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敦煌之外的西域

张德芳

西汉末年,西域由早先的36国分为55国,除难兜、罽宾、乌弋山离、安息、大月氏、康居、奄蔡七国外,其余48国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其中南道17国,中道15国,北道16国。南、中、北三道中诸国在丝绸之路上的来往活动情况,汉简都有具体生动的记载。

1.西域南道

南道17国中,从东到西以楼兰(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扜弥、渠勒、于阗、皮山、莎车、蒲犁等10国为主,其中有些地处昆仑山山谷,不当道。沿途最重要者是楼兰(鄯善)、且末、精绝、扜弥、于阗、皮山、莎车。

悬泉汉简Ⅱ90DXT0115②:47记载“楼兰王以下二百六十人当东传车马皆当柱敦”,意思是楼兰王及其所属260人要东来汉地,人员和随行车马要经过敦煌或住宿在敦煌某地。而悬泉简Ⅱ90DXT0213③:122中记载的西域国家有鄯善、且末、精绝、渠勒、拘弥、于阗、皮山、莎车、疏勒以及可能漏写名字的国家。各国所派34人中,有质子、使者、副使、贵人。他们所到时间是甲午、乙未前后两天之内。从今天的公路里程来看,这些国家处在将近1500千米范围内的不同位置上,且在先后两天之中到达敦煌悬泉置,若没有平时的频繁交流和事先的统一组织是不可能实现的。

2.西域中道

中道15国中,汉简记载其具体活动者有山国、危须、焉耆、尉犁、渠犁、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疏勒等10国。这些小国都是分布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城郭之国。他们在丝绸之路上的活动情况,汉简中有具体生动的记载。比如:

“右使者到县置,共舍弟一传。大县异传舍如式。龟兹王夫人舍次使者传。堂上置八尺床卧一张,皁若青帷。内共上四卧,皆张帷床内传舍门内张帷,可为贵人坐者。吏二人道。”(悬泉简Ⅰ90DXT0114①:112)

此简文字残泐,但基本内容清楚。三栏文字,每栏两行。主要讲龟兹王夫人路过敦煌悬泉置的接待规格、居室摆设以及相关仪式。悬泉置地处戈壁,土房一院。来往客人就地将息,尊卑贵贱已难有上下。但是,贵为汉朝公主、龟兹王夫人路过此地,悬泉置尽其所能以示尊重,也不失汉地对王夫人的隆重礼遇。

“使送于阗王、渠犁、踈勒诸国客,为驾二封轺传,载从者一人。”(悬泉简Ⅰ91 DXT0309③:19)

这是朝廷派官员护送渠犁等诸国客人开具的传信。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渠犁有户130,有口1480人,胜兵50人。但此地地处西域中心,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汉朝在丝路中道建立的一处重要的军事堡垒。

西域中道的畅通除了如汉简所记上述小国始终同汉朝保持密切关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域都护的所在地就设在乌垒城(其地在今轮台县野云沟)。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是汉朝在西域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是丝路交通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汉简中关于匈奴日逐王降汉以及西域都护府的相关活动,都有准确而生动的记载(悬泉简Ⅰ91DXT0309③:167—168):“广至移十一月谷簿,出粟六斗三升。以食县(悬)泉厩佐广德所将助御、效谷广利里郭市等七人送日逐王,往来(167)三食,食三升。校广德所将御,故禀食县泉而出食,解何?(168)”此简是悬泉厩佐广德等七人迎送日逐王时,在广至吃饭一次,用粟六斗三升。按规定他们应在悬泉置就餐,为何要在广至吃饭,应做出解释。

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西域中道,地处西域中心,不仅“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就连去天山以北的乌孙赤谷城,西汉时都是走这条路。当年出使乌孙的使者都是从这条路西行到疏勒,再往北在今乌恰县的吐尔尕特山口翻越天山,到达伊塞克湖以西。汉朝公主和亲、常惠多次出使乌孙也是走的这条路。所以匈奴控制西域、汉朝选择都护府驻地,都是看中了这条通道的重要性。

3.西域北道

西汉时期的北道16国,乌孙最为大国,游牧于伊犁河谷和天山北部草原。其他15国都是后来分割的一些小国,从东到西有:两蒲类(蒲类、蒲类后国)、四车师(车师前国、车师都尉国、车师后国、车师后城长国)、两卑陆(卑陆、卑陆后国)、两且弥(东且弥、西且弥)以及狐胡、郁立师、劫国、单桓、乌贪訾离。这些小国除车师前国和车师都尉国在今吐鲁番高昌故城一带外,其余都在东天山北部和东部,即乌鲁木齐以东到巴里坤。所以北新道从敦煌玉门关西北行,到高昌故城向西可并入天山以南中道,向北穿越车师古道到位于今吉木萨尔的车师后国,可前往乌孙,西达康居。

