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夏天,我参加高考,原本一直想学法律,最终在堂兄的建议下改报经济学。之所以想学法律,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长期在司法部门工作,加上我从小到大都是班干部,爱管闲事,是热衷于社会工作的积极分子。高中班主任认为,通过学习法律再从政非常适合我外向型的性格。后来到了清华才发现,从政的人来源于不同专业;甚至理工科教师在高校中从事“双肩挑” 的责任和比重都更大。
2001年我大学毕业时,经济学专业是神一般的存在,找工作,接着读书都不用发愁。当然这跟当时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关,也跟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经济发展的国家有关。再加上经济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人们学习经济学专业的热情似乎并没有随着这些年的经济下滑而有所动摇。
经济学科的发展有着非常丰厚的思想史和经济史的支撑,每一次人类的奇思妙想和社会进步都会映衬在经济学科里。许倬云老先生说:“个人的历史最小,最短的是人,比人稍微长一点是政治,比政治稍微长一点是经济,比经济稍微长的是社会,时段更长的是文化,最长的是自然,人是跟自然整合在一起的。”在许老先生的这段话里,经济学处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中间,充分表明了这个学科与人们的生活相关,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诉求相关。下面我就结合“万金油”般的经济学专业的特点,来跟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首先,经济学是在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之后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在这之前,人们已经萌生了很多经济思想,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每天早上在跟妻子争吵之后,都会被高处的妻子泼下一盆冷水,他悻悻离去后经常到雅典的城市中心去宣讲他的思想。苏格拉底在四十岁左右,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和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那时候的雅典城邦很小,相当于北京回龙观地区那么大的地方和三十多万的人口。苏格拉底会拉着广场上的某个人一直讲,直到这个人对某一个思想或概念有了洞见。他身边经常围着一个叫色诺芬的人。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将苏格拉底对于经济的论述和思想写入《经济论》( Oeconomicus or Economics ,亦译《家政论》)。在书中,他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结合理解为经济。由于古希腊是奴隶制社会,家庭管理即如何管理奴隶主庄园,英文经济一词“economy”也就从希腊文起源了,原意是“家计管理”。
之后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出现了重商学派和重农学派。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指15世纪后半期到17世纪初的一种学说,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安徒安·德·孟克列钦和英国的托马斯·孟。法国重农学派是指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主要代表人物有魁奈、杜邦·德·奈穆尔和杜尔哥。重商学派和重农学派只是表达了对当时经济形态中国家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还是不干预的观点,并没有形成详尽而完整的一套分析经济活动的理论。
经济学学科的形成要从亚当·斯密于1776年3月9日发表《国富论》一书算起。《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是对英国一家制造扣针的小工厂细致入微的观察。就整体而言,每个国家专精于特定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分工对所有参与者都更有利。由于当时英国工业革命还未发生,所以分工成为当时最好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马克思评价说,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系统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至此,开始研究“经济”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是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科学。后来的学者按照研究对象划分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学科;宏观经济学则是一门从社会总体和总量的角度研究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学科。
对上述经济学起源的简单梳理,是为了方便大家清晰经济学科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由于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配置的研究,因此成为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与国家的发展也密不可分。
在清华大学的官网上,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与方法,专业基础扎实,具备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的潜力;能够灵活运用经济学的原理,理解我国及世界经济的运行特征,并有能力参与相关的经济决策制定;富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拥有全球视野和理性认知,具备成为各行业领军人才潜质。”
