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50个纬度,拥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5个温度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优越,中药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根据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将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划分为东部季风、西北干旱和青藏高寒三大(一级)自然区域,再依据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划分为14个(二级)自然带。中药资源中,仅少量分布在海洋中,绝大部分分布在各区域的森林、草原、荒漠、江湖和农田等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

一、季风自然区域

本区域地处中国东部,属于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夏季普遍高温多雨,雨热同季,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均大于400mm。根据温度、降水和地貌等自然条件,该区域可以分为5个地域单元。

(一)东北寒温带和中温带地区

东北寒温带和中温带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区内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松辽平原。本区是中国最寒冷地区,属于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夏季降雨量集中。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南部地区有针阔混交林,土壤有寒温带的漂灰土、中温带的暗棕壤、黑土和黑钙土。

1.本区中药植物资源有1600余种,如人参、五味子、细辛、关黄柏、防风、刺五加、升麻、牛蒡子、桔梗、地榆、槲寄生、赤芍、草乌、平贝母、龙胆、玉竹、穿山龙、白薇、金莲花、柴胡、威灵仙、关苍术等。

2.本区中药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约为300多种,有鹿茸、熊胆、麝香、蟾蜍、全蝎等。

3.本区中药矿物资源有50多种,如芒硝、滑石、硫黄、磁石、硼砂、赤石脂、钟乳石、石膏等。

(二)华北暖温带地区

华北暖温带地区包括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的中部及南部、陕西北部和中部、辽宁南部、宁夏中南部、甘肃东南部,以及安徽和江苏北部地区。气候位于温带和亚热带之间,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夏季较热,冬季寒冷,降雨量400~1000mm。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东部丘陵山地为棕壤,中部丘陵山地为褐土,黄土高原为黑垆土,黄淮海平原地区主要是潮土和盐渍土。

1.中药植物资源有1500余种,如柴胡、金银花、黄芩、黄芪、远志、桔梗、知母、地黄、山药、牛膝、党参、北沙参、板蓝根、酸枣仁、杏仁、山楂、紫菀、瓜蒌、连翘、柏子仁、沙棘等。

2.中药动物资源近250种,有阿胶、牛黄、全蝎、蟾蜍、土鳖虫、蜈蚣、桑螵蛸、五灵脂、刺猬皮等。另外,本区域临海,分布有大量的海洋动物药资源,主要有牡蛎、海螵蛸、瓦楞子、海盘车、海马、海龙等。

3.中药矿物资源有滑石、磁石、紫石英、代赭石、自然铜、云母、石燕、钟乳石、胆矾、硼砂、赤石脂、石膏、白矾等30多种。

(三)华中亚热带地区

华中亚热带地区包括浙江、江西、上海全境,以及江苏和安徽的中部及南部、湖北和湖南的中部及东部、福建中部和北部、河南和广东的小部分地区。区内有秦岭、淮阳山地、南岭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区。本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年降水量为800~2000mm。该区北亚热带地区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地区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土壤主要是黄棕壤、黄壤和红壤。

1.中药植物资源有2500多种,水生和湿生的种类较多。如贝母、菊花、麦冬、延胡索、玄参、郁金、白术、白芍、牡丹皮、山茱萸、木瓜、茯苓、泽泻、莲子、枳壳、玉竹、茅苍术、薄荷、太子参、女贞子、辛夷、栀子、薏苡仁、芡实等。

2.中药动物资源有蟾酥、地龙、土鳖虫、珍珠、蕲蛇、金钱白花蛇、桑螵蛸、蜈蚣、灵猫香、麝香、鳖甲、水蛭等300多种。

3.中药矿物资源有滑石、磁石、紫石英、自然铜、云母、石燕、钟乳石、鹅管石、胆矾、硼砂、赤石脂、石膏、阳起石等。

(四)西南亚热带地区

西南亚热带地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的大部分地区、湖北和湖南西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广西北部及西藏东部。本区地貌复杂,有秦巴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热量、雨量丰富,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5℃~18℃,降水量为800~1500mm,该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北亚热带地区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地区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土壤类型为黄褐土、黄壤、红壤和石磷灰土等。

1.中药植物资源有4500多种,如川芎、黄连、附子、木香、黄柏、川牛膝、三七、明党参、巴豆、石斛、当归、南沙参、独活、川乌、川楝子、川郁金、川白芷、续断、木瓜、吴茱萸、佛手、杜仲、厚朴、大黄、天麻、款冬花、女贞子、前胡、半夏等。