尽管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重点在天山以南的中道,但西汉王朝始终未曾放弃对丝路北道的经营。其战略重点有两个:一是对车师的争夺和驻屯,二是同乌孙的频繁交往。

车师(即今吐鲁番地区)地处西域东部,是进入天山以南城郭诸国的门户,因而也是匈奴和汉朝掌控西域的必争之地。汉简中有大量车师屯田的记载,如悬泉简Ⅱ90DXT0115②:16:“五月壬辰,敦煌大守强、长史章、丞敞下使都护西域骑都尉、将田车师戊己校尉、部都尉、小府、官县、承书从事下,当用者。书到白大扁书乡亭市里高显处,令亡人命者尽知之,上赦者人数,大守府别之,如诏书。”这是通过敦煌太守下发的一份大赦诏书,在发往西域都护骑都尉等部门的同时,还专门发往“将田车师戊己校尉”。另一件悬泉简Ⅴ92DXT1812②:120:“九月甲戌,效谷守长光、丞立,谓遮要、县泉置,写移书到,趣移车师戊己校尉以下乘传传副。会月三日。如丞相史府书律令。掾昌、啬夫辅。”这是效谷县廷发给悬泉置和遮要置的文件,要他们将车师戊己校尉路过所用车马的通行文件上报县廷。

乌孙在西域,东接匈奴,“最为强国”。与乌孙交好,是汉朝对抗匈奴,保障丝路通行的一贯战略。汉简中公主和亲、少主出塞、常惠使乌孙、辛武贤穿渠积谷以及大小昆弥来汉朝贡的材料都极为丰富。比如:悬泉简Ⅰ90DXT0209⑤:17:“入糜小石二石。本始五年二月乙卯,县泉厩佐广意受敦煌仓啬夫过,送长罗令史。”此简记载了敦煌仓啬夫过(人名)为悬泉置下拨糜子小石二石一事,悬泉厩佐广意为经手人。此事可能与接待长罗侯的属吏有关。再如悬泉简Ⅱ90DXT0113④:65:“上书二封。其一封长罗侯,一乌孙公主。甘露二年二月辛未日夕时,受平望译骑当富,县泉译骑朱定付万年译骑。”

总之,西汉时到达乌孙的道路尽管还是走天山以南,到疏勒后再北行翻越吐尔尕特山口到达乌孙王都赤谷城,但从乌孙到康居的道路是通达的。乌孙同西汉时汉帝国频繁来往,从盟国发展为属国,为后来天山北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西域地名简一组

汉|木

敦煌悬泉置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录文如下:

悬泉置 (Ⅰ90DXT0109②:2)

楼兰王以下二百六十人当东传车马皆当柱敦 (Ⅱ90DXT0115②:47)

伊循城都尉大仓上书 (Ⅱ90DXT0114④:349)

二月甲午以食质子一人鄯善使者二人且末使者二人莎车使者二人扜阗使者二人皮山使者一人疏勒使者二人渠勒使者一人精绝

□斗六升使者一人使一人拘弥使者一人━乙未食渠勒副使二人扜阗副使二人贵人三人拘弥副使一人贵人一人莎车副使一人贵人

一人皮山副使一人贵人一人精绝副使一人━乙未以食疏勒副使者一人贵三人凡卅四人

(Ⅱ90DXT0213③:122)

举案罢 候千人辅迎疏勒√于阗√渠勒√皮山√小宛□ (Ⅰ90DXT0116②:106)

送精绝王诸国客凡四百七十人 (削衣) (Ⅱ90DXT0115①:114)

出钱百廿买肉廿斤二六钱以食扜弥龟慈王使者四人积八食二斤半斤(Ⅱ90DXT0113②:39)

□□元年三月……侍谒者臣德承…………

为驾□□□□护御史守丞贺君为卫候王君副

使送于阗王渠犁疏勒诸国客为驾二封轺传载从者一人………… (Ⅰ91DXT0309③:19)

疏勒王使者二人积四食二四升半升 (Ⅰ90DXT0208 S:35)

狐胡王使者一人□□使者一人龟兹王使者二人鄯善王使者一 (Ⅴ92DXT1410③:82)

姑墨王遣使者休靡奉献橐佗马橐佗马 (Ⅰ90DXT0209⑤:8)

车师都尉乌卢丈君居敦煌入塞 (Ⅱ90DXT0113④:200)

出粟六升以食守属高博送自来乌孙小昆弥使再食东 (Ⅰ90DXT0110②:33)

