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支持

在从事心理咨询之前,我有十年时间都在做基础教育工作,接触过很多家庭和孩子。一开始我也觉得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属于技术问题,和很多家长抱着同样的态度和想法,缺哪补哪。数学不好,给你找个好的数学老师讲题,总该好起来了吧;英语不会说,找个能把英语教好的老师应该就可以了吧。

事实证明这样不行。

孩子并不笨,为什么在好老师的指引之下仍然学不好?很长时间里,我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我开始对孩子有更多的理解,在和孩子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我神奇地想起了很多我自己年少的事——青春期对未来的迷茫和青涩的情感。孩子开始跟我诉说他们的苦恼、困惑,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关系中的。

孩子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父母不能理解和尊重,遇到的困难也无法引起家长的重视,反而引起很多敌视。为 什么家长对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期待。

家长也很苦恼,为孩子付出很多,是真的想把最好的都给他,但是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苦心,反而让父母这么受伤呢?

所以大家都想合作,都想对方能理解自己,希望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可是沟通却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到了青春期,这种困难尤为显著。而我的工作一直都想促成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好的理解和沟通。

这件事情,我一开始觉得不那么困难,认为只要父母知道了孩子是怎样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他们不就会自动调整和孩子的沟通方法了吗?同样地,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的表达背后其实饱含爱意和关心,他们自然就会更加理解父母的心情,良性的沟通不就很容易达成吗?

很可惜,事实证明我再一次错了。即使父母和孩子都深爱彼此,是彼此最重要的人,彼此之间要好好沟通,依然是非常困难的。

这种困难来自多个方面。

以己之道,还施彼身

一位姐姐问我:“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好像出现了‘时差’?”

我问她什么意思。

她说:“你看啊,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希望他像大孩子一样,听话、懂事、乖巧、爱干净,能为大人着想,不允许孩子任性,也就是不允许他像个孩子;等他长大了,十几岁了,我们又希望他像个孩子,什么事情都依赖我们,没有秘密,任何事情都愿意分享,听从我们的安排,而不允许他像个大人。”

我说:“这没有‘时差’,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从来没有变过——都是要听话。我们对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在无差别地对待。”

这种 沟通很困难,是因为当以我们的需求为中心的时候,孩子的需求就被忽视了。 这种状态下孩子是不舒服的,当孩子长期处在一种让他不舒服的关系当中的时候,他一定会为这种不舒服做点什么,明里或者暗里给我们添堵。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往往我们特别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他都做不成;我们希望他有的品质,他偏偏没有。

孩子好像特别会唱反调。其实孩子的感觉也是这样,对于孩子的需求来说,父母也是特别会唱反调的人。

父母的做法是一个隐晦的示范:我们是怎么被对待的,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会用这种方式去对待别人。

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个人物叫慕容复,他的武功最大的特点就是: 以己之道,还施彼身。用对手的武功招式打败对手, 不仅要赢,还要羞辱对方。

这就是我们青春期家长会面临的困境。当年我们对待孩子的那些招式,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统统还回来了。我们以前脾气大,现在孩子的脾气比我们还大;我们以前强势,现在孩子比我们还强势;我们以前冷漠,现在孩子比我们还冷漠。

青春期,基因突变?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像基因突变了一样。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是童年和成年的过渡期,承上启下。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既有孩子的特点又有成人的特点,需要个体去完成整合。

青春期的孩子,成长迅速,身心变化急剧而广泛,往往孩子自己都对自己的变化应接不暇。而 我们很容易忽视这种变化给孩子带来的难处,使得他的困难被轻视,也使得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被误解。

青春期生理成长带来的变化

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开始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意识和需求开始活跃。这是很多家长无法面对和接受的一件事,好像昨天还是那个抱在怀里的软糯糯的孩子,结果现在已经开始对异性好奇,甚至对性开始好奇和向往了。

当我们看到孩子写的日记里思念某个女孩子,或者当他总是和你分享某个异性的信息,说起她就很高兴、眉飞色舞,或者绞尽脑汁地为他心仪的女孩子准备生日以及节日的礼物,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感觉到了强烈的失落感。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就真的再也不是孩子唯一重要的人了。我们不可能再完全拥有这个“小人儿”了。

曾经有位家长跟我说,她遇到一件让她难以启齿的事情。

有一天她回家,看到孩子匆匆忙忙从书房出来,她就猜测是孩子趁她没回来在书房玩电脑,看到她回来,就急匆匆地关了电脑,回到自己房间。

孩子走得急,电脑没有关上,等她去书房的时候,看到了屏幕上正播放着一部成人电影。

她说:“我整个人从头麻到脚,当场就哭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哭,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去跟他沟通这件事情,我也想不通他为什么要看这种东西。我感觉我无法面对这个孩子了。”

