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文献与诠释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縆泥中,于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十八
《皇王部三》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茫茫宇宙间诞生了地球这个新成员,然而在这个恢宏辽阔的世界里,初期并没有什么人类的存在。数亿万年之后,人类神奇地出现在地球上。伴随着人类的出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谁创造了最早的人类”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自然成为中华先民探索、思考、讨论和始终困惑的问题。在漫长的愚昧时期,人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做着各种各样的猜测,试图解释“人的出现”这一宇宙奥秘,找出蕴含在其中的答案,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于是,人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想,只有无所不能的“神”,才有可能创造出“人”。人们首先想象和塑造出一位创造人类的“神”,并且给这位“神”起了个名字叫“女娲”。在人类的现实世界里,女性孕育和生产人的真实情况,让人们觉得最早的人类创造者也一定是一位女神,这是“女娲造人”神话传说的认知基础。汉字的“娲”,本义是年轻的美女,发音与“娃”或“蛙”相同,“娃”象征着年轻与旺盛的生命活力,而动物的“蛙”因产卵数量极多,代表着强大的繁殖生育能力。先民们将这些美好的人文元素,都赋予了他们想象的创造最早人类的“神”,所以将其命名为“女娲”。

不仅如此,先民们还想象出了女娲造人的物质材料和生产方式,即“抟黄土做人”与“引绳为縆人”。开始的时候,女娲用黄土造人。她把黄土揉捏成团,再依照自己的样子做成人的形状,这样,就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人。但是,这种用黄土造人的方法,从选料准备到制作完成,需要经过很多工序,不仅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速度很慢,效率不高,女娲觉得自己的体力精力和时间都不够用,所谓“剧务,力不暇供”,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于是,女娲创造出一个相对省时省力的好办法:她将可以不断接续和延长的绳子,放入“縆泥”这种含有植物纤维的稀泥中,然后把绳子从泥中一节一节地慢慢抽出来,每当抽出一节已经被“縆泥”裹住的绳子,女娲就用双手捧着泥绳吹上一口仙气,由此抽出的泥绳就连续不断地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

由于女娲前后使用了两种不同的造人方式,人类也就出现了“富贵”的人与“贫贱”的人这两类人群。用黄土抟成的人成为身份显赫、生活优裕的贵族群体,而用绳索抽引“縆泥”快速制作的“縆人”,成为生活贫穷、社会地位低下的平庸百姓。这两类人群的区分,实际上反映了女娲造人神话传说形成时期的社会状况,已经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应当指出的是,宋代之后乃至当代的教材课本选用“女娲造人”神话,往往没有“縆”字与“于”字,减少甚至丢失了应有的文化信息。其实这是两个不可移易的非常重要的关键字。在中国汉字文化中,“縆泥”是一个内涵固定而不能分开的名词,“縆”是植物纤维编织的粗绳,经过长期使用承受拉力减弱或者破损之后,人们往往将其剁碎掺杂在土中和泥,作为火炉膛壁、建筑墙面或器物雕塑的重要材料,直到现在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种将植物纤维或者动物毛发(包括人)放入土中搅拌和成的泥,其突出特点是由于纤维的作用而不容易开裂,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或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于举以为人”之“于”,在古代汉语中是象形字,本义为吹气呼吸,甲骨文的字形就是表示呼吸状态和变化情景的;《说文解字》称“于”为“象气之舒亏”,即字的形状象征着喘气的样子;明代的《洪武正韵》明确指出“‘于’与‘吁’通”,也是说的“吹吁”之义,古代经常将“吁”省写为“于”。这里的“于举”就是“吁举”。虽然和“於”的简化字“于”字形一样,但是读音与内涵截然不同。至于“举”,则为象形字,本义就是双手托物,常常引申为“生”的意思,即双手托着刚刚诞生的婴儿。 4gsyGcOA9Q4nQVYy2iE6o8OWVFFIcPNCLIJiavYddIOFArUZ8DAMSH/Cn6dGd9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