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 唐 、 虞 不能以化天下。今 胶东 相 王成 ,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 成 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史、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对言“前 胶东 相 成 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名”云。
2 夏,四月戊申,立子 奭 为皇太子,以 丙吉 为太傅,太中大夫 疏广 为少傅。封太子外祖父 许广汉 为 平恩侯 。又封 霍光 兄孙中郎将 云 为 冠阳侯 。
霍显 闻立太子,怒恚不食,欧血,曰:“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为王邪?”复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
3 五月甲申,丞相 贤 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致仕自 贤 始。
4 六月壬辰,以 魏相 为丞相。辛丑, 丙吉 为御史大夫, 疏广 为太子太傅, 广 兄子 受 为少傅。
太子外祖父 平恩侯 许伯 ,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 舜 监护太子家。上以问 广 , 广 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 许氏 。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 舜 护太子家,示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 魏相 , 相 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 广 由是见器重。
5 京师大雨雹,大行丞 东海 萧望之 上疏,言大臣任政,一姓专权之所致。上素闻 望之 名,拜为谒者。时上博延贤俊,民多上书言便宜,辄下 望之 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满岁以状闻;下者报闻,罢。所白处奏皆可。
6 冬,十月,诏曰:“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惧焉。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讳有司!朕既不德,不能附远,是以边境屯戍未息。今复饬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又诏:“池籞未御幸者,假与贫民。郡国宫馆勿复修治。流民还归者,假公田,贷种食,且勿算事。”
7
霍氏
骄侈纵横。太夫人
显
,广治第室,作乘舆辇,加画,绣
冯,黄金涂;韦絮荐轮,侍婢以五采丝挽
显
游戏第中;与监奴
冯子都
乱。而
禹
、
山
亦并缮治第宅,走马驰逐
平乐馆
。
云
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
黄山苑
中,使仓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
显
及诸女昼夜出入
长信宫
殿中,亡期度。
帝自在民间,闻知 霍氏 尊盛日久,内不能善。既躬亲朝政,御史大夫 魏相 给事中。 显 谓 禹 、 云 、 山 :“女曹不务奉大将军馀业,今大夫给事中,他人壹间女,能复自救邪!”后两家奴争道, 霍氏 奴入御史府,欲躢大夫门;御史为叩头谢,乃去。人以谓 霍氏 , 显 等始知忧。
会 魏大夫 为丞相,数燕见言事; 平恩侯 与侍中 金安上 等径出入省中。时 霍山 领尚书,上令吏民得奏封事,不关尚书,群臣进见独往来,于是 霍氏 甚恶之。上颇闻 霍氏 毒杀 许后 而未察,乃徙 光 女婿度 辽 将军、 未央 卫尉、 平陵侯 范明友 为光禄勋,出次婿诸吏、中郎将、羽林监 任胜 为 安定 太守。数月,复出 光 姊婿给事中、光禄大夫 张朔 为 蜀郡 太守,群孙婿中郎将 王汉 为 武威 太守。顷之,复徙 光 长女婿 长乐 卫尉 邓广汉 为少府。戊戌,更以 张安世 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以 霍禹 为大司马,冠小冠,亡印绶;罢其屯兵官属,特使 禹 官名与 光 俱大司马者。又收 范明友 度 辽 将军印绶,但为光禄勋;及 光 中女婿 赵平 为散骑、骑都尉、光禄大夫,将屯兵,又收 平 骑都尉印绶。诸领 胡 、 越 骑、羽林及两宫卫将屯兵,悉易以所亲信 许 、 史 子弟代之。
8 初, 孝武 之世,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奸轨不胜,于是使 张汤 、 赵禹 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其后奸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浸密,律令烦苛,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廷尉史 钜鹿 路温舒 上书曰:“臣闻 齐 有 无知 之祸而 桓公 以兴, 晋 有 骊姬 之难而 文公 用伯;近世 赵王 不终,诸 吕 作乱,而 孝文 为 太宗 。繇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夫继变乱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 昭帝 即世无嗣, 昌邑 淫乱,乃皇天所以开至圣也。臣闻 春秋 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以应天意。臣闻 秦 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书 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示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导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 皋陶 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唯陛下省法制,宽刑罚,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上善其言。
9 十二月,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浸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其为置廷尉平,秩六百石,员四人。其务平之,以称朕意!”于是每季秋后请谳时,上常幸 宣室 ,斋居而决事,狱刑号为平矣。
涿郡 太守 郑昌 上疏言:“今明主躬垂明听,虽不置廷平,狱将自正;若开后嗣,不若删定律令。律令一定,愚民知所避,奸吏无所弄矣。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政衰听怠,则廷平将召权而为乱首矣。”
10 昭帝 时, 匈奴 使四千骑田 车师 。及五将军击 匈奴 , 车师 田者惊去, 车师 复通于 汉 。 匈奴 怒,召其太子 军宿 ,欲以为质。 军宿 , 焉耆 外孙,不欲质 匈奴 ,亡走 焉耆 , 车师王 更立子 乌贵 为太子。及 乌贵 立为王,与 匈奴 结婚姻,教 匈奴 遮 汉 道通 乌孙 者。
