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因月、日都是九,九是古代最大的阳数,所以又称“重阳”。这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山东兄弟: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当时他在长安、洛阳一带漫游。蒲州在华山以东,所以他称留在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遥知: 通过“遥知”与“忆”“思”等动词的配合,从此地遥想彼地,写出想象中的情境,实现了空间的跳跃。

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带有香味的植物。在古代传说中,人们要在九月九日这天登上高处、臂插茱萸才能消灾避难。后来演变成为节日风俗,茱萸改插到头上,游玩之意多过避灾之意。

破题

这是一首千百年来传诵极广的诗,写诗人独在异乡登高过重阳节,由此想到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出怀乡思人的情感。“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朴实无华,却因为恰当地表达出人人心中都有的情感,而成为广泛使用的习语。

赏析

这首诗用极为准确的文字表现出感情的层次。第一句点明作客,说“在异乡”还不够,是“独在异乡”,可见是一个人在外地,再接以“为异客”,就愈发加重了孤寂的气氛。第二句的“每逢”和“倍”也是如此,“每逢”透露出何止在这个重阳节,每次遇到佳节都会产生浓浓的乡情,“倍”字道破其实平时也是思乡的,只是过节的时候更加想念而已。精确的用字让感情越转越深。第三句通过“遥知”将空间转换到家乡,“遍插”之“遍”不仅突出了兄弟们的全体,而且与“少一人”相呼应,突出自己的孤单。

此外,我们还看到诗人在名词概念上的精确递进,比如第二句是“思亲”,“亲”通常指父母,第三句随着空间转换将思念之情从父母推而广之到兄弟们,思念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引申

杜甫在《九日蓝田崔氏庄》写道:“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诗人对人事难料的深沉感慨尽露无遗,醉看这个动作把醉态、心曲都表现得恰如其分。朱放在《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中说:“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以发量渐稀难插茱萸感叹年华逝去。同样是登高插茱萸的风俗,在诗人们的笔下因各自的写法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韵味。 Hld7XWzFZSjmU+WSYQEEvRCiV9ZCNvtybnuidZkt+rmPqEPeK5Pd31HG/RQS2ad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