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捕捉商业机会

梳理发现,敏锐的商业嗅觉体现了浙江商人的商业智慧和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商机反应敏锐。浙江商人对商机反应较为敏锐,在其他省市的商人、研究人员等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发现商机之前,浙江商人就已经对该商机了解清楚了。例如,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才刚刚颁布,浙江商人就全民皆商,纷纷出门创业。

第二,对商机看得深,看得远。事实上,浙江商人对商机看得深、看得远主要体现在,浙江商人不单单能及时发现较为明显的、已经出现的商机,同时还能发现隐藏的、潜在的、长远的巨大商机。

第三,对发现的商机投资快,决策果断。的确,浙江商人发现商机之后,投资快、决策果断是能够占据市场先机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浙江商人具备较强的商业敏感度,感知市场机会的变化,从而有效地发现商业机会、识别机会、快速地把握机会,由此脱颖而出。在这里来分享一下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原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的创业经历。

1944年12月16日,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一个叫童家塘的地方。鲁冠球最初的梦想就是进县城当工人,他当工人的理由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要摆脱贫困。农民真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早上三四点钟天蒙蒙亮就出来种菜,好的卖给城里人吃,坏的、差的自己吃。晚上蚊子很多,他们还在外面劳作,就这样都富不起来。”

正当鲁冠球憧憬未来时,他听闻了一个让他欣喜的消息——城里正在招工。鲁冠球介绍说:“正好有个机会,城市里需要工人,我们就去了。一开始14块钱,还有2块钱衣服费。我干了3年,工资最高涨到35.5块,拿了2个月。”

1958年,鲁冠球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没毕业便到萧山县城厢镇铁器社当学徒。3年学徒快满,正当他对未来满怀憧憬时,命运却戏弄了他。1961年,因政策变化,鲁冠球被精简回乡, 鲁冠球的“工人梦”就此破碎。鲁冠球说:“城里养不活我们了,现在叫下岗,那时候叫精简。1961年,全国精简2000万工人,我是其中一个。不想回农村,怎么办?当工人3年有了点儿手艺,开始在农村修自行车、钢丝车,一个人开始,就是要摆脱贫困。”

为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1962年,鲁冠球开启了自主创业的历程。他先后办过粮食加工厂、修车铺、五金加工修配厂。在屡屡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的情况下,他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倾家闯关。

在鲁冠球看来,这种寻求脱贫的个人努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没有间断过。鲁冠球说:“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我们萧山、绍兴照样也有民营企业存在。”

正是这3年的工匠经历,让鲁冠球觉察到机械农具市场的商业前景,在此基础之上,鲁冠球把一个小小的农机小作坊办成了一家跨国公司。

在中国“走出去”的大战略中,鲁冠球果断出击。2001年8月28日,鲁冠球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UAL),开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例。

不仅如此,与其他乡镇企业大多昙花一现不同的是,鲁冠球获得了数不清的桂冠。2018年10月,鲁冠球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2018年11月,鲁冠球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鲁冠球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2019年9月,鲁冠球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2022年7月,2022年美国汽车名人堂博物馆铭刻仪式在底特律举办,中国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入选本届汽车名人堂,成为史上首位入选的中国人,万向也是第一家以清洁能源汽车入选的公司。学者何德军评价说:“从一个洗脚上田的打铁匠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企业家,鲁冠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农民传奇般的成长故事。”

取得如此的佳绩,当然离不开鲁冠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其商机意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把创业的想法付诸实践那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有关前途的大事情。

鲁冠球在不佳的创业环境中创业——办了一家米面加工厂。随后,鲁冠球开办的米面加工厂被人指斥为地下黑工厂不得不关停,加工米面的机器也被廉价拍卖。为了还清开办米面加工厂时向亲友借贷的3000元启动资金,鲁冠球只好卖掉刚过世祖父的遗产——三间旧房,鲁冠球的第一次创业几乎赔得倾家荡产。

然而,机会总是眷顾敢于站在潮头的人。1969年7月8日,鲁冠球带着妻子章金妹等6人创办“宁围人民公社农机修理厂”,即万向集团的前身,开始书写“万向传奇”和新的奋斗史。宁围人民公社农机修理厂创办之初,立足当地农民和农业生产需要,主要生产锄头、镰刀等农具和农机配件。1969年,实现产值7800元,利润100元;1970年产值58000元,利润8700元;1971年,产值和利润分别飙升到171511元和10839元。企业在经历了奋斗后,终于形成了“粗放型多角经营”的格局,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让鲁冠球欣喜的是,正是这些产品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完成原始积累之后,鲁冠球开始战略转型。1979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文章——《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吸引了鲁冠球的注意。鲁冠球由此判断,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业,他决定砍掉其他项目,集中优势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的万向节。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像一个十字架,大的长度近一尺,小的长不过一手指,4个头的横断面平光如镜子,磨掉一根头发的1/6就得换新的。

在当时,由于设备和工人等因素,万向节产品的良品率不高。1980年,安徽芜湖一个客户来信说万向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要求派人去处理。鲁冠球发现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对此,他不仅按客户的要求全部退货、调换,还立刻组织了30多人去全国各地进行产品质量排查,结果背回了3万多套不合格的万向节。

面对问题产品,鲁冠球敏锐地意识到今后的市场将充满竞争,必须诚信经营,品质为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万向节产品,一度在企业内部引起分歧。鲁冠球力排众议,召集职工在背回的3万多套产品前召开现场会,他对大家说,这样的产品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不仅是砸“钱潮”这块牌子,更是砸自己的饭碗!开完会,他下令将这3万多套产品送到了废品收购站,以6分钱一斤当废铁卖掉。一算账,损失了43万元,许多职工喊“肉痛”,鲁冠球却认为,只有痛到肉里,才能刻在心里,质量第一的思想才能牢固地树立起来。

