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善意谎言,良苦用心

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都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困惑中挣扎,经过一番磨砺后才找到方向,然后各自按照不同的选择生活下去。

做人要诚实,做事要勤快。从懂事时起,父母、老师,书本上都在重复着同样的话。还记得父母常常告诫的一句话:“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一个老实人!”很多人也是遵循这样的教诲。踏进社会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为人处世时,这时却发现,许多事情和我们受过的教育是相背离的。现实生活中,要做一个“真正诚实”的人根本不可能,因为曾经历过说了“诚实”的话,不仅让朋友或同事受伤,也让自己难过;反之,说些违心的话却皆大欢喜。渐渐发现,其实生活中某些时候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来蒙蔽安慰自己,所以也需要我们学会在适当的场合撒谎。也许大家认为,说谎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偶尔还是需要些善意的谎言。不分场合的“诚实”,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善意的谎言不是以利己为目的,这种在适当时候说出的谎言饱含真诚,散发出温暖的光辉,能让说谎者与被“骗”者共享欢愉。

有两个盲人,一直以说书、弹三弦为生,老者是师父,70多岁;幼者是徒弟,20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了999根弦了,离1000根弦只差一根了。师父的师父临死的时候对师父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了第1000根弦的时候,你才可以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师父还是20岁的小青年,可如今他已皓发银须。50年来,他一直奔着那复明的梦想。他知道,那是一张祖传的秘方。一声脆响,师父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直奔城中的药铺赶去,当他充满虔诚、满怀期待地准备取草药时,掌柜的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头嗡地响了一下,平静下来以后,他明白了一切:原来师父欺骗他说弹断1000根琴弦,就能得到那复明的药方,只是真诚、善意的谎言,自己就是靠着这善意的谎言才有了生存的勇气。回家后,他郑重地对小徒弟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2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能去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师父将这个数错记为1000根了……”小徒弟虔诚地允诺着,他也跟他的师父一样,活在这个善意的谎言里。

这个谎言给了他希望的动力,引发他去追求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如果师父不说这个谎,他的徒弟能愉快地面对自己的将来吗?“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美丽的谎言出于善良和真诚,它无悖于道德。说实话,有时比说谎言更伤人,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些谎言。很多时候,真诚的谎言比什么都有力量。真诚是人人必备的美德。它不排除善意的谎言,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原则,你所制造的谎言会比你的真诚更能赢得别人的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谎成了人们交往与沟通的一种生活必需。但是,也不能把善意的谎言当成一种习惯,脱口而出,不负责;那将会适得其反,沦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骗子,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失去做人的根本。

每个人做人处世都有自己的原则,身为愚人,做不了一个完全诚实的人,那就做一个言而有信,有诚信的人。 过于诚实,不会灵活变通,会让我们在人与人交往中受挫,会产生一些难以避免的误会和矛盾;但是坚持诚信则不会,只要坚守做人有诚信,就一定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好感。那么,如何把握说善意谎言的分寸呢?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尝试:

第一,说出善意的谎话。有时出于对别人利益的考虑,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去编织一些谎话,比如,对癌症患者撒谎说他的病不是癌,以免病人受到刺激,使病情恶化。对生病的孩子撒谎说药不苦,是为了让他把药吃下去治好病;对老人说他年轻,是为了满足他的心理需要,让他生活更带劲儿;对妻子炒的菜虽感咸点,但却说味道好极了,是为了珍惜她的劳动,保持她烹调的积极性。

第二,应急的谎言。或者害怕对方斥责,为逃避恐惧而撒谎,或者身处进退两难的境地,找借口婉拒朋友之邀而撒谎。比如,恰好要陪妻子上街或与恋人约会,这时只好找借口婉拒朋友之邀,这就是在不破坏朋友情绪的原则上,以谎言作为拒绝的手段。

第三,调侃的谎言。在言谈中,为了强调言谈内容的情景,故意把未曾发生过的事情编入事实,以增强谈话的气氛,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肖伯纳说过:“我开玩笑的方法,就是编造真实。编造真实乃是这个世界最有情趣的玩笑。”

第四,社交的谎言。社交的谎言,在生活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例如,客人的孩子摔坏了杯子,我们会说:“没关系,早就想换新的了。”其实未必如此,不过是为了减轻客人的心理压力而已。招待客人时,主人头痛欲裂却装出笑容,以免扫大家的兴,让客人多玩一会儿,其实早就盼客人散去,好好休息。这种谎言具有牺牲自己的利益,顾全别人的功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你的谎言必须是以“成人之美、避人之嫌、宽人之心、利人之事”为目的的。谎言的设计应该是自然可信的,任何紧张造作和夸大其辞,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和反感。如果你能本着真诚,编造他人更容易接受而不伤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的谎言,那是你的高明,你完全没必要固执于“绝对诚实”。相反,你若本末倒置,即使“真诚”也会遭人唾弃。 xT8F5CGXiNPIemusa2lpBODVf9X04u1nupJmktPYHAuVgPF2EpqGuyOwUqEmsY1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