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资治通鉴卷第十七
汉纪九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

建元元年 (辛丑,前140)

1 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馀人。 广川 董仲舒 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 道衰于 ,非道亡也, 不繇也。至于 宣王 ,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敝,明 之功业, 道粲然复兴,此夙夜不懈行善之所致也。

孔子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

孔子 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贱不得致也。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 灭先圣之道,为苟且之治,故立十四年而亡,其遗毒馀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嚚顽,抵冒殊扞,熟烂如此之甚者也。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故 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 武王 行大谊,平残贼, 周公 作礼乐以文之;至于 之隆,囹圄空虚四十馀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至 则不然。师 之法,行 韩非 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趋利无耻;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今陛下并有天下,莫不率服,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 曾子 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他,在乎加之意而已。’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则 三王 何异哉!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遍得天下之贤人,则 三王 之盛易为而 之名可及也。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晻致明,以微致显;是以 发于诸侯, 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此 之所以得令名而 之可为悼惧者也。

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道者,万世亡敝;敝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敝而已矣。 三王 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救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故 孔子 曰:‘无为而治者其 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馀尽循 道,何更为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然 尚忠, 尚敬, 尚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 孔子 曰:‘ 因于 礼,所损益可知也; 因于 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 者,虽百世可知也。’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 因于 ,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 ,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敝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繇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

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 之文致,用 之忠者。夫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共是天下,以古准今,壹何不相逮之远也!安所缪盭而陵夷若是?意者有所失于古之道与,有所诡于天之理与?

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此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民日削月朘,浸以大穷。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近者视而放之,远者望而效之,岂可以居贤人之位而为庶人行哉!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 曰:‘负且乘,致寇至。’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患祸必至也。若居君子之位,当君子之行,则舍 公仪休 之相 ,无可为者矣。

春秋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天子善其对,以 仲舒 江都 相。 会稽 庄助 亦以贤良对策,天子擢为中大夫。丞相 卫绾 奏:“所举贤良,或治 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奏可。 董仲舒 少治 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者皆师尊之。及为 江都 相,事 易王 易王 ,帝兄,素骄,好勇。 仲舒 以礼匡正,王敬重焉。

2 春,二月,赦。

3 行三铢钱。

4 夏,六月,丞相 卫绾 免。丙寅,以 魏其侯 窦婴 为丞相, 武安侯 田蚡 为太尉。上雅向儒术, 俱好儒,推毂 赵绾 为御史大夫, 兰陵 王臧 为郎中令。 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且荐其师 申公 。秋,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以迎 申公 。既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之事, 申公 年八十馀,对曰:“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 申公 对,默然;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舍 邸,议明堂、巡狩、改历、服色事。

5 是岁,内史 甯成 抵罪髡钳。

二年 (壬寅,前139)

1 冬,十月, 淮南王 来朝。上以 属为诸父而材高,甚尊重之,每宴见谈语,昏暮然后罢。

雅善 武安侯 田蚡 ,其入朝, 武安侯 迎之 霸上 ,与语曰:“上无太子,王亲 高皇帝 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宫车一日晏驾,非王尚谁立者!” 大喜,厚遗 金钱财物。

2 太皇窦太后 言,不悦儒术。 赵绾 请毋奏事 东宫 窦太后 大怒曰:“此欲复为 新垣平 邪!”阴求得 赵绾 王臧 奸利事,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诸所兴为皆废。下 吏,皆自杀;丞相 、太尉 免, 申公 亦以疾免归。

初, 景帝 以太子太傅 石奋 及四子皆二千石,乃集其门,号 为“ 万石君 ”。 万石君 无文学,而恭谨无与比。子孙为小吏,来归谒, 万石君 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责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皆以孝谨闻乎郡国。及 赵绾 王臧 以文学获罪, 窦太后 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 万石君 家不言而躬行,乃以其长子 为郎中令,少子 为内史。 在上侧,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上以是亲之。 尝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 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

窦婴 田蚡 既免,以侯家居。 虽不任职,以 王太后 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 而归 日益横。

3 春,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4 三月乙未,以太常 柏至侯 许昌 为丞相。

5 初, 堂邑侯 陈午 尚帝姑 馆陶公主嫖 。帝之为太子,公主有力焉;以其女为太子妃。及即位,妃为皇后。 窦太主 恃功,求请无厌,上患之。皇后骄妒,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后宠浸衰。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

上祓 霸上 ,还,过上姊 平阳公主 ,悦讴者 卫子夫 子夫 卫媪 平阳公主 家僮也;主因奉送 子夫 入宫,恩宠日隆。 陈皇后 闻之,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

子夫 同母弟 卫青 ,其父 郑季 ,本 平阳县 吏,给事侯家,与 卫媪 私通而生 ,冒姓 卫氏 长,为侯家骑奴。大长公主执囚 ,欲杀之;其友骑郎 公孙敖 与壮士篡取之。上闻,乃召 建章 监、侍中,赏赐数日间累千金。既而以 子夫 为夫人, 为太中大夫。

