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觉得自己以前和孩子沟通得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沟通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时候,这都是误会。可能沟通不好的情况从很早就开始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明显感受到。孩子可能早就感觉到了,只是这种困难他只能忍受,无力挣脱。所以沟通的困难和孩子的年龄一样逐渐增大,真实的原因可能是孩子逐渐有能力反抗那些让自己难受的沟通方式了。
反抗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亲子沟通和其他沟通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 家长很多时候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对待,而是当成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我的孩子”。这个落脚点不是“孩子”,而是“我的”, 也就是落在了所有权上,所以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享有血缘的特权。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听我们的,哪怕当他有自己意志的时候,我们依然希望他听我们的。再比如,我们会用惩罚的方式去沟通,就像很多家庭里都会出现的责罚、羞辱孩子。
但是,我们绝对不会用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去和自己的领导、同事、朋友沟通。和同事、朋友沟通,你会想策略,你会运用智慧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也会在沟通不顺畅的时候想到自己可以接受的妥协办法,去促成一个接近自己期待的结果。这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的沟通,我们的预设就是,别人不会什么事情都顺从我们,我们只能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且了解他人的需求,然后通过协商、妥协,达成双赢。
但是我们很少会这样和孩子沟通,最大的受限就是,我们认为是在和一个属于自己一部分的人沟通。中国有句老话,特别能代表我们对这种关系的界定,就是“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虽然这已经是很陈旧的思想了,但是我们好像依然带着这样的视角和孩子沟通。父母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做,这种想法看起来给早期的沟通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从远期效果来看,贻害无穷。
一位妈妈问:“我想控制孩子玩手机,但是孩子现在沉迷其中,怎么办?”
原本成绩很好的女儿,到了高三,成绩每况愈下,情绪也变得暴躁。我觉得她很痛苦,我想帮她,但是我又控制不了她玩手机。
我问这位妈妈:“你是如何与孩子沟通的?高三学业紧迫,她自己一天花四五个小时玩手机,她怎么看这件事情?”
这位妈妈回答说:“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她不就是喜欢玩,觉得学习痛苦,玩手机才开心嘛!”
我问她:“你不好奇吗?原本成绩很好的孩子,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突然觉得学习很痛苦,以至于每天要玩四五个小时手机?你去了解过吗?”
她回答说:“不用问我都知道,她就是想玩。”
我说:“这是你替她想出来的。孩子怎么想的呢?你没问过。”
当沟通成了独角戏,孩子自然就不愿说话了。因为孩子说什么,家长都不信。 这个案例中,家长非常确定,孩子就是想玩,因为学习痛苦。
而事实很可能不是这样的。
真实的原因,孩子自己才清楚。
也许是闺密和自己喜欢的男生谈恋爱了,她觉得自己被排挤、被孤立、没有价值,玩游戏能找到价值感,也能逃避痛苦。
也许是因为考试考砸了,感觉考不上自己想去的学校了,对自己很失望。玩游戏可以保护自己的自恋,到时候如果成绩考得不好,也可以对外界交代说:“不是我没考好,是我考前状态不好。”
至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如果没有弄明白这些信息,接下来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白费力气。
家长最容易犯的毛病、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孩子能有什么想法,听大人的就好了。
这就给我们的沟通埋下了很多隐患。是,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但更重要的是,他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一个人。我们在和别人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尊重、协商、妥协、双赢,在我们和孩子沟通时,也是需要的。如果我们和孩子沟通时没有这些基本前提,沟通就不是沟通,而是为所欲为。
我们绝不会在朋友不听自己建议的时候,立马羞辱他“烂泥扶不上墙”,但是我们很可能会这么对孩子。
我们在孩子面前太容易想当然地代他做决定,用“我是为你好”的借口逼他服从。有了这样的误区,我们与孩子间的沟通就变了味道,把沟通变成一个达成自己目的的手段。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给孩子斟酌思考的余地,只要求对方执行。
亲子关系中,常见的“伪沟通”模式有以下几种:
● 通知
● 劝说
● 利诱
● 惩罚
第一种:通知。
父母有了某个决议,以命令的方式强制执行, 孩子没有商量的余地,只享有知情权。
有一位妈妈觉得10岁的儿子数学成绩太差,决定给孩子报个培训班,提高一下数学思维能力。儿子说:“我不想去,担心听不懂。”
妈妈说:“你先去学,因为钱已经交过了,而且你数学这么差,没有理由拒绝我,要是以后你的数学成绩有了起色,你再来跟我讨价还价吧。”
这件事情在沟通之前妈妈已经做了决断,只是告诉孩子一个结果。
第二种:劝说。
很多家长都擅长讲道理。我们在讲道理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执着令人惊讶。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形成这种错觉:只要我们不停地说,对方就会听我们的。如果孩子不听,还要动员亲朋好友,谁比较会说,请他来说。我们会用劝说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
这种沟通非常具有迷惑性,因为劝说的人经常会觉得自己开明,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强势,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 这类家长很难有机会反思自己的做法,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
一位妈妈曾经在咨询中向我哭诉:“我和其他的妈妈不一样,我愿意倾听孩子,我愿意跟孩子分享我的人生经验,我也不打骂孩子。可是为什么我的孩子到了初二,每天跟我吵架?我的心血都白费了。”
我请她说一件具体的事情,她说:“我希望我家孩子去上数学补习班,因为他们班同学都在学习,这对于思维的开发非常有利,他也非常需要这方面的锻炼,但是他不愿意。我也没有发脾气,我就每天好脾气地跟他说,说这个课程有多好,我说了十几天,态度一直很和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他同意了。结果老师反映,孩子上课的时候不是睡觉就是看小说。”
这位妈妈很不解,也特别委屈:“我这是以理服人,孩子为什么不领情?”