是岁,侍郎 会稽 郑吉 与校尉 司马憙 ,将免刑罪人田 渠犁 ,积谷,发城郭诸国兵万馀人与所将田士千五百人共击 车师 ,破之; 车师王 请降。 匈奴 发兵攻 车师 ; 吉 、 憙 引兵北逢之, 匈奴 不敢前。 吉 、 憙 即留一候与卒二十人留守王, 吉 等引兵归 渠犁 。 车师王 恐 匈奴 兵复至而见杀也,乃轻骑奔 乌孙 。 吉 即迎其妻子,传送 长安 。 匈奴 更以 车师王 昆弟 兜莫 为 车师王 ,收其馀民东徙,不敢居故地;而 郑吉 始使吏卒三百人往田 车师 地以实之。
11 上自初即位,数遣使者求外家;久远,多似类而非是。是岁,求得外祖母 王媪 及媪男 无故 、 武 。上赐 无故 、 武 爵关内侯。旬月间,赏赐以钜万计。
1 春,二月,赐外祖母号为 博平君 ;封舅 无故 为 平昌侯 , 武 为 乐昌侯 。
2 夏,五月, 山阳 、 济阴 雹如鸡子,深二尺五寸,杀二十馀人,飞鸟皆死。
3 诏:“自今子有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治。”
4 立 广川惠王 孙 文 为 广川王 。
5 霍显 及 禹 、 山 、 云 自见日侵削,数相对啼泣自怨。 山 曰:“今丞相用事,县官信之,尽变易大将军时法令,发扬大将军过失。又,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妄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常仇之。今陛下好与诸儒生语,人人自书对事,多言我家者。尝有上书言我家昆弟骄恣,其言绝痛; 山 屏不奏。后上书者益黠,尽奏封事,辄使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益不信人。又闻民间讙言‘ 霍氏 毒杀 许皇后 ’,宁有是邪?” 显 恐急,即具以实告 禹 、 山 、 云 。 禹 、 山 、 云 惊曰:“如是,何不早告 禹 等!县官离散、斥逐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诛罚不小,奈何?”于是始有邪谋矣。
云 舅 李竟 所善 张赦 ,见 云 家卒卒,谓 竟 曰:“今丞相与 平恩侯 用事,可令太夫人言太后,先诛此两人;移徙陛下,在太后耳。” 长安 男子 张章 告之,事下廷尉、执金吾,捕 张赦 等。后有诏,止勿捕。 山 等愈恐,相谓曰:“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然恶端已见,久之犹发,发即族矣,不如先也。”遂令诸女各归报其夫,皆曰:“安所相避!”
会 李竟 坐与诸侯王交通,辞语及 霍氏 ,有诏:“ 云 、 山 不宜宿卫,免就第。” 山阳 太守 张敞 上封事曰:“臣闻 公子季友 有功于 鲁 , 赵衰 有功于 晋 , 田完 有功于 齐 ,皆畴其庸,延及子孙。终后 田氏 篡 齐 , 赵氏 分 晋 , 季氏 颛 鲁 。故 仲尼 作 春秋 ,迹盛衰,讥世卿最甚。乃者大将军决大计,安宗庙,定天下,功亦不细矣。夫 周公 七年耳,而大将军二十岁,海内之命断于掌握。方其隆盛时,感动天地,侵迫阴阳。朝臣宜有明言曰:‘陛下褒宠故大将军以报功德足矣。间者辅臣颛政,贵戚太盛,君臣之分不明,请罢 霍氏 三侯皆就第;及卫将军 张安世 ,宜赐几杖归休,时存问召见,以列侯为天子师。’明诏以恩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许之,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而朝臣为知礼, 霍氏 世世无所患苦。今朝廷不闻直声,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策之得者也。今两侯已出,人情不相远,以臣心度之,大司马及其枝属必有畏惧之心。夫近臣自危,非完计也。臣 敞 愿于广朝白发其端,直守远郡,其路无由。唯陛下省察!”上甚善其计,然不召也。
禹
、
山
等家数有妖怪,举家忧愁。
山
曰:“丞相擅减宗庙羔、菟、蛙,可以此罪也!”谋令太后为
博平君
置酒,召丞相、
平恩侯
以下,使
范明友
、
邓广汉
承太后制引斩之,因废天子而立
禹
。约定,未发,
云
拜为
玄菟
太守,太中大夫
任宣
为
代郡
太守。会事发觉,秋,七月,
云
、
山
、
明友
自杀。
显
、
禹
、
广汉
等捕得;
禹
要斩,
显
及诸女昆弟皆弃市;与
霍氏
相连坐诛灭者数十家。太仆
杜延年
以
霍氏
旧人,亦坐免官。八月己酉,皇后
霍氏
废,处
昭台宫
。乙丑,诏封告
霍氏
反谋者男子
张章
、期门
董忠
、左曹
杨恽
、侍中
金安上
、
史高
皆为列侯。
恽
,丞相
敞
子;
安上
,车骑将军
日
弟子;
高
,
史良娣
兄子也。
初, 霍氏 奢侈, 茂陵 徐生 曰:“ 霍氏 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霍氏 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 霍氏 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 霍氏 诛灭,而告 霍氏 者皆封,人为 徐生 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今 茂陵 徐福 ,数上书言 霍氏 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 福 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 福 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 福 帛十匹,后以为郎。
帝初立,谒见 高庙 ,大将军 光 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 张安世 代 光 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 光 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 霍氏 之祸萌于骖乘。后十二岁, 霍后 复徙 云林馆 ,乃自杀。
班固 赞曰: 霍光 受襁褓之托,任 汉室 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 昭 ,立 宣 ,虽 周公 、 阿衡 何以加此!然 光 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臣 光 曰: 霍光 之辅 汉室 ,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以 孝昭 之明,十四而知 上官桀 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 孝宣 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 光 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私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 孝宣 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 霍氏 之自祸哉?亦 孝宣 酝酿以成之也。昔 鬭椒 作乱于 楚 , 庄王 灭其族而赦箴尹 克黄 ,以为 子文 无后,何以劝善。夫以 显 、 禹 、 云 、 山 之罪,虽应夷灭,而 光 之忠勋不可不祀;遂使家无噍类, 孝宣 亦少恩哉!
