产于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海拔为3200~4200m地区。

3.附子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加工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熟附片、黄附片、挂附片等不同饮片。《本草图经》云:“绵州彰明县(四川江油)多种之,惟赤水一乡者最佳。”李时珍云:“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也。”《药物产出辨》云:“附子和乌头产四川龙安府江油县。”由此可见,附子自古道地产区为现今江油市。今主产于四川江油、安县、平武、青川、北川及布拖,陕西汉中等地。

4.黄连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习称“味连”“雅连”“云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记载:“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新修本草》记载:“蜀道者粗大节平,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本草纲目》记载:“今虽吴、蜀皆有,唯以雅州、眉州(今洪雅、峨眉山、雅安等地)者为良。”可见,四川自古以来即为黄连的道地产区。现黄连商品绝大多数来源于栽培,据《洪雅县志》记载,雅连于1740年即在峨眉山已有栽培。味连产于重庆石柱、黔江和湖北利川等海拔1000~1800m的山区;雅连分布于四川峨眉及洪雅等海拔1600~2200m的山地林下;云连分布于云南怒江流域海拔1500~3000m高山寒湿的林荫下。

5.三七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g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栽培品。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曰:“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清代《归顺州志》记载:“三七以田州(今百色、东田、田阳等市县)产者为最良。”因而有田七之称。《药物出产辨》记载:“三七,产广西田州为正道地。近日云南多种,亦可用。”可见,广西和云南为三七的道地产区。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均有栽培,其中产于云南的三七称为“滇三七”,并成为继广西之后三七的新道地产区,以文山产质量为好。 MNrZ4gDq34YdRdLRiDjX879hRqrHgTrtm3urPqpNkGbqhxaUQ9RTgZAbn8X+9XL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