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不要随便打听朋友的隐私

你一个月工资多少?哪所学校毕业的?结婚了吗?有没有孩子?多大年龄?你们家人是做什么的?这些问题经常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耳边,其实,回答这些问题并不难,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这些秘密。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安全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层次的需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所不愿为外人所知的隐私。为了不让自己的隐私暴露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大家都在有意无意地在打探别人隐私的同时为自己心理设置一道防护栏。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中国人没有隐私。”其实,这不像是玩笑,更像是实话。对那些爱经常打听别人隐私的人,笔者想问一句,打听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对你有什么好处吗?是有利于你工作顺利、家庭和睦,还是生活美满啊?打听这些事不觉得累吗?脑袋里装了这么多和你无关的事情,不觉得烦吗?打听完再一传十,十传百的,你有没有替当事人着想过?如果你的隐私成为别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从根本上说就是不尊重别人!所以我们应该信奉简单逻辑,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过问,除非是你身边的人主动要求你的帮助。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距离产生美。”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既是礼貌也是保护自己隐私的一种方式。但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乐此不疲地打听别人的隐私,好像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值得关注的事情。心理学家表示,爱打听别人隐私的人,一般控制欲很强,总想通过获得隐私的方式来控制对方。

郝奇是某商场服装柜台的售货员,平时除了向顾客推销衣服之外,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打听别人的隐私。

有一次,隔壁柜台的小王无意间向郝奇透露了对面卖鞋柜台的丹丹是个未婚妈妈,而且孩子的爸爸不知道到哪去了。从此,郝奇有事没事就跑到丹丹那里去聊天,看似很关心地问孩子的近况。刚开始,丹丹对郝奇的关心还挺感谢,毕竟关心她的人不多。渐渐地,丹丹发现郝奇越问越多,不仅问她是怎么跟孩子的爸爸认识的,还问她为什么孩子的爸爸不见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丹丹认为这是非常隐私的事情,就没有跟郝奇说。郝奇问了几次都无果之后,心生不满,就把丹丹的事情告诉了其他几个人。

丹丹怕自己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赶紧把郝奇叫过来,让她不要再多说。郝奇对丹丹说:“其实我也是关心你,不让我说也行,那你告诉我孩子的爸爸究竟为什么抛弃你们娘俩?”无奈的丹丹只能吞吞吐吐地说出一些内情,还别说,郝奇还真的没有再出去宣扬丹丹的事情。但没过多久,郝奇又开始问:“那孩子的爸爸现在在干什么?你们还有联络吗?”丹丹见郝奇越问越多,索性就不理她了,岂料郝奇把这件事情弄得沸沸扬扬。气愤不已的丹丹在后悔之余,只能辞职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所谓隐私,就是隐蔽、不愿公开的私事。郝奇一直追问丹丹关于孩子爸爸的事情,已经触及丹丹的隐私,而丹丹也因为处理不得当而落得辞职的下场。

工作中,如果遇到像郝奇一样喜爱打听隐私的同事,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她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打听你的家世背景、打听你的工作进度、打听你和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家世背景会成为他每天茶余饭后的谈资,工作进度会成为所有同事乃至领导都知道的“秘密”,你和其他同事的关系也会被添油加醋传得沸沸扬扬。想让他闭嘴吗?方法只有一个,跟他做“知心朋友”,在工作上大公无私地支持他,在生活中不计报酬地帮助她,而且还要时不时丢出几个新隐私给她“提神”。一旦惹得她不高兴,你所有的私密信息就会被昭告天下。

所以,遇到这样的同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离开她,不理她,让你们之间完全没有任何交集,不要跟她谈隐私,也不要听她谈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不要一不做二不休跟她撕破脸划清界限,以免不知情的同事会觉得你不好相处,她还会到处栽赃说你坏话,实在是得不偿失。 3VihVe+GJARx8wTMqPnHx9wzX+UIh+uu2trfpO0lPOo7bjX0CVgaf11TbNhSrQl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