6 九月,诏减天下盐贾。又令郡国岁上系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县、名、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7 十二月, 清河王 年 坐内乱废,迁 房陵 。
8 是岁, 北海 太守 庐江 朱邑 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勃海 太守 龚遂 入为水衡都尉。先是, 勃海 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故 昌邑 郎中令 龚遂 ,上拜为 勃海 太守。召见,问:“何以治 勃海 ,息其盗贼?”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遂 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 勃海 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 遂 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贼。” 遂 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 遂 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 遂 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 见 齐 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各以口率种树畜养。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狱讼止息。
9 乌孙公主 女为 龟兹王 绛宾 夫人。 绛宾 上书言:“得尚 汉 外孙,愿与公主女俱入朝。”
1 春,正月, 龟兹王 及其夫人来朝;皆赐印绶,夫人号称公主,赏赐甚厚。
2 初作 杜陵 。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 杜陵 。
3 三月,诏以凤皇集 泰山 、 陈留 ,甘露降 未央宫 ,赦天下。
4 有司复言 悼园 宜称尊号曰皇考;夏,五月,立皇考庙。
5 冬,置 建章 卫尉。
6 赵广汉 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强壮蠭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终以此败。 广汉 以私怨论杀男子 荣畜 ,人上书言之,事下丞相、御史按验。 广汉 疑丞相夫人杀侍婢,欲以此胁丞相,丞相按之愈急。 广汉 乃将吏卒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下受辞,收奴婢十馀人去。丞相上书自陈,事下廷尉治,实丞相自以过谴笞傅婢,出至外第乃死,不如 广汉 言。帝恶之,下 广汉 廷尉狱。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或言:“臣生无益县官,愿代 赵京兆 死,使牧养小民!” 广汉 竟坐要斩。 广汉 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百姓追思歌之。
7 是岁,少府 宋畴 坐议“凤皇下 彭城 ,未至京师,不足美”,贬为 泗水 太傅。
8 上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 萧望之 为 平原 太守。 望之 上疏曰:“陛下哀愍百姓,恐德之不究,悉出谏官以补郡吏。朝无争臣,则不知过,所谓忧其末而忘其本者也。”上乃征 望之 入守少府。
9 东海 太守 河东 尹翁归 ,以治郡高第入为 右扶风 。 翁归 为人,公廉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其为 扶风 ,选用廉平疾奸吏以为右职,接待以礼,好恶与同之;其负 翁归 ,罚亦必行。然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故尤得名誉于朝廷。
10 初, 乌孙公主 少子 万年 有宠于 莎车王 。 莎车王 死而无子,时 万年 在 汉 , 莎车 国人计,欲自托于 汉 ,又欲得 乌孙 心,上书请 万年 为 莎车王 。 汉 许之,遣使者 奚充国 送 万年 。 万年 初立,暴恶,国人不说。
上令群臣举可使 西域 者,前将军 韩增 举 上党 冯奉世 以卫候使持节送 大宛 诸国客至 伊循城 。会故 莎车王 弟 呼屠徵 与旁国共杀其王 万年 及 汉 使者 奚充国 ,自立为王。时 匈奴 又发兵攻 车师城 ,不能下而去。 莎车 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 匈奴 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 汉 ,从 鄯善 以西皆绝不通。都护 郑吉 、校尉 司马憙 皆在北道诸国间, 奉世 与其副 严昌 计,以为不亟击之,则 莎车 日强,其势难制,必危 西域 ,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 莎车 ,攻拔其城。 莎车王 自杀,传其首诣 长安 ,更立他昆弟子为 莎车王 。诸国悉平,威振 西域 , 奉世 乃罢兵以闻。帝召见 韩增 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
奉世 遂西至 大宛 。 大宛 闻其斩 莎车王 ,敬之异于他使,得其名马 象龙 而还。上甚说,议封 奉世 。丞相、将军皆以为可,独少府 萧望之 以为“ 奉世 奉使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即封 奉世 ,开后奉使者利以 奉世 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渐不可长。 奉世 不宜受封”。上善 望之 议,以 奉世 为光禄大夫。
1 春,正月,赦天下。
2 上欲立皇后,时 馆陶主 母 华倢伃 及 淮阳宪王 母 张倢伃 、 楚孝王 母 卫倢伃 皆爱幸。上欲立 张倢伃 为后;久之,惩艾 霍氏 欲害皇太子,乃更选后宫无子而谨慎者,二月乙丑,立 长陵 王倢伃 为皇后,令母养太子;封其父 奉光 为 邛成侯 。后无宠,希得进见。
3 五月,诏曰:“狱者,万民之命。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则可谓文吏矣。今则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贰端,深浅不平,奏不如实,上亦亡由知,四方黎民将何仰哉!二千石各察官属,勿用此人。吏或擅兴徭役,饰厨传,称过使客,越职逾法以取名誉,譬如践薄冰以待白日,岂不殆哉!今天下颇被疾疫之灾,朕甚愍之,其令郡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
4 又曰:“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其更讳 询 。”
5 匈奴 大臣皆以为“ 车师 地肥美,近 匈奴 ,使 汉 得之,多田积谷,必害人国,不可不争”,由是数遣兵击 车师 田者。 郑吉 将 渠犁 田卒七千馀人救之,为 匈奴 所围。 吉 上言:“ 车师 去 渠犁 千馀里, 汉 兵在 渠犁 者少,势不能相救,愿益田卒。”上与后将军 赵充国 等议,欲因 匈奴 衰弱,出兵击其右地,使不敢复扰 西域 。
魏相 上书谏曰:“臣闻之: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间者 匈奴 尝有善意,所得 汉 民,辄奉归之,未有犯于边境;虽争屯田 车师 ,不足致意中。今闻诸将军欲兴兵入其地,臣愚不知此兵何名者也!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民以其愁苦之气伤阴阳之和也。出兵虽胜,犹有后忧,恐灾害之变因此以生。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水旱不时。按今年计,子弟杀父兄、妻杀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臣愚以为此非小变也。今左右不忧此,乃欲发兵报纤介之忿于远夷,殆 孔子 所谓‘吾恐 季孙 之忧不在 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上从 相 言,止遣 长罗侯 常惠 将 张掖 、 酒泉 骑往 车师 ,迎 郑吉 及其吏士还 渠犁 。召故 车师 太子 军宿 在 焉耆 者,立以为王;尽徙 车师 国民令居 渠犁 ,遂以 车师 故地与 匈奴 。以 郑吉 为卫司马,使护 鄯善 以西南道。
6 魏相 好观 汉 故事及便宜章奏,数条 汉 兴已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 贾谊 、 晁错 、 董仲舒 等所言,奏请施行之。 相 敕掾史按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 相 辄奏言之。与御史大夫 丙吉 同心辅政,上皆重之。