这几年我们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是按照大类招生的,包括了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心理学和政治学。学生们在本科学习阶段并不用按照专业进行分流,而是按照最后选修专业的学分来申请某一个专业的学士学位。前些年清华大学还取消了双学位,改成辅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功利思想,鼓励他们多学习,用通识教育打好本科学习的第一根木桩。
因此,经济学教育在大学本科阶段更关注通识基础上的经济学教育。通常,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思维和经济学通论是大类平台课,学生们通过选修其中一门或多门完成对经济学的认知,然后再选择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1和2)、世界经济、博弈论等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再辅助以其他多方面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由于经济学重在分析,必然还要包括经济分析工具课程,例如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社会网分析和非常高端的Python语言。
我们经济所最近这几年的发展特点,除了政治经济学就是数字经济学方向,相应增加了不少分析类的工具课程。然而,自从经济学科诞生后,数学化是经济学一直被争论不休的话题。经济学在发展了两百多年之后,已经成为一门细分的学科,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因为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有庞大的分支构成,因此有“经济学帝国”的称呼。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面貌出现,就要有科学的样子。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数学才是最好的科学工具,应该用数学语言和数学模型来表达经济学的逻辑。支持经济学数学化的,如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保罗·萨缪尔森,反对经济学数学化的,如奥地利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制度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后者认为经济学的数学化,只是让经济学看上去有了科学的样子,如果忽视了人的自由意志以及人对物的主观价值判断,就切断了数学模型和真实的人的行动之间的联系,做出来的结果,可以用于发表文章,却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这个原因使得尤其是宏观经济学显得更加需要关注政治、社会、历史和人性,乃至国际关系的影响,只有综合分析、研究和判断,才能知道其背后运行和影响发展方向的逻辑。
经济学,不管是微观经济学研究还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仍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范式,数学建模和验证不仅少不了,而且还要加入大量的计算机的手段,例如R语言等。数学和分析工具的加入,使得经济分析越来越复杂化。我猜想这种数学化的方式,不仅在于使其看起来更为科学,而且也通过数学水平越来越艰深,自然筛选出了更有分析竞争力的、擅长数学的人从事经济学研究。毕竟,选择经济学作为专业的社会科学学者还是太多,经济学家/学者是严重过剩的。为了维持顶尖经济学家的供需均衡,越来越复杂的数学模型构建成为论文发表的基础,当然也成了科研行业顶尖经济学家必备的看家本领。
在社科学科中,要拿经济学专业的学士学位,通常要学好几门数学;再加上经济学的议题涵盖了政治、经济和社会,这一特点决定了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和范围非常广泛。学生们本科毕业以后,可以进行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深造(国内和国外),包括保研到公管学院读行政学相关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也许大家已经发现了,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在硕士或博士阶段选择其他相关的社会科学专业也有一定的优势。
在获得了相关研究生学位之后,可以进入科研院所工作,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体制内工作,也可以选择进入金融行业工作。不少体制内的工作都需要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比如各种经济相关的部门:招商局、发展改革相关部门。经济学在这些部门的录用范围要比其他社科专业广泛得多,充分体现了经济学的“万金油”的特点。
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保研未成功的;尚未清晰研究生学习方向,或者不清楚之后的兴趣,希望先工作再找方向的;工作预期收入非常高,放弃保研先工作的。总之,大家的选择非常广泛,渠道也很多。经济学专业申请出国也有非常大的优势,要求较高的数学课程、经济学课程,以及计算机或统计学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难度,无疑能为成绩单提亮不少,为申请专业增加不少分量。最近一个案例是,同样是外语系的学生,GPA4.0的同学只申请到了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管理学项目,但另外一个成绩没有那么好的同学,因为有经济学专业的辅修成绩,申请到了LSE的金融学项目。