在这个家长心里,性是羞耻的,年纪轻轻就对性感兴趣,更是不正经、不务正业,是耍流氓。她没有想到有一天她的孩子会是这样。在她心里,孩子还和小时候一样,懵懵懂懂,无时无刻不需要妈妈的指引。

这是个很大的误会。孩子到了这个年纪,自然就会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尤其是我们有些家庭不开展性教育,那么孩子就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和渠道去获取性知识。

思慕异性本来不是多大的问题,但是我们对此严防死守、围追堵截,甚至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耻感教育,极大抑制了孩子原本属于天性的表达。 这种抑制会创造更多好奇和兴奋。

青春期心理的变化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迅疾而复杂。这要从好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这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

他需要整合一件事情:到底是听别人的,还是听自己的?心理学说的“自我同一性”,笼统点说,就是 孩子将如何应对外界对自己的期待与自己的愿望的关系,因为很多时候这两方面不是一致的。

第一个叛逆期出现在孩子一岁多到两岁多这个年纪,是孩子最喜欢说“不”的时期。那个时候孩子开始很希望环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配合自己,所以他总会说“不”,希望自己掌控,自己做主。

如果这个时期过渡得不好,那么青春期孩子还会再来一次,就是不断地争取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对事情的控制感,不断地挑战父母,不断地说“不”。

孩子是想通过这些行为,学习自己拿主意,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获得主宰自己的资格。但是他们的表达往往简单粗暴,看起来一意孤行,这会让父母很担心,觉得这个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这种误会使得父母很难支持孩子的想法,父母更多的是担心孩子鲁莽行事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造成损失或者产生严重的后果。

很少有家长明白,这是一个成长的标志。孩子的核心目标不是为了和父母作对,而是想调动自己的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感,他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这些尝试除了是一种成长的需要,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但是这些信息很难在亲子间得到充分的沟通。孩子横冲直撞,父母围追堵截。

我们内心会有很多恐惧的联想:如果不管孩子的学习,他会就此放弃,不务正业;不管孩子的恋情,他就会沉迷于情爱,忘记自己最要紧的事情……

孩子需要试错,但是父母不想孩子试错,只希望孩子一帆风顺、一生无虞,健康而快乐、富足而美满。这确实是美好的愿景,只是这种人在现实里我一个都没发现。

为什么青春期需要试错

养育过孩子的人都有机会观察小宝贝是如何学会走路的。不是家长告诉他“先迈开左腿,站住,再迈开右腿,站住”,这样就会走路了,而是他第一次走一步,然后腿一软,跌倒了,下次再走一步,又跌倒了,再一次,他走了三步才跌倒……这样慢慢地,孩子学会了走路。

家长做了什么呢?我们会蹲在孩子前面,向他招手,笑眯眯地对他说“宝贝,过来”。他跌倒的时候,我们会抱住他,还会高兴地说“宝贝,你真棒”。这大概是人类所能拥有的最美妙的试错体验了。

每每看到这个场景,我都很感慨:这种试错,被世界如此温柔以待。

可是,就如同朱自清在《匆匆》里写的那句话:“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被鼓励、被欣赏的试错,这样的待遇,青春期的孩子依然需 要。可是,他们很少得到。

是什么偷走了我们对孩子的耐性?

有时候,我们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否定他。

孩子问:“我为什么不可以学艺术,而必须去当个医生呢?”“我想学文,我就是喜欢历史,以后想做文物修复,为什么必须按照父母意愿去做老师呢,就因为好就业?”“我真的不喜欢学习,我不想上大学,想做蛋糕师为什么不可以呢?”

父母的回答是:“当然不行,要是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你以后怎么养活自己呢?等我们都走了,你要靠谁呢?”

有时候,我们因为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而否定他。

很多父母苦恼于自己的孩子不会做选择,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对的,所以一直都是父母在操心安排,小到吃东西、买衣服,大到选专业、买房子。然后家长会觉得孩子太没有责任心了,什么都不承担,让大人感觉很辛苦。

孩子为什么不会呢?因为缺少练习的机会。

一开始做的时候,结果不那么完美、想法不那么成熟、考虑不那么周全,所以需要练习。练习就是一个从笨拙到娴熟的过程。

但是我们看到孩子做得不好就急,开始代替孩子处理、代替孩子思考。时间久了,孩子既不愿意动手,也不愿意动脑。

因为不能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得令人满意,家长就剥夺了孩子很多做事情的机会。

不跌倒几次,孩子怎么能学会使用自己的腿呢?