丙吉 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 吉 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会掖庭宫婢 则 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 则 辞引使者 丙吉 知状。掖庭令将 则 诣御史府以视 吉 , 吉 识,谓 则 曰:“汝尝坐养皇曾孙不谨,督笞汝,汝安得有功!独 渭城 胡组 、 淮阳 郭徵卿 有恩耳。”分别奏 组 等共养劳苦状。诏 吉 求 组 、 徵卿 ;已死,有子孙,皆受厚赏。诏免 则 为庶人,赐钱十万。上亲见问,然后知 吉 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
7 帝以 萧望之 经明持重,议论有馀,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复以为 左冯翊 。 望之 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上闻之,使侍中 成都侯 金安上 谕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君前为 平原 太守日浅,故复试之于 三辅 ,非有所闻也。” 望之 即起视事。
8 初,掖庭令 张贺 数为弟车骑将军 安世 称皇曾孙之材美及征怪; 安世 辄绝止,以为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孙。及帝即位而 贺 已死,上谓 安世 曰:“掖庭令平生称我,将军止之,是也。”上追思 贺 恩,欲封其冢为 恩德侯 ,置守冢二百家。 贺 有子蚤死,子 安世 小男 彭祖 。 彭祖 又小与上同席研书指,欲封之,先赐爵关内侯。 安世 深辞 贺 封;又求损守冢户数,稍减至三十户。上曰:“吾自为掖庭令,非为将军也!” 安世 乃止,不敢复言。
9 上心忌故 昌邑王 贺 ,赐 山阳 太守 张敞 玺书,令谨备盗贼,察往来过客;毋下所赐书。 敞 于是条奏 贺 居处,著其废亡之效曰:“故 昌邑王 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痿,行步不便。臣 敞 尝与之言,欲动观其意,即以恶鸟感之曰:‘ 昌邑 多枭。’故王应曰:‘然。前 贺 西至 长安 ,殊无枭;复来,东至 济阳 ,乃复闻枭声。’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臣 敞 前言:‘ 哀王 歌舞者 张修 等十人无子,留守 哀王 园,请罢归。’故王闻之曰:‘中人守园,疾者当勿治,相杀伤者当勿法,欲令亟死。太守奈何而欲罢之?’其天资喜由乱亡,终不见仁义如此。”上乃知 贺 不足忌也。
1 春,三月,诏封故 昌邑王 贺 为 海昏侯 。
2 乙未,诏曰:“朕微眇时,御史大夫 丙吉 、中郎将 史曾 、 史玄 、长乐卫尉 许舜 、侍中、光禄大夫 许延寿 皆与朕有旧恩,及故掖庭令 张贺 ,辅导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厥功茂焉。 诗 不云乎:‘无德不报’,封 贺 所子弟子侍中、中郎将 彭祖 为 阳都侯 ,追赐 贺 谥曰 阳都哀侯 , 吉 为 博阳侯 , 曾 为 将陵侯 , 玄 为 平台侯 , 舜 为 博望侯 , 延寿 为 乐成侯 。” 贺 有孤孙 霸 ,年七岁,拜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者,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
吉 临当封,病;上忧其不起,将使人就加印绋而封之,及其生存也。太子太傅 夏侯胜 曰:“此未死也!臣闻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今 吉 未获报而疾甚,非其死疾也。”后病果愈。
张安世 自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诏都内别藏 张氏 无名钱以百万数。 安世 谨慎周密,每定大政,已决,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安世 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 安世 , 安世 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 安世 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 延寿 求出补吏,上以为 北地 太守;岁馀,上闵 安世 年老,复征 延寿 为左曹、太仆。
3 夏,四月丙子,立皇子 钦 为 淮阳王 。皇太子年十二,通 论语 、 孝经 。太傅 疏广 谓少傅 受 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宦至二千石,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即日,父子俱移病,上疏乞骸骨。上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故人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送者车数百两。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广 、 受 归乡里,日令其家卖金共具,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或劝 广 以其金为子孙颇立产业者, 广 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馀,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馀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
4 颍川 太守 黄霸 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浮淫之费。其治,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 霸 精力能推行之。吏民见者,语次寻绎,问他阴伏以相参考,聪明识事,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豪厘不敢有所欺。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 霸 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 许丞 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 霸 曰:“ 许丞 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 霸 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因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霸 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顷之,坐法,连贬秩;有诏复归 颍川 为太守,以八百石居。
1 春,正月,诏:“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他皆勿坐。”
2 右扶风 尹翁归 卒,家无馀财。秋,八月,诏曰:“ 翁归 廉平乡正,治民异等。其赐 翁归 子黄金百斤,以奉祭祀。”
3 上令有司求 高祖 功臣子孙失侯者,得 槐里 公乘 周广汉 等百三十六人,皆赐黄金二十斤,复其家,令奉祭祀,世世勿绝。
4 丙寅, 富平敬侯 张安世 薨。
5 初, 扶阳节侯 韦贤 薨,长子 弘 有罪系狱,家人矫 贤 令,以次子 大河 都尉 玄成 为后。 玄成 深知其非 贤 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既葬,当袭爵,以狂不应召。大鸿胪奏状,章下丞相、御史按验。按事丞相史乃与 玄成 书曰:“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后。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仆素愚陋,过为丞相执事,愿少闻风声;不然,恐子伤高而仆为小人也。” 玄成 友人侍郎 章 亦上疏言:“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 玄成 ,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而丞相、御史遂以 玄成 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 玄成 不得已,受爵。帝高其节,以 玄成 为 河南 太守。