2.中药动物资源约有300多种,如麝香、牛黄、灵猫香、乌梢蛇、水牛角、水蛭、僵蚕、全蝎、银环蛇、蕲蛇等。

3.中药矿物资源有石膏、赭石、滑石、鹅管石、朱砂、雄黄、白矾、石燕、硫黄、钟乳石、芒硝、自然铜、硼砂等80种左右。

(五)华南亚热带、热带地区

华南亚热带、热带地区包括海南、台湾及南海诸岛、福建东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及云南西南部。区内有近沿海地区的山地和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和海南及雷州半岛。本地区高温多雨,冬暖夏长,水、热资源丰富,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多为1200~2000mm,台湾地区和海南省部分地区年降雨量高达3000~5000mm。该区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土壤由南到北以砖红壤、赤红壤为主。

1.中药植物资源有3800余种,如广藿香、巴戟天、砂仁、益智、肉桂、鸡血藤、鸦胆子、红豆蔻、苏木、诃子、穿心莲、芦荟、茯苓、泽泻、北沙参、蔓荆子、栀子、钩藤、葛根、土茯苓、乌药、贯众、佛手、木鳖子、使君子、草豆蔻、狗脊等。

2.中药动物资源有200多种,如刺猬皮、银环蛇、蛤蚧、燕窝、海马、珍珠、牡蛎等。

3.中药矿物资源有30种左右,如石膏、赤铁矿、方解石、钟乳石、自然铜、禹粮石、雄黄、朱砂等。

二、西北干旱自然区域

西北干旱自然区域地处中温带至暖温带,区域内高山、盆地、沙漠、戈壁广泛分布,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年降水量差距较大,多数地区不足250mm。根据其干旱强度分为2个地域单元。

(一)内蒙古温带干旱地区

内蒙古温带地区包括内蒙古中部及东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河北及山西的北部。本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长年多风,东部年降水量为700mm左右,至西部降到200mm左右。植被为典型草原或荒漠草原,东部平原为黑土、草甸土。

1.中药植物资源有1000余种,如甘草、麻黄、黄芪、知母、赤芍、黄芩、防风、银柴胡、沙棘、金莲花、锁阳、郁李仁、苍术、柴胡等。

2.中药动物资源有牛黄、鹿茸、刺猬皮、鸡内金、全蝎、土鳖虫、蛇蜕等。

3.中药矿物资源有芒硝、大青盐、石膏、炉甘石、紫石英、赭石、寒水石等。

(二)西北温带干旱区域

西北温带干旱区域包新疆全域、青海及宁夏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和北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坐落其中。区域内日照时间长,干旱少雨,一般地区年降水量仅为20~200mm,山区为200~700mm。以戈壁、沙漠和荒漠草原为主,山地和河岸有森林植被,土壤有灰棕漠土、灰漠土、棕钙土和灰钙土等。

1.中药植物资源有2000余种,如甘草、麻黄、枸杞子、肉苁蓉、锁阳、软紫草、伊贝母、藁本、羌活、独活、阿魏、红花、罗布麻、苦豆子、秦艽等。

2.中药动物资源有160多种,如刺猬皮、牛黄、五灵脂、鹿茸、鹿角、阿胶、麝香、龟甲等。

3.中药矿物资源有60多种,如大青盐、云母石、石膏、硫黄、寒水石、朱砂、芒硝、炉甘石、禹粮石、胆矾、硼砂、磁石等。

三、青藏高寒自然区域

青藏高寒自然区域包括西藏大部分、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和甘肃西南部,地势复杂,山脉纵横,多高山峻岭。本区寒冷干燥,日照强烈,降水量为50~900mm,植被主要有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荒漠草原,湿性草原以及温性干旱落叶灌丛,土壤有高山草甸土和寒漠土。

(一)药用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有1100多种,如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甘松、羌活、藏茵陈、绿绒蒿、山莨菪、雪莲花、珠子参、雪上一枝蒿等。

(二)动物药资源

动物药资源有鹿茸、麝香、鹿角等。

(三)矿物药资源

矿物药资源有朱砂、雄黄、石膏、硝石、大青盐、芒硝、云母、硼砂、紫硇砂等。 hJF7CHyXxpjyqTNN0lI4ZJTvden69VLqdQXHCgN2ZUUAGj2P/4MKmFXfyx5DVZ2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