第三种:利诱。
家长对孩子说:“只要你能达到我的要求,我就可以答应你的要求。”
这看起来好像很合理,有合作精神。这种方式操作起来常常是这样的:很多事情,我们在平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孩子做的,但是如果孩子成绩好了(或者听话地配合了某件事),家长就允许了。
在这种模式下,家长就给孩子做了一个示范:只要我们的需求可以满足,其他的都好商量,规则也可以让步。 家长希望孩子遵守约定,但是家长自己连约定的内容都不确定。尤其是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制定规则,孩子可能很难形成规则感。
比如,有的家长会跟孩子说:“你之前不是喜欢一双限量版的鞋子吗?如果你好好上课,把数学成绩提上来,我就给你买。你之前想玩的那个游戏,我也给你开账号。但是如果你做不到的话,那就免谈了。”
孩子就知道了,有些事情是不是被允许,并不在于这件事情本身的对错,而是要看妈妈的心情,而妈妈的心情则主要看我的成绩。
很遗憾,孩子虽然去上了补习班,但是依旧身在曹营心在汉,丝毫没有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第四种,惩罚。
这是很多人比较熟悉的沟通方式。我们用惩罚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去满足我们的期待。惩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果你没有满足我的期待,我就禁止你去做你喜欢的事情,或者我就责骂你、羞辱你。
多年前,一个学生的家长请我到她家里做客,她说孩子很尊重我,能跟我好好沟通,我说的话孩子很愿意听,但是她说的话,孩子都不听。
那天我到她家,进入孩子房间时,我被吓了一跳,因为墙上用毛笔和白板笔写了好几行大字,都是“知耻而后勇”。这是孩子爸爸的手笔。
这家孩子的爸爸打孩子打得特别厉害,有一次甚至打断了电视机的天线。他还跟孩子说:“我之所以会这样对你,是希望你知道羞耻。你现在这种一蹶不振、不求上进的样子,你自己能接受吗?天天沉迷于网络,不务正业,不好好上学,还逃课逃学,你不觉得丢人吗?我打你,是想把你打醒,让你知道好歹、知道上进,我这是用心良苦。”
我们惩罚孩子的时候理直气壮:“我伤害了你,但我是为了你好。” 惩罚之所以会用得这么普遍,是因为它的短期效益非常显著,而且孩子越小越好用。因为孩子怕我们, 为了避免自己受伤害,表面上他一定会顺从我们。
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协商妥协,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们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你要让别人畏惧,别人就会屈服于你。
从上面这几种沟通的模式来看,这类沟通是单向输出,是父母通过一切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是没有被尊重和理解的。孩子一开始表现出来的也不是合作,而是迫不得已。
以这几种方式沟通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感受都会被忽视,在孩子看来,就是大人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他能学到什么呢?照顾父母的感受?可是他自己的感受都没有被照顾过。学会好好沟通、协商合作?可是父母就不愿意协商合作,不愿意了解孩子的想法。
最后,等到孩子有力量的时候,他也会用这些沟通方式,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也不愿意协商合作,用强力来应对(而不是解决)问题。
在亲子之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沟通的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积重难返。而且毫不夸张地说,是我们手把手将孩子教育成了难以沟通的人。
很多父母一直使用这种单向的方式和孩子沟通,直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实在沟通不了了,才不得不停下来想,这孩子怎么了?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变了,变得不听话、难以管教。但是现在家长已经不能把他怎么样了,所以只能想想自己还可以做什么。这是无奈之举,却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当家长开始想找一找自己的问题时,不妨重新认识一下沟通这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