6 车师王 乌贵 之走 乌孙 也, 乌孙 留不遣。 汉 遣使责 乌孙 , 乌孙 送 乌贵 诣阙。
7 初, 武帝 开 河西 四郡,隔绝 羌 与 匈奴 相通之路,斥逐诸 羌 ,不使居 湟中 地。及帝即位,光禄大夫 义渠安国 使行诸 羌 ; 先零 豪言:“愿时渡 湟水 北,逐民所不田处畜牧。” 安国 以闻。后将军 赵充国 劾 安国 奉使不敬。是后 羌 人旁缘前言,抵冒渡 湟水 ,郡县不能禁。
既而
先零
与诸
羌
种豪二百馀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
赵充国
,对曰:“
羌
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壹也。往三十馀岁
西羌
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
令居
,与
汉
相距,五六年乃定。
匈奴
数诱
羌
人,欲与之共击
张掖
、
酒泉
地,使
羌
居之。间者
匈奴
困于西方,疑其更遣使至
羌中
与相结。臣恐
羌
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后月馀,
羌侯
狼何
果遣使至
匈奴
藉兵,欲击
鄯善
、
敦煌
以绝
汉
道。
充国
以为“
狼何
势不能独造此计,疑
匈奴
使已至
羌中
,
先零
、
、
幵
乃解仇作约。到秋马肥,变必起矣。宜遣使者行边兵,豫为备敕,视诸
羌
毋令解仇,以发觉其谋”。于是两府复白遣
义渠安国
行视诸
羌
,分别善恶。
8 是时,比年丰稔,谷石五钱。
1 春,正月,上始行幸 甘泉 ,郊 泰畤 ;三月,行幸 河东 ,祠后土。上颇修 武帝 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祠;闻 益州 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 蜀郡 王褒 使持节而求之。
初,上闻
褒
有俊才,召见,使为
圣主得贤臣颂
。其辞曰:“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至巧冶铸干将,使
离娄
督绳,
公输
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策而不进于行;及至驾啮膝、骖乘旦,
王良
执靶,
韩哀
附舆,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故服
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袭貂狐之暖者,不忧至寒之凄怆。何则?有其具者易其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昔
周公
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
齐桓
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观之,君人者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
伊尹
勤于鼎俎,
太公
困于鼓刀,
百里
自鬻,
甯子
饭牛,离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即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剖符锡壤而光祖考。故世必有圣知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阴。
易
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诗
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明明在朝,穆穆布列,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虽
伯牙
操递钟,
逢门子
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
然交欣,千载壹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横被无穷。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休征自至,寿考无疆,何必偃仰屈伸若
彭祖
,呴嘘呼吸如
侨
、
松
,眇然绝俗离世哉!”是时上颇好神仙,故
褒
对及之。
京兆尹 张敞 亦上疏谏曰:“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上由是悉罢尚方待诏。初, 赵广汉 死后,为京兆尹者皆不称职,唯 敞 能继其迹;其方略、耳目不及 广汉 ,然颇以经术儒雅文之。
2 上颇修饰,宫室、车服盛于 昭帝 时;外戚 许 、 史 、 王氏 贵宠。谏大夫 王吉 上疏曰:“陛下躬圣质,总万方,惟思世务,将兴太平,诏书每下,民欣然若更生。臣伏而思之,可谓至恩,未可谓本务也。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遇其时,言听谏从,然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 三代 之隆也。其务在于期会、簿书、断狱、听讼而已,此非太平之基也。臣闻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圣主独行于深宫,得则天下称诵之,失则天下咸言之,故宜谨选左右,审择所使。左右所以正身,所使所以宣德,此其本也。 孔子 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非空言也。王者未制礼之时,引先王礼宜于今者而用之。臣愿陛下承天心,发大业,与公卿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 成 、 康 ,寿何以不若 高宗 !窃见当世趋务不合于道者,谨条奏,唯陛下财择焉。” 吉 意以为:“世俗聘妻、送女无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 汉家 列侯尚公主,诸侯则国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屈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不畏死亡。 周 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绝恶于未萌也。”又言:“ 舜 、 汤 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 皋陶 、 伊尹 ,不仁者远。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无益于民,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不宜居位。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示天下以俭。古者工不造雕瑑,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上以其言为迂阔,不甚宠异也。 吉 遂谢病归。
3 义渠安国 至 羌 中,召 先零 诸豪三十馀人,以尤桀黠者皆斩之;纵兵击其种人,斩首千馀级。于是诸降 羌 及 归义羌侯 杨玉 等怨怒,无所信乡,遂劫略小种,背畔犯塞,攻城邑,杀长吏。 安国 以骑都尉将骑三千屯备 羌 ;至 浩亹 ,为虏所击,失亡车重、兵器甚众。 安国 引还,至 令居 ,以闻。
时 赵充国 年七十馀,上老之,使 丙吉 问谁可将者。 充国 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 羌 虏何如?当用几人?” 充国 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 金城 ,图上方略。 羌 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乃大发兵诣 金城 。夏,四月,遣 充国 将之,以击 西羌 。
4 六月,有星孛于东方。
5 赵充国 至 金城 ,须兵满万骑,欲渡 河 ,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 充国 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遣骑候 四望陿 中无虏,夜,引兵上至 落都 ,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 羌 虏不能为兵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 四望陿 中,兵岂得入哉!”