经济学的博士毕业后也有不少人进入高校。然而,对于供给严重过剩、异常内卷的经济学专业,要想在国内外的顶刊发文,不仅需要有直觉,还需要有甘坐冷板凳的耐心。现在国内不少高校对经济和金融专业的教师要求非常高,例如清华大学不仅岗位异常稀缺,而且对教师毕业的学校也有极高的要求,比如经济所的招聘要求通常为美国排名前五的高校毕业生。
此外,英文的论文发表也好,国内的期刊发表也罢,有着发表论文要求的“青椒”(青年教师)要对各种主流刊物的主题要求、刊发要求,甚至期刊特色了然于胸。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聘任制,非升即走的时限从九年缩短成了六年,不同的高校还有不同的要求。总之,我的老师就讲,如果家底不够厚的话还是不要做经济学研究的工作……如果试图在国外的顶级经济学刊物发文,最好是自己熟悉,或者和相应的国外团队共同攻坚克难方可。
作为高校教师和负责某一区域的招生老师,非常理解高考结束后,学生和家长面对志愿填报产生的迷茫和困惑。下面我想从更广阔的视角谈一下高考后如何选择专业。
一般我建议在考试前不考虑任何关于专业的设想,虽然高考有种种不足,但仍然是目前国内选拔人才最为公平的途径。因此,好好备考,心无旁骛,会让你收获更多,要坚信任何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高考一旦结束,立马动用各种资源了解所能报考的专业情况。其次,对于自己也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知,判断自己是更倾向于哪种性格,是能耐得住性子,喜欢安安静静地做事情,还是喜欢动起来的工作。这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可以从事科研类的工作。科研最重视创新,能在科研方面获得创新和不朽的成绩会是人生之大幸。如果不是喜欢科研的那类人也没有关系。以前都说要弥补人生的短板,现在的观念则是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早先在管理学中风靡世界的短板理论早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低水平竞争——“内卷”了。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机会成本”,是指投资者或企业在选择一个选项而不是另一个选项时将失去的潜在收益。换句话说,机会成本是牺牲另一个机会的成本。机会成本是人生和投资的重要概念。填志愿也是一样,我们总要做出机会成本相对低的选择。一开始就了解自己的初心,就能做出机会成本最小的选择。初心,往往是人们最初的心意或心愿。在人们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功利思想,忘了自己的初心。在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其实可以看看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比如把国家的选择当作自己的选择,看着是为了国家而付出而奋斗,但也能达成个人的目标。
清华大学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校友合唱团。2017年12月9日,我带的班级要参加学校的“12·9歌咏比赛”。当时学校还请到了上海校友会的合唱团。五十多位白发苍苍的校友,平均年龄七十多岁,其中有一对夫妇去年刚退休回到上海。曾几何时,他们也是青葱少年,也对专业和志愿懵懵懂懂,但最终选择为了国家,将自己的选择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深绑在一起,他们通过一生的努力做出了贡献,成就了人生。因此,将国家的选择作为自己的选择,毫无疑问是非常有价值的。
也许我们会带着家人的期许,想选择一个收入高、地位高的工作,但很多事情都难以判断,如果有明确的志愿那固然是好的。比如之前我在招生的时候,有的同学分数很高,但从小追寻的就是航空航天,最后也没有因为分数高而选其他专业。其实,好还是不好,是个综合研判的问题。如果只是看到成绩非常好,选了计算机或金融,短期是“荣耀”的,长期则未必。如何选,最好是基于初心,这样选择的机会成本其实也是最低的。
而且,高考志愿仅仅是你从高中转向大学学习的一个暂时性选择,等学习一阵子再转专业也是可行的;进入大学,在课堂上感受专业知识的差异,在活动中要多跟师兄师姐取经,辨别专业特性,为自己大一下学期转专业做准备。即便是不打算转专业,也要尽可能地了解大学知识的宽度,比如清华大学提倡的通识教育;学习积累的知识越多,视野越宽,不管是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还是在工作后,可能更容易比别人的“沙堆”堆得更高。我在清华大学做本科班主任期间,有个来自湖北经商家庭的姑娘,在大一上学期约谈中萌生转系到经管学院读会计专业的想法。我笑而不语,只是鼓励她学好每个课程。在大一下学期约谈中,她说不想转系了,认定了社科的培养更适合自己。她不仅在大一拿到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而且拿到了年级唯一的国奖,又经过我的“培训”获得了“英华学者” 的项目资助。在即将启程远赴英国牛津大学的前几天,经过我的一票推荐获得了唐立新奖学金。现在她在欧洲最好的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而这是她一步步尝试、体验和思考的结果。
总的来说,作为十几岁的高中毕业生,很难想象未来是什么样子。时代不断变化,例如正在发生的人工智能革命,如果说工业革命是对劳动力的解放,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就是对脑力的解放,二者有本质区别。人的智慧来自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但这种经验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再成为优势,很多专业人才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但是唯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能持续得以提高。当然,也许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太卷,抱怨资本的力量太强大,仅凭个人奋斗已经难以成功了。在社会公平的时候提倡个人奋斗,而在社会欠缺公平的时候,通过拥有更多学识和才华来带动和影响社会,进而进行社会奋斗,必将使人类迎来更加美好的前途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