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哲学2
要吃得了苦,也要享得了福

要吃得了苦,也要享得了福野史中记载了与宋祁有关的小段子:

宋祁与欧阳修一起编撰《新唐书》时,每晚在宴罢之后,洗盥完毕,然后让人把寝室的门打开,放下帘幕,点燃巨烛,众多姬妾婢女围绕在四周侍候着,他则坐在众美女中间,铺纸写书,时人听说后都啧啧称奇。不过有一晚,天降大雪,宋祁一边写书,一边烤着炭火,忽然,他停下笔问身边的婢女:“你们以前在别人家的时候,见过像我这样脱俗的主人吗?”众婢女都说:“从未见过。”宋祁不死心,又问一个曾经在皇亲家中待过的婢女道:“你家原主人遇到这种大雪天时都做什么?”那个婢女回答道:“我以前的主人哪里比得上您高雅,他不过是围着火炉欣赏歌舞,喝酒取乐罢了。”谁知宋祁听了却十分赞许地说:“其实那样也挺好啊!”说罢吩咐撤去笔墨,传来酒菜,开始饮酒纵歌,通宵乃止。

我们在这里一再地讲什么“饮酒纵歌”“能宵乃止”,绝不是让大家竞相效仿,醉生梦死。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一点,即使是宋祁这样的人,有时候也勘不破人生,更未必真正懂得享受生活。

即使是现在,“享受生活”和“享乐”也是犯忌讳的词语。其实,这是人们想不通。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就曾经说过:“在古代,享乐基本是特权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那不过是一种奢望和梦幻;而资本的扩张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使享乐成为更多人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人其实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生命。”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是苦旅,不过也有人说是乐途,关键看你会不会生活,懂不懂生活。上天给谁的都不会太多,生活的情调要靠自己去发现,去创造,但有的人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故意规避幸福,“以苦为乐”。

有个人总觉得自己不幸福,他辗转找到一位禅师,请禅师指点迷津。

禅师想了想,让身旁的小和尚端来一盘葡萄,故意用手掌压碎了一些,然后问他:“这盘葡萄有的好,有的不好。如果让你吃的话,你是先挑好的吃,还是先挑坏的吃?”

“当然先挑坏的吃。”那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为什么?”

那人回答:“‘苦尽甘来”嘛!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会让人觉得更满足。而且每次都吃最坏的葡萄,剩下的葡萄只会越来越好。不是吗?”

禅师微微一笑,说道:“问题的关键恰恰在这里——就人生来说,‘先苦后甜’本没有错。但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太机械。就拿吃葡萄来说,如果先从坏的开始吃,那么你下次吃到的都比现在吃到的要好。反过来说,你每次吃到的葡萄却都是最坏的一个。也就是说,如果从最好的葡萄开始吃,你每次就能吃到最好的一个。人生也是如此,必须吃苦的时候,我们应该提倡吃苦。但当苦与乐都存在,可以供你选择的时候,你又何必舍乐而求苦,一味地坚持‘苦修’呢?”

在中国,人们普遍相信“先苦后甜”的人生是幸福的。其实正如没有尝过“苦”也就感觉不出“甜”一样,如果失去了“甜”,哪怕只是幻想中的“甜”,吃“苦”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事实上,正是人生的“苦”与“甜”交替进行,才组成了百态人生与人间万象。既然人生有苦亦有乐,既然人生有些时候必须吃苦,我们就应该做一个既吃得了苦,也享得了福的人,千万不要自寻苦恼,自己给自己找事。

有些人固执地认为,幸福必须与成功挂钩,一个人总是失败,有什么幸福可言。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佛偈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生如梦亦如电,百年之后皆虚幻,成功固然值得欣喜,但幸福根本不需要多伟大。即使是失意,也不应该成为你处罚自己的理由。为了明天,为了未来,该吃的苦必须要吃,该追求的必须要追求,但我们不能强求。为了还没到手的幸福,错失了眼下的美好,这是最不划算的买卖。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即使成功终究没有到来,你也不枉此生。 ZgCk5tX9pIjTVruC/aeiF/K3UVZbH05DpRYupxAIGLuKidbw7fwr/SkrtciLgfs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