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面向长期、全局、多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济学

* 大国要追求长期、全局和多维的发展。

*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是计划体制、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经济体。

* 转型期,中国经济存在偏离长期、全局和多维最优的体制性与结构性问题。

* 市场经济的共性是价格调节、要素流动和产权保护。

* 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要以市场经济的共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个有着14亿人口、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国,在短短数十年中,从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贫穷落后的国家,快速而稳健地成长为现代化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从温饱线迅速逼近高收入国家(见图0-1)——这无疑是这颗蓝色星球上的空前经济奇迹。

图0-1 以人民币和美元计的中国人均GDP(1978—2020)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并且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大家都想了解中国发展的故事。这个故事要能解释中国的成功经验,也要能针对当前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提出深化改革的路径,避免理论上的模糊。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中国故事”。

同时,这个故事还要让全世界都听得明白。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差异是什么?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那些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异,来自何处,又影响什么?在国际交流中,这个“中国故事”要在人类共有的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实践之间进行对话。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历史的每一步是怎么走过来的?在中国这样一个起点独特、规模巨大,同时区域差异也极大的大国,影响经济增长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是如何产生的?面对新的挑战,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体制性结构性红利,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我们需要讲述一个大国转型的故事,一个从传统向现代、从计划向市场、从相对封闭向开放转型的故事。

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篮球明星姚明登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任何人如果要写一部姚明传记,不会总是强调他的身高和肤色与众不同,而一定是说他的努力和智慧如何启示他人;同样道理,当中国加入全球经济的赛场,我们的“大国经济学”也先不说中国有多特殊,而是从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开始。 hTGISArPc2kd6E2HW7/sqxr5CmgUahEi7c3ElFUqWZPqLNITKTbjrHT+QYfvcM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