充国
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
充国
坚守。捕得生口,言
羌
豪相数责曰:“语汝无反,今天子遣
赵将军
来,年八九十矣,善为兵;今请欲壹斗而死,可得邪!”初,
、
幵
豪
靡当儿
使弟
雕库
来告都尉曰:“
先零
欲反。”后数日,果反。
雕库
种人颇在
先零
中,都尉即留
雕库
为质。
充国
以为无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
羌
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仍以功大小赐钱有差;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
、
幵
及劫略者,解散虏谋,徼其疲剧,乃击之。
时上已发内郡兵屯边者合六万人矣。
酒泉
太守
辛武贤
奏言:“郡兵皆屯备
南山
,北边空虚,势不可久。若至秋冬乃进兵,此虏在境外之册。今虏朝夕为寇,土地寒苦,
汉
马不耐冬,不如以七月上旬赍三十日粮,分兵出
张掖
、
酒泉
,合击
、
幵
在
鲜水
上者。虽不能尽诛,但夺其畜产,虏其妻子,复引兵还,冬复击之,大兵仍出,虏必震坏。”天子下其书
充国
,令议之。
充国
以为:“一马自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又有衣装、兵器,难以追逐。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逐水草,入山林。随而深入,虏即据前险,守后厄,以绝粮道,必有伤危之忧,为夷狄笑,千载不可复。而
武贤
以为可夺其畜产,虏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
先零
首为畔逆,他种劫略,故臣愚册,欲捐
、
幵
暗昧之过,隐而勿章,先行
先零
之诛以震动之。宜悔过反善,因赦其罪,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拊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
天子下其书,公卿议者咸以为“
先零
兵盛而负
、
幵
之助,不先破
、
幵
,则
先零
未可图也”。上乃拜侍中
许延寿
为强弩将军,即拜
酒泉
太守
武
贤
为破
羌
将军,赐玺书嘉纳其册。以书敕让
充国
曰:“今转输并起,百姓烦扰,将军将万馀之众,不早及秋共水草之利,争其畜食,欲至冬,虏皆当畜食,多臧匿山中,依险阻,将军士寒,手足皲瘃,宁有利哉!将军不念中国之费,欲以岁数而胜敌,将军谁不乐此者!今诏破
羌
将军
武贤
等将兵,以七月击
羌
;将军其引兵并进,勿复有疑!”
充国
上书曰:“陛下前幸赐书,欲使人谕
,以大军当至,
汉
不诛
,以解其谋。臣故遣
幵
豪
雕库
宣天子至德,
、
幵
之属皆闻知明诏。今
先零羌
杨玉
阻石山木,候便为寇,
羌
未有所犯,乃置
先零
,先击
,释有罪,诛无辜,起壹难,就两害,诚非陛下本计也!臣闻
兵法
:‘攻不足者守有馀。’又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今
羌
欲为
敦煌
、
酒泉
寇,宜饬兵马,练战士,以须其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今恐二郡兵少,不足以守,而发之行攻,释致虏之术而从为虏所致之道,臣愚以为不便。
先零羌
虏欲为背畔,故与
、
幵
解仇结约,然其私心不能无恐
汉
兵至而
、
幵
背之也。臣愚以为其计常欲先赴
、
幵
之急以坚其约。先击
羌
,
先零
必助之。今虏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伤害,适使
先零
得施德于
羌
,坚其约,合其党。虏交坚党,合精兵二万馀人,迫胁诸小种,附著者稍众,
莫须
之属不轻得离也。如是,虏兵浸多,诛之用力数倍。臣恐国家忧累,由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于臣之计,先诛
先零
已,则
、
幵
之属不烦兵而服矣。
先零
已诛而
、
幵
不服,涉正月击之,得计之理,又其时也。以今进兵,诚不见其利!”戊申,
充国
上奏。秋,七月甲寅,玺书报,从
充国
计焉。
充国
乃引兵至
先零
在所。虏久屯聚,懈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
湟水
,道厄狭;
充国
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
充国
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馀人。虏马、牛、羊十万馀头,车四千馀两。兵至
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
羌
闻之,喜曰:“
汉
果不击我矣!”豪
靡忘
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
充国
以闻,未报。
靡忘
来自归,
充国
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此反虏,不可擅遣!”