鲁冠球按照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整顿。1980年,鲁冠球主动对照第一机械工业部企业整顿验收十二项标准,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完善和提高以质量为中心,包括职工素质、技术、设备在内的各项基础管理,企业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1980年底,企业以99.4分的成绩通过验收,被确定为全国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1983年3月,当人们还在观望改革如何进行时,鲁冠球为了获得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的权利,以自家自留地里价值两万多元的苗木做抵押,承包了工厂,主动与乡政府签订厂长个人风险承包合同,开三项先例。一是自我加压,承包利润指标翻一番;二是以个人两万多元家产做抵押,现场公证;三是厂长获得经营自主权。当时社会对“风险”二字还很陌生,鲁冠球以开拓者的胆识开了浙江企业承包改革的先河,这份合同成为后来企业承包经营的范本,影响全国。实现承包经营后,鲁冠球层层落实责任,抓住分配“牛鼻子”,首创兼顾国家、企业、员工三者所得的“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员工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效益大增,被国内众多企业效法。1984年,鲁冠球带领万向人尝试股份合作制,初步推行企业内部职工入股分红,将企业和员工融为一体。

1984年,鲁冠球首次把万向产品销往美国,迈出了“从田野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由此打开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1988年,商业嗅觉敏锐的鲁冠球判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万向节产品的市场需求必定很大,他再次有意明晰万向产权。同年,鲁冠球提出“花钱买不管”,和政府明晰万向产权。在我国企业史上,鲁冠球是产权意识较早苏醒的企业家之一。他将企业净资产的一半——1500万元划给宁围镇政府。后来,当地政府的一家客车厂濒临倒闭,宁围镇政府以股权换得万向的援手,最终政府的股份变为1/3。1994年,鲁冠球创办的集团核心企业万向钱潮股份公司上市。

在20世纪90年代,鲁冠球不满足本土市场,提出了新的战略方针——“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把“钱潮牌”作为万向节产品的商标。然而,这样的战略转型证明了鲁冠球的判断——成功把“钱潮牌”万向节产品卖给了日本、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18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企业实现营收86.36亿元,利润7.06亿元,出口创汇1.78亿美元。

2022年3月30日,万向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万向实现营业总收入143.22亿元,同比增长31.62%;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57.41%;扣非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57.28%。从产品来看,2021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中,汽车零部件收入87.66亿元,同比增长13.42%,占营业收入的61.21%;钢材、铁合金等收入46.80亿元,同比增长84.71%,占营业收入的32.67%。

凭借良好的商业触觉,鲁冠球取得了卓绝的成绩。鲁冠球说:“我们搞企业不光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产品,不是挣几块钱,而是在奉献一种改革思想、一种探索精神,为中国的改革探索一条成功之路。”

回首鲁冠球的创业轨迹不难发现,鲁冠球对时局能精确把握,能扎实运用商业手段,把握住每个稍纵即逝的机会。2005年7月18日,杭州市政府对万向给予300万元奖励,半年后杭州萧山区政府又因万向对地方经济的突出贡献,奖励其宝马车一辆。在媒体和官方众口一词的好评面前,万向这家影响力非凡的企业并没有在功劳簿上睡觉,万向的产业布局正在向纵深推进。

关于万向的发展,官网用一句话来概括——“奋斗十年添个零”:

第一个10年,从万向创始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多角化经营,“工场式”生产。生产过犁刀、铁耙、轴承、万向节等五花八门的产品。员工已达到三四百人,年产值超过300万元。企业实现日创利润1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超过1万元。

第二个10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专业化生产万向节,并建立了“总厂式”直线职能管理制度,提高了效率。工厂生产的万向节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工厂成为全国仅有的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到80年代末,企业实现日创利润1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第三个10年,20世纪90年代,管理模式从“总厂式”转变为“集团化”,实现爆发增长。产品线也逐步丰富起来,产品从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实现了专业化生产、系列化产品、模块化供货。这第三个10年,企业日创利润达1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第四个10年,进入21世纪,除传统制造业继续发展,奠定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地位,万向在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增长,逐步成为一家现代化企业集团。

第五个10年,整合全球资源,以清洁能源为主线,做世界上受人尊敬的公司。2009年,万向创业40周年,鲁冠球提出,要把“奋斗十年添个零”继续下去,即到2019年,企业日创利润和员工最高年收入都要达到1亿元。为达到这个目标,万向要做三件事:坚持“实业”与“金融”结合,提高效率;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融通资源;坚持发展新能源,抢占制高点。目前,万向正在投资建设“万向创新聚能城”。这座城是万向转型的集大成之作;这座城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将成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平台;这座城通过产业投资,实现产、城、人融合,将建设成绿色、智能的新城典范。

当然,在浙江商人中,能够把握商机的并非只有鲁冠球一个人,像他那样能把握商机的企业家成千上万。商业嗅觉主要体现在浙江商人看准机会就敢于快速出手抓住机会,梳理发现,影响浙江商人敏锐的商业嗅觉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第一,人多地少,使得浙商这一群体更加注重商业经营,提升了发现商机的能力。第二,浙江本身具有地理优势,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第三,浙江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 micRoNVJAjdQuYINYT5xf1lWGh9Obv/QtZwYBUV8V6jk+70Qxmgse3SE5Gmud1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