6 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

7 初置 茂陵邑

8 时大臣议者多冤 晁错 之策,务摧抑诸侯王,数奏暴其过恶,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诸侯王莫不悲怨。

三年 (癸卯,前138)

1 冬,十月, 代王 长沙王 中山王 济川王 来朝。上置酒, 闻乐声而泣。上问其故,对曰:“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臣得蒙肺附为东藩,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臣窃伤之!”具以吏所侵闻。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

2 河水 溢于 平原

3 大饥,人相食。

4 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5 济川王 坐杀中傅,废迁 房陵

6 七国之败也, 吴王 亡走 闽越 ,怨 东瓯 杀其父,常劝 闽越 闽粤 从之,发兵围 东瓯 东瓯 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 田蚡 对曰:“ 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自 时弃不属,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 庄助 曰:“特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 咸阳 而弃之,何但 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救,尚安所愬;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不足与计。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 以节发兵 会稽 会稽 守欲距法不为发, 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 东瓯 。未至, 闽越 引兵罢。 东瓯 请举国内徙,乃悉举其众来,处于 之间。

7 九月丙子晦,日有食之。

8 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 庄助 最先进;后又得 朱买臣 吾丘寿王 司马相如 平原 东方朔 枚皋 济南 终军 等,并在左右,每令与大臣辨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屈焉。然 相如 特以辞赋得幸; 不根持论,好诙谐,上以俳优畜之,虽数赏赐,终不任以事也。 亦观上颜色,时时直谏,有所补益。

是岁,上始为微行,北至 池阳 ,西至 黄山 ,南猎 长杨 ,东游 宜春 ,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常以夜出,自称 平阳侯 ;旦明,入 南山 下,射鹿、豕、狐、兔,驰骛禾稼之地,民皆号呼骂詈。 令欲执之,示以乘舆物,乃得免。又尝夜至 柏谷 ,投逆旅宿,就逆旅主人求浆,主人翁曰:“无浆,正有溺耳!”且疑上为奸盗,聚少年欲攻之;主人妪睹上状貌而异之,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且又有备,不可图也。”翁不听,妪饮翁以酒,醉而缚之。少年皆散走,妪乃杀鸡为食以谢客。明日,上归,召妪,赐金千斤,拜其夫为羽林郎。后乃私置更衣,从 宣曲 以南十二所,夜投宿 长杨 五柞 等诸宫。

上以道远劳苦,又为百姓所患,乃使太中大夫 吾丘寿王 举籍, 阿城 以南, 盩厔 以东, 宜春 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 上林苑 ,属之 南山 。又诏中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欲以偿 之民。 寿王 奏事,上大说称善。时 东方朔 在傍,进谏曰:“夫 南山 ,天下之阻也。汉兴,去 三河 之地,止 以西,都 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 之所以虏 西戎 、兼 东者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良材,百工所取给,万民所卬足也。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 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今规以为苑,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是其不可一也。盛荆棘之林,广狐菟之苑,大虎、狼之虚,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营之,垣而囿之,骑驰东西,车骛南北,有深沟大渠。夫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堤之舆,是其不可三也。夫 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 灵王 章华 之台而 民散, 阿房 之殿而天下乱。粪土愚臣,逆盛意,罪当万死!”上乃拜 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然遂起 上林苑 ,如 寿王 所奏。

上又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 司马相如 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 乌获 ,捷言 庆忌 ,勇期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 乌获 逄蒙 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 起于毂下而 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上善之。

四年 (甲辰,前137)

1 夏,有风赤如血。

2 六月,旱。

3 秋,九月,有星孛于东北。

4 是岁, 南越王 死,其孙 文王 立。

五年 (乙巳,前136)

1 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

2 置五经博士。

3 夏,五月,大蝗。

4 秋,八月, 广川惠王 清河哀王 皆薨,无后,国除。

六年 (丙午,前135)

1 春,二月乙未, 辽东 高庙 灾。

2 夏,四月壬子, 高园 便殿火;上素服五日。

3 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

4 六月癸巳,丞相 免; 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 骄侈: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市买郡县物,相属于道;多受四方赂遗;其家金玉、妇女、狗马、声乐、玩好,不可胜数。每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稍退。

5 秋,八月,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

6 闽越王 兴兵击 南越 边邑; 南越王 守天子约,不敢擅兴兵,使人上书告天子。于是天子多 南越 义,大为发兵,遣大行 王恢 豫章 ,大农令 韩安国 会稽 ,击 闽越

淮南王 上书谏曰:“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没身不见兵革。今闻有司举兵将以诛 ,臣 窃为陛下重之。

,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自 三代 之盛, 不与受正朔,非强勿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自 初定以来七十二年, 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然天子未尝举兵而入其地也。臣闻 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势阻而入其地,虽百不当其一。得其地,不可郡县也,攻之,不可暴取也。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险阻、林丛弗能尽著;视之若易,行之甚难。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民得夫妇相守,父子相保,陛下之德也。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也!且 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覆,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壹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