不给试错,等同于封锁智力。一个没有想法的人不需要试错,他只要顺从就行了。

孩子如果希望自己做主,就一定需要试错的空间,而这个过程又非常需要成人的信任和耐性。成人应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尝试,不总是要求孩子去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并且允许他一开始做得不是很好。

因此, 青春期孩子“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对孩子来说很不容易,全程充满了跌跌撞撞的跌倒、试错和重来, 这件事情对父母的挑战也很大。

了解这些,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孩子想成为自己,是一件多么艰巨的事情。

青春期需要进一步被社会化

社会化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学习的压力变得更为明显。家长们会更多跟孩子们谈以后、谈学业、谈钱。“你以后要干什么”已经变成孩子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高中生,社会身份的思考更是迫在眉睫。

我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咨询师,动力学的理论是: 一个孩子的 早期经历,奠定了他的人格基础和行为模式。但是我们的教育,也具有再造之力。

我们目前处在一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历史时期,大家最为熟悉和感受深刻的一句话是“岁月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因为太快了,而很多人没有找到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方式,从而滋生了大量的恐惧。

担心孩子以后找不到工作,担心他以后赚不到钱,担心他以后生活艰辛,担心他在社会上受人欺负……这些担心哪里来的?这是我们家长正在经历的事情。

而这些恐惧,家长怎么表达呢?

很多人表达这些恐惧的方式,都是希望孩子通过一个好的学习成绩,获得对未来的确定感。

我需要确定我的孩子成绩好,以后能考上好大学,能找到体面且收入高的工作。所以他不能犯错,成绩不能波动,要一心一意地学习,未来的职业最好是医生、律师、公务员……社会快速变化给集体带来的压力,家长就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了孩子。

当我们把这个社会介绍给孩子时, 如果传递的信息是你要小心,不能行差踏错,否则将追悔莫及,那真是一种很令人沮丧的引荐。这种引荐会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变得困难。

一方面,这种引荐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成绩患得患失。很多孩子考前焦虑到了病态的程度:失眠多梦、心悸、拉肚子,甚至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症状。因为孩子不堪重负,生病至少可以让父母降低期待,关心一下自己,获得一些喘息的机会。

另一方面,因为这种引荐,孩子需要用大量的精力来应对外界的要求。外界的力量如此巨大而可怖,这样一来,他就没有什么精力去照顾自己的需要,而环境也不太能够照顾他的需求。时间久了,孩子对自己想要什么就变得想法模糊。他自己的理想和愿景,慢慢地就消失了。

我的一位来访者是大三的学生,他在纠结到底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抑或参加工作。他说出了自己的犹豫:“我妈希望我考公务员,以后工作稳定,我不是很想考;找工作,又担心我的学历出去找不到好的,好像很多单位都只招研究生;但是考研我又担心自己考不上,考不好。”

这些犹豫,都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知道父母要什么,他也知道社会要什么,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在他的感觉里,他好像只能被动适应外界的需要,而不是主动为自己的需要做些什么。

他对于融入外面的世界也是担心的、害怕的、没有信心的,感觉外面的世界对他充满了挑剔和要求,不觉得自己的想法可以实现,不觉得自己的需求可以被满足。抱有这样的担忧,他当然会踌躇不前。

孩子社会化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会更多地对外界产生好奇,希望在同伴、群体里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是孩子融入社会集体的一个重要时期。

孩子与他人的关系变得复杂。他开始更多关注朋友之间的友情,希望自己被集体接纳,所以他和朋友会买很多相似的东西,参加一样的运动,会私下安排活动甚至自己组织外出旅行。

但是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容易遇到困难。他会开始观察老师是不是喜欢自己,喜欢的同学是不是跟自己关系最好,跟朋友讲的事情他是不是在意、有没有说给别人听……任何一件风吹草动的小事,都可能引起他心里的涟漪,甚至演变成滔天巨浪。

这个时期的孩子,因为前额叶功能还未发育健全,所以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觉察和控制能力都不够。一方面其行为冲动、欠考虑,另一方面他们又很敏感、脆弱、易受伤。

我的一位来访者14岁,她有个很好的朋友A,她希望A能把她当成最好的朋友,可是她发现A约了另一个同学周末去逛街,却没有约她。她感觉到被背叛、抛弃,很愤怒。所以后来她就和另一个同学说A虚假、虚荣。