大宛贵人乌莫塞献橐他一匹黄乘须两耳絜一丈死悬泉置 (Ⅱ90DXT0214②:53)

传送康居诸国客卫侯臣弘副□池阳令臣忠上书一封黄龙元年 A

鸡鸣时时 B (Ⅱ90DXT0214③:109)

六石八斗四升

出粟一斗八升以食守属周生广送自来大月氏使者积六食二三升

五石九斗四升 (Ⅱ90DXT0214①:126)

遮要第一传车为乌弋山离使者 (Ⅱ90DXT0115②:95)

其一只以食折垣王一人师使者

只以食钩盾使者迎师子 (Ⅱ90DXT0214S:55)

□以食使者弋君

元康五年悬泉置过长罗侯费用簿简

长约22,宽0.8(单位:厘米)

敦煌悬泉置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024660-024677)


此册简牍共有18枚。内容为元康五年(前61年)长罗侯出使乌孙时,悬泉置招待其路过军吏的费用记录。长罗侯即常惠,是活跃在汉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的外交家,年轻时曾作为苏武的副使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汉昭帝时回国,封为光禄大夫,后因出使乌孙,击败匈奴,被封为长罗侯。汉宣帝元康五年即神爵元年正月十三日(前61年2月9日)立春日,长罗侯常惠率领部属384人出使乌孙,路经悬泉置,这384人中,有副县级(军侯)以下各类官员和戍卒84人、施刑士300人。这时正是冬末春初,寒意料峭,悬泉置主官啬夫弘主持操办了这次大型接待活动。在这次接待中,啬夫弘尽其所有,精心安排,为这些出征将士提供了丰盛的肴馔,光摆上餐桌的食品就有十多种:牛、羊、鸡、鱼、酒、米、粟、酱、豉、羹等,应有尽有。当然级别不同招待的规格也不同,这都有当时的规定。

该册简牍的出土,不仅为研究悬泉置的功能和经费物品的收支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为研究西汉王朝与西域关系,尤其是同乌孙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可补传世史籍之缺载。(徐铮改写)

简文为:

·县泉置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侯费用簿县掾延年过

入五羊,其二睾(羔),三大羊,以过长罗侯军长吏具。

入鞠(曲)三石,受县。

出鞠(曲)三石,以治酒六酿。

入鱼十枚,受县。

入豉一石五斗,受县。

今豉三斗。

出鸡十只一枚,以过长罗侯军长吏二人,军候丞八人,司马丞二人,凡十二人。其九人再食,三人一食。

出牛肉百八十斤,以过长罗侯军长吏廿(二)人,候五十人,凡七十二人。

出鱼十枚,以过长罗侯军长吏具。

出粟四斗,以付都田佐宣,以治庚。

出豉一石二斗,以和酱,食施刑士。

入酒二石,受县。

出酒十八石,以过军吏廿,候五(十)人,凡七十人。

·凡酒廿,其二石受县,十八石置所自治酒。

凡出酒廿石。

出米廿八石八斗,以付亭长奉德、都田佐宣,以食施刑士三百人。

·凡出米卌八石。

神爵二年悬泉厩佐迎送匈奴日逐王廪食簿

长约22,宽0.8(单位:厘米)

敦煌悬泉置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026244-026245)


1991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木简共2枚,原为一册,两道编绳犹存,存字63个。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统治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与新任单于握衍朐鞮素有矛盾,关系不睦,带着数万人投降汉朝,被封为归德侯。车骑将军韩增下达朝廷公文,要求敦煌、酒泉沿途一路迎接来京城的匈奴日逐王。此简提到广至县发往悬泉置的谷簿上记载悬泉厩佐广德等七人,在迎送日逐王时,在广至县吃饭一次,用掉了粟六斗三升,但按规定他们应该在悬泉置用餐,为何要在广至县吃饭,要求广德等人做出解释。日逐王降汉后,汉朝于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派西域都护骑都尉郑吉都护西域诸国,从此,汉朝在西域实施有效管理,西域版图归属中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不仅仅是汉宣帝乃至汉朝的大事,更是华夏历史的重大时刻,从此之后,东自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西域诸国尽归汉朝版图。张骞之始,郑吉之终,汉武之愿,汉宣实现。此枚汉简可以说是日逐王降汉后,进入汉地一路上情况的真实反映,是研究中原与西域关系和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的重要物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徐铮改写)

简文为:

广至移十一月谷簿,出粟六斗三升,以食县泉厩佐广德所将助御、效谷广利里郭市等七人送日逐王,往来三食,食三升。校广德所将御故,禀食县泉而出食,解何? 4nM7liKeVm9CPVH8n4pr5s/QEvVGs+zxnPacmMmCMFqQIFw/BxShOo3XPdvk1I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