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赖陛下德泽振救之,得毋转死沟壑;四年不登,五年复蝗,民生未复。今发兵行数千里,资衣粮,入 地,舆轿而隃领,拖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前时 南海王 反,陛下先臣使将军 间忌 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 上淦 。后复反,会天暑多雨,楼船卒水居击棹,未战而疾死者过半;亲老涕泣,孤子啼号,破家散业,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悲哀之气,数年不息,长老至今以为记,曾未入其地而祸已至此矣。陛下德配天地,明象日月,恩至禽兽,泽及草木,一人有饥寒不终其天年而死者,为之凄怆于心。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 窃为陛下重之。

不习南方地形者,多以 为人众兵强,能难边城。 淮南 全国之时,多为边吏,臣窃闻之,与中国异;限以高山,人迹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其入中国,必下 领水 领水 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载食粮下也。 人欲为变,必先田 馀干 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边城守候诚谨, 人有入伐材者,辄收捕,焚其积聚,虽百 ,奈边城何!且 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耐其水土也。臣闻 甲卒不下数十万,所以入之,五倍乃足,挽车奉饷者不在其中。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暴露水居,蝮蛇蠚生,疾疢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虽举 越国 而虏之,不足以偿所亡。

臣闻道路言: 闽越王 弑而杀之, 以诛死,其民未有所属。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若陛下无所用之,则继其绝世,存其亡国,建其王侯,以为畜 ,此必委质为藩臣,世共贡职。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不劳一卒,不顿一戟,而威德并行。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以有司为欲屠灭之也,必雉兔逃,入山林险阻。背而去之,则复相群聚;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食粮乏绝,民苦兵事,盗贼必起。臣闻长老言: 之时,尝使尉 屠睢 ,又使监 凿渠通道, 人逃入深山林丛,不可得攻;留军屯守空地,旷日引久,士卒劳倦; 出击之, 兵大败,乃发適戍以备之。当此之时,外内骚动,皆不聊生,亡逃相从,群为盗贼,于是 东之难始兴。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耸。臣恐变故之生、奸邪之作由此始也。

臣闻天子之兵有征而无战,言莫敢校也。如使 人蒙徼幸以逆执事之颜行,厮舆之卒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 越王 之首,臣犹窃为 大汉 羞之。陛下以四海为境,生民之属,皆为臣妾,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天下之安,犹 泰山 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为一日之闲而烦汗马之劳乎! 云:‘王犹允塞, 徐方 既来。’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臣 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

是时, 兵遂出,未隃领, 闽越王 发兵距险。其弟 馀善 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 南越 不请,故天子兵来诛。 兵众强,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鏦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殒,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 等首恶,独 无诸 繇君 不与谋焉。”乃使中郎将立 越繇王 ,奉 闽越 先祭祀。 馀善 已杀 ,威行于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 繇王 不能制。上闻之,为 馀善 不足复兴师,曰:“ 馀善 数与 谋乱;而后首诛 ,师得不劳。”因立 馀善 东越王 ,与 繇王 并处。

上使 庄助 谕意 南越 南越王 顿首曰:“天子乃为臣兴兵讨 闽越 ,死无以报德!”遣太子 婴齐 入宿卫,谓 曰:“国新被寇,使者行矣, 方日夜装,入见天子。” 还,过 淮南 ,上又使 淮南王安 以讨 事,嘉答其意, 谢不及。 既去 南越 南越 大臣皆谏其王曰:“ 兴兵诛 ,亦行以惊动 南越 。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说好语入见,则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于是 称病,竟不入见。

7 是岁, 韩安国 为御史大夫。

8 东海 太守 濮阳 汲黯 为主爵都尉。始, 为谒者,以严见惮。 东越 相攻,上使 往视之;不至,至 而还,报曰:“ 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河内 失火,延烧千馀家,上使 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 河南 河南 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 河南 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其在 东海 ,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馀, 东海 大治,称之。上闻,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

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 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 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 汲黯 之戆也!”群臣或数 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 庄助 为请告。上曰:“ 汲黯 何如人哉?” 曰:“使 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 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 ,近之矣!”

9 匈奴 来请和亲,天子下其议。大行 王恢 人也,习 事,议曰:“ 匈奴 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 韩安国 曰:“ 匈奴 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自上古不属为人。今 行数千里与之争利,则人马罢乏;虏以全制其敝,此危道也。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 ,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 (丁未,前134)

1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 董仲舒 之言也。

2 卫尉 李广 为骁骑将军,屯 云中 ,中尉 程不识 为车骑将军,屯 雁门 ;六月,罢。 广 程不识 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程不识 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 曰:“ 李广 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 匈奴 李广 之略,士卒亦多乐从 李广 而苦 程不识

曰: 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 李广 之将,使人人自便。以 广 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 程不识 为烦扰而乐于从 广 ,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 广 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 程不识 ,虽无功,犹不败;效 李广 ,鲜不覆亡哉!

3 夏,四月,赦天下。

4 五月,诏举贤良、文学,上亲策之。

5 秋,七月癸未,日有食之。 +kkydOj2uZ6qZ/iwrKr2WCQ360KlPv8Y7ukrlrzXh9ymgK190TXnm1AAlQqodx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