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业维艰

浙江拥有悠远的、浓厚的重商精神,浙商在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下被动走了出来。时任吉林省浙江商会会长、吉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明伟在接受《长春晚报》采访时坦言,浙商之所以能被中国其他城市所熟悉,能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不仅仅是因为浙江人有做生意的天赋、对财富的嗅觉十分灵敏,更是因为“穷则思变”。

缪明伟回忆说:“很久以前,从温州到杭州,要坐10多个小时的车。有一次过年外出,在公路上遇到大雪堵车,一堵就是3天4夜,就是因为那时温州经济不发达,路况不好。温州的耕地很少,如果单靠种地,一家人都吃不饱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温州人只能走出去,到其他城市发展。”

浙江省属丘陵地带,背靠山岭,面向大海,人多地少。资料显示,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6个地形区。

在农业社会,地少人多的后果就是穷,这也是浙江人纷纷外出创业、谋求生存的最主要原因。正是这样的恶劣自然条件养成了浙江商人“穷则思变,穷走天下”的性格。

例如,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温州市,处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之间,因气候温和而得名。温州虽地处东南沿海,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经济发展条件,人们通常用“三少一差”来概括改革开放前的温州。所谓“三少”,即国家投资少、人均耕地少、资源少;所谓“一差”,即交通条件差。“跳一跳,温州到”,是当时崎岖路况的真实写照。

又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的台州,农业人口人均拥有的土地面积仅为0.41亩。可能有读者不明白0.41亩地的大小,可以换一种说法,0.41亩土地种植农作物是养不活全家人的。要想解决温饱问题,必须靠经商来贴补家用,由此激发了浙江人的创业冲动,也催生了他们的经商意识。对此,缪明伟把浙江商人的成功归结为三个必备因素:“一个是遗传因素;另一个是环境因素;还有一个就是教育。浙江商人的成功,主要就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可以不客气地说,浙江人经商是被‘逼’出来的。”

缪明伟在接受《长春晚报》采访时坦言:“东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是好事,却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惰性,很多人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缪明伟在经历过商贸、地产、矿产等10多个行业后,对这一点日渐笃定,并将所有的美好期望都聚焦在吉林省西部千万亩盐碱地的开发上。他在这片黑土地上待了6年。缪明伟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说道:“到东北如果不投资农业,那就浪费浙商的智慧了。”

对于为何选择农业作为创业项目,缪明伟说道:“我是浙商,也是浙农,做一个高科技农民,一样可以实现理想嘛。”

《钱江晚报》报道,在转行做农业以前,缪明伟是做房地产的,房地产是很多浙商做的行业,最后缪明伟把目光投向东北黑土地。在缪明伟看来,再富贵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于是他挥师北上。在东北松嫩平原西部,有373万公顷的盐碱化土地,被称为“不毛之地”。在此之前,没有人瞧得上这里。平均10.37的pH值早已让这片土地形同荒漠,绝收多年。缪明伟打算背水一战:“浙江人就是敢为天下先。投资自然有风险,如果能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实现梦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做?而且选择这个‘死角’的时候,我也已经做好了3000万元资金颗粒无收的准备。”

在“浙商两会”节目中,主持人对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我觉得还有一个传统的问题,我来自江西,那边的农民刚刚包产到户,大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田地里面了,就没有浙江的传统。”

在南存辉看来,恶劣的环境使得浙江商人不得不选择应对方法。南存辉说:“也不是传统。当时也是被环境所逼。江西可能土地资源丰富一点儿,富饶一点儿,也辽阔一点儿。那时的温州人口很多,很小的一块土地上面,人都是扎堆的。那时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也没有飞机,一条马路破破烂烂的,当时信息比较闭塞。在这样的环境下面逼迫着你去生存,这种吃苦耐劳的创业的习惯,在这种环境下被逼出来了。一旦遇到了改革开放这么好的时代,大家的创造力就激发了。应该说一个企业的成功,一个地方的发展,跟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

作为浙商的代表,缪明伟和南存辉客观地评价了“穷则思变”对浙商的影响。在“穷则思变”的创业路上,他们为第一桶金付出了血汗,付出了艰辛与奋斗。

创业之初,南存辉咬牙拔出锥子,用一片破纸包上伤口,含泪为客人补好鞋。回忆充满艰辛与磨难的少年时代,南存辉说:“修鞋那阵子,我每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就凭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点儿,质量可靠一点儿。”

在浙江商人中,像南存辉这样“穷则思变”的企业家数不胜数。1985年对于浙江萧山人徐传化来说,无疑是不幸的一年,其子徐冠巨突然患上了溶血性贫血症。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徐传化就欠下2.6万元的外债。

为了还债,徐传化不得不独辟蹊径。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徐传化创办了一个家庭手工作坊,主要生产液体洗涤剂。

创业初期的艰难难以想象。没有反应锅,徐传化就用水缸来替代;没有锅炉,徐传化就用铁锅加烧柴来替代;没有搅拌机,徐传化就用人工来替代。徐冠巨有病在身,但还是需要承担重要的经营角色。他们分工明确,徐传化负责对外工作,徐冠巨负责内务。

徐冠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1986年,改革开放才开始不久,许多领域还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当时的原料很难采购,我父亲要通过一些单位的熟人,才能买到一些,而且量很小。销售那块,也是我父亲负责。当时我一边养病,一边做企业内部工作,比如财务会计、企业日常管理、宾客接待等。另外,我还学习新工艺,研究开发新产品。”

1986年10月,徐传化父子设备简陋的家庭作坊诞生了。徐冠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一开始因为资金少,我们只能晚上生产,白天用自行车驮着液体洗涤剂到各村各户去叫卖,再把卖来的钱采购原料再生产,如此循环往复。”虽然设备简陋,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1987年,其销售额达到了33万元,利润超过了3万元。与此同时,徐传化还清了所欠的债务,还成了浙江萧山当地先富起来的典型。更让徐传化欣喜的是,徐冠巨原本很难治的病,大有好转。

由于液体洗涤剂供不应求,徐传化决定扩大规模。1988年,徐传化租用村里房子作厂房,扩大生产规模。此时徐家的一些亲戚朋友也加入生产和销售中来,家庭作坊逐渐演变为家族型企业。1989年,徐传化和他们的企业又向前跨出一步。他们向当地政府租用了3亩地,盖起了厂房,安装了锅炉。在继续拓展液体洗涤剂市场的同时,产品开始向印染助剂类扩展,企业规模继续扩大,职工人数已达几十人。从此之后,徐传化父子的企业逐渐走上正轨。 MGN325++vL9jL49dJoc8TO84is+tzg+j8j2zD8agKs3a+wgP3uQDUa4cHDV+ya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