她跟我说:“其实我是感觉到很伤心,我把她当成最好的朋友,希望她也能把我看得比其他人都重要。但是她不跟我打招呼就约了别人,还不叫上我,我觉得自己对她来说好像不重要。”

但是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对方这种心情,同时她也不能安抚自己的情绪。原本是在乎这个人、想靠近这个人,行为上却变成了敌视和仇视这个人。几番错误的表达、互动之后,误会就越来越深。

在小学的时候,孩子虽然也有群体规则,但那主要是为了适应学校和老师而给学生制定的规则和行为规范。因此在小学,与其说这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不如说是孩子被教育、文明化的过程。

到了青春期,事情变得不同了,孩子知道如何应对学校和老师的规则,转而开始注意属于他们自己的群体隐性规则。 他们需要学会去适应这些隐性规则。

有个孩子,她有个朋友,两人从幼儿园玩到初中。初中的时候,朋友的成绩一路飙升,而她的成绩却一直表现平平。后来她发现,朋友过生日请的都是“学霸”,没有请她。从此以后,两人持续了十几年的友谊就变质了。

她说:“我好像一夜之间就明白了很多。我以前不懂为什么总有人说,长大是一瞬间的事情,经历这件事情之后我就懂了。”

这些隐藏的真相带着青春期特有的直接与残酷,都需要孩子去适应,对孩子来说,谈何容易!一个孩子,他是否能够整合善恶是非,同时又维持住自我,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又爱自己,并发展出足够的灵活性?这些困难,父母是否能够理解,同时给予支持和引导,帮他完成这个社会化的进程?

这些都是未知数。但是孩子处在这个时期,的确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当他不是所在群体规则下的“宠儿”的时候。 我们要帮孩子保卫自尊,保护他的人格不被打散。

这个时候不得不提曾奇峰老师的名言: 唯有温暖御风寒。

青春期的困境

孩子到了青春期,一系列成长的烦恼就纷至沓来。

青春期的孩子,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常常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知道为什么每天心事重重,或者不知道怎么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家长经常会感慨:“今天是唱的哪一出啊!”

昨天和孩子一起出去玩还开开心心的,今天回到家里他就阴沉着脸,不说话,门一摔进屋了;和他约好了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一天都没有做到,家长去收手机,他不给,想抢下来,他把家长推到门外;天气冷了,千叮万嘱地让他加衣服,可他穿得很单薄就出门了;下雨了让带伞,可他穿上自己的冲锋衣,戴上帽子就走了……

阴晴圆缺、喜怒哀乐,随机播放。

殊不知,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有这么多烦恼。这些烦恼会给他带来很多情绪,这些情绪又给他的沟通表达造成影响,给他的处境带来进一步的困难。

我们这本书落在情绪沟通上,也是因为 青春期孩子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从而很容易被误会。 误会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矛盾升级,彼此之间的合作变得更不可能。

和这个时期的孩子沟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情绪。不仅仅要注意到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敏感、脆弱、多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这些变化要保持心态平和。

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适应自己的变化,更好地发展自己,那么这个时期,家庭作为一个子系统,需要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内部问题需要摆在第一位。

天天想着通过什么方式把孩子变成“学霸”,想着学一些什么技巧和方式让孩子听我们的话,想得头发都白了也无用,因为“内战”没有结束。当我们和孩子的关系“硝烟弥漫”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彼此敌对的那一面,而很难感觉到彼此的心意和合作的诚意。

战场之上,敌人会听你的话,告诉你他的城防布局吗?会为你打开城门,任你长驱直入?会乖乖缴械投降,被你收编?当然不会。很多时候,亲子关系的局面就是如此。

父母的挫败,在所难免。

很多家长也因为养育过程中的困扰,学习了很多亲子课程和心理学课程,这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这为我们理解孩子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我们可能因此更加明白孩子是怎么成长的,以及每个年龄段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会促使我们思考和觉察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而沟通是转化这些知识的最佳途径。我们如何调整输入和输出,这些都将通过沟通去实现。也许我们能理解孩子不是故意跟我们作对,但是这种理解是否可以顺利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接收到?

