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诗词呈现

女娲“造人”神话故事的出现,既是当时现实生活女性生育情景的真实反映,又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历史的艺术体现。造人神话包含着史前人类生殖崇拜的相关信息,也有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影子,真切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以土地为生命的“农耕文明”本质。《庄子·在宥》所说的“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意思是说:世间所有的生命,都是由泥土中产生出来,不仅依靠土地生长生存,而且死亡之后又回归于泥土中。

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有学者根据《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的记载,认为先秦时期已经广为流传,但比较完整的文字描述,则最早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风俗通义》原书三十卷,附录一卷,已经散佚流失,现在传世本仅有十卷。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卷七十八“皇王部三”与卷三百六十“人事部一”均有引录,文字略有不同。本章开头引用的是卷七十八的原文,文化信息量相对比较丰富;而卷三百六十所引文字为:

天地初开未有人,女娲捣黄土为人,力不暇,乃引縆于泥中以为人。富贵,黄土人也;贫贱凡庸,縆人也。

与《太平御览》卷七十八的引录相比,文字虽然略少,却有通俗性的特点。

将女娲造人神话作为诗歌题材的,除了《楚辞》之外,目前见到最早的作品当属唐代李白《相和歌辞·上云乐》: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李白在诗中歌颂了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创造人类的巨大贡献,也艺术性地描述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此后,皮日休的《偶书》则不仅描述女娲使用绳索与“縆泥”制造了“贫贱凡庸”的人:“女娲掉绳索,縆泥成下人”,而且指出“至今顽愚者,生如土偶身”,认为那些用“縆泥”做成的顽皮愚蠢的人,终生无所作为,的确就像土偶一样。诗的下半部分对于那些用“黄土”做成的所谓“富贵”之人,作了“云物养吾道,天爵高我贫。大笑猗氏辈,为富皆不仁”的道德批判。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作了分析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女娲造人神话在宋代诗歌中,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而呈现着丰富的思想性。北宋著名诗人田锡《读翰林集》曰:

天风吹雨来,黄土为柔埴。
一经女娲手,蹶然含性识。
悲哉商子孙,不能述祖德。
愚朴变浇漓,化之尤费力。

作者不仅突出了女娲用细腻的黄黏土创造人类的神奇,而且特别强调了女娲制作出来的人具有了“性识”,即人的本质属性和认知能力。诗人遗憾地认为,可惜后世的人们没有把这些优良的品质继承下来,反倒“愚朴变浇漓”,世风日下,对于人们的思想引导和社会教化更加费力,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与不满。

宋代僧人德洪《好菩萨》曰:

好菩萨,人中来。好菩萨,羊中来。
女娲弄土飞尘埃。
洛阳楼阁非愿力,众生业影空崔嵬。
苾刍心不在法道,鲜衣美食何为哉。
好菩萨,人中来。好菩萨,羊中来。
女娲弄土飞尘埃。

诗歌以“女娲弄土飞尘埃”为结构全篇的中心线索,首先用佛教语指出“好菩萨”都是从众人之中修炼出来,而生肖属“羊”的人本命佛就是佛教密宗尊奉的最高神明大日如来,与菩萨有着密切的缘分。女娲用黄土创造了人类,因为有了人,才能使洛阳城亭台楼阁林立,一片繁华热闹,芸芸众生各操其业,雄伟壮观,气象非凡。就连那些出家的佛弟子“苾刍”,也经不住“鲜衣美食”的诱惑。全诗的宗旨实际上是在歌颂“女娲弄土”造人创造了世界的繁荣,佛家也受益其中。

南宋诗人潘牥《相士》诗:

女娲抟土费工夫,
个个生来个个粗。
有底终须还富贵,
无时换不得头颅。
若还非我安知我,
莫道今吾非故吾。
也要终南分一半,
麻衣还肯点头无。

诗以鲜明生动的口语,颂扬女娲“抟土费功夫”的辛勤创造,讲述开始“个个生来个个粗”,全都一样,但是后来的人生道路和结果却不一样,有的荣华富贵,有的性命不保。“非我”“知我”与“今吾”“故吾”之辩,则带有了更多浓厚的哲学思辩色彩。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人的思想与社会变化的复杂性。

清代袁枚《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一《遣怀杂诗》句云:

女娲抟黄土,濛濛沙尘飘。
百千亿万年,回转无停镳。
而我生其间,泰山一鸿毛。

作者赞颂女娲造人创世,才有了人类“百千亿万年”的连续发展,从来没有停歇过。诗人感叹自己的个体生命与人类世界相比,就像泰山上的一根鸿毛,体现着宇宙历史无限与个体生命微小的哲学思考。 b9L4lEsKugJkURpOVidhaQjZNgS6Bfi0Hok5tRpj6bw+A0xFUXa+SpWlP4osHk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