充国
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语未卒,玺书报,令
靡忘
以赎论。后
竟不烦兵而下。
上诏破 羌 、强弩将军诣屯所,以十二月与 充国 合,进击 先零 。时 羌 降者万馀人矣, 充国 度其必坏,欲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作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 充国 子中郎将 卬 惧,使客谏 充国 曰:“诚令兵出,破军杀将,以倾国家,将军守之可也。即利与病,又何足争!一旦不合上意,遣绣衣来责将军,将军之身不能自保,何国家之安!” 充国 叹曰:“是何言之不忠也!本用吾言, 羌 虏得至是邪!往者举可先行 羌 者,吾举 辛武贤 ;丞相御史复白遣 义渠安国 ,竟沮败 羌 。 金城 、 湟中 谷斛八钱,吾谓 耿中丞 :‘籴三百万斛谷, 羌 人不敢动矣!’ 耿中丞 请籴百万斛,乃得四十万斛耳; 义渠 再使,且费其半。失此二册, 羌 人致敢为逆。失之豪厘,差以千里,是既然矣。今兵久不决,四夷卒有动摇,相因而起,虽有知者不能善其后, 羌 独足忧邪!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为忠言。”
遂上屯田奏曰:“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所用粮谷、茭稿,调度甚广,难久不解,徭役不息,恐生他变,为明主忧,诚非素定庙胜之册。且 羌 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故臣愚心以为击之不便!计度 临羌 东至 浩亹 , 羌 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六万馀枚,在水次。臣愿罢骑兵,留步兵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 湟陿 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 鲜水 左右。田事出,赋人二十亩;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属国 胡 骑各千,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 金城郡 ,益积畜,省大费。今大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谨上田处及器用簿。”
上报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孰计其便,复奏!”
充国 上状曰:“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百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今虏亡其美地荐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心离,人有畔志。而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 羌 虏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馀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 羌 虏之具也。臣谨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 羌 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 羌 虏相畔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 河 、 湟 漕谷至 临羌 ,以示 羌 虏,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以闲暇时,下先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 金城 ,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堕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无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九也。又亡惊动 河 南 大幵 使生他变之忧,十也。治 隍陿 中道桥,令可至 鲜水 以制 西域 ,伸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大费既省,徭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唯明诏采择!”
上复赐报曰:“兵决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谓何时也?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略人民,将何以止之?将军孰计复奏!”
充国 复奏曰:“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先零羌 精兵,今馀不过七八千人,失地远客分散,饥冻,畔还者不绝。臣愚以为虏破坏可日月冀,远在来春,故曰兵决可期月而望。窃见北边自 敦煌 至 辽东 万一千五百馀里,乘塞列地有吏卒数千人,虏数以大众攻之而不能害。今骑兵虽罢,虏见屯田之士精兵万人,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他种中,远涉河山而来为寇;亦不敢将其累重,还归故地。是臣之愚计所以度虏且必瓦解其处,不战而自破之册也。至于虏小寇盗,时杀人民,其原未可卒禁。臣闻战不必胜,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劳众。诚令兵出,虽不能灭 先零 ,但能令虏绝不为小寇,则出兵可也。即今同是,而释坐胜之道,从乘危之势,往终不见利,空内自疲敝,贬重以自损,非所以示蛮夷也。又大兵一出,还不可复留, 湟中 亦未可空,如是,徭役复更发也。臣愚以为不便。臣窃自惟念:奉诏出塞,引军远击,穷天子之精兵,散车甲于山野,虽亡尺寸之功,偷得避嫌之便,而亡后咎馀责,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
充国 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 充国 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有诏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 魏相 曰:“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册,其言常是,臣任其计必可用也。”上于是报 充国 ,嘉纳之;亦以破 羌 、强弩将军数言当击,以是两从其计,诏两将军与中郎将 卬 出击。强弩出,降四千馀人;破 羌 斩首二千级;中郎将 卬 斩首降者亦二千馀级;而 充国 所降复得五千馀人。诏罢兵,独 充国 留屯田。
6 大司农 朱邑 卒。上以其循吏,闵惜之,诏赐其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7 是岁,以前将军、 龙頟侯 韩增 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8 丁令 比三岁钞盗 匈奴 ,杀略数千人。 匈奴 遣万馀骑往击之,无所得。
1 春,正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
2 夏,五月, 赵充国 奏言:“ 羌 本可五万人军,凡斩首七千六百级,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溺 河 湟 、饿死者五六千人,定计遗脱与 煎巩 、 黄羝 俱亡者不过四千人。 羌 靡忘 等自诡必得,请罢屯兵!”奏可。 充国 振旅而还。