这需要家长与孩子之间重新磨合。

这一磨合过程涉及 我们如何在关系中创造一个氛围,让彼此可以充分而又真诚地表达自己——无论是想法还是感受——从而更大程度地获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做到信息能自由来去,情绪可以自由流淌,协商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孩子的爱好,就是他的自助途径

我记得有一年,好几个家长跟我抱怨自己孩子太幼稚、不成熟,天天沉迷于动漫。家长觉得这些东西没有营养,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让我规劝孩子不要多看动漫,适可而止。

我想,我劝孩子别看,我得有理由,于是我就让孩子推荐了一些动漫给我。然后我在那一年看了1000多集动漫,看到无法自拔。

动漫吸引孩子,几乎是必然的啊!内容健康的动漫要么轻松可笑,让人愉悦开心;要么逻辑严谨,推理环节丝丝入扣,让人觉得脑洞大开,满心佩服;要么里面的人物热血沸腾,为了目标,勇往直前;要么主角在爱的氛围里,双双成为最好的自己;要么就是受伤的人如何被同伴接纳和鼓励,从而学会爱自己,有了认真对待自己的力量……

如果家长看过很多动漫,一定不会那么害怕孩子看动漫,因为并不是所有我们不了解的东西都在把孩子带向歧途。

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当我们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说“你不要看动漫,这些东西都不现实、很幼稚,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时会没用。因为孩子知道你根本不了解,纯粹就是瞎操心、瞎指挥,他也懒得再沟通。

很多时候,孩子的嗜好都和孩子的心理需求有关系。 看书、看动漫、看电影往往有同样的目的。 这些爱好和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子为什么不会轻易改变这些习惯,因为这是释放的途径。 我们可以把这些行为理解为孩子自己摸索出来的帮助自己的方式, 所以如果这些方式再被我们喝止阻断,那么他一定会表现得更为糟糕,或者他和我们的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如果我们创造一个足够包容的环境,并且愿意认真地听孩子说,这本身就是最有用的沟通。

很多家长说,如果我知道他是这么想的,我是愿意理解他并且支持他的。但是孩子往往很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也不能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资源。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任性、倔强、情绪化,但是这些并不代表他不需要父母的引导。恰恰相反, 父母最需要承受住青春期孩子的“作”,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任,给予孩子支持和引导,坚定地爱护他。

反思不容易,但很必要

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想和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好,希望能帮助自己和孩子,重新调整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学会听、学会说、学会理解。这都是难事,很容易难到我们中途就想退出。

话说回来,不变化就容易吗?

一直争吵容易吗?一直和孩子做“敌人”容易吗?一直看着孩子不开心,风雨飘摇都入他的心,今天为学习的事情紧张,明天为了关系焦虑,容易吗?自己一直处于担心害怕的状态,感觉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懂,容易吗?

过得糟糕一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一切照旧,也许我们就可以一直很糟糕。

我在后面的文章中会有相关介绍。我们一直用自己特定的方式和孩子互动,虽然很多年都无效,但我们还是会继续。这些让彼此都难受的沟通,居然历时多年从未改变。

我们不是不能识别自己的想法,我们能识别,我们也很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和理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想把孩子变得更好,我们想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好。

难的是, 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的情绪可能比孩子的情绪还要多。但是我们的情绪会被一些合理化的理由掩盖: 我是为你好啊,我是被你气的,我是为你担忧。我们很难识别的是这些情绪和我们自己的关系。

可实际上,我们的情绪是很值得放一个慢镜头去仔细观察和琢磨的事情。区分这种情绪到底是谁的、来自哪里很重要,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影响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会影响我们输出信息的方式。

当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因孩子而起,我们就不再需要审视自己,不再去觉察和反思我们是如何听,又是如何说的。因为无论我们怎么做,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这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情。因为这就意味着,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的。

如果父母始终相信自己的归因方式是对的,那么孩子就只能接受这种视角:都是因为我不好,我父母才会这么生气,才会这么对我,都是我的错。他真的就会觉得,他面对的这些情绪原本就是他应得的。这就是一种心理创伤的植入。

反过来, 当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的情绪,我们就有可能发现,我们在为孩子好的时候,情绪夹杂了“私货”。 为什么孩子成绩一有波动,就可以把我们搞得很崩溃?我们处理这件事情的能力在什么段位?

而这本书,正是通过审视、剖析我们的沟通方式,去发现隐藏在一些司空见惯的沟通模式后没有被看见的情绪和需求。是这些隐藏的部分,破坏了我们的沟通,让我们没有得到期待的结果。

这就像一场探秘之旅。希望大家在这本书的陪伴下,对自己的沟通方式多一些理解和思考,这样才能心想事成。 rH/2rt8BS05EvdAKCtYYSYJgZbgW00FHwtzGo2H/nDAt+KbPXkZJCh7eAAgwO3l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