所善 浩星赐 迎说 充国 曰:“众人皆以破 羌 、强弩出击,多斩首、生降,虏以破坏。然有识者以为虏势穷困,兵虽不出,即必服矣。将军即见,宜归功于二将军出击,非愚臣所及。如此,将军计未失也。” 充国 曰:“吾年老矣,爵位已极,岂嫌伐一时事以欺明主哉!兵势,国之大事,当为后法。老臣不以馀命壹为陛下明言兵之利害,卒死,谁当复言之者!”卒以其意对。上然其计,罢遣 辛武贤 归 酒泉 太守,官 充国 复为后将军。
秋, 羌 若零 、 离留 、 且种 、 儿库 共斩 先零 大豪 犹非 、 杨玉 首,及诸豪 弟泽 、 阳雕 、 良儿 、 靡忘 皆帅 煎巩 、 黄羝 之属四千馀人降。 汉 封 若零 、 弟泽 二人为 帅众王 ,馀皆为侯、为君。初置 金城属国 以处降 羌 。
诏举可护
羌
校尉者。时
充国
病,四府举
辛武贤
小弟
汤
。
充国
遽起,奏:“
汤
使酒,不可典蛮夷。不如
汤
兄
临众
。”时
汤
已拜受节,有诏更用
临众
。后
临众
病免,五府复举
汤
。
汤
数醉
羌
人,
羌
人反畔,卒如
充国
之言。
辛武贤
深恨
充国
,上书告中郎将
卬
泄省中语,下吏,自杀。
3 司隶校尉 魏郡 盖宽饶 ,刚直公清,数干犯上意。时上方用刑法,任中书官, 宽饶 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微,儒术不行,以刑馀为 周 、 召 ,以法律为 诗 、 书 。”又引 易传 言:“ 五帝 官天下, 三王 家天下。家以传子孙,官以传贤圣。”书奏,上以为 宽饶 怨谤,下其书中二千石。时执金吾议,以为“ 宽饶 旨意欲求禅,大逆不道!”谏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讼 宽饶 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 宽饶 ,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 许 、 史 之属,下无 金 、 张 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九月,下 宽饶 吏; 宽饶 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4 匈奴 虚闾权渠单于 将十馀万骑旁塞猎,欲入边为寇。未至,会其民 题除渠堂 亡降 汉 言状, 汉 以为 言兵鹿奚卢侯 ,而遣后将军 赵充国 将兵四万馀骑屯缘边九郡备虏。月馀,单于病欧血,因不敢入,还去,即罢兵。乃使 题王 都犁胡次 等入 汉 请和亲,未报。会单于死。 虚闾权渠单于 始立,而黜颛渠阏氏。颛渠阏氏即与右贤王 屠耆堂 私通,右贤王会 龙城 而去。颛渠阏氏语以单于病甚,且勿远。后数日,单于死,用事贵人 郝宿王 刑未央 使人召诸王,未至,颛渠阏氏与其弟左大且渠 都隆奇 谋,立右贤王为 握衍朐鞮单于 。 握衍朐鞮单于 者, 乌维单于 耳孙也。
握衍朐鞮单于
立,凶恶,杀
刑未央
等而任用
都隆奇
,又尽免
虚闾权渠
子弟近亲而自以其子弟代之。
虚闾权渠单于
子
稽侯
既不得立,亡归妻父
乌禅幕
。
乌禅幕
者,本
康居
、
乌孙
间小国,数见侵暴,率其众数千人降
匈奴
,
狐鹿姑单于
以其弟子日逐王姊妻之,使长其众,居右地。日逐王
先贤掸
,其父左贤王当为单于,让
狐鹿姑单于
,
狐鹿姑单于
许立之。国人以故颇言日逐王当为单于。日逐王素与
握衍朐鞮单于
有隙,即帅其众欲降
汉
,使人至
渠犁
,与骑都尉
郑吉
相闻。
吉
发
渠犁
、
龟兹
诸国五万人迎日逐王口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随
吉
至
河曲
,颇有亡者,
吉
追斩之,遂将诣京师。
汉
封日逐王为
归德侯
。
吉 既破 车师 ,降 日逐 ,威震 西域 ,遂并护 车师 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 吉 始焉。上封 吉 为 安远侯 。 吉 于是中 西域 而立莫府,治 乌垒城 ,去 阳关 二千七百馀里。 匈奴 益弱,不敢争 西域 ,僮仆都尉由此罢。都护督察 乌孙 、 康居 等三十六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不可者诛伐之, 汉 之号令班 西域 矣。
握衍朐鞮单于 更立其从兄 薄胥堂 为日逐王。
5 乌孙 昆弥 翁归靡 因 长罗侯 常惠 上书:“愿以 汉 外孙 元贵靡 为嗣,得令复尚 汉 公主,结婚重亲,畔绝 匈奴 。”诏下公卿议。大鸿胪 萧望之 以为:“ 乌孙 绝域,变故难保,不可许。”上美 乌孙 新立大功,又重绝故业,乃以 乌孙 主 解忧 弟 相夫 为公主,盛为资送而遣之,使 常惠 送之至 敦煌 。未出塞,闻 翁归靡 死, 乌孙 贵人共从本约立 岑娶 子 泥靡 为昆弥,号 狂王 。 常惠 上书:“愿留少主 敦煌 。” 惠 驰至 乌孙 ,责让不立 元贵靡 为昆弥,还迎少主。事下公卿, 望之 复以为“ 乌孙 持两端,难约结。今少主以 元贵靡 不立而还,信无负于夷狄,中国之福也。少主不止,繇役将兴”。天子从之,征还少主。
1 春,三月丙辰, 高平宪侯 魏相 薨。夏,四月戊辰, 丙吉 为丞相。 吉 上宽大,好礼让,不亲小事;时人以为知大体。
2 秋,七月甲子,大鸿胪 萧望之 为御史大夫。
3 八月,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无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已下俸十五。”
4 是岁, 东郡 太守 韩延寿 为 左冯翊 。始, 延寿 为 颍川 太守, 颍川 承 赵广汉 构会吏民之后,俗多怨仇。 延寿 改更,教以礼让;召故老,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卖偶车马、下里伪物者,弃之市道。 黄霸 代 延寿 居 颍川 , 霸 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 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乡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不敢入界。其始若烦,后吏无追捕之苦,民无棰楚之忧,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 延寿 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及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 延寿 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在 东郡 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由是入为 冯翊 。
延寿
出行县至
高陵
,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
延寿
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
冯翊
,当先退!”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
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
延寿
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敢以辞讼自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欺绐。
5 匈奴 单于又杀 先贤掸 两弟; 乌禅幕 请之,不听,心恚。其后左奥鞬王死,单于自立其小子为奥鞬王,留庭。奥鞬贵人共立故奥鞬王子为王,与俱东徙。单于右丞相将万骑往击之。失亡数千人,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